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1949年傅作义到西柏坡 毛主席指着一人意味深长:文章写得很生动

时间:2024-01-02

在这次会面中,毛主席先是大力赞扬了傅作义在北平和平解放中作出的巨大贡献,接着商谈了有关傅作义麾下数十万军队的改编方案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638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3 分钟。

1949年2月22日,傅作义一行人抵达西柏坡,他们这回的目的是拜会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

在这次会面中,毛主席先是大力赞扬了傅作义在北平和平解放中作出的巨大贡献,接着商谈了有关傅作义麾下数十万军队的改编方案。

这时候,傅作义为毛主席引荐了一个人。那人就跟在他身后,三十岁出头,长相文秀,一副书生模样。

他就是被傅作义视为股肱之臣的阎又文。毛主席一听见阎又文的名字,就笑了起来,随后指着他意味深长地说:“好啊,阎又文,你的文章写得很生动啊!

是什么样的文章,能让毛主席如此印象深刻?而写出这篇文章的阎又文究竟是谁?

图|周恩来(左三)在西柏坡接见傅作义(右三)、阎又文(右一)

1914年7月6日,阎又文在山西省荣河县的一个农民家庭里出生了。阎家虽然贫苦,但父母看儿子聪慧好学,于是省吃俭用地供他读书,阎又文没有辜负父母的期待,他学习刻苦,成绩也相当优秀,学校里的老师都非常喜欢这个聪颖勤奋的学生。

1933年,阎又文成功考入了山西大学法学院,然而,家中实在是没有多余的钱供他继续学习了。好在天无绝人之路,以前教过阎又文的老师们不忍心看着好苗子就此陨落,所以一起凑钱供他上大学。

阎又文在山西大学求学的这段时间里,接触到了各种马列著作,深受进步思想的感染,并且结识了一批有相同理念的进步青年。在这些人的指引下,阎又文参加了许多共产党领导的进步运动。1934年,怀揣爱国救民理想的阎又文加入了中外语文协会

当时,山西大学教授温健公等人筹划组建中外语文协会,借该学术协会进一步寻找进步人士,进行马列思想的宣传,身为中共中央北方局的重要领导成员之一的邢西萍也是协会成员。没过多长时间,协会成员先后创办了报刊《中外论坛》与中外书店,进一步扩大了宣传范围。

图|现在的山西大学

为了免受敌人的打压,经过商议,他们特地聘请了和阎锡山关系密切的冯司直为社长兼《中外论坛》的主任,并且邀请傅作义为名誉副会长。

有了这两把保护伞,中外语文协会得以在敌人的眼皮子底下蓬勃发展。

阎又文加入中外语文协会后,便因出色的表现及坚定的革命信念被委以重任,他不仅在《中外论坛》中担任编辑一职,同时也是中外书店的副经理。

这一时期的阎又文和所有怀揣中华复兴梦想的有志青年一样,将协会作为自己的战场,以笔墨为武器,翻译了大量的中外进步书籍,撰写了许多进步文章,借此声援各种学生运动。这些震撼人心的文章深深地感染了一批还没有被黑暗社会腐蚀的人民,使共产主义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

图|阎又文

1936年,《中外论坛》采访了著名的美国进步记者史沫特莱,事后还发表了文章,这件事触怒了阎锡山。阎锡山认为《中外论坛》的存在影响到了自己的独裁统治,于是动用权柄,强迫中外语文协会停刊。不久后,他更是派了大量反动警察和特务来到山西大学,搜捕校内的进步青年和共产党员,企图扼杀校园里的革命火种。

活跃在进步运动里的阎又文,当然也上了反动特务的“黑名单”,幸运的是,当时阎又文的一个朋友冒着生命危险,将他藏在自己的家里,阎又文这才躲过了特务们的搜查,保住了自己的性命。

但敌人的迫害不能击倒阎又文,他始终向往真理和共产主义,他下定决定,一定要追求共产主义。因为只有共产主义,才能解救现在这个内忧外患的国家,只有共产主义才能唤醒中国大地上所有被剥削、被欺压,但逐渐变得麻木的人民。

1937年,这是特殊的一年,日本侵略者也不再掩饰他们的贪婪,发动了七七事变,用枪炮轰向中国的土地,掀起罪恶的全面侵华战争。

这时候的阎又文也从山西大学毕业了,他眼见山河破碎,认识到现阶段自己首先要做的是驱逐在国土上作恶的外来侵略者,他愤然投笔从戎,来到晋南并联络了同学,准备组织抗日游击队,在一线为国家作出贡献。

图|七七事变老照片

可惜的是,还没等到游击队正式组织起来,日寇已经打到了晋南临汾,阎又文只能放弃了之前的计划,和同学们奔赴革命圣地——延安。

由于日寇对这群革命人士穷追不舍,阎又文等人光是躲避搜捕,就已经耗费了很多精力,更别提抛头露面赚取盘缠了,所以等他们到达西安,身上已经没剩下多少钱了。

曾经同为中外语文协会成员的杜任之周北峰知道这件事后,给了阎又文一个建议。

他们联名推荐,让阎又文去傅部工作。国民党内部讲究任人唯亲,傅作义看在杜、周两人的面子上,将阎又文当作自己人,有意提拔他担任要职,以巩固自己的实力。

出乎傅作义预料的是,阎又文并不是无能之辈,不仅机灵,还很有才干,无论交代给他什么事,他都能办得利落又漂亮,于是傅作义立刻将他调到自己身边做贴身秘书。

图|傅作义

可以说,傅作义把阎又文当成了自己的左膀右臂,无论去哪里、做什么,甚至是吃饭睡觉,都必定要带着阎又文。部队里的其他人提起阎又文,都开玩笑说,此人就像是傅作义的一条尾巴,要是想找他,只需要在傅作义周围转几圈,必定能看到。

而阎又文之所以能受到青睐,不仅因为他出众的办事能力,更因为他心细,能够摸清楚傅作义的脾性和喜好,所以写出来的文章句句都符合傅作义的心意。傅作义只看过几次阎又文所写的文章,心中就非常惊讶,他把阎又文当作自己的知心人,从此更加重用他。

凡是傅作义主持的政治、军事会议,阎又文除了负责记录会议的内容,还得事先为他撰写讲话稿。

图|阎又文

1938年,这时候正好是国共第二次合作期间,中共决定派出政工人员帮助傅作义的部队进行抗日工作,潘纪文接受这项艰巨的任务来到傅部,阎又文一见到他,就像见到了亲人,两人很快就成为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没过多久,在潘纪文的介绍下,傅作义秘密加入了共产党,成为了我党隐蔽战线上的工作者。

但好景不长,1939年,国民党反动派蓄意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掀起第一次反共高潮。

由于傅作义曾亲自在五原百川堡举办了“抗日建国讨论会”,这件事引起了国民党反动派的不满,他们派人前往百川堡,“考察”傅作义的工作。

负责这件事的国民党人一到百川堡后就下达了命令:清除部队里的共产党员。另一边,陈诚也特意给傅作义发去了电报,说明在他管辖的三十五军中,不仅前政治部组织科长是共产党员,现在的组织科长也是共产党员,要求他调动这些人的工作,并派人密切监视他们的行动。

从此之后,阎又文失去了和党组织的联系。在后来长达七年的抗战中,阎又文就像一只离群的孤雁,但他严格遵照组织最后交给他的指示,辅佐傅作义驱逐日寇。

图|阎又文(右一)与夫人丁宴秋(左一)

可以说,在傅部对日寇的每一场战斗中,都凝结着阎又文的心血。尤其是1940年春,收复五原这一役,阎又文不顾自身安危,带领战士们与敌作战,并最终取得重大胜利。可他却在这次战斗里被炮弹击中,一枚破碎的弹片嵌进了他的体内。

这枚弹片陪伴了阎又文的后半生,可能在普通人看来,这意味着自己需要时时刻刻忍受痛苦,但对阎又文而言,这是自己向着理想一步步迈近时留下的烙印。

无人可以否认阎又文在抗日战争中作出的贡献,但是他毕竟和党组织很长一段时间都失去了联络,而且在这段时间里,他时时刻刻都受到国民党内部那股贪腐风气的侵蚀,我们都知道,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巨大的,现在的他是否还是当初那个雄心壮志、为国为民的他?

1945年6月10月中旬,傅作义给自己的爱将阎又文下达了一个命令,他要阎又文写一篇致毛泽东的公开电文,推卸国民党挑起内战的责任,将这口黑锅往共产党脑袋上扣。

图|蒋介石

阎又文不愧是最了解傅作义心思的人,没过多长时间,他就将这篇将矛头直指共产党的文章写出来了,傅作义看完之后拍手叫好。10月26日,重庆版的《中央日报》以特大字的标题发布了这个公开电:

披肝沥胆指陈共军相迫太甚

切望慎处勿负挑动内战恶名

这一篇就是1949年毛泽东见到阎又文时夸赞他写的“好文章”,可阎又文当时明明就是为了“献媚”国民党反动派而写下公开电,为什么毛泽东明知我党背了一口黑锅,不但不怒,反而要大声夸赞“好”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还得从1945年的8月说起。当时陕甘宁边区政府保安处的王玉接到了一个任务:前往傅作义的部队,联系一个失联了七年的地下党员。

这个地下党员,就是阎又文。

图|毛主席

王玉一听这情况,心里就泛起了嘀咕,已经过去这么长时间了,又不知道阎又文现在的情况,万一他已经背弃了自己的信仰,那不是有大麻烦了吗?

边保的领导显然已经考虑到了这一点,他特别提醒王玉,现在谁也不知道阎又文有没有变坏,但是根据组织对这个同志的了解,他不是那种会轻易抛弃自己信仰的人,因此他有很大可能依旧是党的好同志。

为了争取到阎又文的帮助,王玉假扮成一个皮货商人来到包头,四处打听到阎又文现在的情况后。刚巧在吃饭的时候,王玉遇见了认识阎又文的一个国民党军官,他大喜过望,用钱买通了这名军官,佯称自己过来是为了找在绥远工作的弟弟,需要向阎又文求助,最后他顺利地见到了阎又文本人。

阎又文听到有陌生人以找“弟弟”的借口接近自己,立即提高了十二分的警惕。王玉左右看看,确定四下无人后,接连向阎又文提出多个问题,其中包括了他的姓名、籍贯以及毕业的院校,以此确认他就是自己要找的那个失联的地下党员。

图|阎又文

阎又文没想到此人能够说出自己过去的经历,又是惊讶,又是疑惑,但看他一副话里有话的样子,就点头承认了。王玉知道必须尽快确认阎又文的立场,哪怕自己可能会因此丢掉性命,所以他深深地吸了两口气,直接说明了自己的身份和来意。

还不明白阎又文是敌是友就直接挑明自己的身份,其实这是非常危险的,王玉紧张地盯着阎又文,不肯放过他脸上的任何一个表情,以此来确定对方究竟有没有背弃革命。

阎又文当场愣住了,等他回过神后,就激动地说:“我盼这一天,不知道盼了多少年了!”延安的领导没有猜错,阎又文即使身在敌人的巢穴中,却从没有抛弃过身为一个共产党员应有的气节。这些年他呆在傅作义身边,只是为了完成组织交给他的引导傅部全力抗日的任务,而他虽然和党断开了联系,一颗心却向着共产党啊!

那么问题来了,这么一个好同志,为什么会替傅作义写那篇文章呢?

图|延安的绘画

这一切,其实都是周恩来的英明安排。阎又文当时接到了傅作义的命令,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要是写了,这可是一篇公开污蔑党组织、欺骗广大人民的恶劣文章,但要是不写,不光是傅作义,到时候国民党里的其他人也会怀疑他的真实身份。

阎又文进退维谷,愁得一把把掉头发,最后没办法,只能将情况上报,请示组织应该如何处理。周恩来很快就回复:

“写!公开电要骂得越狠越好,不仅要激起解放区军民的义愤,还得把傅作义捧得狂妄自大!”

纸上不过寥寥数语,却尽显了周恩来的高明:一来,保全了阎又文;二来,借国民党报纸的力,成共产党的事。

图|周恩来

阎又文心领神会,当场提笔,洋洋洒洒地写完公开电。这篇公开电一经发表,果然引起了轩然大波。一些不明真相的群众只看到了报纸上记述的内容,信以为真,但大多数国人、甚至是在傅作义身边工作了多年的参谋和政工人员,都看着这篇往共产党身上泼脏水的文章直皱眉头。

太下作了!

毛泽东看过这篇言辞犀利、极尽挖苦讽刺的文章后,哈哈大笑,要求延安《解放日报》全文转载,让军民一起阅读这篇颠倒是非、滑天下之大稽的文章。朱德则做得更“绝”,他直接下令,让晋绥和晋察冀两军区向连级以上的干部诵读这篇电报。

这些当兵的本就一身血性,听见文章里竟然说自己“经历过两万五千里长征也不过如此”,气得当场就想拔枪上前线,狠狠挫一挫这群不知天高地厚的国军士兵的锐气。在此后的战斗中,我军战士们在战场上果然士气更盛,周恩来甚至点评过,这篇文章是阎又文当秘书写得最有效的一篇文章。

傅作义万万没想到,这篇自己下令公开的文章竟然起到了相反的效果。

图|解放日报

1947年12月,傅作义已经是华北“剿总”总司令,这也意味着,要是有人能够摸清楚傅作义的动向,就相当于掌握了整个华北地区国民党军队的动向。

深受傅作义信任的阎又文,就是这么一号重要人物。此时的他已经是少将了,身兼“剿总”办公室副主任、政工处副处长、新闻处处长、对外发言人等要职,凡是傅作义经手的任何机密文件,他都可以轻易得到。

中央军委在酝酿辽沈战役的时候,也考虑在华北和国民党进行大会战。周恩来经过详细筹谋后,向李克农下达指示,要他立刻派人联系上阎又文,借机摸清傅作义的政治动向,搞清楚傅作义的军事实力和此后的作战计划,辅助正面战场上与敌作战的解放军部队。

阎又文再一次出色地完成了组织交给他的重要任务,他通过王玉,不仅提供了傅作义的思想动态,还把1948年8月3日蒋介石在南京主持的军事会议上通过的内容详细告知党中央。

鉴于阎又文提供的情况,中共中央发起了秋季攻势,将蒋介石重点防御及撤退东北的阴谋彻底粉碎了。

图|辽沈战役绘画

1948年年底,解放军已经将北平重重包围,中共中央为了和平解决北平问题,向阎又文下达命令,要他争取到傅作义这个关键人物。

阎又文时时刻刻陪伴着傅作义,抓住一切机会给他讲革命道理,分析现在的形势,以此软化他的态度。傅作义在耳濡目染之下,心防已经松动,阎又文趁机建议他和中共秘密谈判,和平解放北平。

傅作义倔强地摆了摆手,说:“我就是死,也不能败在这群青年娃娃(指聂荣臻和林彪)手里。”阎又文却看出他心中已经有倒向共产党的痕迹,只是缺人给他递台阶,就说:“连委员长都败在毛泽东手下了,我们又何必计较这个呢?”傅作义没有出声,也没有反驳。

此后,阎又文每天都要写一份有关傅作义动向和态度的书面报告交给中央,另一方面,他在确认了傅作义的女儿傅冬菊其实也为中共地下党员后,两人齐心配合、日夜轮班,守护在傅作义身边,做他的思想工作,规劝他放下武器,接受和谈。

图|傅冬菊

在阎又文的积极争取下,傅作义终于不再抵抗。

1949年2月3日,解放军举行了盛大的入城仪式,与老百姓们一起分享北平和平解放这个好消息,在隐蔽战线上为我党工作多年的阎又文,终于正大光明地来到了共产党的旗帜下。

但阎又文的任务还没有完成,他需要继续以国民党军官的身份,协助傅作义完成傅部的改编,并代表国民党签署绥远部队和平起义的协议,因此,阎又文没有公开自己的真实身份,而是为了大局着想,继续做着自己的情报工作。

他这一瞒,又是四十多年。

图|北平和平解放老照片

阎又文于1962年9月25日就因食道癌病逝了,他对妻子丁宴秋留下的最后一句话就是“有事情找组织”。这句话让所有人都非常疑惑:难道阎又文的身份另有隐情,那他为啥不直接说,而是交代家里人,到了实在没办法的时候,再去找组织?

直到1993年,这个疑惑才得到解答。公安系统一次老干部的聚会上,原北京市公安局副局长刘光人遇见了一个人,那个人就是在抗战时期和阎又文一起工作过的王玉。

刘光人曾经是阎又文二女儿的领导,所以对阎家的情况有所了解,作为曾经在隐蔽战线上工作的地下党员,他其实猜测过阎又文可能是我党的情报人员,为了证实这一点,他试探地向王玉提起阎又文的后人。

王玉一听见阎又文的名字,果然非常激动,他在知道阎家人的处境后,情不自禁眼角湿润,感慨地说道:“现在已经过去四十多年,应该可以说明阎又文的真实身份了,请你一定要帮我联系上阎又文的家人!”

刘光人一听这话,就知道阎又文的身份果然另有隐情,他立刻联系了阎家的子女,安排他们和王玉见面详谈。真相就此揭开,这名至死都没有揭开自己真实身份的我党秘密特工,终于被世人知晓,阎家子女多年来因父亲临终那句遗言而产生的疑惑,也终于有了答案。

图|刘光人

1993年5月,农业部党组特地给阎又文六个子女的单位分别发去信函,证实阎又文的党员身份。曾经直接领导阎又文地下工作的罗青长在知道这件事后,发表了文章《丹心一片照后人——怀念战友阎又文同志》。在文中,他肯定了阎又文的功绩,深情地缅怀了这位拥有一颗赤诚之心的共产党员。

阎又文生前为了尽善尽美完成组织的任务,哪怕看着家里人因为自己的身份得不到证实而处处碰壁,他依旧三缄其口,不肯说明真相,把所有的委屈和痛苦都往肚子里咽。现在他终于得到了承认,相信长眠于地下的英灵也会有所安慰。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1949年傅作义到西柏坡 毛主席指着一人意味深长:文章写得很生动》,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6)
  1. ∞.陌景涵ゝ2024-01-17 19:27∞.陌景涵ゝ[台湾省网友]203.4.186.249
    看完这篇文章,对历史又增加了一些新的了解,非常感谢作者的描述。
    顶4踩0
  2. 丧失鸟2024-01-15 05:01丧失鸟[宁夏网友]211.70.42.76
    这样的历史片段让人对那个时代的政治生活产生了更多的兴趣。
    顶7踩0
  3. 爱已成伤2024-01-12 14:36爱已成伤[内蒙古网友]202.189.42.76
    毛主席的眼神肯定很深邃,让人对那个时代的历史充满好奇。
    顶1踩0
  4. 失翼天使2024-01-10 00:10失翼天使[安徽省网友]106.7.25.37
    感觉就像亲眼见到了一样,文章真的描述得太棒了。
    顶24踩0
  5. 彩云飛2024-01-07 09:45彩云飛[宁夏网友]203.24.27.17
    这段历史真的很有意思,文章写得很生动,让人忍不住想了解更多。
    顶44踩0
  6. 逍遥哀道2024-01-04 19:19逍遥哀道[甘肃省网友]123.0.178.176
    傅作义和毛主席交流的场景一定很有历史感,好想现场目睹啊。
    顶7踩0
相关阅读
主席一句话点醒了傅作义:傅作义:“我有罪”

主席一句话点醒了傅作义:傅作义:“我有罪”

...步的国民党党员。1949年2月21日,毛泽东、周恩来在河北西柏坡会见了准备投诚的傅作义将军。傅作义见到毛泽东十分的激动,激动到不知说什么才好,半天说了一句:“我有罪”。毛主席笑着说:“宜生先生,你做了一件大好...

2023-11-26 #经典句子

毛主席给傅作义的最后通牒信 最后一句是 勿谓言之不预

毛主席给傅作义的最后通牒信 最后一句是 勿谓言之不预

...谋处长苏静,就是最合适的人选。最后,林彪把一封由毛主席亲自写的以林彪、罗荣桓名义致傅作义的信当面交给邓宝珊,请他转交给傅作义。在送走林、罗、聂后,邓宝珊立即把信抽出来看。看完后,他很惊讶,当着苏静的面...

2019-12-26 #经典句子

为什么中央选择西柏坡?因毛主席一句话:到白毛女的故乡去!

为什么中央选择西柏坡?因毛主席一句话:到白毛女的故乡去!

...、冶河两条河流,沿河两岸可以种植麦、稻,物产丰富。西柏坡刚好处在平原和大山的交界处,村子分散,人口不多,但是地方不小,隐蔽性强。能容纳较多部队而不被发现,有利于驻地保密工作和安全防护的展开。图注:西柏...

2023-05-19 #经典句子

八句话八张图 重温毛主席话语 纪念伟人精神!

八句话八张图 重温毛主席话语 纪念伟人精神!

...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1949年3月5日在西柏坡召开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八、★自己动手丰衣足食!1939年2月延安生产运动大会毛主席思想与天地共存!深切怀念毛主席!!!八句话八张图,重温毛主席话语,感...

2023-09-20 #经典句子

毛主席夸人十大金句!句句都很独到 被夸的人也都很厉害

毛主席夸人十大金句!句句都很独到 被夸的人也都很厉害

...石的五大精锐之首——张灵甫的整编74师,后来毛主席在西柏坡会见粟裕时说:“你们那样果敢,迅猛地消灭了74师。在中国这块土地上有两个人没想到。一个是蒋介石,另一个是我毛泽东。”毛主席的赞美果然听着让人心悦诚...

2023-06-22 #经典句子

周恩来逝世毛泽东泪流满面 始终不说一句话

周恩来逝世毛泽东泪流满面 始终不说一句话

...就为毛主席喂马,年龄比主席大几岁。在主席进入河北去西柏坡的路上,他可以有汽车坐了,不用再骑马,临走前,他特意去看望老侯:“我这次不骑马了,十几年来,你一直为我喂马,你很辛苦,我很感谢你。这次,你去河北...

2023-08-26 #经典句子

毛主席的一生:哪些抉择改变了国家命运?生前最后一句话痛心不已

毛主席的一生:哪些抉择改变了国家命运?生前最后一句话痛心不已

...考虑的则是两个中国的命运。1948年12月的时候的毛主席在西柏坡的讲话中他表达自己的想法,他认为我们应该将革命进行到底,我们要有长远的眼光。如果搞什么划江而治,那是后患无穷,因为在中国历史上每一次分裂,到再次...

2023-12-01 #经典句子

摘文分享小说《共和国铁拳内卫1-1》郑丹石著

摘文分享小说《共和国铁拳内卫1-1》郑丹石著

...务,他提供情报,引来国民党飞机轰炸毛泽东的住所;在西柏坡,国民党利用冀中兵力空虚,企图偷袭中共中央所在地;在毛泽东即将入驻的香山,便衣队居然发现了手榴弹……进京路上,毛泽东到底经历了哪些危险?毛泽东的...

2008-04-13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