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文化兴邦 大国担当——就《典籍里的中国》论电视综艺中的传统与传承

时间:2023-12-30

节目聚焦尚书、论语、天工开物、本草纲目、史记、诗经、楚辞孙子兵法等经典,通过时空对话的创新形式,以戏剧+影视+文化访谈的表现方法,讲述这些典籍在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334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7 分钟。

「本文来源:中工网」

来源:小康

原标题:文化兴邦 大国担当——就《典籍里的中国》论电视综艺中的传统与传承

2021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了一档以传统文化和普及介绍中国典籍为内容的,全新的电视综艺节目《典籍里的中国》。节目聚焦《尚书》、《论语》、《天工开物》、《本草纲目》、《史记》、《诗经》、《楚辞》《孙子兵法》等经典,通过时空对话的创新形式,以“戏剧+影视+文化访谈”的表现方法,讲述这些典籍在五千年历史长河中源起、著作、流传、发扬过程中动人的中国故事。

节目播出在观众中产生巨大反响,在文化界也引发了诸多思考。今年的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在给予《典籍里的中国》的颁奖词中这样写道:我们鼓励国产综艺节目追求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的有机统一;鼓励推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造性发展;褒奖节目强烈的稀缺性、创造性和强大的引领力,让《典籍里的中国》典脱颖而出。而中央纪委国家监委三次撰文评论该节目,认为这档电视节目以独特的思想穿透力和艺术感染力直指人心,成功为文化节目树立了新的标杆。

中宣部副部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台长兼总编辑慎海雄在《求是》杂志发表的《我们为什么要策划<典籍里的中国>》一文中表示:典籍里的中国就是典籍的传播者、转化人;在浩如烟海的典籍中探赜索隐、披沙拣金,通过电视独具优势的语境转换,让更多的人爱上典籍,自觉地传承中华的灿烂文化。

事实上,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近年推出的传统文化类节目不止《典籍里的中国》这一档。《国家宝藏》、《中国诗词大会》、《海报里的英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五周年特别节目》、《经典咏流传——致敬英雄》、《美术经典中的党史》等一系列作品,都是挖掘利用历史中的经典创作的电视综艺节目。《国家宝藏》让观众重燃对中国文物的崇敬和热爱,将中国人的匠心精神进一步发扬光大,描绘出以中国传统为亮点的大国气象。《中国诗词大会》雕琢出青年人对于中国文化的美学认知和“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书香文化。《海报里的英雄》通过10张海报,20个故事,让观众跟随知名演员的代入,重温中国人民用鲜血和生命铸就抗日战争伟大胜利的历史。这些作品都力图让历史映照现实,成就今天“文化综艺节目”的价值观载体——传承中华文明,传递文化自信。

这样的一系列节目尽管历史沉淀较为深厚,但一经推出就成为新媒体端看节目的年轻人爱不释手的作品,同时成为媒体热议的一个文化属性话题,其实并不是偶然。在传统电视媒体面临新媒体和短视频变革的挑战中,如何能够重塑大屏幕角色位置?哪些元素能够让作品既经得住时间推敲,又能被市场叫好?归结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艺术作品的仪式感和模式感

我们在大屏幕上曾经流行花重金购买欧美和韩国节目模式,然后在这些进口模式中套用本地明星作为拍摄内容,如湖南卫视和浙江卫视近年大力发展的一些综艺节目,基本上都是这样的路径。不能否认在综艺节目模式探索初期,这是一种风格化和收益化保障的有效手段。但在视频海量的当下,单纯模仿的模式化作品,艺术生命力相当脆弱。

那么究竟什么才是适合中国观众的创新模式?什么才能引发大众深层次和“同理心”和社会时代记忆?我们的电视文艺创作人员只有理清这一文化命题,才能在具体的节目创作中打造出扎扎实实的节目模式,而不是反其道而行之,先照搬模式,但忘了为什么出发。

而在文中提到的这些传统文化节目,都有比较厚实的内容底蕴和文化使命感,同时又具备相当的现代模式创作和传播的实力。比如《典籍里的中国》,文明沃土中富含典籍和思想智慧,但如何才能挖掘其中传承的故事冲击力,如何解读和代入,在观感中产生震撼的力量?这就需要研发精美的仪式感并形成最终的模式。这个节目在形态上融合戏剧、影视、文化访谈的手法,节目中的当代读书人撒贝宁以典籍为舟,带观众畅游华夏文明之长河,以强烈的仪式感,厚重感和时尚感,重新定义了历史穿越。

正是在这样时尚、唯美、现代的节目模式下,年轻人开启追剧式围观中国经典故事,粉丝式致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舞台作品的美感和空间设计为内容的反转服务

一档电视节目要抓住受众,首先要满足最基本的艺术作品规律:作品呈现必须做到唯美、惊艳。

《典籍里的中国》以戏剧化结构、影视化表达作为唯美的外衣,创新设计了270度的立体舞台。营造出双舞台、时空长廊等多空间沉浸式的故事讲述场。这里着重论述一下讲述场的搭建:一档60分钟以上的节目往往承担多项内容、形式、功能,设置反差是增加作品承载张力的捷径。比如真人秀《变形计》、《卧底老板》、《城市梦想》,都是典型的角色反差设计。演播室节目则可以更加唯美和创造性地打造这一形态。《典籍里的中国》通过舞台设计的时空长廊让“今人穿越到古代,看先贤如何燃万古之名灯;古人穿越到当下,看后市如何传千年之经典。” (引述自高晓红发表在《光华锐评》中的文章《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 这一创新形态,将厚重的文化题材转化成观众的审美需求,以现代读书人和古代读书人穿越式的对话,全新串联了书中的故事,将纵横穿越数千年的精彩浓缩到沉浸式的舞台上。

形式唯美是外衣,文化内容是骨架

强视觉冲击和炫丽的外表虽然能够引来观众的惊鸿一瞥,但是要保持节目持续的生命力必须有扎实的骨架。所谓文化属性的节目,是要用创新的方式解读中华传统文化中宝贵的文化密码。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得优秀传统文化焕发出全新的魅力,用行业标杆的精品来引领受众的需求。《典籍里的中国》梳理中华文脉,让书写在典籍里的文字活起来。对蕴含在古籍中的中国智慧、中国精神、中国价值进行可视化、故事化、直观化的艺术转码。

节目中有了文化的筋骨,才能保持对自身文化生命力,创造力的高度自信。才能引发全国观众的情感共鸣,也才能真正起到文化引领,文化自信的作用。

《典籍里的中国》播出的第一期节目是《尚书》,节目用一个令人动容的故事——“伏生护书”作为切入口来解读中华文明中惊人的生命力和价值观。倪大红扮演的老年伏生向晁错讲述自己和家人护书,用生命诠释文化薪火代代相传的片段。儒学博士伏生的儿子为护《书》死于兵劫,妻子为护《书》病故,当两千多年之后的读书人撒贝宁穿过时间长廊,来到老年伏生的面前,观众会随着这个现代人的代入,思考和理解中华文化智慧和中国精神当中的基因密码。如伏生传扬的《尚书》中所倡导的“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精神的重要理念。但要做好这一内容的舞台解读是一个难题,唐朝的韩愈都曾经说过《尚书》佶屈聱牙,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如何理解接受其中深奥的文字和道理呢?由于典籍内容深邃,节目组在准备《尚书》这期节目内容的时候,仅一期节目就咨询了65位相关专家,查询了68本相关书籍和上千篇论文,整理了几百万字的资料,剧本前后改了53个版本,才有了最后90分钟的可视化呈现。

创造需求以“思想为魂”,引领精神的新高度

2021是一个特殊的年份,身处中国以及全球的华人在这一年,经历可谓相当丰富。恰恰是在这些经历中,我们深刻体会了血浓于水,共同奋斗的精神。我们呼唤具有凝心聚力、鼓舞人心、传承文明、传递力量的优秀作品,这是大时代的需要。这一系列中国传统文化电视综艺作品的推出,就是对时代洞察的创新性举措。是对观众潜在需求的创造性挖掘。相比艺术之美,文化之博,思想的魂是节目面临的更高挑战。有时代灵魂的节目以思想凝聚人心,达到创建时代文化的新高度。

慎海雄副部长在文中写道:“我们都知道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历经上下五千年而文脉不绝。根本在于一代代华夏子孙以典籍为媒、薪火相传、接续前行。” 如果典籍高悬在象牙塔,尘封在图书馆, 或即便散落的教科书中,却没有人自觉的赓续文脉香火,那不是随着岁月流逝而丢掉了“根”和“魂”吗?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永不枯竭的源头活水,是中华儿女的精神滋养,它提醒我们不断进行精神反刍。作为党的意识形态重镇,文化艺术创作的骨干人员,我们在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方面责无旁贷,这也是一个大国的责任担当。党中央对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系列举措,在全社会点燃了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创造性发展的强大引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影响力、凝聚力和创造力势必在未来的作品中不断增强。

(鄢文玉,作者单位: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财经频道)

责任编辑:王后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文化兴邦 大国担当——就《典籍里的中国》论电视综艺中的传统与传承》,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5)
  1. 阿尔塞斯之泪2024-01-16 17:28阿尔塞斯之泪[宁夏网友]103.43.187.75
    @素心如兰希望有更多这样的节目能够让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和发扬光大。
    顶1踩0
  2. 素心如兰2024-01-13 05:20素心如兰[国外网友]203.15.174.189
    看了《典籍里的中国》,更加骄傲自己是中国人。
    顶4踩0
  3. 〓★★〓2024-01-09 17:12〓★★〓[广西网友]203.17.248.248
    这档节目让我感到自豪,传统文化的传承真的很重要。
    顶12踩0
  4. 凝眸紛雨淩亂2024-01-06 05:04凝眸紛雨淩亂[浙江省网友]121.50.11.152
    《典籍里的中国》用现代的方式展现传统文化,很值得一看。
    顶4踩0
  5. 易水非寒2024-01-02 16:56易水非寒[浙江省网友]203.29.210.156
    这个电视综艺真的很有意思,让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
    顶7踩0
相关阅读
中国香文化的发展

中国香文化的发展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华夏历史,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有一种“博山虽冷香尤存”的香文化,让人参之不尽、悟之不透的内涵。翻看中国的近代史暗香一抹,氤氲千年,它是中国人的精神之气,信仰支柱。中国香文化...

2023-11-12 #经典句子

国学经典进社区 传统文化润心灵

国学经典进社区 传统文化润心灵

...向社区里的小朋友们朗读国学经典典籍《道德经》,教授中国传统文化经典。领略国学文化 家长孩子热情参与早上九点半,前来上课的孩子们便在家长们的陪同下,来到琼和社区活动室,跟随着主持人,诵读经典,领略国学文...

2011-11-15 #经典句子

校本课程播下传统文化种子——海曙小学生拍视频打动央视

校本课程播下传统文化种子——海曙小学生拍视频打动央视

...王景行的家长惊喜地收到了央视大型文化节目《典籍中的中国》节目组打来的电话,非常开心。原来,王景行、张思远、车澈、林金熹、陈书歆等5名同学利用课后时间,在学校和家长的鼓励下拍摄了《高山仰止 景行行止——名...

2012-07-08 #经典句子

牛年春节你瞅啥③:制作精良 舞美惊艳 “诗词”“典籍”这波文化节目你看了吗?

牛年春节你瞅啥③:制作精良 舞美惊艳 “诗词”“典籍”这波文化节目你看了吗?

...目也是不可或缺的文艺“大餐”。大年初二晚,第六季《中国诗词大会》如期开播,新鲜丰富的赛制和题型,让这档老节目也带给观众耳目一新的感觉。而聚焦中华优秀文化典籍的节目《典籍里的中国》,首期播出后即引发极大...

2013-03-30 #经典句子

文化之约|听王蒙讲中华文化的特色与生命力

文化之约|听王蒙讲中华文化的特色与生命力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刘同华中国人无论经历过怎样的磨难、苦厄,我们从未在苦日子面前丧失对美好生活的希望,中国的文化和历史,是中国人的骄傲,更是中国的力量所在。图为9月12日央视播出的...

2015-03-29 #经典句子

赋予文化类节目时代触感(新语)

赋予文化类节目时代触感(新语)

...,为综艺节目提供了充足的艺术养分。比如,《典籍里的中国》将戏剧美学与专家解读融入创作,在传承中华文脉方面进行了创新表达。赋予青春气息,塑造文化传播之“形”。如何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

2014-08-12 #经典句子

追寻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足迹

追寻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足迹

追寻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足迹对当今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400年前,中国文化通过古代文化典籍的翻译进入了西方文化,开启了西方对东方和中国的理解。16—18世纪,西...

2024-01-08 #经典句子

中国都有哪些美食?|走进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都有哪些美食?|走进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人的饮食之道:《走进中国传统文化》笔记我是讲解音频今天我们来到了《走进中国传统文化》的第一课:中国人的饮食之道。提起饮食,中国如果认第二就没有人敢认第一,作为一个饮食大国,我国的饮食不仅有着优良的...

2011-06-30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