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韩国人为何认定高句丽是本国历史?

时间:2024-01-01

历代中原王朝如曹魏、后燕、北朝、隋、唐,均多次对高句丽用兵,最终高句丽亡于唐朝之手,大部分土地成为唐朝版图,大部分遗民也被迁徙到中原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262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一、古代朝鲜半岛上的风云演变

高句丽是建立于中国东北的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其发祥地为汉朝疆域内的高句丽县,后来逐步扩张成为横跨中国东北和朝鲜半岛北部的强大政权。历代中原王朝如曹魏、后燕、北朝、隋、唐,均多次对高句丽用兵,最终高句丽亡于唐朝之手,大部分土地成为唐朝版图,大部分遗民也被迁徙到中原。

因为高句丽后期曾经定都平壤,所以被韩国和朝鲜当做自己的本国历史。虽然大家都知道,韩国人和朝鲜人的祖先源于半岛南部的三韩,当然历代也有一小部分汉人、东北各族民众及日本人因为种种原因跑到半岛上定居,这些人共同构成了今天朝鲜人及韩国人的祖先。

但是如果只讲三韩历史,不提朝鲜半岛北部历史,韩国和朝鲜历史就十分薄弱。朝鲜/韩一词,既是民族名称,也是地域/国家名称,所以在提及历史的时候,很容易混淆。

朝鲜最早是作为一个地理名词出现在中国史书上的。后来半岛北部出现了箕子朝鲜、卫满朝鲜,都是中原王朝的人在朝鲜北部建立的政权。所以,在明朝李氏朝鲜向北扩张之前,朝鲜半岛北部一直是属于中国历史范畴。

李氏朝鲜因为是明朝藩属国,所以上书请明朝赐予国名。明太祖朱元璋选定“朝鲜”为其国名,意为“朝日鲜明”之国。这样,朝鲜就从地名变成了国名以及民族名。

而“韩”最早既是族群名,也是地名。半岛南部古代有“三韩”部落,汉字传入三韩之后,他们选择“韩”字为民族名称。当然在朝鲜/韩国人心目,还有一个古老的檀君朝鲜,但是檀君仅限于神话传说,周边国家均不予承认。

三韩经过一番演变,出现了“新罗”和“百济”两个国家。在唐朝支持下,新罗统一了朝鲜半岛南部。再后来,王氏高丽取代新罗,李氏朝鲜取代王氏高丽并把领土从半岛南部扩张到鸭绿江和图们江一带。晚清时朝鲜独立,命名为大韩帝国。二战后独立,分裂朝鲜和韩国。

总体而言,从地域角度看,半岛始终存在北方史和南方史,从民族角度看,北方史大部分是中国边疆史,直到明朝,朝鲜向北扩张后才成为朝鲜/韩国史;南方则基本上是朝鲜/韩国史。其基本历史脉络是:

1、北方史:箕子朝鲜—卫满朝鲜—汉四郡—曹魏西晋各郡/高句丽—唐朝安东安东都护府—契丹/辽属地—金国上京路—元朝辽阳省。

2、南方史:三韩—百济和新罗—后三国—王氏高丽—李氏朝鲜。

二、近代韩国学者重构历史

从上文可知,如果不包括强大的高句丽,朝鲜和韩国的历史是非常薄弱的。所以长期以来,他们把高句丽、渤海国都当做本国历史来叙事。

日本殖民统治朝鲜半岛时期的抄朝鲜历史学家申采浩,出于反对日本殖民统治的需要,故格外强调朝鲜/韩国自古就是一个独立国家,不是中原王朝的版图范围或藩属国。所以一定要否认朝鲜半岛北部历史是中国古代的边疆史。

申采浩在其编写的《朝鲜上古史》中,重新解读了高句丽历史,他第一次以檀君朝鲜、扶余、高句丽相继继承的正统论为中心。同时否认箕子朝鲜、卫满朝鲜以及汉四郡等。认为前两者是中国人虚构的,而后者是侵略行为。白南云、金光晋为代表的学者也从其它角度强调高句丽对朝鲜的意义。

二战后半岛南北分裂,在70年代之前,出于政治需要,韩国学者一反殖民时期观点,把建立在半岛南方的古代政权,如百济、新罗等当做正统,而“北方史”的研究往往被忽视。

随着中国不断发现的高句丽时期文物,韩国人才有了紧迫感,抓紧研究高句丽,担心失去“高句丽”,自然也包含着领土方面的野心。

冷战结束后,中韩建立外交关系,两国往来频繁,韩国有更多机会直接接触高句丽故地和文物,如高句丽山城和高句丽古墓、壁画等,从而掀起了对高句丽的研究热。

2004年,韩国建立“高句丽研究财团”,以应对中国“东北工程”的累累硕果。2006年9月并入新成立、韩国政府主导的“东北亚历史财团”,其观点如下:

1、韩国人祖先是生活在半岛的韩人和中国东北的秽貘人扶余人共同组成。其文化和中原王朝有显著区别。高句丽不同于汉族,也不是在“中国土地”上建立的。

2、对于古代的朝贡体系和册封体系,韩国人解释为古代“平等”的外交关系,不是主仆关系,半岛也不是中原王朝的附庸。

3、高句丽政权很少听从中原王朝指令,一直走“自主扩张”的道路。

4、曹魏、后燕、隋唐和高句丽之间战争,不是中国内战,而是“国际”战争。声称中国一直把高句丽、新罗、百济都当做东夷,唯独把高句丽区别对待,当做“中国”历史,这是自相矛盾。

5、质疑中国史学家所说的高句丽亡国之后,大部分遗民被迁到中原的说法。而且高句丽的文化也没有得到中国尊重,相反其文化被后来的高丽和朝鲜所继承。

三、历史真相不容否认

中国史学家研究重点当然是中原王朝,但古代历史学家也很重视对于少数民族历史的记载。可以说,如果没有中国古代典籍的真实和详尽记录,周边很多民族、周边很多国家的历史就可能是支离破碎的,甚至几近空白。

在中国史书中,“东夷”意思是“东边的少数民族”,它与其说是一个民族名称,不如说是由很多民族构成的,他们之间主要是地理分布上的关系。不同时代的“东夷”,含义也是不同。高句丽、扶余、挹娄、秽、貘、韩、倭均被称为东夷,但是他们显然不是同一个民族。

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由于受到当时价值观影响,一些中国学者以当代国界为标准,把中原王朝对越南北部和朝鲜北部的直接统治,当做“侵略”,这实际上不符合历史唯物主义,因为古代王朝,在越南北部和朝鲜北部设立郡县,实行和内地一样的统治方式,当地人也没有认为自己是“外国人”,中原王朝也认为自己广播文明,而是进行殖民统治。只是后来复杂的历史演变,这些被中原王朝直接统治了几百年,上千年的地方脱离了中国而已。

高句丽是属于中国古代中原王朝的少数民族政权的观点,古已有之,不是现在中国人“发明”。至于有学者认为古代朝鲜半岛存在“三国”,那纯粹是从地域角度看问题,不是从族群角度看问题。

1、高句丽建立政权,系在汉朝版图内,其族群来源,也是源自中国东北及中原地区,不是朝鲜半岛。虽然后来统治范围扩张到朝鲜半岛。

2、高句丽建立政权之后,始终接受中原王朝册封,对中原王朝进行朝贡。

3、中原王朝对于高句丽看法,也不同于对百济、新罗的看法。唐太宗曾说过“(高句丽)旧中国之有九赢大定,唯此一隅”。而对新罗、百济就无此观念。

4、高句丽亡国之后,大部分的遗民都流散进入中原。既然源于汉朝,又亡于唐朝,高句丽自然是中国边疆政权无疑。无数出土文物均证明,高句丽文化和中原文化关系密切,是中国的地方文化。

5、无论从源头、民族、版图角度看,高句丽和另一个中国边疆政权渤海国没有关系,和新罗、百济、高丽和朝鲜也没有什么关系。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韩国人为何认定高句丽是本国历史?》,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2)
  1. 别梦依依2024-01-12 07:40别梦依依[国外网友]112.85.28.94
    韩国人认定高句丽是本国历史,可能也是出于对该古国文化和传统的传承和认同。
    顶2踩0
  2. 朔津2024-01-06 16:55朔津[青海省网友]43.248.232.74
    这可能是因为高句丽曾经在韩国的领土范围内存在过,并对韩国历史产生了一定影响。
    顶3踩0
相关阅读
历史上百战百胜 未尝一败的一代名将 曾大破高句丽 大败冉闵

历史上百战百胜 未尝一败的一代名将 曾大破高句丽 大败冉闵

他一生都在南征北讨中渡过,灭扶余、慑辽东、平内乱、震前秦、抗东晋,只要有他的名字出现,没有不大胜的

2023-10-31 #经典句子

到了五女山城 才知历史上还有一个名叫高句丽的国家

到了五女山城 才知历史上还有一个名叫高句丽的国家

一说到五女山山城,就不能不提到朱蒙,其原本为扶余国王子,所以有必要先说一下扶余国

2023-09-13 #经典句子

中国出土高句丽石碑 韩国人多次讨要 日本人:先看懂上面写的啥

中国出土高句丽石碑 韩国人多次讨要 日本人:先看懂上面写的啥

早两年,他们便向联合国提出过申请,将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认定成他们的历史文化遗产,还言之凿凿说屈原其实是韩国人

2023-11-23 #经典句子

从历史到名人 从饮食到节日 韩国为何总是热衷于剽窃中国文化?

从历史到名人 从饮食到节日 韩国为何总是热衷于剽窃中国文化?

那么自然,在文明延续的过程中自然会产生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

2014-01-22 #经典句子

高丽和高句丽到底是不是一回事?

高丽和高句丽到底是不是一回事?

我国则按照它们的中文自称,分别称之为朝鲜、韩国

2019-04-24 #经典句子

东方金字塔 高句丽王朝兴衰的历史见证

东方金字塔 高句丽王朝兴衰的历史见证

高句丽文物古迹旅游景区,位置在吉林省通化市集安市,1983年建设,主要包括集安博物馆、好太王碑、将军坟、丸都山城和禹山贵族墓地等五个景区

2023-10-06 #经典句子

中国历史里的高句丽文明 它遗留的这三项瑰宝 灿烂辉煌

中国历史里的高句丽文明 它遗留的这三项瑰宝 灿烂辉煌

文献记载中的长寿王任貌魁杰志气豪,继承了父亲好太王创下的基业,继续开拓疆土为向朝鲜半息南部发展,把都城迁到了平壤

2024-01-08 #经典句子

韩国为什么总想申遗中国文化?韩国起源学说究竟从何而来?

韩国为什么总想申遗中国文化?韩国起源学说究竟从何而来?

历史纠葛高句丽要谈论韩国和中国的历史纠葛,不得不说一下高句这里的句读gou丽,它是公元前一世纪至公元七世纪在我国东北地区存在的一个民族地方政权

2023-07-10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