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如何达到至善之境?鲁迅一生遭遇无数诽谤 终留下一句话启发世人

时间:2024-01-12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鲁迅的名声一大,各种对他的诽谤、辱骂也就纷至沓来,我们来看看一代文豪鲁迅曾经被怎样的口水唾弃过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192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鲁迅乃是中国文学史上堪称中流砥柱的人物,从《狂人日记》到《论雷峰塔的倒掉》,再到《呐喊》、《彷徨》,我们可以看到,鲁迅文学作品的质量一直在不断提升,虽然他的作品大多是中短篇,但是对民众产生的影响丝毫不逊色一部百万巨著,更有人将鲁迅称为是“国魂”,可见民众对鲁迅的认同感是极强的。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鲁迅的名声一大,各种对他的诽谤、辱骂也就纷至沓来,我们来看看一代文豪鲁迅曾经被怎样的“口水”唾弃过。

文章篇幅短小,被钱钟书嘲讽

钱钟书可算是民国时期的“天才”,就连“哈佛三杰”之一吴宓都对自己这个学生推崇至极,可是钱钟书却是狂傲得很,吐槽自己的前辈一点面子都不留。

针对鲁迅的小说,钱钟书曾经直言:“他(鲁迅)的短篇小说写得很好,但是他也只适合写写短篇小说了,《阿Q正传》我觉得都写得太长了,还值得再删减。”而事实上,鲁迅曾经至少构思过两部长篇小说,只是因为一些原因中途放弃了。

第一部《杨贵妃》,1924年鲁迅去西安讲学,并中途准备好好考察,完成自己的长篇小说《杨贵妃》,关于这部小说的写作计划,鲁迅曾和许寿裳、郁达夫等人商量,但从西安归来后,因为西安艺术感破坏太严重,并不能达到鲁迅心中的叙述高度,所以主动放弃了这部小说。

第二部《飘落的红云》,1932年鲁迅因为在上海医院结识了陈赓将军,听他讲了红军在鄂豫皖的战斗故事,一场兴奋,准备以此为题材写一部长篇小说,为此他还向陈赓索取了不少文字材料,可后因母亲病重,只得回北平探望,就此搁下。

因此鲁迅是否具有长篇写作能力一直受到很多“文人”的诟病,认为他文化功底浅薄,驾驭不了长篇,旁人看来可能觉得这种诽谤没什么,但是对于以“文字”为工作的鲁迅来说,这种怀疑是很让作家本人心痛的。

家丑外扬,被侮“偷看弟妹洗澡”

鲁迅偷看弟妹羽太信子洗澡这件事情在当时的北平可以算是一个大新闻了,不知被多少人当做茶余饭后的谈资,而在众多的诽谤当中,也唯独只有这件事情让鲁迅“元气大伤”,因为他和自己的亲弟弟周作人从此反目成仇,终生未见。

而对此此事,很多圈中好友都给出了自己的答案,那就是“鲁迅偷看羽太信子洗澡纯属瞎说”,尤其是鲁迅好友林语堂站出来,他去过鲁迅北平八道湾胡同的家,鲁迅和周作人两家之间隔着高墙,并有及胸灌木阻拦,如何偷看?但是周作人却相信了妻子的一面之词,当即写了一封绝交信送给了鲁迅,并声称“我昨天才知道……以后请不要再到后边院子里来,没有别的话,愿你安心,自重!”

短短几行字就将自己亲哥伤的体无完肤,周作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明眼人都知道这事因为两家家庭财务综合交给羽太信子管理,导致鲁迅和羽太信子发生冲突,“偷看洗澡”只是羽太信子想要分家的一个导火索,可周作人却信以为真,把自己妻子的话当成“圣旨”一般遵从,最后酿成恶果。

文人都是好面子的,尤其是在人品方面,鲁迅“偷看洗澡”这个舆论,不知被多少人当成晚饭后的谈资。

任教厦大,学校也非象牙塔

1926年,因为“三一八事变”的发生,北京大学很多教授都被“厦大”挖走,鲁迅本不想走,但因为时局动荡,且北大工资发放都已成为了问题,最终还是和林语堂一起去厦门大学任教。

原本以为学校总是一个专心学术,并研究救国之道的地方,没想到鲁迅在这里过得并不如意。厦大是华侨资助捐建的,林文庆时任校长,他对国学情有独钟,尤其是四书中的《大学》、《中庸》很推崇,将书中的“止于至善”当做学校的校训,但是鲁迅却认为儒家思想适合太平盛世修身之用,眼下国家大乱,学生们应该多做有益之事,改革国家,于是林鲁两人之间矛盾迭出。

每周四上午林文庆都会要求做一个周会,讲的大都是孔孟之道,学生都不愿意来听,鲁迅来后擅作主张做了《少读中国书,做好事之徒》的演讲,要求学生要适应时代,多思改革之事,强化国家,这让林文庆很尴尬。后对鲁迅的照顾开始减少,鲁迅一度住到了地下室,林文庆还找人将鲁迅家中的两个灯硬是熄一盏,目的是为了省电,鲁迅听完气得跺脚。

“道不同,不相为谋”,鲁迅在厦大也没有多少知己朋友,因为厦大主经理科,所以很多政策都倾斜理科,加上很多之前的教授对鲁迅这种“空降兵”很不喜欢。在厦大待了一年,竟然只有林语堂一个好友,常无说话之人,最终1927年离开厦门大学,临走前学生成群相送,这算是鲁迅待在厦大唯一的收获。

上述三类事情鲁迅一生经历数不胜数,但是鲁迅始终以一个“清者自清”的角色纵横其间,其间鲁迅并不是不是折磨,而是他最终想通了,他在《题“未定草”》中写了这样一句话:

“譬如勇士,也战斗,也休息,也饮食,自然也性交,如果只取他末一点,画起像来,挂在妓院里,尊为性交大师,那当然也不能说毫无根据的,然而,岂不冤哉!”

上个世纪的鲁迅早已看透今天“网络暴力”的根源了…...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如何达到至善之境?鲁迅一生遭遇无数诽谤 终留下一句话启发世人》,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7)
  1. 灭空2024-01-19 13:00灭空[新疆网友]101.105.18.241
    鲁迅给我们留下的一句话将继续启发后人,让我们都能够成为更好的人。
    顶0踩0
  2. 刺凌2024-01-18 11:49刺凌[浙江省网友]43.225.87.133
    @啊阿鲁迅没有被诽谤打倒,反而用他的经历教育了世人,这是多么伟大的心灵力量!
    顶7踩0
  3. 啊阿2024-01-17 10:38啊阿[吉林省网友]163.125.97.227
    @邓家驻京流浪汉诽谤并没有影响鲁迅对世人的启发,这让我对人性的力量有了更深的思考。
    顶7踩0
  4. 邓家驻京流浪汉2024-01-16 09:26邓家驻京流浪汉[云南省网友]202.14.129.237
    鲁迅的遭遇可以成为我们努力追求至善之境的榜样,不管遇到多少困难,都要坚持自己的信念。
    顶0踩0
  5. 忆念琦2024-01-15 08:15忆念琦[香港网友]103.238.132.64
    鲁迅的一生是充满了坎坷,但他依然能够达到至善之境,这真是让人敬佩。
    顶5踩0
  6. 滥青春2024-01-14 07:03滥青春[山西省网友]203.13.24.227
    无数的诽谤并没有让鲁迅沮丧,相反,他用自己的言行启发了世人,真的很了不起。
    顶6踩0
  7. 涅槃過後2024-01-13 05:52涅槃過後[新疆网友]203.15.241.149
    鲁迅一生经历诽谤的苦楚可想而知,却依然能够留下深刻的启发,值得我们深思。
    顶6踩0
相关阅读
锦江创始人董竹君 67岁含冤入狱 为了活着日日重复鲁迅一句话

锦江创始人董竹君 67岁含冤入狱 为了活着日日重复鲁迅一句话

...已经60多岁的老人,曾经经历了很多大风大浪。董竹君的一生是非常坎坷的,还在少女时代,她便被人卖到了青楼,之后嫁给了督军夏之时。到了中年时期,她一个人带着4个女儿到外面闯荡,之后又创办了锦江饭店,成为商界的...

2023-11-24 #经典句子

冯唐:他是一个“没有金句”的作者 但文字比鲁迅更有魅力

冯唐:他是一个“没有金句”的作者 但文字比鲁迅更有魅力

...重的写一个被历史曾认为“大汉奸”的人呢?其实周作人一生在政治领域都没有太大的作为,但是他对文学的热爱是旷日持久的。冯唐在还曾说过:我非常确信,500年后,看周作人文字人要明显多于看鲁迅文字的人,而文字的不...

2012-07-10 #经典句子

她是鲁迅原配 一生无爱无后守41年活寡 晚年一句话感动世人

她是鲁迅原配 一生无爱无后守41年活寡 晚年一句话感动世人

她是鲁迅原配,一生无爱无后守41年活寡,晚年一句话感动世人说起鲁迅先生,相信没人会对他的文采质疑,他曾拒绝诺贝尔奖候选人。他一生为唤醒国人而不懈努力,功绩不容磨灭。但先生一生有一大憾事,就是在对待他原配...

2023-11-12 #经典句子

鲁迅文章被移出课本 大量明星却被编入试卷教材 这样做合适吗?

鲁迅文章被移出课本 大量明星却被编入试卷教材 这样做合适吗?

...家、是中国现代文坛的奠基人,更是伟大的革命斗士。他一生都 支持新文化运动,致力于改造全体人民的精神世界。他曾写出了第一本第一本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改变了文言作为写作统治者的地位。在那个黑暗和动荡的年...

2024-01-03 #经典句子

“鲁迅先生”最经典的一句话 警醒世人 值得一看!

“鲁迅先生”最经典的一句话 警醒世人 值得一看!

...迅先生”最经典的一句话,警醒世人,值得一看!】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

2008-04-05 #经典句子

鲁迅的诗水平也很高 一首五绝意境悠远 写出了新一句句经典

鲁迅的诗水平也很高 一首五绝意境悠远 写出了新一句句经典

...出來的孤独,那也是让人五味杂陈,作为一位作家鲁迅的一生都是在战斗,可是前期他也日常日常生活艰难,由于家中遭遇悲剧,一度重重困难,这在他很多的小短文里有勾勒;由于祖父卷入了科举制度舞弊案,家里以后发生了...

2023-01-29 #经典句子

“也许孔乙己真的死了”:这是病句 鲁迅的笔误还是故意?

“也许孔乙己真的死了”:这是病句 鲁迅的笔误还是故意?

...唤醒全民意志。采访中,他还表示,《孔乙己》是为了让世人知道社会的凉意和人性的冷漠,从而唤醒人们的同情心而写的。因此,他在文章中极力表现孔乙己的悲悯。文末"关于孔乙己真的死了"一句,其实意在充满悲凉的振聋...

2023-01-13 #经典句子

鲁迅小脚夫人:独守空房41年 在鲁迅身亡时说了一句著名怨言

鲁迅小脚夫人:独守空房41年 在鲁迅身亡时说了一句著名怨言

...心里,这也让他们失去自身的追求完美,一心只惦记着这一生的愿望就是遇到一个自已爱的人,结婚后在家里勤俭持家便好。他们天生便感觉这种便是自身的命运,并没有感觉自已需要去抵抗,也不能去抵抗,由于那般所赢得的...

2023-10-01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