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人们常说:“照葫芦画瓢” 这句俗语怎么来的?有何历史渊源

时间:2023-12-28

人们常说照葫芦画瓢,这算是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了一句话就,那么你知道这句俗语是怎么来的吗?其又有何历史渊源呢?照着葫芦如何画瓢?照葫芦画瓢是一句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128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人们常说:“照葫芦画瓢”,这句俗语怎么来的?有何历史渊源

中华文化遍地开花,许多古人当年的不经之言传到现代却成了口口相传的俗语名言,每一句俗语的背后都有着属于它的故事,就像一个古董美玉,其本身不具备生命但却留下了许多关于它的传闻故事,虽然有些俗语、民谚因为年代久远而断去了根源,但这并不妨碍今天咱们对它们的重新解读。

人们常说“照葫芦画瓢”,这算是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了一句话就,那么你知道这句俗语是怎么来的吗?其又有何历史渊源呢?

照着“葫芦”如何“画瓢”?

“照葫芦画瓢”是一句俗语,同时也是一句成语。出自《东轩笔录》第一卷,在宋朝初年,翰林大学士陶谷文笔高超,拥有一肚子的才华,但久坐大学士之位一直没能得到升迁,咱们知道翰林学士在庙堂中是一个跳板的存在。

许多翰林学士最大的梦想就是能够京官外调,可能乍一听有些贬官的意思,但一旦调任到一地方,成为一州刺史或者封疆大吏,那都是土皇帝般的存在,因此机缘就在面前谁能抓住算谁的,翰林学士陶谷也是这么想的,因此他想要表现一下自己来升个职。

作为皇帝身边的秘书,陶谷有一次劝说宋太祖重视文字工作。可惜落花有情,流水却无意,宋太祖赵匡胤作为一国之帝,对于翰林院的工作不是以为只是抄写工作而已,于是便说“经常听闻翰林院起草文书的制度,基本上都是检录前人的旧版本,不过是改改词语,这便是民间说的依样画葫芦吧,又哪里有什么功劳可言呢?”

这话说的就很尴尬,陶谷的目的也是没能达到,于是落魄读书人便在墙上题了一首诗:“堪笑翰林陶学士,年年依样画葫芦”,既是自嘲也是无奈。

时间回到现在,这句俗语的用途就很广泛了。当然其含义也有了些变化,在过去“照葫芦画瓢”那基本上是贬低的意思,在现代已经没有了那么“特殊”的含义。还记得过去在高中时代,老师在教怎么写论文的时候,就曾经说过“格式要固定,照葫芦画瓢”,咱们统称为新时代八股文。

“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这是当代一个现象,但绝对没有贬低的含义,毕竟创意、创新就那么多,想要不借鉴前人的成果,自己独具一格出新的东西是很难的。

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当初马云想要在推行他的这些理念之前,其进入中国市场是何等的艰难?但现在咱们社会国家都鼓励大众创新、万众创业,试想如果人人都创业成功,那么这个世界上岂不是人人都当老板,显然并非如此,创业需要启动资金,资金从哪里来?如果不是家有小富的话还需要从就业上面来解决。

同理,想要走出不一样的道路,最起码还要是要从临摹道理的道路说起。比如说想要写出一手好字,独创属于自己的风格,那肯定是要先从临摹他人的字体开始,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唯有读书破万卷,看遍了前辈的理念才能够真正做到下笔如有神,写出自己的看法和观念。

现在许多当代年轻人心高气傲,总想着独自一人闯出一片天下,勇气可嘉但经验太少。倒不如先按耐一下自己胸腔的热血,多看看、学学别人的经验,能少走点弯路总是好的,不是吗?

最后,“照葫芦画瓢”就解析到这里,俗语在每一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意义和用法,在当代也是如此,想要“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处可走”?显然是句笑话,倒也不妨看看别人怎么走,又走如何?这倒是真的,您觉得呢?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人们常说:“照葫芦画瓢” 这句俗语怎么来的?有何历史渊源》,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5)
  1. 韩绍敏2024-01-16 08:42韩绍敏[内蒙古网友]58.17.185.192
    @山东有所为学到了新知识,感觉有点文化人的范儿了呢!
    顶0踩0
  2. 山东有所为2024-01-12 12:22山东有所为[湖南省网友]203.26.80.110
    没想到这个俗语还有这么深厚的历史渊源,长见识了。
    顶0踩0
  3. whzdvb djkvbf skj2024-01-08 16:03whzdvb djkvbf skj[香港网友]103.192.217.212
    从这句俗语中可以看到古人的智慧,真的很有意思。
    顶0踩0
  4. 痛并快乐者2024-01-04 19:43痛并快乐者[上海市网友]203.0.146.107
    @♀☆あ ↓吊㊣♂照葫芦画瓢,原来是来自中国古代的故事啊,了解到历史背景更有意思了。
    顶5踩0
  5. ♀☆あ ↓吊㊣♂2023-12-31 23:23♀☆あ ↓吊㊣♂[湖北省网友]43.224.227.189
    这俗语真的很有意思,我也一直好奇它的来源呢!
    顶0踩0
相关阅读
人们常说:朋友妻不可欺 但是下句才是最重要的 道尽人性丑恶!

人们常说:朋友妻不可欺 但是下句才是最重要的 道尽人性丑恶!

...多年来随着时间的流逝,代代相传,流传下来很多的口头俗语,现在的很多俗语年轻人应该都是不了解的,但是有一句应该是每个人都知道的,这句话就是“朋友妻不可欺”,这句话应该是大家比较常听到的,但是很多人都不知...

2023-09-26 #经典句子

那些美到极致的古诗句 原来出处在这里!

那些美到极致的古诗句 原来出处在这里!

...》卷一。“依样画葫芦”,亦有“依本画葫芦”,俗称“照葫芦画瓢”,是模仿别人的意思。由于这句成语形象传神,经常被人们引用。五、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出自唐代王贞...

2014-09-17 #经典句子

今天如何发扬鲁迅精神?文艺创作需投向“无穷的远方 无数的人们”

今天如何发扬鲁迅精神?文艺创作需投向“无穷的远方 无数的人们”

...抱鲁迅——在热点新闻评论区,鲁迅被频繁地引用;大热历史剧《觉醒年代》中,鲁迅“圈粉”无数年轻人;甚至有大学生用16篇《野草》创作说唱作品,收获近900万播放量……“作为肩负重大使命与责任的青年一代,我们应该...

2016-03-10 #经典句子

俗语:人在难处不加言 马到难处不加鞭 2句俗语总结出人性

俗语:人在难处不加言 马到难处不加鞭 2句俗语总结出人性

俗语:人在难处不加言,马到难处不加鞭,两句俗语总结出人性中华文化渊源流长、博大精深,它是我们中华儿女几千年来智慧的结晶、精神的凝魂。我们的先辈老祖们在这段悠久的历史中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于是后辈因...

2014-08-28 #经典句子

俗语“饱暖思淫欲”的下一句是什么?堪称经典 透出了人性

俗语“饱暖思淫欲”的下一句是什么?堪称经典 透出了人性

...这些方面就可以看得出来,吃在我们国家也是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也正是因为如此,在我们国家5000年的历史上,留下了不少有关吃的俗语。俗语“饱暖思淫欲”的下一句是什么?堪称经典,透出了人性。比如说“饱暖思淫欲...

2023-09-12 #经典句子

俗语:“笑贫不笑娼” 它的下句才是经典 揭示了人生的5字秘诀!

俗语:“笑贫不笑娼” 它的下句才是经典 揭示了人生的5字秘诀!

...个模板,能做出来的加200,不做就算了,结果很多干部就照葫芦画瓢,反正应付交差。两个月之后就告诉大家,计划应该怎么做,你看谁的比较好,给他评选,给他奖金。然后两个月之后,就告诉大家,这一次,我们要保证一定...

2023-05-10 #经典句子

农村流传“宁穷死 别娶生妻”的俗语 为啥这样说

农村流传“宁穷死 别娶生妻”的俗语 为啥这样说

...呢?难道生妻就这么可恶吗?其实,细细探究,里面含着历史渊源,而且还隐藏着一个优美的历史故事呢。生妻这个词,词典中解释为年轻的妻子,这个词最早来源于古书李陵的《答苏轼书》,里面有“老母终堂,生妻去帷”的...

2023-11-17 #经典句子

俗语:“好吃不过饺子”下句需要人们注意 不小心就会引发疾病

俗语:“好吃不过饺子”下句需要人们注意 不小心就会引发疾病

俗语:“好吃不过饺子”下句需要人们注意,不小心就会引发疾病大家都听说过俗语,俗语在我们的社会中也是经常的被用到,尤其是感情的方面,人们经常会用到“好马不吃回头草”这句话。如今农村也是流传着许多的俗语,...

2023-12-22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