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乡土散文:斗滩

时间:2023-12-24

届时川、渝两地500吨级的船舶可一路畅行,通长江,达海洋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175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近日在手机《今日头条》上读到一则新闻:“嘉陵江‘水上高速公路’将于2024年全江通航。届时川、渝两地500吨级的船舶可一路畅行,通长江,达海洋。”这对川渝经济圈,特别是对于四川,意义重大,它意味着这个内陆省份通过内河航运连接,将拥有间接出海口。这条新闻也激起了我几十年前在重庆江北县(今江北区)至北碚的嘉陵江一段水道上,参与斗滩的回忆……

当时,我在原13军服役,我们连队就驻在紧靠嘉陵江北岸的重庆二砖厂。在助民劳动中,我和另几个人参加了一段拉船斗滩的劳作。

那年七、八月间,时值炎夏,船工们冒着砖窑开窑后仍强劲的余热出砖,装在轨道车上,推运到江边,背砖上跳板,装码在一艘约三十吨的木船上。午后,我们几个就去帮助把船拉过上游的一处急流险滩。

一到江边,一个年近五十的汉子就迎上前同我们握手:“谢谢你们前来支援。我是这条船的船老大,姓陈,他们都叫我陈老大。”他又指着身边一个矮小黝黑,但很结实干练的精骨人:“这是纤头,姓李,李头。”岸上,在二十多个职业纤夫中,李头把我们安排在居中的纤位,这样就共有三十来个纤夫,每个纤夫间隔约一人高的距离。青篾纤索似一棵横卧的树干,纤夫就像是树枝。李头教我们把连在纤索上的一幅宽大的白布“扯帕子”套在前胸,又交待斗滩时换成大背肩。

陈老大跨上船,一声吆喝:“起船喽。”李头高应一声:“扯帕儿笼起一一走。”他实际上又是号子手。

船行几里,来到了那处滩前,冮面比先前的狭窄,水流湍急,激起白花花、密匝匝的浪头。陈老大一声吆喝:“斗滩喽。”李头就领唱起号子:

“纤哥子噻。”

我们就跟唱:“哟嗬。”同时就一起发力。我惊感纤夫号子强大的约束力和鞭策力,号子声中,每一个纤夫都不可能不使力,而且牵引力都集中在一股劲上。头顶上是如火的骄阳,赤脚下是滚烫的鹅卵石和河沙,我们挥汗如雨,奋力斗滩。

船近滩心,阻力渐增大,我们感到船身越来越沉重。号子领唱和跟唱节奏就快起来、强起来,雄壮起来:

“纤哥子呀嘛,

哟嗬。

齐使力呀嘛,

咗力。

扯帕子呀嘛,

嗨咗。

大背肩哦,

哟嗬。

四脚着地噢,

咗力。

不闪火噢,

嗨咗。”

我们脚趾手指都抓紧地面;全身肌肉绷紧,扯帕子把肩和另一边背、肋骨压迫得生痛;汗水更是牵成线地淌进脚下的沙石,嗞地一下就干了。最紧要的关头,是船与激流呈僵持状时,我们感觉船并没有前进,这也是最易出险情的时候。此刻,李头领号似就提高了八度,全队纤夫号子愈加急促、狂放、雄壮:

“攒足劲啊,

嗨咗!

挣一步噢,

嗨咗!

要过滩喽,

嗨咗!”

纤夫每一次跟唱的“嗨咗”声,已经不是在唱,而是从生命和灵魂最深处迸出来的怒吼,声震江天!

“嗨咗”两声,我们就前进一步,再两声,又前进一步……

我偶向船上一瞥,望见陈老大站在舵位上,稳稳把着舵,判断江流,调适航向,指挥船工撑篙,与岸上准确配合协同,沉稳如山。在夕阳红光的辉耀下,就像一个威风凛凛的将军。只有亲身体验,才能真切地感受到纤夫用生命力和意志力与激流拼搏的坚韧与豪壮,让人惊心动魄、灵魂震撼。

九十年代,有一首风靡一时的歌曲《纤夫的爱》,唱的根本就不是纤夫,格调、意境差了十万八千里。

船终于过滩,行到一片较平缓的水域。陈老大长喝一声: “过滩喽。”李头便把纤索拴在一块巨石上:“过滩喽,歇梢喽。”

开始我就发现,除我们几个人外,职业纤夫都是全身赤裸,光屁股,只系了一条短围腰遮羞,只顾前不顾后。这时,我问李头,他告诉我:“纤夫长年在江边拉纤,有时还要下水推船,穿裤子时干时湿的,沤起,容易烂裆。”他的话让我更懂得了劳动人民的艰辛和智慧。

我有一次在北戴河参加业务培训,在学校组织的歌咏赛中,我参赛的曲目就是《川江号子》,获得了二等奖。有几个外省的同学问我是不是经过专业声乐训练,我回答:“没有。但我这一段纤夫的经历让我刻骨铭心,永远难忘,我演唱时,脑海里全是在嘉陵江上斗滩的场景。”

我为那条新闻所深深触动,也是同一个原因。

从拉纤到机船,从30吨到500吨,这是多么令人鼓舞地跃升!

审阅:谢强

简评:通过作者全面细致地描写,让读者对斗滩这一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场面描写生动,语言朴实无华。

终审:严景新

作者:刘卫平

编辑:卜一

每日刊发作品优选纸刊《中国乡村》杂志,凡上刊者免费包邮赠送样刊

投稿必须原创首发,投稿邮箱:zxmtth@126.com

声明:本文为中乡美原创作品,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乡土散文:斗滩》,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3)
  1. 王昭君2024-01-16 22:10王昭君[山东省网友]203.21.1.14
    读完这篇散文,仿佛看到了心中那片乡村的斗滩,勾起了我对故乡的无限眷恋。
    顶23踩0
  2. 安然一笑2024-01-09 01:09安然一笑[黑龙江省网友]203.22.163.218
    作者对乡村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通过文字表达得淋漓尽致,让人不由得产生对乡村生活的向往。
    顶6踩0
  3. 仅有の、依赖。2024-01-01 04:08仅有の、依赖。[上海市网友]1.50.55.115
    这篇散文真实地描绘出了乡村的生活,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淳朴的乡土气息。
    顶16踩0
相关阅读
衡山乡土题材散文作品集《这片乡土》首发

衡山乡土题材散文作品集《这片乡土》首发

... 11月5日上午,由衡山籍作者撰写的关于衡山乡土题材的散文随笔作品集《这片乡土》首发仪式暨创作研讨会举行。该书由衡山县文联主席黄明军编选,共收录27个作者、37篇作品,由团结出版社出版。这部作品集集中描写了衡山...

2010-03-05 #经典句子

老杨乡土人物散文 相遇网络 添加微信

老杨乡土人物散文 相遇网络 添加微信

老杨乡土人物散文〔相遇网络,添加微信〕喜鹊登枝樱花树绽放鸟呜叽叽喳散步在花开小草丛中美景瞬间拍下 手机叮嘡响一看冀亮说也巧昨晚做了个梦梦中贵人相遇阳原桑干河畔三棱草芦草抹鱼虾真的回到千年村堡西庄那童年...

2007-07-04 #经典句子

晨之风乡土散文集《回望那片故土》出版发行

晨之风乡土散文集《回望那片故土》出版发行

近日,晨之风乡土散文集《回望那片故土》由团结出版社出版。该散文集辑录了上世纪90年代后期至今作家近60篇乡土散文,共计25万字。其中包括曾被《读者》转载、“中原文化丛书”收录的作品,也有近几年创作的乡土散文新...

2008-06-04 #经典句子

乡土散文:故乡的院落

乡土散文:故乡的院落

...发和赞赏!(图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乡土散文#作者简介沙洲冷,原名冯尚财,甘肃古浪人,中学高级教师,喜欢写作三十年,已在各类刊物发表散文等作品十几万字。本文编辑情感学院院长推荐阅读乡土故事:二...

2015-08-17 #经典句子

乡土散文:霜染银杏叶金黄

乡土散文:霜染银杏叶金黄

...流落江湖上,玉骨冰肌未肯枯。”近代诗人郭沫若在他的散文《银杏》中这样写道:“你的株杆是多么地端直,你的枝条是多么的蓬勃,你那折扇形的叶片是多么地青翠,多么地莹洁,多么地精巧呀!我喜欢你,是因为你美、你...

2023-12-20 #经典句子

乡土散文:一叶知秋 丰收在望

乡土散文:一叶知秋 丰收在望

...彩缤纷的金色画廊……审阅:董柏年简评:一篇颂扬秋的散文诗,充分展现了美轮美奂的诗画田园。终审:严景新作者:周传利,中华诗文名家,中国当代诗人、作家,国际诗歌认证诗人,周传利(陕西石泉人)代表作《我爱你...

2024-01-13 #经典句子

乡土散文:夏夜流萤

乡土散文:夏夜流萤

夏夜流萤秋天了,秋色怡人啊!秋高气爽,秋月明朗;秋山黛绿,秋水悠长;秋实丰硕,秋农忙场;秋游惬意,秋歌嘹亮——可我还是喜欢夏天,喜欢夏天早晨的露珠、上午的骄阳;喜欢夏天午后的急雨、黄昏的霞光;尤其喜欢...

2007-10-31 #经典句子

乡土散文:风 车

乡土散文:风 车

金秋时节,收割稻谷的日子就要到来,这不得不勾起我童孩时期使用风车的乐趣了。大凡干过农活、在农村长大的孩子,相信大家一定都见过风车,也一定不会为见到风车而感到稀奇吧。风车,又叫风谷车,是中国传统的木制农...

2009-11-26 #经典句子

乡土散文:夏夜麦田

乡土散文:夏夜麦田

...过新闻、教育、宣传、文史诸工作。中国乡村作家,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甘肃省民间文艺家协会、记者协会会员。从永登政协文史委员会主任职上退休。作品有:《永登传说故事》集。文史随笔集《玫海撷瓣》《史河一瓢》,...

2008-10-16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