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农村俗语:“谁人背后无人说” 下句更精髓 古人教诲现在也适用

时间:2023-12-22

先辈们总结的老话有很多,后来被我们称为俗语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148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农村俗语:“谁人背后无人说”,下句更经典,古人教诲现在也适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常听到老人们说一些我们不曾听过的老话,虽然是第一次听到,但是我们总是可以很快地理解这些老话的字面意思,而且这些字面意思和原本的含义是差不多的。

先辈们总结的老话有很多,后来被我们称为俗语。这些俗语大多都是寥寥几个字,还比较押韵,让人读起来朗朗上口,也比较容易记住。别看它们字数少,可我们如果想要了解透彻其中的意思,可能百千字都不一定能够说清楚。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先辈们在教诲人时说过的一句俗语,其上半句是:"谁人背后无人说",没错,意思就是每个人在背后都会被人议论。

生而为人,总会做错事,没有谁真的可以一辈子都不做错事,而做错事之后,难免会有人会抓住这件事不放,然后到处议论,就算这件事情根本和他没有一丁点关系,还是会被他当作与他人八卦的材料,这种人就是我们时常说的"大嘴巴"。

而且,就算是你没有做错事,也不能避免在背后被人议论,要知道,对于同一件事情,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看法,就算你已经做得够好,各方面都尽量考虑到了,但依旧会不合某些人的心意,然后也会被人在背后议论,说你这件事没有做好,说你这个人怎么怎么样等等。

这上半句俗语其实也是在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不需要考虑到每个人的心情,就算你考虑再多,最后事情只能有一个结果,并不能满足所有人的期待和要求。

走自己的路,管别人说什么呢?只要将自己的事情做好了,满足上级的指示,遵守自己的原则。至于其他人,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吧,反正说一两句也不会影响自己吃饭。再说,从现实情况来看,越成功的人,议论他的人会越多。这样一想,也就不会因为他人的议论而心情不好了。

对于上半句,很多人认为下半句俗语更为经典,让人更加感触颇深,这下半句则是:"谁人背后不说人",与上半句相反,这一句是说没有人能够避免在背后议论他人,这一句很形象地体现了人的劣根性。

我们每个人都讨厌喜欢在背后议论别人的人,可是我们仔细想想,我们自己有时候就是这样的人。很多时候,我们不知不觉就成了在背后议论别人的人,尽管我们时常警戒自己,不要说三道四,可是有时候我们无意识的就和他人议论别的人。

人是一种群居动物,一群人在一起,就会产生许许多多的话题,在谈话中,也会很容易提到某一个人,然后大家就各自发表自己的观点,最后就成了对一个人的议论,说议论,还不如说是批评。

这下半句俗语也是想告诉我们,做人要懂得反思自己,有时候我们说讨厌某类人,可有时候我们也会变成自己讨厌的那类人。所以,我们要用批判的眼光来看待自己,时刻反省自己,及时改正自己的缺点,尤其要管好自己的嘴,与自己无关的事情不要妄加评论,毕竟人的本性就是喜欢用批判的眼光去看待别人,却纵容自己的一言一行,却不知自己的一言一行可能对他人造成巨大的伤害。

就像如今社会,网络暴力随处可见,很多人喜欢站在道德制高点去批判别人,他们不关心事实,也不考虑自己的言行会对他人造成怎样的伤害,然后每个人都在网络上去人肉他人,去批判他人,对他人的身心造成伤害,甚至完成无法挽回的局面。最后真相大白,人们发现自己批判的那个人是无辜的,便不说话了,可是他们给受害者带来的伤害却不可能消灭。所以,在这里也要告诉大家,不管是做事还是说话,都要谨慎,不要让自己的不负责任的话语给他人造成不可磨灭的伤害。

俗语可信,却也不可全信,这就是一种传统文化。中华文明拥有数千年历史,一些规矩和文化并不见得适合现代。所谓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说的就是如此。所以大家没有必要将俗语当作迷信,只是在听到这些话的时候,多一些思考。

参考文献:邱崇丙主编《通用俗语词典》、温端政主编《俗语大词典》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农村俗语:“谁人背后无人说” 下句更精髓 古人教诲现在也适用》,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4)
  1. 泽西2024-01-13 19:38泽西[国外网友]203.19.18.51
    古人的教诲总是那么具有智慧,这句俗语也是值得珍藏的宝贝。
    顶0踩0
  2. 瑞瑞妈2024-01-08 04:23瑞瑞妈[青海省网友]103.10.19.77
    @雪山上的雪莲说得好啊,这句俗语真是一针见血,深得人心。
    顶10踩0
  3. 雪山上的雪莲2024-01-02 13:07雪山上的雪莲[重庆市网友]1.49.46.134
    @等一季花开 古人的智慧真是经久不衰,这句教诲至今依然发人深省。
    顶4踩0
  4. 等一季花开2023-12-27 21:52等一季花开[海南省网友]103.48.54.14
    这句俗语说得太对了,人在背后说坏话的时候最阴险。
    顶9踩0
相关阅读
农村俗语:“人到四十 两不碰” 啥意思?下一句才是精髓

农村俗语:“人到四十 两不碰” 啥意思?下一句才是精髓

中国的俗语非常的有意思,它和书本里面的诗词歌赋等不同,它没有的那么大的传播度,也没有华丽的词藻,俗语简单粗暴,通俗易懂,而且只在民间流传,但是尽管如此,俗语却依旧长盛不衰,它通过人们一代一代的口头相传...

2023-10-17 #经典句子

农村俗语:“穷算命 富烧香” 下半句少有人知 老祖宗经验之谈

农村俗语:“穷算命 富烧香” 下半句少有人知 老祖宗经验之谈

...的重点对象。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无疑就是一些流传至今的俗语了,其中“穷算命,富烧香”也是时常听到的一个观点,蕴含了隐藏的深意,在过去的时候可以说是十分超前的观点了,下面就和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在古代的时候...

2016-04-03 #经典句子

农村俗话说“好女无毛旺三代” 其实最有意思的是上半句

农村俗话说“好女无毛旺三代” 其实最有意思的是上半句

...的文化也是形态各异,这些文化主要体现在风俗、习惯和俗语之上,由于我国属于56个民族,所以在风俗上还是有比较大的差距的,生活的地理环境不同,风俗也各不相同,但是俗语成为了我们各大民族之间通用的语言方式,不...

2023-10-24 #经典句子

农村俗语:“宁可借屋停丧 不可借屋成双” 到底是什么意思?

农村俗语:“宁可借屋停丧 不可借屋成双” 到底是什么意思?

...埃间,老祖宗根据切身经历,总结了许多饱含生活哲理的俗语,随着时代变迁至今依然历久铭心,身为一脉相承的炎黄子孙,更应该奉守老祖宗的这些教诲。虽然有些俗语并没有什么科学依据,但是它在过去特定的背景下产生并...

2023-12-13 #经典句子

农村有句俗语:“少饮不乱性 忍气免伤财” 这有什么讲究呢?

农村有句俗语:“少饮不乱性 忍气免伤财” 这有什么讲究呢?

...效的养生保健的方法广为流传。因此今天要讲的一句农村俗语就是:“少饮不乱性,忍气免伤财”,这句话大伙可能都听说过,但是却不太懂这里面的讲究,让我细细道来。要想解释这句俗语,我们需要将其分开来说,先来说一...

2023-08-14 #经典句子

农村俗语“喂狗不能喂太饱” 下半句才是精髓 说透了人的本性!

农村俗语“喂狗不能喂太饱” 下半句才是精髓 说透了人的本性!

...分便可,留下三分给子孙后代,不要全部用完,其实这句俗语也是告诫我们,万事有度,都别做过头了!而今天笔者就继续和大家分享一则警示世人,并说透人本性的俗语。这句俗语前半句是“狗别喂太饱”,为啥会有这种说法...

2013-10-15 #经典句子

农村俗语:人无笑脸莫开店!其实下半句才是精髓 做生意很管用

农村俗语:人无笑脸莫开店!其实下半句才是精髓 做生意很管用

农村俗语:人无笑脸莫开店!其实下半句才是精髓,做生意很管用买卖买卖有买就有卖,提起生意二字人们首先想到的便是有钱,做生意是很赚钱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做得起生意,能做得了生意,如何做生意却是一个本...

2017-05-11 #经典句子

农村俗语:“四十多欲 大势已去” 下半句更精髓 读懂受益终身

农村俗语:“四十多欲 大势已去” 下半句更精髓 读懂受益终身

...到的,更是身而为人应该服从的道德底线,你们觉得呢?俗语可信,却也不行全信,这即是一种传统文明。中华文明拥有数千年经历,少许规矩和文明并不见得适用当代。所谓去其糟粕,取其英华说的即是云云。因此朋友们没有...

2023-10-27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