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史传文学与中国古代小说 共同的文化土壤与文学特质

时间:2023-12-28

唐代传奇作家中有许多人本身就是史家,更是为传奇输入了史的血液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193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世说新语》等志人小说,完全是小说体的史传。唐代传奇作家中有许多人本身就是史家,更是为传奇输入了史的血液。唐代李公佐的《谢小娥传》,甚至被《新唐书》编入《列女传》,可见它们并不被当作小说,而是归入史传。小说的功能既然在补正史之不足,因此它们也跟史传一样,讲求实录。史传文学讲求实录,这是史官的职责与功能。小说也尽量宣明自己具有这种特质。

《搜神记》多神怪灵异之事,但干宝在《序言》中一再声明他的创作或考先籍,或收遗轶,哪怕所载灵怪,也要确实可稽,也须属真。刘知幾在论述正史与小说的关系时,也认为小说具有实录的特点。他把小说分为十类,认为都属“史之杂名”,这些,都说明在实录的原则上,小说也总是向史传看齐的。先秦两汉史传的一个重要功能是劝惩。我们看到小说的人物多是善恶分明的,像戏剧舞台上一样。中国古代小说始终与“史”保持着难舍难离的关系,前者总是极力向后者靠拢。

所以,像评价诗歌一样,能达到“史”的水平被称为“诗史”的诗歌,则是最高的评价,在对小说进行评价的时候,明清的小说家或小说批评家,多将演绎历史的小说当作纪实的历史,蔡元放评点《东周列国志》时也提醒读者:“读《列国志》,全要把它作正史看看,莫作小说一例看了。”蒲松龄作《聊斋志异》,每篇末都模仿“太史公曰”加上个“异史氏曰”的赞语,也是表示自己著作的史的性质。历史家们,仅次于说话人,为中国小说的创造提供了最重要的文学背景。”

史传文学中的小说因素

作为小说,它要求具有一定的故事情节,鲜明的人物性格、环境和矛盾冲突,允许虚构和想象,具有戏剧化的场面,等等。小说这种文学体裁所必需的上述诸多要素,在史传文学中已大都粗具雏形。《史记》的人物性格则更加鲜明,至于戏剧性的冲突和场面描写,刘邦要戚夫人“为我楚舞,吾为若楚歌”一节,完全不必再进行艺术加工,就可当作小说看待。这样的例子还可以举出许多,如《左传》中的“齐襄公射大豕”、“晋侯梦大厉”、“崔杼弑齐庄公”,《战国策》中的“冯谖客孟尝君”、“郑袖劓美人鼻”、“豫让刺赵襄子”、“荆轲刺秦王”,《史记》中的“鸿门宴”、“周亚夫军细柳”、“孙武训宫女”、“田单火牛阵”等章节,以至整篇的如《吕后本纪》、《魏其侯武安侯列传》,等等。

表现方法与题材方面的影响

史传文学本身存在着极其丰富的小说因素,深刻地影响着后代的小说。孙著指出,第一,中国古典小说大多采用了史传的叙事形式和结构,作者在结构作品、组织材料时,基本上按照历史著作的格式来进行。作为编年体的《左传》,以年系月,以月系日,以日系事是其形式上的基本特征。第二,中国古典小说中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即以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作为创作的题材。作者常习惯于将各朝各代的历史作为小说创作的素材,或把一些虚构的情节,也常常被包装上历史人物的外衣,或者将虚构的主人公置于历史事件的背景之中。因此,中国古典小说以“史”或“传”或“演义”命名的特别多。第三,李少雍在《司马迁传记文学论稿》一书中,则从体裁结构、故事情节、描写方法等方面详细论述了《史记》对后代小说的影响。李少雍的论述非常详备而且中肯。我们再从古代小说发展的几个阶段,来看看史传文学的影响。

六朝的志人志怪小说,题材多取一人之行事,以一人为中心,依时序记载,通过人物的性格与命运的片断描写,从一个侧面展示社会生活。从它们的结构形式来说,显然是纪传体式的短篇小说。像《世说新语》中的人物,可以说像《世说新语》这类志人小说,六朝志怪小说,不免志怪;小说家志怪,可补史籍之缺。唐代传奇,受史传文学的影响同样非常深刻。任氏为犬所毙,有概述,有场景描写,记事语言,穿插其间。

在古时的结撰方面,唐传奇既要显示其实录的一面,明清的长篇小说,就是直接或间接地从史传文学中吸取养料。加以评点,易名为《东周列国志》。从《列国志传》变为《东周列国志》,是不断向史传靠拢的过程。我国古典小说在题材方面大多取材于历史,以历史故事作为它们的骨干。

前者也注重以战争刻画人物形象,致力于揭示战争的胜负因素,精心地描写人物的政治远见、精神状态和斗争智慧,从战争描写中塑造人物形象。有的章节,如《水浒传》中的“三打祝家庄”,《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从叙述的结构、战前形势的分析、战略战术的运用,到重大场面的描述、人物的刻画,都可以看到《左传》战争描写的遗痕。史传文学战争描写的一些具体手法,甚至一些细节,也融入了后代小说之中。如《左传·庄公二十八年》楚国伐郑,郑以“空城计”御敌,化作了诸葛亮的妙计;《僖公二十八年》晋栾枝“使舆曳柴为伪遁”之计,也成了张飞长坂坡的妙招;《隋唐演义》中雄阔海手托城门让诸将逃出细节,与《左传·襄公十年》孔丘之父诹人纥高举悬门的细节无异。如此等等,都可以看出史传文学对小说的影响。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史传文学与中国古代小说 共同的文化土壤与文学特质》,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7)
  1. ★大hui狼★2024-01-18 00:50★大hui狼★[国外网友]163.53.189.238
    @海边卡夫卡这两种文学形式都彰显了中国古代社会的丰富多彩,是了解古代中国文化的重要途径。
    顶32踩0
  2. 海边卡夫卡2024-01-15 01:51海边卡夫卡[辽宁省网友]14.122.24.91
    通过史传文学和中国古代小说,我们可以窥见古代中国人民的生活,感受到其坚韧与智慧。
    顶3踩0
  3. 滚你马买批的2024-01-12 02:52滚你马买批的[重庆市网友]119.252.101.215
    史传文学和中国古代小说都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顶0踩0
  4. 刎颈之交人2024-01-09 03:52刎颈之交人[广西网友]203.28.227.162
    这两类文学作品都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反映出了古代社会的风雅和风采。
    顶9踩0
  5. Energetic2024-01-06 04:53Energetic[宁夏网友]202.14.222.112
    史传文学和中国古代小说都融合了丰富的文学特质,让人感受到古代文人的智慧和情感。
    顶3踩0
  6. luck闲人2024-01-03 05:53luck闲人[香港网友]203.8.0.87
    这两种文学形式在中国文化土壤中生根发芽,展现出共同的独特魅力。
    顶0踩0
  7. #美美陈#2023-12-31 06:54#美美陈#[台湾省网友]202.38.0.27
    史传文学和中国古代小说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让人感受到中国古代社会的风貌。
    顶7踩0
相关阅读
中国古代文学话语体系的本土重构与全球视野

中国古代文学话语体系的本土重构与全球视野

这也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重写文学史这一话题在学术界兴起的原因

2022-12-27 #经典句子

诙谐文化有何渊源?以《诗经》为源 探索其发展与变迁

诙谐文化有何渊源?以《诗经》为源 探索其发展与变迁

而诙谐意识与精神,则可追溯至先秦,在诗经、优戏、诸子散文中已经有诙谐意识存在,并传递出丰富二多元的情感

2024-01-04 #经典句子

波隆纳鲁伐时期文化发展——文学发展与变革

波隆纳鲁伐时期文化发展——文学发展与变革

珠罗人掠夺许多佛教寺庙,但是对于古代的吠尔伽姆寺却另眼相看

2007-02-20 #经典句子

赵德润:让优秀传统文化插上互联网翅膀 融入青少年生活

赵德润:让优秀传统文化插上互联网翅膀 融入青少年生活

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光明日报原副总编辑赵德润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2023-08-25 #经典句子

柳永:在以雅为主的正统文化圈写俗词会多么艰难?

柳永:在以雅为主的正统文化圈写俗词会多么艰难?

雅文学通常与士大夫阶层关系密切,士大夫所写的诏命、奏章、卜辞、史传、书信、碑志以及咏怀言志、娱乐遣兴的诗词文赋等,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正统文学

2015-10-30 #经典句子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选题 这里全有 老师肯定喜欢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选题 这里全有 老师肯定喜欢

一、现代汉语部分著名作家作品语言运作特色的研究讽刺语言中的文化底蕴语法中的语义因素是字用法研究语用与语法的关系新兴词缀研究祈非主谓句的修辞作用

2023-06-11 #经典句子

部编新版高中“古代史传文学”研习任务教学设计

部编新版高中“古代史传文学”研习任务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单元研习任务教学设计活动目的1 探讨我国古代史传文学的叙事艺术。2 尝试学习写作人物短评和历史评说。3 归纳整理文言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

2023-08-05 #经典句子

清代世情小说《林兰香》 一部具有较高文学价值和研究价值的作品

清代世情小说《林兰香》 一部具有较高文学价值和研究价值的作品

全书共六十四回,原题随缘下士编辑,寄旅散人批点

2023-11-19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