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温州文成叶岸 一首动人的诗 一幅秀美的画

时间:2024-01-04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在温州文成西坑读初中,学习之余常去拜访他们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464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0 分钟。

01

我与叶岸相识,缘于那里有我的老师。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在温州文成西坑读初中,学习之余常去拜访他们。那时的叶岸只有沿溪一条街道,街上积满被雨水冲刷过的泥浆。街道两边是低矮的瓦房,瓦房之间有一条条小巷相连,纵横交错,歪歪扭扭,外人似走进迷宫。小巷的地面用鹅卵石铺成,边上有石头砌成的围墙,围墙里时而开出几扇木门,老师就住在木门里面。

十几年之后,我在西坑中学教书,时常去叶岸学生家里访问、送成绩单。那时的叶岸较之以前有了些许变化,沿溪的街道铺上了水泥,街道两边立起几座洋房。

▲叶岸

此次去叶岸,正值盛夏时节,草长莺飞,姹紫嫣红。站在西坑桥头抬头向叶岸望去,只见山间云雾缭绕,黑色的崖壁,青翠的树林,忽隐忽现,变幻莫测。山脚下是一座座橙黄色的洋房,鳞次栉比,错落有致。沿溪有亭台楼阁,碧瓦飞甍,古朴典雅。梧溪上横跨着一座座水泥桥,桥下碧波荡漾,倒影着蓝天、白云、高山、楼阁,宛若展开一幅秀美神奇的水墨画。

在徐俊峰老师的引领下,我穿过宽阔整洁的街道,来到了叶岸文化礼堂。文化礼堂原先是徐家祠堂,曾办过叶岸小学。走进礼堂,只见里面白墙红柱,宽敞明亮,素朴典雅。柱子上挂下一幅幅对联,墙壁上贴满字画,让人感受到浓浓的文化气息。

我浏览着墙上的文字,叶岸的历史由此在我的眼前一页页展开……

▲街道

叶岸,因地处梧溪东岸,叶姓人在此开基而得名。叶姓人家的开基可上溯到唐元和年间(806-820),松阳茆山南楚郡叶嘉与三个儿子在叶岸落脚耕种,至今已有1200余年,后陆续有黄、徐、陈、林、朱、刘等姓氏迁入。我翻阅了当地的宗谱,他们的迁入情况大抵如此:南阳郡叶仕逢于崇德二年(1637)由青田水南迁入,江夏郡黄姓元天于康熙壬午年(1702)由八内都南坑迁入,东阳郡徐姓廷勋于丁巳年(1737)由南田张坳迁入,颍州郡陈姓于乾隆十年(1745)前后从杆于迁入,西河郡林姓光卿、光满于乾隆十年(1745) 前后迁人,沛国郡朱姓锡盟于乾隆三十年(1765)前后迁人,永嘉郡刘姓春金于光绪三年(1877)从西坑迁入。

随着历史的变迁,叶岸隶属关系几经更迭。明清时,叶岸属青田县柔远乡八内都,宣统元年属敖里乡第十三保,民国19年归属西坑乡。1946年文成建县后,叶岸村先后归属南田区、西坑区、西坑人民公社、石垟林场、西坑畲族镇。村名先后沿用叶岸村、五星生产队、五星大队、叶岸行政村。据2020年统计,叶岸村共计577户,人口1485人。

02

文化礼堂的墙上,贴着一幅幅英姿飒爽的人物图像,这是叶岸的“群英谱”。有清时教子有方的徐步璋,一家四子分别培养成“增生”“太学生”“廉生”“秀才”,可谓名噪一时。还有一生重名节,疏仕途,致力于地方教育事业的清监生徐达邦。徐达邦于光绪二十二年(1896)与鳌里周仁等在西坑安福寺创办会文书院,延聘名师宿儒,对西坑、南田一带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光绪三十二年(1906),会文书院改称南屏两等学堂,徐达邦自任监督兼历史教员。民国3年(1914),徐达邦在叶岸创办东川国民学校,8年在西坑创办屏川国民学校。他在主持校务期间,教学严谨,并接受维新思想,推行男女同校,拥护放足、剪辫,且从自家做起,学生引为楷模。在其80寿诞时,南田刘耀东馈送的寿幛称其:“学秉尼山,陶成十哲;年高渭水,熏冶一乡。”

▲文化礼堂

叶岸人赓续前辈的优良传统,涌现出诸多有名望的老师。有抗大政治教官徐良,语文高级教师徐世槐、刘际玉,美术教师徐世田,音乐教师徐金丹,排球教练富美兰等。由于重视教育,叶岸人才辈出,培养了医学教授、硕士生导师张华杰,国家级报告文学、散文家徐世槐,根雕艺术大师包宗良,著名的室内美术设计师徐征宇、徐冉冉父女,还有屡获佳绩的足球运动员富美兰、国家一级拳击运动员朱倩如……

叶岸还有诸多从政人员,早有徐鹤、黄孔文、徐世彭,近有徐世钱、徐世村、徐松招,今有徐秀秀、徐东海等……

▲书籍

文化礼堂的二楼透着沁人的书香,阅览室书柜里摆放着各种书籍,有文学类的,有历史类的,有科学类的。阅览室旁边的展厅里,我被一幅幅精湛的书法作品所折服,有叶诗斌的、徐朝铭的、徐世槐的、徐俊峰的……有的飘逸,有的工整;有的豪放,有的沉稳。各具特色,浑然天成。尤其是国家级书法大师叶诗斌的作品,刚劲有力、气韵通畅、漫妙生姿。

▲书法作品

03

叶岸以尚德闻名于世,诚信楷模富伯森事迹被人们广为传颂。1949年初,富伯森做木头生意,从村民手中买来大量木头,准备运到瑞安出售。农历五月初六夜里,1800根杉榅树组成的木筏从飞云江上游顺流而下,到汇溪乡的小溪口村时,一场大暴雨袭来,山洪暴发,将所有杉榅树冲得无影无踪。这批木头,有一半未付钱,债主涉及附近10个村庄100多户。富伯森变卖两间楼房、部分田地和一副自用的棺材板,仍有余债。后富伯森隐居驮坝拓荒、栽树、护林,艰辛劳作40年。时值90岁高龄,托人砍伐树木出售,拄着拐杖寻找40年前的债主还债。1990年,富伯森寻到赤水垟村花甲岭的叶培闹,还清了最后一笔债务。其诚实做人、诚信做事的事迹,相继在《浙江日报》《浙南日报》《新民晚报》刊载。

叶岸古有慷慨大节的叶良器、“松贞柏操”的徐刘氏等,近有舍己救人的徐汉。徐汉出生于叶岸职工家庭,1989年3月应征入伍,任江苏朱德警卫团(8323部队)工兵连战士。1991年11月18日参加实弹演习,在排爆过程中为救战友而英勇牺牲,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追认他为革命烈士。

▲叶岸

叶岸村旁多溪坑、深潭。从上至下,较深的潭有洞桥潭、岩头宫潭、赤沙潭、砺灰潭、旁山坑旁潭、溜溜潭等12个,有上港步、下保步、旁山坑步三条碇步。昔日曾发生小孩大人过碇步时被水冲走或夏天游泳被水溺亡的惨事。叶岸人居危思安,家家户户从小教会孩子游泳及水中救人的方法,一发现危情就及时施救。村里盛传“一人救四人”“父子救八人”“前后连环救”等扶危救人的佳话。

叶岸群众还是附近出名的救火英雄,哪里有火灾,男女自觉全力相救。西坑桥外的火场,叶岸林家底的火场,赤水垟岗顶的火场等,都是他们表演出生入死的舞台。

▲“飞车侠”刘文忠

“道德之乡,贤哲相踵,前辈虽往,风流犹存。”叶岸人的侠肝义胆代代相传,近年出现了一位家喻户晓的“飞车侠”——刘文忠。

刘文忠是一名挖掘机司机。2019年5月22日7时许,一辆运石料重达50吨的重型挂车,途经大峃镇中林大桥地段时出了问题,驾车师傅停车钻到车底检查刹车系统,不料挂车发生溜坡,压伤郭师傅直往县城方向无规则快速滑行。不远处,一辆大货车和一辆中巴车迎面驶来。在此千钧一发之际,刘文忠挺身而出,急速抓住挂车的右车门,纵身跃入驾驶室里,踩刹车、抢手刹、调方向,迫使这辆重型挂车缓缓停下……

04

走出叶岸文化礼堂,我在沿溪路边看到一处低矮的房子,这里是西坑农械厂的旧址。

▲曾经的农械厂

西坑农械厂,原名文成县第三机械厂,1958年10月由西坑铁器社、木器社、竹器社、犁锅社组建而成,主要生产铁、木、竹等器具。1961年因经济调整停产。1969 年恢复生产,以生产铁、木农具为主,后制造简易车轴。1973年起,为温州市五金交电公司制造人力车轴,并制造 B665 牛头型床等设备。上世纪70年代后期,由于机械行业调整,人力车轴停产,转产打稻机和铁锅等产品。1900年职工65人,总产值 34.05万元。历任行政负责人有陈志饮、刘启良、徐玉轩、张世华等。

西坑机械厂与西坑一带人们的生活、生产休憩相关。少时记得家里的锅破了,父亲便翻山越岭,步行三十余里山路去西坑农械厂购买。村里的打稻机也是从西坑农械厂买来的,当时岭后还没通公路,村里派了好几个劳力才把打稻机抬回来。我在西坑读书的时候,村里人曾委托我到西坑农械厂换过打稻机的零件。

如今机械厂的厂房已被当地人改建为家具城,不时有顾客前来光顾。

从农械厂出发,顺着沿溪路继续前行约50米,抬头便见几座正在装修改造的楼房。这里原先是西坑粮管所。

▲原粮管所仓库

西坑粮管所创办于1954年,西坑一带的城镇居民、干部、职工均凭票到西坑粮管所购买粮油。那时我属于乡村中小学教师,每月发14.5公斤的粮票,0.2公斤油票。由于当时我家里种地,吃的米可以从家里供应。我则常常到西坑粮管所用粮票去买面粉,制成面条带回家里。当年叶岸粮管所附近有好几家制作面条的工场。

西坑粮管所曾有职工30多人,他们积极遵循国家粮食部发出的《关于粮食系统开展无虫、无霉、无鼠雀、无事故粮仓活动意见的通知》,开展“四无”粮仓创建活动。据《文成县志》记载,西坑粮管所多次被评为省市县保粮先进集体。

▲建设中的文创园

如今的粮管所正在改建成“老粮仓文创园”,原先的办公楼、仓库被装扮一新,唯有场中的一个水塔依旧静静地立着,保持历史的原貌。老粮仓文创园以“旅游+互联网”为定位,针对文成乡土人才等创客提供低成本的工作空间,同时也推进西坑畲族镇旅游产业的发展,提升经济活力。

05

在文创园的对面,我看到了河流中间有一座树木葱茏的岛屿,村人称“沙中孤屿”。屿长约200米,宽约100米。孤屿好像一艘航船停泊在海里,左右两条碇步如两链将船揽住。我跨过碇步走上岛屿,只见屿中古树参天,有香枫,有樟树,犹如航船高高耸起的桅杆。屿上长满绿竹,我想这里的春天定然竹笋如林,夏日蝉鸣如歌。当暴雨倾泻,水涨船高,四周似湖;大风一吹,碧涛滚滚,更显孤屿风姿。此时岛上有挖掘机正在施工,叶岸人准备在此建设一个水上乐园。

▲沙洲孤屿

我翻阅了《文成县志》,当地文人名士徐绍伟有诗赞曰:

竹 屿 观 涛

清 徐绍伟

前村一屿枕溪流,绿竹猗猗景更幽。

春水涨时涛浪急,旁观胜却白云稠。

叶岸还有仙掰岩、老虎口、狮子崖、鲤鱼变龙、金鸡岩、大漈头等多处尚未开发的景观。我想开发之后,这里定然更有一番绚烂多姿的风采。

在党和政府的阳光雨露滋润下,叶岸人日夜谋划,全力以赴,使村容村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下背街

如今的叶岸已建成五条长街:双龙东路、新兴路、沿溪路、下背街、花甲岭路,还有东西走向的礼堂巷、第四份巷,把叶岸贯通成一盘棋。2014年,叶岸一年之中建成五层楼房146间,2016年经过粉刷外墙,把叶岸装扮成一座整洁美丽的村庄。

▲聚仙亭

▲万寿楼

叶岸还建成六个亭:解放初期建的岭脚亭(上源岭),近年建的聚仙亭万寿楼村心亭下背亭雨轩亭(花甲岭),这些亭台楼阁为村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也为叶岸增添古色古香的气息。听村里人说,每到夜晚的时候,万寿楼、叶岸中桥、岩头宫闪灼的五色霓虹灯,瞬息万变,美不胜收。在万寿楼右下的健身场上,常有二三十位妇女做健身操、跳广场舞,展现着自己青春靓丽的英姿。

原先叶岸只有上源岭一座石桥,1963年建成56省道公路桥,近年来相继建成赤砂潭水泥桥、沙屿水泥桥、三格桥、乌溪滩大桥。桥上人来车往,络绎不绝,既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也促进了叶岸人与外界的交往。

▲乌溪滩新村

叶岸人在建设美丽乡村的同时,纷纷投资办起企业,为自己创造财富,也带动村里经济的发展。当地企业家徐松迪与西坑的赵良妙、程焕斌创办吴坳坑一级水电站和二级水电站,王李真、林荣斌办起了鞋包加工产,刘日泽、林朝辉在外地投资办起了钢铁厂。也有的去海外经商,从事餐饮、服装、服务等行业。

在让川岭脚下,我看到一排排崭新整齐的楼房,这里便是乌溪滩新村。由于环境优越,吸引西坑各地人迁来居住。

夕阳西下,我驱车缓缓离开叶岸。我沉浸在一种如诗如画的意境里,是那样的神奇动人,那样的秀美芬芳……

周行游,行走天下,游观览胜,尽享旅途之美!本文由胡加斋创作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温州文成叶岸 一首动人的诗 一幅秀美的画》,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9)
  1. 洛神玫瑰2024-01-19 08:02洛神玫瑰[广西网友]103.242.174.140
    我对叶岸的想象得以通过这首诗和画作得以实现,太美了。
    顶4踩0
  2. 在开学初2024-01-17 15:41在开学初[河北省网友]43.226.129.54
    这幅画展示了大自然的美丽,真是一种享受。
    顶21踩0
  3. 笑与君歌2024-01-15 23:21笑与君歌[黑龙江省网友]203.81.4.120
    叶岸的风景如诗如画,这首诗真实地将其描绘出来。
    顶7踩0
  4. 墨羽殇黎2024-01-14 07:00墨羽殇黎[甘肃省网友]111.223.242.228
    这幅画作用细腻的线条勾勒出了景色的美好,令人赏心悦目。
    顶9踩0
  5. 玲珑阁2024-01-12 14:40玲珑阁[天津市网友]110.77.173.135
    这首诗以简洁的文字表达了深沉的情感,令人心动。
    顶4踩0
  6. 一点忧郁2024-01-10 22:19一点忧郁[国外网友]203.29.28.70
    我真希望能够在叶岸,找到诗人笔下的那份浪漫。
    顶4踩0
  7. 天马行空2024-01-09 05:59天马行空[江西省网友]103.39.67.28
    这幅秀美的画作品真是令人陶醉,充满了艺术的魅力。
    顶0踩0
  8. 梧桐·雨2024-01-07 13:38梧桐·雨[重庆市网友]203.8.91.211
    这首动人的诗真是深情而又感人至深。
    顶9踩0
  9. 劳劳亭2024-01-05 21:18劳劳亭[吉林省网友]103.42.104.147
    温州文成叶岸真是一个美丽的地方,值得一游。
    顶7踩0
相关阅读
看看山 看看树 看看世界……时光停在山花烂漫的文成

看看山 看看树 看看世界……时光停在山花烂漫的文成

温州网讯 隐于浙南崇山峻岭中的文成,一年四季呈列不同的迷人景致,又恰如养在深闺中的处女地。山城文成,县城背山沿河而建,一江隔出新旧城区,几座朴素的桥横亘在江面上。从县城出发,便立刻融入群山的怀抱中,碧...

2023-12-13 #经典句子

珊溪水库有机鱼丨温州美食猎人探店温州文成珊溪水库鱼头店

珊溪水库有机鱼丨温州美食猎人探店温州文成珊溪水库鱼头店

温州美食猎人探店丨温州珊溪水库有机鱼拿什么面对你 寒冷的初冬想来一份热辣的美食暖遍全身胃暖身才暖 这个初冬再也不怕寒!今天小编就来推荐这家珊溪水库有机鱼 ·新式装修,大气时尚·明亮宽敞的环境,别致清雅的装...

2023-12-24 #经典句子

带着老乡奔小康 温州文成小镇青年有话说

带着老乡奔小康 温州文成小镇青年有话说

温州网讯(通讯员 陈洁 摄影 沈强强)浙南山区如何因地制宜,遵循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让小镇生活更加美好,让山区百姓走上小康致富路?温州文成的这群小镇青年有话说!近日,温州国际传播网红...

2023-12-06 #经典句子

瑞安文成共话“山海情”携手推介“好风景”

瑞安文成共话“山海情”携手推介“好风景”

温州网讯 瑞安的水有多清?文成的山有多美?5月16日,“山海协作·兴文促旅”2021瑞安文成旅游目的地推介活动暨长三角千万人游瑞文启动仪式举行,邀请长三角地区旅行商、长三角地区旅游协会等代表沿着瑞安、文成旅游精...

2023-01-21 #经典句子

共同富裕对口温情丨文成持续描绘山海画卷打造山区县共富样板

共同富裕对口温情丨文成持续描绘山海画卷打造山区县共富样板

10月14日,温州市打造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市域样板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召开。温州正狠抓各项工作落实,加快取得突破性进展、创造普遍性经验,努力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标志性成果。今起,浙江日报刊发《共同富裕...

2007-03-01 #经典句子

温州文成的兰花 馨香飘远 曾经历一场“浩劫” 险些灭迹

温州文成的兰花 馨香飘远 曾经历一场“浩劫” 险些灭迹

兰花,其实它分为兰和蕙。一茎一花属兰;一茎多花属蕙。兰花作为名贵的观赏植物,在我国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兰文化源远流长。屈原以兰自喻高洁,在《楚辞》中反复歌咏兰蕙:“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大诗...

2018-12-13 #经典句子

甘肃这座千年古城 是文成公主进藏的途经之地 很多人都不知道

甘肃这座千年古城 是文成公主进藏的途经之地 很多人都不知道

...文成公主进藏的途经之地,素有“西部旱码头”、“东有温州、西有河州”之美誉。为展现古河州深厚的商旅文化与悠久的历史底蕴,临夏市区新建一处古街区,重新茶马古市之热闹与繁华。茶马古市包括有十大文化馆囊括泥塑...

2023-08-18 #经典句子

“愿使岁月静好 现世安稳”背后的故事像句子一样唯美吗?(二)

“愿使岁月静好 现世安稳”背后的故事像句子一样唯美吗?(二)

...难,并由范秀美相送。两人一路上产生了感情,还没有到温州时,便以夫妻相称。这时,半年未见胡兰成的张爱玲一路寻到了温州,他们三个约在了旅馆见面,胡兰成与张爱玲在旅馆说着话,隐隐腹痛,他却忍着。等到范秀美来...

2023-06-25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