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大语文学习是“玄学”?小学家长提出新思路 试从这3个方面入手

时间:2023-12-15

它的重要性,想必现在的家长们,基本上心中都有数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413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9 分钟。

语文,在孩子们重大选拔性考试中极其关键,特别是还直接影响到学霸与学霸之间的较量。

它的重要性,想必现在的家长们,基本上心中都有数。可让人苦恼的是:这个科目从哪下手呢?

或者说,在家庭环境下,该怎么去规划、去配合、去执行大语文的拓展呢?

因为,“大语文”最让人吐槽的:就是它的说不清、道不明的广度与深度,似乎只要不是理工类、科普类,都能往这个口袋里装。

而且,当家长们想寻求更专业的帮助时,会发现:

其实学校老师、培训机构、教辅资料现阶段,也是在摸着石头过河,特别是遇到新部编版语文教材启用这个大事,没有谁能把“大语文”的范畴和落地说得特别体系化,颇有点百花齐放的味道。

所以很多家长们也不得不开放思想,有空都自行研究起“大语文”来,这也包括我,一个家有小学生的家长。

不得不说,近些年,孩子在课外书阅读题材上(包括英文阅读)以及旅行主题上的经历,慢慢启发了我,对于大语文的学习,开始形成了一个新思路,和大家聊一聊。

试想一下,如果把庞杂的大语文拓展,以语文教材为基本点,分成文学、文史、文化三个维度去接触,家庭学习和拓展的路径会不会清晰很多?

第一,文学。

文学这一套东西是最现成的。

别误会,我上面所指的“现成”并没有任何贬义,这里指的现成是指家校的意识高度统一、教学体系高度成熟、教辅资源相对完备、考核方式相对完善。

从预习到课堂、到练习、到考核,一条龙服务,齐的。

从古代文学到现代文学,从中国文学到西方文学,其精华代表品都会在各阶段的教材范本、课外推荐中出现,以及相关的名著导读、文学常识,也会在各阶段的大考小考中出现。甚至各大机构关于大语文的知名教辅,也都是对于文学作品、文学常识基于不同逻辑线的各种梳理。

包括绝大部分流行于网络的资源分享,基本上都集中于文言文、文学名著、文学常识这三大块。

包括咱们的语文老师,除了教好语言基础,也都是相当不错的文学老师(不信去统计一下,语文老师开出的书单子,通常也是偏重于文学方向)。

那么在这一块,我们家长要怎么做呢?

首先,盯紧学校、盯紧老师的节奏,可以早做准备的,早点行动。

要知道,新部编版的语文教材到了高中已经不容易了,要完美掌握课内,熟读那几十部指定阅读名著,熟记重点文常,都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

但,这又是最基础最起步的要求。

接着,无论是出于选拔的目的还是个人兴趣的规划,希望深挖的,那么有代表性的文学经典书单请进一步扩大,以及研读一部分文艺理论类的书籍。

具体的可以去参考这几个方向:

1、那些参加类似《中国诗词大会》的孩子,他们家庭引导的方向;

2、人大附中、北大附中等全国重点高中文科班开出的课外阅读书单(文学及文艺理论类);

宁波镇海中学七年级推荐书目

3、结合高考语文卷的满分标准和出题频率,去多读当下名家大家的文学鉴赏、文艺批评的学术著作,比如叶嘉莹老师、戴建业老师等。

4、还有更浓厚兴趣的,又有人指导的,还有时间的,适当导入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部分课程。

但以上提及的各种深度,需要和孩子具体情况去相匹配,找个适合的才是正路。

知易行难,虽然文学这个版块,从学到考,资源都是最现成的,但依然要求孩子一本本去认真读,工作量并不小,勤快+起步早就会顺利很多。

第二,文史。

尽管我们的古典文学中一直有着“文史不分家”的说法,但是,我却是在开始琢磨大语文时,才深刻的意识到了解历史框架、掌握历史时间主线,对于文学学习有着重要的“前世解读”作用。

对,不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不能与当事人共情,怎么能精准解读文中意呢?

所以说小学有时间的时候,不把大历史前置的话,那么初高中那些篇幅长、难点多、思辨强的古文,读不懂的雷一个个起爆,不是很正常吗?

有家长会说,小学不学历史,但初中会学啊,跟着走就行了呀。其实,这还会暴露了另外一个现象:

在中学语文、历史这两科教学中,老师们各自为政的问题。

语文老师还要教基础、教现代文,根本没有时间把文言文的背景去讲得特别详细、特别生动;

而历史老师要把重心放在重点史实和分析上,也不可能专讲历史事件中的一个个小美文(尽管这些古文都是极为精彩的文学精品)。

所以,这两门基本上是老师各讲各的,加上长期形成的单一教学思维,融合贯通这个概念并没有在教学中实现。

(只有在少数重点中学,教学上有经验又有创新的语文老师,才会通读历史,并把历史融进文学里去讲)

因此,文史融合的工作,在大部分的现实生活中,要么没有,要么还是会落在家庭教育上。

那么,在文史融合学习这一块,我们家长又能做什么呢?

首先,先建设好自己关于“历史学习”的想法。

想长期持续地投入学习一个领域,我觉得规划应该摆在最前面,哪怕只是一些早期粗糙的想法。

那么,希望孩子的历史学习达到什么样程度?

校内体系历史课不同阶段的要求是什么?

自身对历史学科有没有基本的了解?

以自家的情况,适合在各阶段配合哪些重要动作?

以上这些,都值得我们在学之前,或学的同时认真思考。

其次,甄选好适合的历史学习资源。

文学常识适合看书刷题,而文史除了看书之外,还适合多看片(优秀纪录片与精品历史剧),多去历史博物馆。

所以,我们家长的一大重任,就是去认真选择各阶段合适的音频、课外书、图表、纪录片、博物馆。

以小学段为例,除了早期多听、多看历史故事之外,我觉得重心要放在各种通史上,比如中国通史、世界通史、人类简史等等大历史观。

先通史后专题,通史这一步建立好后,再去深入各类专题史。

与之相配合的:

爱看图的看《如果历史是一群喵》、《半小时漫画》系列、《地图里的中国历史》等;

爱看文字的看《上下五千年》、《吴姐姐讲历史故事》、《写给中国儿童的历史故事》等;

爱看电视的看社科院的百集纪录片《中国通史》等。

第三,文化。

我觉得大家之所以把大语文认为是“玄学”,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文化这个领域,实在是太宽泛了,什么都能往里装,而且对要掌握的深度实在没有底,这可不心虚玄乎么?

所以,我比较功利地选了几个出题频率最高的文化类别,也不为别的,至少把范围缩小。

1、宗教文化。

大家不要惊讶,孩子居然要有空去了解宗教文化?

其实细想一下很正常,中国传统文化三大块:儒家、佛教、道教。

再看看初一的指定阅读《西游记》,讲了多少佛教、道教的内容?

而南北朝、唐朝时期的社会又为何佛教盛行?

而走英文原版阅读的家庭也知道,有多少读物里有古希腊神话与基督教文化的影子啊,那可是西方文化的两大源头。

《奥德修斯》、《尤利希斯》

特别是学习西方艺术的孩子就更有感触了,如果没有点基督教文化的常识,很多经典绘画作品,根本都搞不懂它的意思。

2、建筑文化。

其实经典建筑真是当时社会经济、文化、审美的集中反映。

新部编版的语文教材,一路上都有关于建筑的课文入选,从经典的《赵州桥》、到叶圣陶的《苏州园林》,桥梁专家茅以升的《中国石拱桥》,到高中选了建筑学家梁思成的《中国建筑的特征》,无不反映了对传统文化中建筑组成的重视。

而且多了解中国传统建筑,西式建筑、现代建筑,还能提高孩子的审美水平。

3、习俗文化。

大家发现没有?自从提倡重视优秀传统文化以后,就连幼儿园、小学都对咱们的传统节日格外的上心,要讲节日的来源,要吃节日的食品,要穿节日的服装,要背节日的诗句,虽忙亦乐。

还有小学老师在课外读物上,也建议多读二十四节气、传统节日、传统习俗等方面的书。

就连教材上相关题材的课文也很多:

老舍的《北京的春节》、沈从文的《腊八粥》、四大名著节选《红楼春趣》里在春天放风筝是要把晦气给放掉的习俗等等。

甚至我个人觉得,了解习俗民俗文化,是去了解普罗大众中传统文化的第一步,也是最直接的一步。

4、戏剧文化。

哈哈,传统戏剧是离我们的生活有点远,离孩子们就更远。但我们要想尽办法拉近距离。

首先,戏剧可是四大文学体裁之一,元曲和传统戏曲剧目,本来就是文学部分的考核要点。

接着,为了更好的解读精华,在教材任务设计上有写剧本、排剧本、演剧本的内容,在教材拓展指引上,提到了相当多的了解传统剧目、观看传统剧目的建议。

而且,除了中国传统戏剧,也别忽视了西方文学里的“重头戏”,他们对戏剧的重视可要远超于我们。不然,就连英文分级绘本的高阶书目,个个都少不了莎士比亚呢。

所以说,戏剧文化,分量可不轻呢。

5、地方文化。

浓厚而又有鲜明个性的地方文化,可以把它理解为独特的风土人情。

从课本上看,老舍笔下的北京,冯骥才充满俗世奇人的天津卫,沈从文美丽神秘的湘西,贾平凹厚重浓郁的秦腔等。

从现实上看,从岭南到上海到北京到东北到西北,天南海北的差异,既让孩子感受到一个极其丰富的世界,又能让孩子去思考:我从哪里来?我的老家是什么样子?它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原因是什么?

文化寻根溯源,从了解自己的故乡开始。

如果你坚持认为这没什么实际用处,那么高一的整本书阅读,费孝通先生的学术著作《乡土中国》,我觉得孩子会读得非常费解和突兀。

好了,文化部分真是异常庞杂又摸不着底的,那么,我们家长能干些啥呢?

1、看书。

摆在最前面的依然是读书,家长当好选书人,把适合孩子年纪和认知的文化读本、文化类散文合理的分配到每个阶段。

为什么那么多高中语文老师喜欢推荐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是有些道理的。

2、看片。

接着是高品质的文化类纪录片,它真的能够高屋建瓴的提炼、总结出文化现象的本质,让人在大量类似的现象中得到点拨。

好在现在的精品资源也很多,家长们只花些力气去筛选。

3、多搞活动。

文化上的积累,与文学、文史不同的是,我认为要多建立亲身感受,特别是从小时候开始。

细化一下,具体是什么呢?

多参加文化类活动(特别是非遗类的,比如剪纸、舞龙、苏绣等);

多参加特色的民间习俗活动(现在适合孩子的民俗手工活动其实很多);

多观赏民间戏曲(适合孩子的更好,比如皮影戏等);

多去逛逛古代建筑和古代村落(其实拿过大奖的现代建筑也要看);

多去看看不同地域的文化展览(比如汉服展,摄影展等);

多参加一些跨区域的交流活动(认识一些远距离的朋友);

多去尝试一下不同地方的美食(这个活动大人很喜欢,可很多孩子们其实很执着)。

大语文确实是个很宽泛的概念,但我觉得它不应该是个“玄学”,希望我们从文学、文史、文化三个维度入手,能让我们的家庭学习之路走得更清晰、更有方向些。

欢迎关注@B计划老妈,孩子成长路漫漫,在这不可逆的十八年里,努力扶君上马,送君一程,但内心始终有B计划。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大语文学习是“玄学”?小学家长提出新思路 试从这3个方面入手》,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2)
  1. 时间冲不散我爱你2024-01-05 08:51时间冲不散我爱你[江苏省网友]203.25.217.198
    希望家长们多一些开放的心态,大胆尝试新的方法,为孩子找到最适合的学习方式。
    顶1踩0
  2. 星空的雨2023-12-25 19:20星空的雨[国外网友]45.117.125.14
    大语文学习是否玄学,确实是个让人纠结的问题。希望家长能够从新的思路入手,共同探讨这个话题。
    顶0踩0
相关阅读
初中语文学习之从阅读到写作

初中语文学习之从阅读到写作

...容的同时,很多家长会发现,孩子的语文学习难度相对于小学又上升了一个新的台阶。这两周也频繁地接到很多熟悉的家长朋友们来电诉苦,其中最让大家头疼的问题即是阅读理解题和作文。如何攻克读写的难关?如何在考试中...

2023-06-07 #经典句子

大连博而思教育一个语文学霸是怎样炼成的

大连博而思教育一个语文学霸是怎样炼成的

...力一般,可降低难度。选择一些短小的文章,如初中甚至小学学过的文章。或者,将长文章分成几部分,每天只翻译5-10句话。倘若底子不错,可直接翻译。不需抄原文,也不需注释。如果有比较难的词句,可拿出一天时间,将...

2023-07-13 #经典句子

小学复学!六年级语文学霸笔记 别人家的孩子都是如何学习的?

小学复学!六年级语文学霸笔记 别人家的孩子都是如何学习的?

如今,各地小学陆续开学了,很多老师正在绞尽脑汁进行线上和线下授课的衔接工作,很多孩子在直播课期间放任自流,导致开学后第一次测试就惨遭滑铁卢,而一些自律的学生,依旧是稳坐钓鱼岛,这些学生看起来不急不躁,...

2018-09-25 #经典句子

语文老师总结了100句“顺口溜” 串起中国文学常识!适合小学生

语文老师总结了100句“顺口溜” 串起中国文学常识!适合小学生

...老师总结的100句“顺口溜”,读起来朗朗上口,非常适合小学生,关键是这100句“顺口溜”巧妙地串起了中国文学常识,对孩子们的语文学习很有帮助。提到语文的学习,就不得不提中国文学常识,中国几千年的悠久历史,留下...

2023-11-13 #经典句子

小学语文:拼音+词语+句子+文学常识知识汇总 掌握6年成绩不下98

小学语文:拼音+词语+句子+文学常识知识汇总 掌握6年成绩不下98

小学语文:拼音+词语+句子+文学常识知识汇总,掌握6年成绩不下98小学语文基础知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汉语拼音、生字、词语、句子句式、修辞、古诗、常识等几大板块。语文是一个细水长流的积累过程,一旦偏科将很...

2023-08-17 #经典句子

本周五晚 语文特级教师教你如何阅读文学经典 报名通道在此

本周五晚 语文特级教师教你如何阅读文学经典 报名通道在此

...、副校长,上海市音乐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上海市中小学音乐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普教系统第四期双名工程“攻关计划”主持人。适合听众:小学、初中和高中学生、家长主题:携手——呵护孩子的科学好奇心为...

2023-07-10 #经典句子

小学语文:必知文学常识大全(很全面) 周末在家多学学吧

小学语文:必知文学常识大全(很全面) 周末在家多学学吧

小学语文:必知文学常识大全(很全面),周末在家多学学吧语文是一门非常注重积累和阅读的学科,而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这恰恰又是最难完成的。因此,小王老师建议,小同学们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对于基础...

2013-08-19 #经典句子

语文老师:文学常识+名言警句+成语+谚语+歇后语汇总 赶紧收藏!

语文老师:文学常识+名言警句+成语+谚语+歇后语汇总 赶紧收藏!

...。下面老师整理了一份语文基础知识点大全,建议家长替小学生打印一份出来糊墙上,每天都让孩子记一记,背一背!语文老师:文学常识+名言警句+成语+谚语+歇后语汇总,赶紧收藏!

2013-06-20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