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文化苦旅:被人踩过了的地方 反而松得难走

时间:2024-01-10

文化苦旅这是他所受争议最大的作品,从它的新版小叙就能看出为了让我们重新认识他这个不听话的孩子做了不少的斗争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193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世人对余老褒贬不一,有人说他是文人,有人说他是文痞只会用渲染文化之悲来荼毒一代人而已。

文化苦旅这是他所受争议最大的作品,从它的新版小叙就能看出为了让我们重新认识他这个“不听话”的孩子做了不少的斗争。

为那些可怜女子立的贞洁牌坊,吴山庙的钟声,尼姑庵修建的学校,看守坟场的老信客,拜水都江堰,敦煌莫高窟,茫茫鸣沙中的月牙泉,上京龙泉府废井的冷眼,杭州宣言,苏东坡黄州突围,承德避暑山庄,流放宁古塔,没有留下什么的晋商,风雨天一阁,新加坡的墓地,中华文脉,以及一些人物谢晋,巴金,黄佐临,与余鸿文,徐扶明,曾远风,余颐贤的对话,对自己石一歌的自证,对中国文化的担忧,对母亲的悼词,最后祭笔。一页页翻阅,一个个故事走过,像是自己也走了很远的路,见了很多的人,长了知识,增了见闻,很多关于古代的历史的知识原来自己都不曾知晓,信息茧房充斥周围,信息同质化严重,我们还是需要多读写纸质的书来静下心来,多读写古代的历史来明白文化的传承。

读都江堰知堵不如疏,顺应自然。

读道士塔,了解了关于莫高窟还有这样的故事,感叹于中华文化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还能源远流长,我不知道对王圆篆报以怎么样的态度和感情,因为这只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缩影,还有数不胜数的宝贵的文化结晶因为王圆篆们消失在历史的风雨中,我们却不能阻止,只能在记忆中望着他们的背影,不住地呼喊。是啊,如果没有王圆篆将文物放出去,在那个炮火连天,不知文物珍贵的年代,那些宝贵的历史眼馋能不能保存下来是个问题,现在我们还能否知道当初历史的辉煌。就像流传的渤海国一样,没有了文字的记载,只能成为传说,存在于人们的口中。若没有真实的遗产留存,谁又能肯定当时如此灿烂的文明真实存在呢?

读杭州宣言,真正的向往这个城市,这个由钱镠主导,由白居易、苏东坡参加起草,由白娘娘从旁润饰,又由今天的建设者们接笔续写的城市。一个文明的城市,不仅要有发展的经济,美丽的环境,还需要历史人文的底蕴,支撑起城市的性格。我未曾到过,但之后一定要去看看,苏堤、西湖与断桥,在旁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思,感受历史传递出的地下天堂的富足,感受不称雄但百姓安居乐业的土地。

读黄州突围,感受苏东坡极胜之时跌入低谷,他是如何在这块土地上自省。一段树木靠着瘿瘤取悦于人,一块石头靠晕纹取悦于人,其实他们拿来取悦于人的能力,正是他们的毛病所在。苏东坡自以为懂做官,策论,结果却绊倒在这无知的炫耀上。我们也需不断沉淀自己,不能不可因一点成绩便洋洋自得。苏东坡黄州突围感觉余秋雨更是像在借苏轼来说自己,他本人也有很多舆论风波,他的乌台诗案可看作“石一歌事件”,有人借诬陷扳倒他来使自己增重,他也成功突围,从悠悠众口中闯出来,写下了《文化苦旅》《千年一叹》《山居笔记》等。

读山庄背影,真的感受到了当时清朝前几代帝王的雄途大略,感叹其智力与体力,他们的大气魄,承认自己的不足,并竭力向汉族学习,这是进取之道。但是在清朝后期,他们洋洋得意于前朝的辉煌,不承认不了解历史的进步与发展,闭关锁国,导致了近代的屈辱历史。所以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不断的进取之心很有必要。

读抱愧山西,感受到整个历史因为士农工商的地位排名,因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自命清高,我们对于晋商甚至是整个商人群体,缺少了非常重要的一笔。

相比《千年一叹》对世界千古文明的追忆远远没有苦旅为我带来的共鸣大,它的每一个字就像一句脚步声踏击着我的心灵,也许是它太沉重或者是余老的文笔太沉重,彷佛像一个年迈的满脸都是褶子说话都喘着粗气的老人在向我诉说曾经我们的家园,我们的精神文明,它是如何的意气风发又是变得如何彷徨败落,我只能用无能的眼泪来宣示我对文化对历史的委屈。

苦旅不是衣着褴褛背井离乡的流浪,而是真正的心灵上的远行,它饱含着记录者的痛苦,因为他承受着无可奈何的委屈,他不堪重负,只能通过矫揉造作的文字来宣泄,这是真正的苦旅。

选句:

1.人类总是缺乏自信,进进退退,走走停停,不停的自我耗损,又不断的为自我耗损而再耗损。

2. 孤独不是一种脾性,而是一种无奈。

3.她从衣袋里拿出折叠的很小的手绢,快速地擦一下眼角,像是回想起了什么

4.小人牵着大师,大师牵着历史。小人把绳索一抖,于是大师和历史都成了罪孽的化身。

5.这湾泉水在我眼中又变成了独行侠,在荒漠的天地中,全靠一己之力,张罗出了一个可人的世界。

6.这些城,这些楼,这些寺,早在心头自行搭建。待到年长,当他们刚刚意识到有足够脚力的时候,也就给自己负上了一笔沉重的宿债,焦渴地企盼着对诗境实地的踏访。为童年,为历史,为许多无法言传的原因。有时候,这种焦渴,简直就像对失落的故乡的寻找,对离散的亲人的查访。

7.这儿空气干燥,一会儿石灰已经干透。什么也没有了,唐代的笑容,宋代的衣冠,洞中成了一片净白。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文化苦旅:被人踩过了的地方 反而松得难走》,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7)
  1. 画楼笛笙2024-01-19 05:15画楼笛笙[江西省网友]203.12.66.70
    反思文化苦旅,我们需要更多的支持和关注。
    顶0踩0
  2. 角逐!角逐!2024-01-17 22:10角逐!角逐![重庆市网友]203.33.68.196
    希望以后可以有更多类似的文章,促进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顶0踩0
  3. 锅里的鱼2024-01-16 15:04锅里的鱼[河北省网友]203.19.101.104
    这篇文章用心了,思考了。
    顶7踩0
  4. 看破2024-01-15 07:59看破[江苏省网友]203.202.239.133
    文化传承是个复杂的过程,但我们不能放弃。
    顶3踩0
  5. rainbow2024-01-14 00:54rainbow[甘肃省网友]203.191.1.239
    @赽樂希望我们能够共同努力,让这些地方变得更加宜人。
    顶46踩0
  6. 赽樂2024-01-12 17:48赽樂[上海市网友]103.39.89.146
    @學會这个问题确实有点难解决,需要更多的关注和理解。
    顶6踩0
  7. 學會2024-01-11 10:43學會[湖南省网友]103.242.10.220
    这篇文章真是唤起了我对文化苦旅的思考,确实有些地方被人踩过了反而让人觉得难走。
    顶0踩0
相关阅读
余秋雨的散文太美了 他笔下这十个地方 感受中华大地最美山河

余秋雨的散文太美了 他笔下这十个地方 感受中华大地最美山河

他的散文除了对景物的描写,还带有深厚的个人思考和文化底蕴,历史与人性相交织、个体的感受与眼前的山河浇筑成文字,所以他的每篇散文都充满情感,让人

2023-09-30 #经典句子

《文化苦旅》造就余秋雨 如今跌落神坛 梁宏达表示其虚伪至极

《文化苦旅》造就余秋雨 如今跌落神坛 梁宏达表示其虚伪至极

身为一名作家,他开创了一个新的散文时代,同时也使他在中国文坛上一举成名,这位杰出的作家理应受到人们的尊敬,但现在一提起他,就会引起争议

2017-04-24 #经典句子

品读余秋雨《文化苦旅》 劝君莫言文化苦 愿君甘做苦行僧

品读余秋雨《文化苦旅》 劝君莫言文化苦 愿君甘做苦行僧

余秋雨先生的散文素以文采飞扬、思维敏捷、知识丰厚、见解独到而备受万千读者青睐

2016-05-15 #经典句子

余秋雨《文化苦旅》:高质量的旅行 不只是发发朋友圈那么简单

余秋雨《文化苦旅》:高质量的旅行 不只是发发朋友圈那么简单

当我们旅行,面对敦煌莫高窟、洛阳石窟、东坡故居、石门栈道时,若不知晓其中的历史典故、文化背景,只是站在这些辉煌的建筑前,拍下一张照,写下到此一

2018-02-11 #经典句子

《文化苦旅》:苦的不是旅行 而是文化之苦

《文化苦旅》:苦的不是旅行 而是文化之苦

前者认为,后者不过是惊鸿一瞥,走马观花而已

2017-01-31 #经典句子

《文化苦旅》:余秋雨备受争议的一部作品 让人又爱又恨

《文化苦旅》:余秋雨备受争议的一部作品 让人又爱又恨

当时的上海经济领先全国,女人时尚,男人风流,所以,女人爱打扮,兜里不离口红,而男人爱风流,女人也要随时备好小套套

2012-10-17 #经典句子

浅读《文化苦旅》 淡品文化温暖与漫长

浅读《文化苦旅》 淡品文化温暖与漫长

余先生的文字,一直都是这么的有味道,似乎是一个历经苦旅的人文学者,是外出的浪子一路留下斑驳的痕迹,却又屹立不倒,我们只可窥见其中的一个小方面

2007-07-01 #经典句子

《文化苦旅》爆卖47万册 专家指出126处错误 余秋雨:偏不改

《文化苦旅》爆卖47万册 专家指出126处错误 余秋雨:偏不改

较低端的可以去看当时热播的电视剧,什么走向共和大明王朝江山风雨情雍正王朝都是那时候播出的,有点素养的,就去看百家讲坛,易中天、王立群都是那时候

2008-06-30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