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父子不同席 叔侄不对饮 这句俗语到底有什么忌讳 多数人不知!

时间:2023-12-11

我国是世界上公认的礼仪之邦,文明古国,礼记中有这样一句话,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意思是人之所以称之为人,是因为既懂礼貌,又有道德规范自己的行为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212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在我国五千年文明史的形成过程中,人们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同时也形成了一系列的道德准则和完整的礼仪。

我国是世界上公认的“礼仪之邦,文明古国”,《礼记》中有这样一句话,“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意思是人之所以称之为人,是因为既懂礼貌,又有道德规范自己的行为。

而且我国的礼义文明渗透各个领域,礼是一种社会意识,而仪则是礼的表现形式,现在我们会把古人的一些礼仪加以改良,去除糟粕留其精华,加上现在的一些观念习惯形成了一套更为完善的礼仪系统。

但是古代的传统中,有很多还是可以继承发展的,特别是有一些俗语,简短几个字却大有深意,俗话说,“父子不同席,叔侄不对饮”,那这句话到底包含了什么样的禁忌呢?有很多人不知道,特别是现在的年轻人,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看完就秒懂了!

图片:父子同席吃饭剧照

“父子不同席,叔侄不对饮”这句俗语之所以流传至今,是因为蕴含着被大家认可的道理,这句话在农村流传更广,过去的农民由于生活条件的原因,接受的教育有限,思想相对来说也就比较封闭,农村常常流行的一些俗语、俚语,都是祖先在实践生活中总结出来的。

在流传的过程中又加以改良,这些俗语押韵合辙、朗朗上口,很容易被记住,而且其中的道理也容易理解,有明显的特点,所以更容易口口相传。

“父子不同席,叔侄不对饮”这句话,说的是农村在酒席上的一种习惯,实际上这句话里包含着一些禁忌。

图片:古代农村酒席剧照

孔子创立了儒家文化,儒家文化的中心思想是三纲五常,其中三纲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是,仁、义、礼、智、信。

从儒家文化中可以看出,那个时候的人跟人之间并不是平等的,所以儒家文化倍受历代统治者的推崇,他们用这种文化束缚百姓,当然也有好的一面,就是教育百姓应该遵守应有的礼仪,儒家文化对中国的文化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在儒家文化中,特别被推崇的是孝,三纲中有父为子纲的说法,父子并不是平等的,父亲对孩子的命令,孩子绝对要服从,并且父亲的权威不允许儿子质疑。当然父亲也要在孩子面前起到表率作用,单是基于这一点,儿子就是没有资格跟父亲坐在同一张桌子上吃饭的。

图片:儿子跟父亲坐在同一张桌子上吃饭剧照

我国的酒桌礼仪也有诸多的讲究,“父子不同席,叔侄不对饮”这句话中的“席”不是凉席炕席的席,是农村说的大席,就是酒桌的意思。

在我国,酒能够起到联络感情增进友谊的作用,如果在饮酒的时候失了礼数,就失去了饮酒的意义。吃酒席时座次是很有讲究的,一般正对着门口的位置是主位,是长辈或领导所坐的位置。而且按照每个客人的受重视程度,相对应地坐在什么位置上,主人都会给安排好。

其次菜品也是有讲究的,什么级别的酒席会上什么样的菜品,在饮酒过程中斟酒的顺序,以及酒杯的浅满,都是学问,既然酒席会有这么多的讲究,所以为前来参加酒席的客人安排座次,是在整个酒桌礼仪中的重中之重,那么父子自然是不会被安排在一张酒桌共同饮酒的。

图片:正对着门口的位置剧照

另外酒席的设立也是分等级的,就像当年的刘邦在参加县太爷欢迎吕太公的宴席时,也是没有资格坐在堂上,幸亏他机敏喊了贺万钱三个字,才有幸坐在堂上。

所以不管什么样的酒席都是有级别的,哪怕同一张桌子上吃饭也有贵宾与普通宾客宾之分。父亲作为长辈,所以只能跟父亲同辈的人坐在一起,而儿子只能跟小辈坐在一起。

现在看起来这句话之所以仍然适用,还有另外一个原因,父辈在家中要有一定的威严,有足够的权威性,如果父子两坐在一席间喝酒,父亲万一因为饮酒而失态,会影响自己在孩子心里的形象,如果孩子喝酒说出冒犯自己父亲的话,也是不妥当的,所以为了双方都不失了体面,也会尽量不让父子同席。

图片:刘邦参加吕太公的宴席剧照

再就是饮酒的时候大家更注意一种氛围和心情,年龄相仿的人在一起有共同话题,孩子如果跟父亲在一起喝酒的话也很拘谨,这酒喝的也寡淡。

而父亲当着自己的孩子的面也放不开,酒喝起来自然没有滋味,只有跟自己同辈人才能畅所欲言,正所谓酒逢知己千杯少,喝酒需要有氛围,有心情才能够尽情畅饮喝到尽兴。

图片:跟同辈人尽情畅饮剧照

叔侄不对饮也是类似的原因,叔叔是自己父亲这一辈的人,所以叔叔是不能跟自己的侄子同席的,自然也就没有对饮的机会了。

退一步来说,因为过去很多侄子跟叔叔年龄相仿,平时一起打打闹闹是可以的,但一旦到了正规场合,叔叔不管年龄大小还是会得到应有的尊重,万一在喝酒的时候,忘记了这些规矩,失了分寸,那可就贻笑大方了。

所以为了防止出丑,也要避免叔侄对饮。现在大家懂这句所包含的禁忌了吧。这句俗话看似含有封建意识,但仔细想想也是有一些生活哲理的。

现在有很多年轻人,就是因为不太在意这些老理儿,而被人吐槽没素质没规矩没教养,在当今改革开放的年代,我们可以借鉴这些文化礼仪,但也不拘泥于这些俗套。

图片:叔叔跟自己的侄子同席剧照

通过这些俗语可以看出我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我们作为璀璨的中华文化继承者,可以说知之甚少。这浩瀚的知识海洋,需要当代年轻人去了解,去探索。

在生活中做一个有心人,对民间流行的这些俗语加以细细揣摩,并运用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一定会被人当做是一个有素质的人。不知道小伙伴们还知道哪些俗语呢?可以跟大家一起来分享哦!

文章作者:大慧

整篇图文由大咖说史工作室团队制作!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父子不同席 叔侄不对饮 这句俗语到底有什么忌讳 多数人不知!》,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1)
  1. 别了-疯子2023-12-26 22:27别了-疯子[安徽省网友]123.179.243.76
    这句俗语原来还有忌讳啊,真的不知道呢!
    顶0踩0
相关阅读
俗语“父子不同桌 叔侄不对饮” 古人的2句经典名言 句句在理

俗语“父子不同桌 叔侄不对饮” 古人的2句经典名言 句句在理

...“燕子不飞穷苦之门”这一说法了。 二、父子不同桌,叔侄不对饮。 说到喝酒,这里面还是有许多学问的,中国的酒文化也是博大精深。众所周知,我国的饮酒文化历史悠久,由上千年的演变形成了如今的酒桌文化,不论是...

2023-12-11 #经典句子

俗语:“父子不同桌 叔侄不对饮” 古人两句话经典 有道理吗?

俗语:“父子不同桌 叔侄不对饮” 古人两句话经典 有道理吗?

...就成了燕子不飞穷苦之门了。第二句就是:父子不同桌,叔侄不对饮。其实这句话吧,就是在喝酒方面的文化了,喝酒里面的学问也是很大的,从古至今,中国的酒文化也是博大精深。从一开始在古代的饮酒文化,成为了我们如...

2023-09-13 #经典句子

俗语“父子不同桌 叔侄不对饮” 啥意思?古人的话有道理吗

俗语“父子不同桌 叔侄不对饮” 啥意思?古人的话有道理吗

...我们现在经常会听老一辈说这样一句俗语“父子不同桌,叔侄不对饮”。初听这句俗语,感觉很奇怪,为什么父子不能同桌,叔侄不能对饮,其实这句俗语,是酒桌上的文化,里面涵盖了酒桌上的礼仪。父子不同桌古人比较重视...

2023-07-03 #经典句子

农村俗语:“父子不同桌 叔侄不对饮” 说的啥意思?有道理吗?

农村俗语:“父子不同桌 叔侄不对饮” 说的啥意思?有道理吗?

...且还有深刻的含义。比如农村的老俗话:“父子不同桌,叔侄不对饮”说的是啥意思?有道理吗?其实这些俗语都是指辈分关系和一种尊敬关系,而并非指俗语本身简单的表面意思。大家都知道,在农村喝酒比较讲究,一般来说...

2020-11-30 #经典句子

俗语:“父子不同桌 叔侄不对饮” 老祖宗的经典名言 有何讲究

俗语:“父子不同桌 叔侄不对饮” 老祖宗的经典名言 有何讲究

...用的,需要带有辩证的思维去看待。就好比父子不同桌,叔侄不对饮,作为老祖宗的经典名言,这句话到底有哪些讲究呢?本文带领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一、父子不同桌,叔侄不对饮对于标题的这句话,其实通过字面上理解,...

2023-12-11 #经典句子

俗语:“父子不同席 叔侄不对饮” 是何意思?酒桌上的讲究吗

俗语:“父子不同席 叔侄不对饮” 是何意思?酒桌上的讲究吗

...,那就会惹人笑话的。而在过去就流传着“父子不同席,叔侄不对饮”的说法,那老祖宗这话说的是什么意思呢?还有道理吗?这句话的意思倒是好理解,就是说在酒席中父亲和孩子是不能坐在一张桌子上的,并且叔叔和侄子也...

2023-01-09 #经典句子

“师徒不对坐 父子不同席”农村的这句老话到底蕴含什么样的含义

“师徒不对坐 父子不同席”农村的这句老话到底蕴含什么样的含义

...是古代的礼仪,现在没这么多讲究了。父子同席很正常,叔侄对饮也无不可。至于师傅,现在更正确的做法是,师傅在训示,你得盯着师傅看着,以示你在认真听。这句话同时还有对立面的意思,师傅把徒弟教会了,徒弟很可能...

2023-12-10 #经典句子

古语中的父子不同桌 叔侄不对饮 这句话什么意思?

古语中的父子不同桌 叔侄不对饮 这句话什么意思?

古语中的父子不同桌,叔侄不对饮,这句话什么意思?这句话,说的是自古以来沿袭的风俗习惯。源自《礼记》一书,书中的“曲礼上第一”篇中有载,“父子不同席”。席与桌同义,而题目中的后半句“叔侄不对饮”,则是前...

2023-11-16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