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苏轼临终绝笔词 用廿八字写尽人生禅意 后人却只懂前三句

时间:2023-12-08

对史家而言,它是空前绝后的盛世;对文学家来说,它又是文学艺术创作的滥觞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152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北宋是个了不起的朝代。对史家而言,它是空前绝后的盛世;对文学家来说,它又是文学艺术创作的滥觞。北宋的文学家不胜枚举,书画有苏黄米蔡宋四家,散文有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唐宋八大家占据六席),诗词有柳永、李清照、秦观等等,他们以卓越的艺术天赋成为各自领域的佼佼者。韩愈曾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那些具备优秀的文学家不是所有领域都擅长,往往是凭借某项专业特长成就自己文坛一哥的地位。

当然也有例外,比如北宋复合型文学家苏轼。苏轼,号东坡先生,历史上也称他为苏东坡。苏轼的历史知名度不言而喻,一定程度说,苏轼已经成为整个宋朝的符号。一说宋朝必然会联想到苏轼,那首水调歌头也会跃上心头。

“四海一生踏歌行”。很早以前看到这句话,似乎用它来形容苏轼的一生最为贴切。苏轼一生处在贬谪的状态,而且是一贬再贬,从汴梁城一路经过黄州、常州、杭州,最远达到海南的儋州。苏轼少年早慧,年纪轻轻中得进士,两位夫人王弗和王闰共为他生育四个儿子。

公元1072年,时年三十五岁的苏轼喜得贵子苏过。七年后,苏轼四十二岁正值人生壮年,原本正是干事创业的黄金时期,却赶上震动宋史的“乌台诗案”。苏轼侥幸躲过牵连,只落得个贬谪流放的惩处。苏轼没想到乌台遭贬,一贬便是二十二年,到死都没有回到汴梁施展抱负。

直到公元1100年,宋徽宗继位大赦天下,苏轼才接到北还汴梁的征召,不幸的是苏轼已是花甲之年,难以承受颠簸劳苦,最终病死中途。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有人说,苏轼的人生经历看似不幸,却也因祸得福,他绝大多数经典名篇都是在贬谪过程创作。

苏轼在流放途中,一直由三儿子苏过陪伴。苏过的童年见过意气风发的父亲,苏过的少年也亲眼目睹父亲流放的艰难处境,陪着父亲种过菜园、受过冷眼、住过茅屋。直到苏轼去世时,也只有苏过陪伴床榻前。苏轼苏过父子感情非常好,苏轼临终前唯一不能放心的人只有苏过。为此,苏轼专门赋诗一首送给他,希望能参透里面的玄机奥妙。这首诗也是苏轼留给后人的最后一首诗,里面包含着苏轼的毕生感言,它便是《庐山烟雨》: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短短二十八字,读过后有什么感觉。说心里话,初次读此诗觉得很一般。仔细品味一番,才发现原来是一首偈子诗。所谓偈子,是一种佛家题材的颂诗,是用诗歌的形式来表达深奥的禅意。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它都是那些得道高僧圆寂时,给众弟子留下的临终遗训。苏轼想通过这首偈子诗传达什么样的人生禅意呢。

此诗前三句以江南两大奇观“庐山”和“浙江潮”为开题,把原本宏伟壮观的天下奇景浓缩为一句诗,有“纳须弥于芥子,藏日月于壶中”的大气。紧随其后,苏轼的文笔一转写道“未到千般恨不消”,是说天下美景总是吸引着无数人前来观看,很多人总觉得不去看一看,内心便会充满遗憾,写得非常贴近生活实际。

“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是全诗的升华。它出自佛家《五灯会元》一段故事,说有位高僧三十年前尚未开始参禅悟道。那时的他看到山是山,看到水是水。直到悟透禅宗后,才知道自己眼前所看到的山水,早已不再是以前的山水。

苏轼言下之意是告诉苏过,人生也是如此。你曾经一直执着的红尘滚滚,到头来不过是一场虚幻。你仰慕山的高大挺拔,想着有朝一日攀登上去,等你真的达到山顶时,或许内心只有“不过如此”四个字。

人常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鸟之将亡,其鸣也悲。苏轼一生才华横溢,却仕途不顺,年轻时总想着做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哪里会想到自己身怀旷世奇才,却常年活在颠沛流离、食不果腹的流放生涯。终于,苏轼在人生接近终点的六十四岁那年,以一介凡夫俗子之身顿悟成“佛”,给儿子苏过留下四句人生的感悟。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苏轼临终绝笔词 用廿八字写尽人生禅意 后人却只懂前三句》,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1)
  1. 2班老五2023-12-25 01:282班老五[广东省网友]223.201.158.1
    苏轼临终绝笔的词真的太有深意了,人生的禅意都蕴藏在其中,可惜后人只看到了前三句。
    顶5踩0
相关阅读
陆游的一首绝笔诗 短短二十八字 字里行间都是拳拳爱国之心

陆游的一首绝笔诗 短短二十八字 字里行间都是拳拳爱国之心

...然没能等到自己想要的消息。弥留之际,陆游写下了一首绝笔诗:《示儿》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我知道我死了以后,世间的一切都不在于我相关。但这一身中我最大的遗憾...

2015-12-27 #经典句子

苏轼绝笔诗:短短24字说尽一生沧桑 通透豁达 治愈后世1000年

苏轼绝笔诗:短短24字说尽一生沧桑 通透豁达 治愈后世1000年

...是不是干脆放弃更好一些?我想,我们的老朋友苏轼这首绝笔诗,或许可以给你答案。自题金山画像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这是苏轼人生中最后一首诗,写下这首诗两个月后,他便离世了...

2016-07-08 #经典句子

苏轼绝笔诗:短短24字说尽一生沧桑 通透豁达 治愈后世人心

苏轼绝笔诗:短短24字说尽一生沧桑 通透豁达 治愈后世人心

...是不是干脆放弃更好一些?我想,我们的老朋友苏轼这首绝笔诗,或许可以给你答案。自题金山画像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这是苏轼人生中最后一首诗,写下这首诗两个月后,他便离世了...

2024-01-15 #经典句子

苏轼很有禅意的一首诗 短短四句话 却禅意悠远

苏轼很有禅意的一首诗 短短四句话 却禅意悠远

...把,还让他因为自己而受到牵连。苏轼以达观的态度对待人生,无酒无钱,就酌一杯清甜的菩萨泉,以水代酒,更显真情。 “劝尔一杯菩萨泉”,这一句寓含禅意。佛语说:“有佛出世,名为水天,教诸菩萨,修习水观,入三...

2023-01-29 #经典句子

苏轼很旷达的一首诗 短短二十八字 令人豁然开朗!

苏轼很旷达的一首诗 短短二十八字 令人豁然开朗!

...舞和力量的。纵观苏轼的这首诗,虽然它只有短短的二十八字,所描写的内容也只是寻常的生活小景:月夜拄杖漫步于山石高低不平的东坡,但是字里行间却透露出了苏轼幽独高洁的心性和旷达的人生态度,它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2018-07-28 #经典句子

苏轼极富禅意的一首诗 前两句很值得玩味 经常被引用

苏轼极富禅意的一首诗 前两句很值得玩味 经常被引用

...时期苏轼那颗从容优雅的心。和子由渑池怀旧苏轼(宋)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注:子由:苏轼的弟弟苏...

2014-08-09 #经典句子

苏轼一首咏唱西湖的诗作 短短二十八字 便美得令人心醉!

苏轼一首咏唱西湖的诗作 短短二十八字 便美得令人心醉!

“西湖的盛大,归拢来说,在于它是极复杂的中国文化人格的集合体。”这是余秋雨《西湖梦》里的一段话。看到这段话的时候笔者脑海里就自动浮现了历代文人墨客描写西湖的诗句,杨万里那句“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

2010-08-21 #经典句子

苏轼此词 其中三句仅十六字 却重复了八字 构思精巧 令人叹服

苏轼此词 其中三句仅十六字 却重复了八字 构思精巧 令人叹服

虽然写词有诸多的忌讳讲究,但真正的作词大家,往往能打破俗套,出奇制胜。苏轼所写的一首词,便突破了写词的重复禁忌,词中有三句,仅十六个字,重复了八个字,占了一半,却成为了无人能出其右的名篇,构思之精巧,...

2009-08-18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