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读《论语》 悟“孝”的层次

时间:2023-12-12

言谈中,那老人家不无悲伤地说,孩子都在外地工作,每月按时往家里寄钱,但是那放在抽屉里的钱不会自己跑出去买菜、买东西,而身边也没有人嘘寒问暖、服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200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2021年3月8日晚于长清 张立勇

小时候,我曾随母亲到邻村的一位七旬老翁家里去探望。言谈中,那老人家不无悲伤地说,孩子都在外地工作,每月按时往家里寄钱,但是那放在抽屉里的钱不会自己跑出去买菜、买东西,而身边也没有人嘘寒问暖、服侍左右。一开始老伴还能让街坊邻居到农村集市上捎着买菜、买日用物品,到后来天长日久且不说街坊邻居嫌不嫌麻烦,连她自己都不好意思张嘴求人帮忙了。其最后的结果是,眼看着钱在抽屉里放着,而想吃点什么菜的愿望都不能满足,至少不能及时地满足,当然老人所更希望的还有精神上的慰籍。

看到这位老人如此地伤心,我们不能简单地下结论说这位老人的子女不孝,只是说他们对父母尽孝做得还远远不够。那么尽孝有几个层次呢?怎样做才算是合格了呢?在《礼记 祭义》中曾子曰:“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意即:大孝是子女的所作所为让父母受人尊重,再次是自己的的所作所为不辱没父母的名声,再次之是能供养父母的衣食住行。

首先,我们看最低层次的“能养”,能供养父母的衣食住行,前提当然是能自食其力,已经有独立的经济来源,不能再啃老。除了个别不肖子女不管父母、甚至于还打骂父母之外,大多数人都能做到供养父母。对于“能养”,2500年前的孔子还有他的见解。在《论语》中: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综合这两段话内容来看孔子认为“孝”的含义是,应当心怀恭敬地服劳奉养父母。

这里面有两层含义,一是子女应当在衣食上奉养父母,即现在所说的物质上的帮助,有钱让父母花用,有食物让父母享用,有衣物供父母使用。现在人们认为做到这一步,便认为已经尽孝了,那其实还是不够的。二是子女在奉养父母时应当时时做到、长期做到态度恭敬顺从、和颜悦色,心怀感恩之念。而不能显得非常不耐烦,言粗心怨,态度冷淡,潜意识里认为父母成了自己的负担,也让父母感到他们成了累赘。有时父母真正需要的恰恰是深情地陪伴,是精神上的慰籍和语言上的沟通。能真正做到这一点已经很难得了,但是要讲到“孝”的层次,这还属于最低层次的“小孝奉亲”。

那么,再进一个层次的“孝”是什么呢?孝的第二个层次是“弗辱”,子女要好好做人做事,不要使自己的言行给父母带来耻辱,当然更不能违法犯罪。此之谓“中孝弗辱”。在《论语》中: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子女除疾病不能避免外,不要让父母担忧你的其他任何事情。这是指子女如果品行不端,时时令父母放心不下,处处让父母为之担忧,甚至为子女的恶行背负骂名,这便是不孝。作为子女,读书学问好孬,事业成就大小,赚钱多少,都不是大问题。但是不让父母丢脸,是最为根本的孝道。这其实是对子女的品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是看一个家庭做父母的成功与否之标志。有些父母对子女养而不教,把“问题少年”推向社会,导致子女在社会上违法乱纪,这不但是子女不孝,还是父母的失职。

进而言之,什么是“大孝”呢?曾子的观点是“尊亲”,即因自己之言行让父母受到尊重。在《论语》中: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夫子进而又解释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即对父母要虔诚恭敬有礼数,首先让父母感到子女对他们的尊重,而后才是因子女之作为让其他人也尊重父母。俗语所说父母年老了,周围人“看子敬父”就是这个道理。这观点也为成书于秦汉之际的《孝经》所认同。《孝经》云:“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忠于事君,终于立身。”而《忠经》云:“夫惟孝者,必贵本于忠。”“故君子行其孝,必先以忠,竭其忠,则福禄至矣。”此之谓“大孝显祖”,子女力求发奋图强,“立德、立功、立言”,尽忠报国,功成名就,使父母享有美名,乃至光宗耀祖。

而《孝经》感应章第十六又云:“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至。”即:对父母兄长孝敬顺从达到了极至,就可以通于神明,光照天下,任何地方都可以感应相通。《诗》云:“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即天下人没有一个不心悦诚服的,用今天的话可以说成是能够“感动中国”。此之谓“至孝通神”。

孝是儒家文化的核心,我们从小就是因为父母的养育之恩,才能长大成人。父母老了,我们必须全力回报他们,道理就是这么简单。何况“羔羊跪乳,乌鸦反哺”,动物尚知感恩回报,我们生而为人更应如此。且“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父母深恩任凭我们全力回报,也是报答不完的。而对父母尽孝也是有层次的,我们希望每个人好好躬亲实践。

总之,“小孝奉亲”而贵在恭敬和顺,“中孝弗辱”而贵在品行高尚,“大孝显祖”而贵在尽忠报国,“至孝通神”而贵在心诚之至。而扪心自问,我自己能达到尽孝的哪个层次呢?

壹点号沼鸣拾贝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读《论语》 悟“孝”的层次》,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3)
  1. 神圣战龙2024-01-08 17:40神圣战龙[山东省网友]103.252.248.40
    通过阅读《论语》,我对“孝”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受益匪浅。
    顶7踩0
  2. BLADE2023-12-30 13:12BLADE[天津市网友]203.18.73.172
    《论语》的智慧让我重新审视了“孝”的意义,对家庭关系有了新的体会。
    顶10踩0
  3. 素书2023-12-21 08:44素书[香港网友]103.226.80.63
    读了《论语》后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孝”的含义,受益良多。
    顶2踩0
相关阅读
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坐看东南读《论语》(十五)

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坐看东南读《论语》(十五)

...结的雅趣、也很有道理。我经常思考,觉得读书也有三个层次,我的水平远远没有王国维大师高,总结的这三个层次很通俗:第一是谋生。不读书连个像样的工作都没有,书读好了,可以考公务员、可以进好企业、可以创业,可...

2023-12-31 #经典句子

《论语》说“君子不器” 君子当全才?这话用道家思想解读更经典

《论语》说“君子不器” 君子当全才?这话用道家思想解读更经典

...才。如果觉得浅层理解不够,我们可以结合老庄思想,深层次一些理解“君子不器”这句话。于此,这句话可能是在告诫世人,君子不会拘泥于“器具”的表象,而会透过表象,看到让“器具”之所以是“器具”的那具有灵活性...

2023-05-05 #经典句子

浅谈《论语》:孔子的伟大

浅谈《论语》:孔子的伟大

...错误的,从而引导中国社会的前进。故此,做学问有两个层次,一个层次,如鲁迅、柏杨,面对社会弊端,于万马齐喑时,发出呐喊,以笔做刀,刺向黑暗与丑恶,以唤醒国人麻木的灵魂。这是勇者。另一个高更的层次,就是立...

2012-09-05 #经典句子

《论语》导读之六:在《论语》中 表明了孔子教育弟子的理想人格

《论语》导读之六:在《论语》中 表明了孔子教育弟子的理想人格

...的人。“爱”即友爱,爱人。“众”是众人,不分种类、层次,没有差别。和所有的人都友爱相处,对人一视同仁。“而亲仁”,“亲”指亲近,靠近,没有距离感。“仁”指具有仁德的人,即有修养、有爱心、善良的人。意即...

2008-04-16 #经典句子

都说“半部论语治天下” 我们为什么要读论语?

都说“半部论语治天下” 我们为什么要读论语?

...大气,值得每个人看看!● 你的点菜水平,暴露了你的层次● 中国龙脉上埋着三个人,一个挖不开,一个不敢挖,一个不能挖● “人穷别说话,位卑莫劝人”,后面两句更经典,却少有人知● “命苦之人,一看便知”,命苦...

2024-01-03 #经典句子

学习通APP《论语》精读单元测试答案2021

学习通APP《论语》精读单元测试答案2021

...”可以用来形容“土地”,故选C。在马斯洛的五个需求层次理论中,最高需求层次为()。A.爱和归属的需要B.受人尊重需要C.安全需要D.自正确答案:D解析:马斯洛把人的需要由低到高的次序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

2022-12-17 #经典句子

《论语》有云:“不患寡而患不均”是什么意思?如何理解?

《论语》有云:“不患寡而患不均”是什么意思?如何理解?

...“不患寡而患不均”这种指导思想的对象应该体现在同一层次、同一级别的分配对象上。因此我们要公平地、积极地看待“不患寡而患不均”这一思想。以上就是关于“不患寡而患不均”这句话的意思和理解。

2023-07-08 #经典句子

湖南日报·古树芳踪国学名家大讲堂之《论语》2019年第一讲开讲

湖南日报·古树芳踪国学名家大讲堂之《论语》2019年第一讲开讲

...违,是诚敬,是顺从,是继志,是安心。”他解释,最低层次的孝道是孝父母之身,中等孝道是孝父母之心,上等孝道是继父母之志,最高层次的孝道是让父母安心。对此,古树芳踪负责人陈芳感触颇深:“子女唯有心存爱敬,...

2016-08-08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