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本土化讨论厘清社会学话语权建设要点

时间:2024-01-15

自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之后,社会学领域掀起了如何构建社会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大讨论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292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2 分钟。

进入新时代的中国,正以开放、自信的姿态走向世界,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己任。自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之后,社会学领域掀起了如何构建社会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大讨论。其中,围绕本土化议题展开的进一步讨论,不仅明晰了社会学发展现状,也为中国社会学话语权建设厘清了发展要点。

本土研究现状引发讨论

第一种观点认为本土化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学建设的有效路径。他们接续吴文藻、费孝通等前辈的研究,认为中国是一个特殊的社会,需要在“文化自觉”“理论自觉”的前提下,做好中国社会的研究,找回学术主体地位,扩大社会学的国际话语权。例如,边燕杰认为需要将本土知识国际概念化,周飞舟称本土的概念应该与中国漫长的学术研究传统相对接,赵鼎新以社会学美国化为例提出中国社会学需要本体创新、范式创新并提出范式创新的四个原则。

第二种观点认为学界讨论的社会学本土化是一个伪问题。伪问题不是假问题,而是指没有意义的问题。具有普遍意义知识体系的社会学并无中西之分,它不否认研究对象的特殊性。所以,研究者不能挟“本土化”之名而忽视社会学作为一门科学研究的规范性。例如,谢宇发现国内社会学研究的议题仅关注中国社会,研究窄化、同质,在应用上不能很好契合中国社会,所以提倡规范性研究,从跨国比较的视野来研究中国;王宁也认为“食洋不化”和“食土不化”的根源不是本土化的问题,而是知识创新力不足的问题,需要设计好的制度来解决。

第三种观点认为中国社会学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需要超越西方化和本土化,应将其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建设。例如,洪大用认为中国社会学从最初的补课阶段,历经反思自觉阶段,目前正处在实践提升的新时代,需要从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等多个方面构建中国特色社会学话语体系;张翼和李友梅也强调,中国社会学需要国际化,需要从“地方”走向“世界”,与世界分享中国社会学的研究成果。

综上,本土化真问题论、伪问题论及超越论各有其理,但实际上都源于对中国社会学研究现状的不满。本土化真问题论在试图解决简单移植、生搬硬套西方理论的问题时又产生新的问题,如附加太多的民族情感、地方性知识的特殊化而无视研究的规范性。可以肯定,这不是多数本土化主导者的本意,但却成为本土化伪问题论批评的要害:既然社会学也重视特殊性的研究,再反复强调所谓的“本土化”,其意义趋“伪”。而超越论和本土化真问题论都强调本土创新,形成中国风格,扩大中国社会学国际学术话语的影响力,但是超越论更强调学科国际化、体系化工程建设。

综观三种论点,其学术目标取向都是建设更好的中国社会学,只是方式和路径有所差异,从学理上来看背后隐藏的是社会学知识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研究者价值关怀与价值中立等矛盾。如果要解决此类矛盾,提升中国社会学的学术影响力,亟须研究者回归社会学本身来进行讨论。

话语权建设关键在有效传播

自社会学创建以来,关乎人类命运、以全人类为研究对象、运用科学方法发现社会规律,是社会学也是某些国家或地区社会学成为主流的关键,这也是中国社会学走向世界不可或缺的路径。

首先,社会学的创建是以人类社会为观照对象、以发现社会规律为理论旨趣的。面对风起云涌的19世纪,一生历经七个国家政权的孔德,旨在追求社会的秩序与进步。他提出人类社会发展经历神学阶段、形而上学阶段和实证阶段,现代社会属于实证阶段,因此需要用实证的理念和方法静观整个人类社会、发现社会的规律。其科学性、中立性和客观性原则为社会学学科发展奠定了基调。迪尔凯姆继承和践行了孔德的实证研究理论,不仅提出用一个社会事实解释另一个社会事实的“社会学研究方法准则”,而且以欧洲自杀的统计数据探讨了社会整合与社会越轨的关系。同样,马克斯·韦伯所关注的科层制、新教伦理、权威类型等,也是对现代社会的一种理论解释,进而担忧现代人类社会的命运。总之,社会学之所以得到认可和发扬光大,与社会学家为整个人类社会着想的学术使命和追求具有强解释力的理论内容是密切相关的。

其次,社会学的传承者们只有把其研究的“特殊性”上升到“普遍性”,才能得到更多人的认可。纵观社会学史上知名的社会学家,他们要么通过传承创始人的使命和理论视野而成名,如帕森斯创建了能够解释有机体、人类社会到宇宙的超级结构功能主义理论,布尔迪厄关注“世界的苦难”,吉登斯以结构化理论探讨现代性的诸多问题;要么通过以研究某一区域或某一国家的“特殊性”议题为起点并上升抽象到国际社会学界关注的“普遍性”问题而脱颖而出,如米尔斯创造性地研究美国的劳工、白领和精英阶层,引发了国际学界的广泛讨论和跨国研究。

最后,科学、规范的研究方法是社会学家研究成果有效传播的通行证。社会学自创立以来就以科学性立命,通过观察、比较、实验等实证方法追求研究的中立性、客观性、准确性。虽然研究者们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完全实现理想中的科学性、规范性研究,但如果研究者违背以上原则,其研究成果或行之不远,或广为诟病。同时,国际社会学的学术共同体以此原则来衡量每个社会学家的研究,因此没有科学规范的研究,就没有学术话语权。

加强社会学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通过以上论述得知,某些社会学家能够产生国际影响力的原因主要是,他们在科学规范研究基础上,关注整体人类社会具有共性的议题,并创造了具有广泛解释力的理论知识。所以,在此背景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学,从社会学自身来看,首先要做到研究的科学性和规范性,避免价值、情感的过度涉入,为社会学研究去伪存真,也就是本土化伪命题论学者所批评“伪”的部分。

其次,在研究旨趣上,要“以人类社会为对象,以世界各国为田野”,提升理论研究的世界意义,避免过度强调理论的局部特殊性。一方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使命需要把全人类作为观照对象,这就要求我们把研究视野从国内拓展到国外,可做国际学术界普遍关注的现实与理论问题研究,也可以做国别的比较研究。另一方面,社会学的本土化是强调社会学理论和方法的落地性、特殊性的过程,但这并不能提升中国社会学的国际影响力;相比之下,将对本土特殊性的研究转化成国际学术界接受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学术成果(如本土概念国际化、研究范式的创新)才会有实质作用。主动关注世界,才会被世界关注,同时也能为中国更好地走向世界提供学科知识的支持。

最后,在研究内容上,学者应摆脱以往关注议题的狭窄、同质,即“社会学想象力”所及之处都可作为研究的议题。从社会学发展趋势来看,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生态是学术繁荣的基础,因此其研究的议题应越来越丰富、多元、细化。所以,面对未来中国特色社会学的建设,不宜死板地刻意突出某一域某一时的研究,而需要我们深挖古今中外全部人类的思想资源,发挥社会学的想象力建立“联系”,实现视角之间的“穿梭”和“转换”,创造人类社会发展能共享的学术成果。这样,才有希望实现中国特色社会学建设所具有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学术风格。

(本文系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18QT010)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冯耀云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科学网微信公众号 cssn_cn,获取更多学术资讯。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本土化讨论厘清社会学话语权建设要点》,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9)
  1. 紫诺一冰2024-01-20 05:41紫诺一冰[山西省网友]43.255.168.46
    @初中生期待本土化讨论能够促进跨文化交流,拓展我们的视野。
    顶6踩0
  2. 初中生2024-01-19 16:19初中生[浙江省网友]103.255.184.81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本土化讨论可以带来丰富的启发和思考。
    顶2踩0
  3. 浮生卟若夢2024-01-19 02:57浮生卟若夢[江苏省网友]203.10.84.59
    建设本土化的社会学话语权,是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一环。
    顶10踩0
  4. 花蝶泪2024-01-18 13:35花蝶泪[湖北省网友]183.91.150.249
    本土化讨论有助于提升社会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顶0踩0
  5. 初一の月牙2024-01-18 00:13初一の月牙[北京市网友]116.198.74.174
    社会学话语权的讨论需要平等对待各种立场和观点。
    顶2踩0
  6. 初夏的^雪^2024-01-17 10:51初夏的^雪^[内蒙古网友]1.4.39.115
    希望本土化讨论能够引起更多人的重视,不应被边缘化。
    顶2踩0
  7. ぢ風流╮随ぃ2024-01-16 21:29ぢ風流╮随ぃ[四川省网友]202.123.99.52
    @浅洼龟理解本土化的关键,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当地社会问题。
    顶8踩0
  8. 浅洼龟2024-01-16 08:07浅洼龟[云南省网友]203.29.61.197
    @晒凉秋社会学话语权的建设需要各方共同努力,不能忽视本土视角。
    顶13踩0
  9. 晒凉秋2024-01-15 18:45晒凉秋[贵州省网友]203.24.217.77
    讨论本土化真的很重要,需要深入了解当地社会文化。
    顶0踩0
相关阅读
中国社会学的话语传统与趋势

中国社会学的话语传统与趋势

...等,其背后也必然有其实践内涵和现实关切。而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等,则表现出更为强烈的实践性、现实性。但是,不同学科的学科元特点和发展规律,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其发展的侧重点,偏向认识或侧重改造;同一学科在...

2023-01-05 #经典句子

理上网来|文科不重要?讲好中国故事 离不开文科建设!

理上网来|文科不重要?讲好中国故事 离不开文科建设!

...种社会发展理论,包含着大量的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人类学的内容。还原儒学的本来面目,在社会科学的视野下重新诠释、挖掘、表达、呈现儒家思想,是这一方向的主要工作。第二个是中国历史发展道路与中国话...

2023-12-08 #经典句子

新传四大刊丨新传论文速递08

新传四大刊丨新传论文速递08

...帕克摘要新闻是什么?当然取决于怎么理解它的属概念。社会学芝加哥学派的罗伯特·帕克开启将新闻作为一种知识型来讨论的先河,并将新闻看作是“相识的知识”。在进步主义时代的背景下,帕克将自己的新闻知识观建立在...

2019-03-14 #经典句子

新时代实践民俗学理论与本土话语体系构建

新时代实践民俗学理论与本土话语体系构建

...论已成为现代社会科学的重要理论体系,深刻影响到国内社会学、人类学、文化学等多个学科和研究领域。在不断推进的经验与理论研究中,有关实践的概念、实践的构成要素以及实践的哲学思辨等问题,都得到了深刻的阐发,...

2007-10-11 #经典句子

福特中国话语权升级 本土高管团队开打“反击战”

福特中国话语权升级 本土高管团队开打“反击战”

...元整合后给予以陈安宁为首的“本土化”管理团队高度的话语权,有望带领福特成功转型。▲向上滑动网通社wts_news18a新浪微博@网通社

2023-07-25 #经典句子

陆俭明|为确保当代中文走向世界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陆俭明|为确保当代中文走向世界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语学习者汉语不过关,办得到吗?3取得汉语在国际上的话语权第三,我们常常谈论汉语话语权的问题。但必须认识到,我们真要取得汉语在国际上的话语权,除了国力强,除了教育、科技、体育等居世界前列外,也必须要让越...

2023-02-02 #经典句子

中国教育话语建构要提供全球视野下的中国经验

中国教育话语建构要提供全球视野下的中国经验

...语体系建构要在跨学科背景下进行,教育学科要和哲学、社会学、人类学等相关学科共同合作,实现话语体系的融通和滋养。教育学中国话语体系还要在传统文化语境下进行,通过对我国传统教育智慧的梳理与凝练,发现教育学...

2023-07-21 #经典句子

“三大体系”建设提升中国学术国际话语权

“三大体系”建设提升中国学术国际话语权

...学术体系、学科体系和话语体系,对提升中国学术的国际话语权而言,既是方式和途径,又是方向和目标。“三大体系”建设与中国学术的国际话语权提升具有浓厚的时代性、必要性和紧迫性。首先,从全球层面讲,这是彰显大...

2012-12-06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