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毛主席给傅作义的最后通牒信 最后一句是 勿谓言之不预

时间:2019-12-26

邓宝珊最后提出,要我方派代表进城,进一步联络商谈,并强调这是傅作义的希望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185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天津解放之后,1949年1月15日,林彪、罗荣桓、聂荣臻一起来到五里桥,与邓宝珊、周北峰再次会谈,双方达成了基本协议。

邓宝珊最后提出,要我方派代表进城,进一步联络商谈,并强调这是傅作义的希望。在此之前,中央已有电报指示,要派一个懂得我们全部策略态度,并且机警、有应付能力的人进城。东北野战军参谋处长苏静,就是最合适的人选。

最后,林彪把一封由毛主席亲自写的以林彪、罗荣桓名义致傅作义的信当面交给邓宝珊,请他转交给傅作义。

在送走林、罗、聂后,邓宝珊立即把信抽出来看。看完后,他很惊讶,当着苏静的面对周北峰说:“这封信太出乎意料,措辞很严厉,傅作义不一定会受得了,打算不给傅看,以免节外生枝把事情搞僵,甚至推翻协议,使谈判功亏一篑。”

苏静立即将这一情况向林、罗、聂做了汇报。林彪表示,邓宝珊暂时不交给傅作义也可以。

苏静进城需穿便衣,因为找不到便衣,就与李炳泉换了衣服,虽然有点不合身,总算过得去,于是就与邓宝珊一起上路了。

路上,邓宝珊又提出,打算暂时不把信交给傅作义看。苏静说:“您可以决定嘛!暂时不交也可以嘛!”

他们从清河步行走小路,下午就到了德胜门,华北“剿总”秘书长王克俊在那里迎候,于是乘车到了东交民巷御河桥二号傅总部的联谊处。这里是日本大使馆的旧址,整幢大楼只有苏静和崔载之两人住。院子南墙外驻守了一个特务营专门负责警卫,院外还有便衣巡逻。可以看出,为了保密,防止蒋特破坏,傅作义做了精心安排。

1月18日,傅作义前来看望,并表态说:“你们可以一起再商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和平解决的具体办法。只要有利于北平和平解决,使这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免遭破坏,怎样的解决办法都行。你们可以算是双方的全权代表了……”

苏静说:“我只能起一个联络员的作用,有什么要解决的问题,我可代为联络,请示平津前线的领导,还可以通过电台联系。”

1月21日,苏静和王克俊、崔载之分别在协议上签了字,协议即开始生效实施。崔载之意味深长地说:“当年袁世凯签订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就在这个地方。如今,我们为和平解放北平问题定十八条,也是在这个地方。”

当天,傅作义将协议的某些要点,通过国民党中央社做了发表。

在这个过程中,苏静与平津前线司令部的电报往来频繁。议签订前,请求汇报协议的条款内容和一些细节问题;协议签订后,汇报协议的实施情况以及具体步骤;联络傅方军队开出的方法、时间、地点和部队的番号及人数等。每次发电,都是苏静亲自拟稿,他们都夸苏静的电报稿文字简练精干。

的确,苏静上过师范,在当时解放军部队将领中,文化程度算是较高的。

1月25日,苏静接到命令,要他立即出城到宋庄汇报工作。苏静一进门,罗荣恒就面带笑容地问:“由邓宝珊给傅作义的封信,交给傅作义看了没有?”

苏静答:“不清楚。”

聂荣臻接着说:“你今天还要回去问一下邓宝珊,若还未交,你要能催促邓宝珊,并同他一起去见傅作义。务必要告诉邓宝珊,在今明两天让傅作义看到那封信。”

当晚,苏静赶回城内找到邓宝珊,问他:“你进城时带给傅作义将军的信交给他没有?”

邓宝珊愣了一下,困惑不答。苏静会意,便提出与他一起,带上信去见傅作义。二人一同坐车来到中南海居仁堂,受到傅作义的热情接待,在交谈中,邓宝珊乘机到傅作义的内屋去了。苏静在与傅作义告别时,未再问及交信的事,便与邓宝珊各回住处去了。

1949年2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了这封信的全文,傅作义见报后情绪异常激动。由此可见,直到这封信见报之前,傅作义一直未看到它。而这封信对傅的影响之大,也就毋庸置疑了。

后来,一位与苏静很熟的同志开玩笑地说:“你可真是胆大包天啊!毛主席亲自写的信你也敢同意不交。后来接到指示,你还是没有让傅作义看到那封信,你就不怕追究你的责任?如果你当着傅作义的面,让邓宝珊把信交给傅作义看了,你的任务不就完成了吗?”

苏静笑而不答。

其实,这是一封最后通牒性质的信,信原文中词句严厉的部分有这样一段:贵将军接受南京国民党反动政府的“剿匪戡乱”之伪令,率领所部数十万反动军队向绥远、察哈尔、河北、热河及山西北部人民解放区和人民解放军发动残酷进攻……贵部军行所至,屠杀人民,奸淫妇女,焚毁村庄,掠夺财物,无所不用其极。在贵军管辖地区则压迫工、农、兵、学、商广大人民群众,出粮、出税、出力、敲骨吸髓,经供贵将军及贵属所谓“戡乱剿匪“之用。在贵将军及贵属统治之下,取消人民的一切自由权利,压迫一切民主党派及人民团体使其丧失合法地位,压迫青年学生们的爱国运动……

信的最后写道:“城破之日,贵将军及贵属诸反动首领,必须从严惩办,决不姑宽,勿谓言之不预。”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毛主席给傅作义的最后通牒信 最后一句是 勿谓言之不预》,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勿谓言之不预!人民日报正告台湾情治部门的这句话 意味不一般!

勿谓言之不预!人民日报正告台湾情治部门的这句话 意味不一般!

...不预”,意思就是“不要说事先没警告过你”,表达本方最后态度,提醒对方三思而后行。这句话最早可见于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上谕《训饬士子文》:“……勿谓朕言之不预也,尔多士尚敬聼之哉。”“勿谓言之不预”,...

2007-01-22 #经典句子

勿谓言之不预!这句回应美国1000亿威胁的话 印度和越南都听过

勿谓言之不预!这句回应美国1000亿威胁的话 印度和越南都听过

...和“悬崖勒马”、“是可忍孰不可忍”算得上对于敌人“最后的告白”。“勿谓言之不预”这句话出现最著名的是三个事件——01.珍宝岛事件1967年7月3日新华社发表“就苏联驻华商务代表处人员在我国非法进行窃取情报的活动,...

2019-07-26 #经典句子

中国3次与外国开战的信号:每次决定打仗前 都说过一句相同的话

中国3次与外国开战的信号:每次决定打仗前 都说过一句相同的话

...的忍耐是有限度的》为题,再发社论,同样是在文章结尾最后一句话,再次引用这句意味深长的警示语:“越南当局在反华的道路上已经走得够远了。勿谓言之不预。”之后,在中国官方外交辞令中,再没有正式使用这句令外国...

2023-05-10 #经典句子

中国最强外交辞令 当外交部出现这句话的时候离战争就真的不远了

中国最强外交辞令 当外交部出现这句话的时候离战争就真的不远了

...句话,历次战争前夕,中国都会通过官方渠道对敌国发出最后警告。从那之后,中国再也没有发出过类似的外交辞令了。当这句话出现在中国外交辞令中的时候,离战争就真的不远了。

2007-08-20 #经典句子

国防部的发声:这句话已经成为战争前的号角 不过再也没有吹响

国防部的发声:这句话已经成为战争前的号角 不过再也没有吹响

...共同点,中国外交部在开战前都宣告一个事情,那就是“勿谓言之不预也”这句话出自《官场现形记》一时说,我都已经说得很明白了,你不听我的劝出事了就别怪我。就在1962年,人民日报在中印战争之前发表“局势是险恶的...

2020-05-16 #经典句子

《人民日报》告台湾情治部门书 有那句话!

《人民日报》告台湾情治部门书 有那句话!

...一边——告台湾情治部门书》,其中出现了那句熟悉的“勿谓言之不预也”。文章称,在蔡英文当局指使下,台湾情治部门积极充当“台独”分裂势力的“马前卒”“急先锋”,大搞不义之举,大行忤逆之道,弊案丛生,乱象纷...

2023-08-13 #经典句子

历史上著名的4句狠话 其中霍去病的一句话 让汉朝多了不少剩女

历史上著名的4句狠话 其中霍去病的一句话 让汉朝多了不少剩女

...人津津乐道的朝代。汉朝之强大,甚至到了在邻国看来,一句听起来好像普普通通的“场面话”都是一句“死亡宣告”!说到现代中国的狠话,很多人会想到的可能是“勿谓言之不预也”,翻译成大白话就是说“我把话说在前面...

2022-11-23 #经典句子

说事造句和解释

说事造句和解释

...不是言语所能表达的(用在说事物的奥妙、味道)。2、勿谓言之不预(wù wèi yán zhī bù yù):不要说事先没有说过,表示事前已讲明白《说事造句和解释_说事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点读》由[小孩子点读]APP独家原创整理并发布,...

2023-07-08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