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叛乱平息后皇叔危在旦夕 大臣的一句话打消了皇帝的杀意

时间:2023-12-08

他认为凭借着自己对藩王制的完善,后世子孙必然能避免历史的覆辙,在亲情的羁绊下,守望相助,让朱氏王朝万世不朽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203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朱元璋是一个很重视家庭的人,在为新生的帝国设立管理体系时,他不顾大臣的反对,执意施行了藩王制。

他认为凭借着自己对藩王制的完善,后世子孙必然能避免历史的覆辙,在亲情的羁绊下,守望相助,让朱氏王朝万世不朽。

他没想到,就在他死后的30年里,他的后人为了争夺皇位,大打出手。两次叛乱都有一个相似点,都是叔叔去造侄子的反。

历朝历代,造反都是重罪,于是皇帝要杀叔叔,关键时刻,要不是有个大臣劝阻说,你爷爷只有三个儿子!明宣宗朱瞻基就把他皇叔一脉的人都杀光了。

朱允炆是朱元璋的孙子,也是明朝的第二位皇帝。他继位后,重用文官,改掉了朱元璋留下来的弊政。在黄子澄、方孝孺等大臣的辅佐下,开始削藩。

半年内就相继剥夺了五个藩王的权力。但这些举措也引起了其他藩王的不安,尤其是坐镇北方的朱棣。与其他藩王不同的是,朱棣从小就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军事才能非常出众,因此被朱元璋分封到了北方。

而北方的游牧民族,历来是中央王朝的心腹大患,尤其当时北逃元朝余孽依旧有着很强的实力。为了对抗北方之敌,边军的指挥权也被交到了朱棣手上。面对建文帝咄咄逼人的攻度,不甘引颈就朱棣竖起“清君侧”的旗帜,挥军南下。四年后,朱棣入南京称帝。

在整个靖难之役中,朱棣的次子朱高煦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在建文二年的白沟河之战中,朱高煦率领骑兵冲阵,成功斩杀了南军统帅瞿能父子,赢得了这场至关重要的战斗。

朱棣一生共有三子,长子朱高炽早在朱元璋还活着的时候,就被立为了世子。在四年的战争中,朱高炽一直坐镇北京城,负责前线大军的后勤工作。与低调谦恭世子不同,朱高煦的性格就显得非常蛮横,权力欲非常旺盛。尤其在战场上立下了无数功劳后,更是认为太子之位,非自己莫属。

朱棣登上皇位后,却迟迟没有立太子,大臣们都支持立世子为太子,最终,朱棣还是听从了大臣的意见。朱高煦千盼万盼,没想到盼来的是这么一个结果,于是他已经起了造反夺位的心思。

朱棣死后,太子朱高炽即位,但即位不久后便逝世了。朱高煦非常兴奋,认为这是天意,于是更加积极得为造反做准备。在朱高炽的长子朱瞻基继位不久,朱高煦就效仿其父朱棣起兵“靖难”。

朱瞻基收到朱高炽造反的消息后,非常重视,于是御驾亲征,根本不打算给朱高炽留下一丝机会。看到亲自带兵的朱瞻基,朱高炽傻眼了,犹豫再三后,也只能出城投降。

朱瞻基自然不会因为朱高炽的临阵投降,就宽恕他,而是采用了一种非常残忍的刑罚,将他这位皇叔活活烤死。朱高炽死后,这场因造反而起的余波,并没有就此平复。朱棣的三个儿子,还有一个活在世上。

朱高燧在得知二哥被侄子活活烤死后,每天都过得心惊胆战。就在朱高燧提心吊胆的时候,朝廷内一场关于如何处置他的会议,正在召开。

朝堂上,很多大臣都主张以“同谋叛乱”的罪名,把朱高燧也给烤了,作为皇帝的朱瞻基自然是希望把潜在危险都消灭在萌芽里的。就在朱瞻基准备下令捉拿朱高燧时,一个大臣站了出来,大声反对。

这个人在历史上非常有名,他就是一代名臣杨士奇。而为什么作为名臣的杨士奇会反对众人的决议呢?

其实早在朱棣时期,他就为朱高燧说过好话。人们都普遍偏爱小儿子、小女儿,朱棣也不例外,朱高燧仗着有朱棣的宠爱,从小就飞扬跋扈,做出了很多违法乱纪的事情。有一次,朱高燧护卫叛乱,朱棣找他来问责,他却称自己并不知情,朱棣因此而大怒。

当时正是杨士奇开口求情,朱高燧才没有受到太重的惩罚。作为一代名臣,杨士奇看人的眼光是非常准,他看得出来,朱高燧就是一个纨绔子弟,没有什么才能和野心。

于是当朝廷众臣都开口要处死朱高燧时,他才站出来反对。他对朱瞻基说:“太宗只有三个儿子,如今先帝驾崩,汉王朱高炽伏诛,就只剩赵王朱高燧了。

赵王毕竟没有公开造反,你若把他也给杀了,先帝和太宗在九泉之下,也会非常伤心的。如果你就此宽恕他的过错,他肯定会非常感激你,从此再无二心。”

朱瞻基也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经过杨士奇的提点,他很快就想通了其中的因果。他要的只是清除掉威胁皇权的因素,而不是为杀人而杀人,杀掉朱高燧很简单,但不管杀他的理由怎么充分,终究是会留下残害皇叔的污点的。

想通此事之后,他非但没有治朱高燧的罪,反而亲自上门将大臣们的奏折拿给朱高燧,之后又在朱高燧惶惶不安时,出言安慰,并当着朱高燧的面,把奏折给烧毁掉了。如梦初醒的朱高燧也渐渐读懂了朱瞻基的深意,本就没有什么野心的他,很爽快将手中的兵权交了出去。从此之后,他就安心过上了闲散王爷的生活,终明一朝,他和他的后人,都没有做出谋乱之举。

常言说得好,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在一生中,我们都会遇到很多次选择,有的选择会影响到我们今后的人生。很多人在面对人生的选择时,往往会显得举棋不定,最终难免跟随主流的做法,选择随大流。

这时候,就需要我们沉下心来,屏蔽掉那些扰人的声音,像杨士奇一样去思考问题本质。只有当我们看清事物的本质之后,我们所做出的选择才不会付出过于沉重的机会成本。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看到孝庄的复原图,才明白为何皇太极不爱,而多尔衮却十分痴迷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叛乱平息后皇叔危在旦夕 大臣的一句话打消了皇帝的杀意》,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3)
  1. 匸小薇2024-01-07 14:36匸小薇[天津市网友]103.25.29.116
    这段历史真是惊心动魄,叛乱平息后皇叔的境遇实在让人揪心,大臣的一句话意外地改变了一切,政治斗争的阴谋诡计令人唏嘘不已。
    顶30踩0
  2. Dr.Na 爷2023-12-28 11:14Dr.Na 爷[河南省网友]203.12.90.107
    叛乱平息后,皇叔的生死成了焦点,大臣的一句话竟然改变了皇帝的决定,权力的游戏令人匪夷所思。
    顶6踩0
  3. 飘渺晨枫2023-12-18 07:52飘渺晨枫[天津市网友]203.56.12.91
    皇叔危在旦夕,大臣的一句话打消了皇帝的杀意,历史上的政治斗争真是曲折离奇。
    顶4踩0
相关阅读
他在酒席上说错一句话得罪了太后 但是后来皇帝却用他平息叛乱

他在酒席上说错一句话得罪了太后 但是后来皇帝却用他平息叛乱

西汉初期有一位大臣,这个大臣博学多才,而且还有背景,这位大臣就是窦婴,窦婴是谁?是汉武帝奶奶窦太后兄弟的儿子,换句话说,他叫窦太后叫姑姑,按说有这样的关系,肯定是荣华富贵集于一身啊,但是窦婴与他的这位...

2023-11-11 #经典句子

大臣说了这样一句话 为何皇帝的脸都绿了?

大臣说了这样一句话 为何皇帝的脸都绿了?

殷羡是东晋的大臣,也是魏晋时期的名士,在名将的手下当长史,陶侃非常重视他,苏峻叛乱之后,陶侃成为了平叛联军的领导者,殷羡有军事谋略,他尽心给陶侃出谋划策,平息叛乱的过程中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是东...

2009-06-15 #经典句子

5岁小孩当上王爷 未满十岁被赐死 死前的一句遗言竟成经典名言

5岁小孩当上王爷 未满十岁被赐死 死前的一句遗言竟成经典名言

...将殷淑仪立为皇后。不过一来当时的皇后并无过错,二来大臣们也是极力反对。无奈之下,皇帝只好作罢,不过他始终感觉亏欠殷淑仪,因此也就更加宠爱,甚至到了言听计从的地步。不久之后,殷淑仪为其生下了她和皇帝的长...

2014-11-06 #经典句子

刘邦大醉后即兴写首诗 短短23个字大气磅礴 世上再找不出第2首

刘邦大醉后即兴写首诗 短短23个字大气磅礴 世上再找不出第2首

...自己的夸耀。当时刘邦平息了叛乱凯旋而归,心里高兴和大臣们一起喝酒庆祝,借着酒劲刘邦写下了这首《大风歌》。此时他已经功成名就,翻了秦朝的统治,打败了项羽,建立了大汉帝国,并且平息了英布叛乱,此时的刘邦是...

2023-01-08 #经典句子

他篡夺皇位 玷污皇后 但是临死之前说的两句话却成为千古名句

他篡夺皇位 玷污皇后 但是临死之前说的两句话却成为千古名句

...己为皇上排忧解难的作用,哪怕皇上立后,都离不开这些大臣,如果有外敌侵犯,他们还可以为国家出力,平息叛乱,简单来说,一个朝廷要是想良好地运转,肯定是离不开这些大臣们帮助的,但是这些臣子并不会全都会帮助你...

2013-02-20 #经典句子

历史上唯一一个一生都没有说过一句话的传奇帝王 却在位几十年

历史上唯一一个一生都没有说过一句话的传奇帝王 却在位几十年

...司马曜 形象万事万物,总有始终。寻常百姓会死,官员大臣们会死,做皇帝的,当然也会死。在封建帝制时代,帝王们总以真龙天子自居,大臣上朝时虽然总说吾皇万岁,但皇帝也是肉体凡胎,早晚也要离开这个世界。朝堂当...

2022-11-21 #经典句子

三句话平定一省叛乱 这个刑满释放人员不简单

三句话平定一省叛乱 这个刑满释放人员不简单

...能平息,结果就被中央知道了。于是,汉宣帝就问朝中的大臣,谁才能出众,可以前往平息。丞相、御史都举荐龚遂。这个龚遂是谁呢?其实他是汉废帝刘贺的人,其地位相当于现在的省府秘书长。刘贺被废后,他手下的二百多...

2023-09-26 #经典句子

都知刘伯温神机妙算 但还不如刘邦 一句话穿越五十年 竟成真了

都知刘伯温神机妙算 但还不如刘邦 一句话穿越五十年 竟成真了

...,巩固政治,使世界更加和平。平息叛乱后,他担心远离皇帝的江淮地区稳定。他的儿子太小,不能在这里待很长时间。这时,我们不得不提一个人,那就是高祖的侄子刘濞。他的父亲是高祖的二哥,他被派到北方去做王。后来...

2015-11-15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