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古语中的父子不同桌 叔侄不对饮 这句话什么意思?

时间:2023-11-16 06:17:02

相关推荐

古语中的父子不同桌 叔侄不对饮 这句话什么意思?

古语中的父子不同桌,叔侄不对饮,这句话什么意思?这句话,说的是自古以来沿袭的风俗习惯。源自《礼记》一书,书中的“曲礼上第一”篇中有载,“父子不同席”。席与桌同义,而题目中的后半句“叔侄不对饮”,则是前半句含义的一个引申,表达的意思都是一样。

“同席”一词,源出自于 《庄子·德充符》,文曰"其明日,又与合堂同席而坐",就是大家坐在一起的意思。席就是竹席,用草或苇子编成的成片的东西,主要作用就是坐或者卧。

《世说新语》中有一个关于席子的故事,说的是“(管宁和华歆)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书如故,歆废书出观。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这里说的是,管宁和华歆都是名士,年轻时候一起读书,华歆见到门外有豪车驶过,非常羡慕,把书丢了跑出去看,而管宁毫不动心。后来管宁就把他俩坐着读书的席子一割为二,表示断绝友谊。

说这个故事,可能有些偏题,但主要是为了说明古代“席”这个东西,在礼这个方面代表比较重要的含义,如同“割袍断义”的说法。

除了上面说的《礼记·曲礼上》中记载的"父子不同席",其他还有许多史籍古书上有关于“同席”的记载,如《史记·滑稽列传》中写道,"日暮酒阑,合尊促坐,男女同席,履舄交错,杯盘狼藉。"这里重点的是后八个字,“履舄交错,杯盘狼藉”,意思是鞋子杂乱地放在一起,杯子和盘子吃得乱七八糟,是比较混乱的一个现场。这在男尊女卑和授受不亲的时代,这种场面无疑是有失礼仪的。

说到这里,“父子不同席,叔侄不对饮”的意思,就很容易理解了。在辈分不对等的用餐环境,很容易发生一些失礼和尴尬的事情。

这两句话,指的是父辈和子侄辈,是不能在同一张桌子上用餐的,特别在比较正式的家庭聚餐和接待重要客人的正餐。繁琐的用餐规则,确实是封建尊卑伦理道德观念的延续和体现,但说起来,这个规矩在很多方面还是有道理的。比如,同一桌上都是比较有身份的人或者是长辈和长辈的同辈,作为年轻的子侄辈,坐在同一张桌子上是不合适的。

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尴尬”,一是作为年青人的后辈,坐在长辈们的桌子上,既不能插话,也不能随意吃喝,而且长辈的话语还有可能引到自己身上,其实是一件很别扭的事情;二是长辈家人,在饭桌上多多少少都会谈论事关家庭发展和亲戚关系的事情,有年轻人在,多多少少会影响交流,这种礼节在农村比较明显;三是作为年轻人,在长辈们同席的时候,多半会沦为倒酒、点烟、跑腿的waiter,如果坐下喝酒、吃饭,久而面红耳热,很有可能有失礼的情况。

至于“叔侄不对饮”,也有一定的道理,过去的农村非常讲究辈分,有“穷大辈”、“富小辈”之说。叔叔,是父亲的弟弟,有时候父辈的末弟(小叔叔)与儿女的年龄相差不大,但是排辈的时候,却必须严格按照宗谱计算。所以,辈分产生的隔阂,作为两个辈分的人,只能按照尊卑上下坐卧行止,“对饮”是相对随意的就餐方式,叔叔和侄子这样做,也是违背伦理道德的。

除了以上原因,另一个重要方面,如果两个年龄差距不大的人,交际中很容易因为志趣相投产生共同语言,也很容易因为小摩擦而产生矛盾嫉恨,即使不在酒后,也会吵架拌嘴,更何况对饮之后。除了“父子不同桌,叔侄不对饮”,《礼记》中还记载了其他一些关于“父父子子”的伦理规矩,这里列举一些:

“为人子者,父母存,冠衣不纯素。孤子当室,冠衣不纯采。”——这是对服饰的要求。

“年长以倍则父事之,十年以长则兄事之,五年以长则肩随之。”——这是社会关系的规定。

“为人子者,居不主奥,坐不中席,行不中道,立不中门。”——这是对举止行为的约束。

“见父之执,不谓之进不敢进,不谓之退不敢退,不问。不敢对。此孝子之行也。”——这是对孝道的要求。

那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古语存在呢?这要从三代时期形成的古礼讲起。古代社会,是礼法社会,礼仪在古代社会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与法是并存的。周公的“制礼作乐”、孔子哀叹“礼崩乐坏”,都说明了“礼”在调整社会关系中的重要意义。

著名的古代著作《论语·颜渊》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在这里,孔夫子提出了关于“礼”的概念,就是具化为“君臣父子”的五大关系,这几大关系成为整个封建社会的礼法道德支柱,一直沿袭到民国时期,甚至如今还有它的痕迹存在,可以说是影响深远。

夫子如是说之后,齐景公虽然没有聘用他,但是这些观点一定是有所启发的,到了董仲舒利用到极致,派生出天人感应的大一统思想,儒家道德观由此确立。这种人与人之间的伦常关系,作为法的重要补充,明确了社会运转的基本规则,也让社会关系更加高效和坚固。中国的儒家,在原有的“君臣父子”观,进一步炮制了“五伦”观(夫妇,父子,兄弟,朋友,君臣),伦常秩序正式确立和遵守,数千年不变。

传统的伦常观念中,包含了许多的道德要求,即使在今天看来,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以及西风东渐的持续影响,很多人伦关系的基础已经发生了改变。社会道德的基本细胞内加入了很多西化元素,甚至许多家长在培养和引导下一代时,有意无意的灌输了更多的西化意识,以至于在中国的国土上长出了许多变色的“西苗”。

这个现象是值得关注和警惕的,新中国建立之初,四万万国民万众一心、急流勇进,每个人心中无比崇拜精神领袖,思想高度统一,无往而不胜。后来随着西方因素的不断深入,国人的世界观产生了不同方向的变化,传统的中华人伦道德理念与渗透的西方道德观念严重冲突,西节、西教大行其道,国学传统处于消沉境地,甚至沦为边缘。这在中青年人中比较明显,哈美哈日哈韩,崇尚国外名牌,金钱享乐至上,置父母亲情于不顾不问,一门心思贴靠异国风光。而在保留传统文化基因的国人中,这种“中学为衰、西学为乱”的社会现象,却让他们非常痛苦和困惑,甚至不知所终。

所以,现今社会提倡的“文化自信”,就是迷茫思想的一盏明灯。像当代伟人所说的,它能"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是我们文化发展的母体,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2)
  1. @小傲2024-01-26 03:13@小傲[四川省网友]203.25.202.249
    或许是强调家族中的现实困境和矛盾,暗示了家族中存在的心结和问题。
    顶0踩0
  2. 倔强的向日葵2023-12-21 16:45倔强的向日葵[湖南省网友]103.238.199.236
    看来是在描绘家族关系的复杂和微妙,传达出家族成员之间的疏离和隔阂。
    顶0踩0
相关阅读
农村俗语:“父子不同桌 叔侄不对饮” 说的啥意思?有道理吗?

农村俗语:“父子不同桌 叔侄不对饮” 说的啥意思?有道理吗?

在农村生活的人,都或多或少的听说过一些老话俗语,有的老话说的是自然现象,有的说的是人情世故,有的教育启示人

2020-11-30

俗语“父子不同桌 叔侄不对饮” 啥意思?古人的话有道理吗

俗语“父子不同桌 叔侄不对饮” 啥意思?古人的话有道理吗

泱泱华夏,礼仪之邦,在古代的时候,人们都非常重视规矩和礼仪,晚辈与长辈相处时,一向不敢逾越了规矩,所以,我们现在经常会听老一辈说这样一句俗语父

2023-07-03

俗语“父子不同桌 叔侄不对饮” 古人的2句经典名言 句句在理

俗语“父子不同桌 叔侄不对饮” 古人的2句经典名言 句句在理

俗语的特点是比较简单,通俗易懂,同时又能告诉我们许多道理,从古时一直流传至今,必然有其值得我们去学习的地方

2023-12-11

“师徒不对坐 父子不同席”农村的这句老话到底蕴含什么样的含义

“师徒不对坐 父子不同席”农村的这句老话到底蕴含什么样的含义

在农村流传着很多的俗语,这些属于经历时间的沉淀很多逐渐的流传了下来,它们有的包含古代劳动人民的经验智慧,有的包含古老中国的悠久文化传统

2023-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