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参论语九五 修德进业

时间:2024-01-04

子游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尔乎?曰: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子游在武城做长官,回来看望孔子,孔子问他有没在那里发现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263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子游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尔乎?曰: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

子游在武城做长官,回来看望孔子,孔子问他有没在那里发现什么人才?贤人以荐贤为贤,自古为政者是特别重视人才的选拨,所以孔子这么问。子游回答说有个叫澹台灭明的人,他从来不走小路,不是公事的话,从来没有到我家里来过。径是小路,就是说他不动歪心思不走捷径的意思,可见澹台灭明是正直无私的。不过长据说的不怎么样,孔子第一次见的时候没在意,后来才发现是个人才,以致感慨“以貌取人,失之子羽”,这里是子游又给孔子介绍了,澹台灭明还是很愿意跟孔子学习,还是成了孔子的学生。

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

孟之反是鲁国大夫,伐是自夸,奔是打败仗撤退,殿是殿后。这是有次跟齐国打仗,他作为统帅之一的故事。孟之反这个人不会自夸,就是有功劳也不会挂在嘴上。有一次打败仗撤退,他走在最后掩护大家,到了城门口,他才策马跑到前面跟大家说,不是我敢在后面据敌啊,是这匹马真的不走啊,真要命咯。

冷兵器时代打仗很讲谋略,所以《三国演义》特受欢迎,现在是按钮打仗,完全不同。曹操攻打南阳张绣,突然退兵,贾诩劝张绣不要追,结果张绣追过去是曹操自己断后,所以大败回来。这时贾诩又让他赶紧再追,一定大胜,果然如他所料。理由就是曹操突然退兵肯定是万不得已,所以一定会安排好后路防止张绣的进攻,既然他已经自己殿后打败张绣了,自然放心撤退了,这时再追他就没准备了。像打仗要撤退而不损失,大概就是诸葛亮做得最好,六出祁山虽然没什么大的功业,但也没什么大的损失,最后一次诸葛亮自己都死了,安排撤军司马懿还不敢追,等到后来过来一看,诸葛亮的军队都已经不知道撤到哪去了,所以留下“死诸葛气走生仲达”的传说。

古人读书一定是文武兼备的,因为学必通政,军事也是政事之一项,政事又只是人事之一项。所以这里孟之反在军队战败慌乱之际,敢于自己殿后实是其大勇,结果他却说是马不走,这就是功成身退的道理,可谓大勇大智。一般一场战争下来,很多人都会争功排座次,甚至意见分裂引起内乱,历史太常见了,像孟之反这种修养就很了不起,所以孔子很赞赏他的不自伐。

子曰: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于今之世矣。

孔子说没有祝鮀的口才,反而有宋朝的美貌,在当今之世还是难以避免祸害。祝鮀是卫国大夫,负责宗庙祭祀,也是当时一贤人;宋朝是宋国公子,跑到卫国来的。由这两则,可见“看脸”是自古如此,孔子自己也犯过这个错误。这里孔子并不是评论这两个人,只是感慨在乱世中,往往左右不是人,所以造成这种好佞的风气,连帅气都没用了。

连着上一篇的人和事到这里告一段落,好的坏的都有,下面是结论。

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

孔子说谁能出门不从门户走啊?为什么人又不从这条(人生)大道走呢?

结论就是人还是要走正道的,要不天天爬窗户进出吗,迟早要摔的。下面是对前面几篇学说的进一步发挥。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这个从下论一开始已经研究了,人的质朴本性胜过文化的修饰,就像个乡野人;纹饰过多,超过人的性情本质,就显得拘束迂腐。所以要文质均衡,表里如一,才是谦谦君子。史是个象形字,就是放有竹简的筒子,当时的文字都刻在竹简上的,一片一片还没串起来,就放在这么个筒子里,类似现在的笔筒。

人类天生本质是比较直爽的,经验多了文化多了反而不直道了,下面就是接着说这个问题。

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孔子说人之生存是因为有直道存在,不直而能生存只是幸免于难而已。罔是与直相对的不直义。换句话说不正直的人,正是因为周围有大量正直的人存在他才能侥幸生存,如果都是不正直的人他也早就不存在了。所以人要修回婴儿那种直道而行的率性,也才是人的本质,下面就是孔子说这种修为,这种学问并不难。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这又是一句大白话,知道它的人,不如喜欢它的;喜欢它的不如乐在其中的人。这个“之”现在泛化了,可能什么知识技能、兴趣爱好都在其中,其实孔子是指学(或道)。

知道归知道,心无所感就不能好之。许衡大暑天赶路,渴了大家都去摘梨子吃,许衡却不吃,大家都说是野果,这乱世这树也没有主人。许衡说树无主,我心有主。一毫不义不受。下论出现几次见得思义,人见到不义之财,往往也说不能要,可是忍不住再看一眼,就忍不过了。像三国时候管宁与华歆一起读书一起耕地,有一次锄地锄到一块黄金,管宁直接丢掉了,华歆就忍不住跑去看一眼,管宁就跟他绝交了。后来华歆被曹操重用,管宁就避世到辽东去,表示不踏上华歆他们管理的国土,直到曹丕死后才回到中原。

孔子讲学问重点是要行,达到能行政。也是中国文化,所谓心性之学所重也在实证,比如孝弟忠信是人人天生之共性,不实证就无所悟无所得,无所得就无乐可言。所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试着做一做,有自悟自得自有乐在其中。最后才能天地不毁,此心不亡。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人的智力天生不能平等,所以中人以上,可以告诉他高深的道理;中人以下,只能从浅近的开始,没办法一上来就谈最高深的。不过中人以下经过积累,一样可以达到中人以上的成就。这个世界没什么聪明人,一个道理一听就懂,和一个道理经历过很多事情以后才懂,最后懂的其实是一样的。

接连着四则其实又是讲为学的道理,下则又是通政,还涉及最上的高深道理。

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樊迟三问仁兼两问知,还请问过怎么种庄稼,有一次是听了还“未达”,就是不理解,出来请教子夏了,好像是理解有点慢,但实际上现在孔子却给他讲最高深的鬼神问题了。

樊迟问怎么是智慧,孔子说做好民众认为对的事,对鬼神恭敬而远之,可以算是有智慧了。孔子教大家敬鬼神,但他从来没说过鬼神的情状。重要的是先务民之义,即以民意为先,鬼神为远,为政的道理就是这样。后来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也是这个意思,社稷也是神。再次是敬,对民、民意、民之义要敬,懂了这个道理自然懂得敬鬼神。像拿破仑不可一世,皇冠都可以一脚踢开,但最后都还是要教皇给他加冕,打进开罗之后也宣称皈依穆斯林,还是很聪明的,这就是敬鬼神啊。

樊迟接着有问仁,孔子说难事做在人前,收获退居人后,可算是仁行了,像前面的孟之反。这个同他问崇德,孔子答以“先事后得”基本一个意思,所以施行仁政与个人修德是一个道理,修德进业,德厚了,业自然大,盛德大业不外如此。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参论语九五 修德进业》,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3)
  1. 甘泉(一泓清泉)2024-01-15 06:37甘泉(一泓清泉)[河南省网友]27.148.169.97
    修德进业,是我们每个人努力的目标。加油!
    顶9踩0
  2. 彼岸&花似毒2024-01-11 14:45彼岸&花似毒[吉林省网友]202.150.203.232
    参论语九五提醒我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要性。
    顶3踩0
  3. 无根野草2024-01-07 22:52无根野草[福建省网友]203.30.232.97
    德行和进取精神的结合,是个人成功的关键!
    顶46踩0
相关阅读
懂得这几句哲理 就能远离疾病 悲苦 获得快乐 幸福!

懂得这几句哲理 就能远离疾病 悲苦 获得快乐 幸福!

...诫我们要清心寡欲,这样才能内心安乐。第四,先没先于修德,乐没乐于好善。一个人最首先应该干的事是什么?是修德。德是一个人的金字招牌,更是一个人成事立业的基础,所以要好好修德。如何修德呢?就是要讲诚信、心...

2023-10-30 #经典句子

公文素材9:推荐30个句子 适用于民主生活会总结性发言

公文素材9:推荐30个句子 适用于民主生活会总结性发言

...(3个)要做到敢管敢严、真管真严、长管长严。要坚持修德自警、修德自省、修德自律。要把政治纪律、政治规矩立起来严起来。五、加油鼓劲的句子(4个)领导有威信、干部有激情、群众有信心。遇到问题善于出思路、想办...

2023-06-07 #经典句子

读懂《易经》最经典的5句话 蕴藏人生哲理 句句大智慧

读懂《易经》最经典的5句话 蕴藏人生哲理 句句大智慧

...待人诚恳和信用,上天也愿意帮助你。3.蹇,君子以反身修德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每个人都会经历“时运不齐,命途多舛”的时候。面对蹇塞的道路,《易经》告诉我们,要学会“反身修德”。孟子曰:“行有不得者,皆反...

2023-05-19 #经典句子

寄语青少年 习近平这十句话意味深长

寄语青少年 习近平这十句话意味深长

...——2013年4月2日,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的讲话5.谈修德:修德,既要立意高远,又要立足平实修德,既要立意高远,又要立足平实。要立志报效祖国、服务人民,这是大德,养大德者方可成大业。同时,还得从做好小事、...

2023-08-17 #经典句子

“人不为己 天诛地灭” 其实被误解千年 而且它还有上一句

“人不为己 天诛地灭” 其实被误解千年 而且它还有上一句

...第二声,是指“修习,修身,磨砺”,说的是“人不修身修德克己,就很难在天地间立足”。到西晋时期,佛家的《佛说十善业道经》又给这句话补充了上句,说“人生为己,天经地义;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里的“为”同...

2015-10-21 #经典句子

明清时期的格言体家训 字字珠玑 句句智慧

明清时期的格言体家训 字字珠玑 句句智慧

...》和陈龙正《家矩》中的家训思想。01.《安得长者言》:修德处世的智慧陈继儒(1558年-1639年),字仲醇,号眉公,又号麋公,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明朝文学家、书画家,与董其昌齐名。他厌恶科举制度,“年未三十,取儒...

2023-11-29 #经典句子

阳泉郊区荫营镇后沟村:让墙壁“说话”促乡风文明

阳泉郊区荫营镇后沟村:让墙壁“说话”促乡风文明

文化墙之修德篇文化墙之创新篇、爱国篇“孝老爱亲、积德行善”“以德报怨、乐于助人”“勤劳简朴、扶危济困”……在阳泉郊区荫营镇后沟村,一面面色彩艳丽的文化墙,成了村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

2018-08-03 #经典句子

国学文化:“逝者如斯夫” “于穆不已” 感叹的是什么?

国学文化:“逝者如斯夫” “于穆不已” 感叹的是什么?

...然正气的精神品质。而“不息”指君子像流水一样,昼夜修德,直至于极,犹如水之入海。孟子是继承发展孔子的意愿,当时孔子教育学生以德为人,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修德,总的来说是不断进取、不断进德、不断进学,正是...

2023-08-29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