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身佩荷囊 衣袂飘香(文物有话说)

时间:2023-12-07

香囊,最初由佩囊发展而来。佩囊是用来盛放零星细物的小布兜。古人衣服没有口袋,一些随身携带的必需品,如印章、凭证、钥匙、手巾、钱币、珠宝、书籍、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131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香囊,最初由佩囊发展而来。佩囊是用来盛放零星细物的小布兜。古人衣服没有口袋,一些随身携带的必需品,如印章、凭证、钥匙、手巾、钱币、珠宝、书籍、食物或香草等,多贮放于这种囊内,外出时将其佩于腰间,故谓之“佩囊”,又称“荷囊”。因时间、形制、材质与盛放物品不同,佩囊又有各式各样的名称,如容臭、缨、缡、佩帏、熏囊、香囊、縢囊、香袋、花囊、香包、荷包等。香囊因囊中盛放香料而得名。从文献记载来看,古人佩戴香囊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佩戴香囊风俗日盛。屈原《离骚》中有“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江离、辟芷、秋兰均为香草。古人把香料佩带在身上,目的是让人与生活环境更加洁净、清香。丝绸之路开通前,西域和外国的香料尚未进入中原地区。多数情况下,人们把阴干的香草盛在精美的丝袋里。现存佩囊实物中,新疆鄯善苏巴什古墓出土的年代较早,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遗物。

到汉魏时期,“香囊”的名称正式出现在文献中。如繁钦的《定情诗》:“何以致叩叩?香囊系肘后。”可见,将香囊系在肘臂之下、藏在袖中,是当时一种佩戴香囊的方式。

渐渐地,香囊应用越来越广。比如,可悬挂于帏帐内,用于增加整个居室的香气。还有古人为了防止蠹虫蛀书,在书箱中放上香囊,让其挥发气味驱除蠹虫。还有人在厕所里置香囊以消除异味。可见,香囊在古代富贵人的生活中用途较广泛,是不可缺少的日用品之一。

在古人看来,很多植物都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常年闻香识味,有助于防治疾病。加之部分香草、香料本身即具有驱虫驱蚊功能,因此佩戴香囊逐渐被赋予更多文化含义,如祛恶气、避邪秽等。很多地方的端午习俗中,都有佩戴香囊的习惯,这和饮雄黄酒、熏艾草有同样的文化内涵。

香囊的制作工艺也更加丰富。形制、质地方面,除了布帛之外,还有玉镂雕而成的,有金累丝、银累丝、点翠镶嵌的。形状方面,有圆形、方形、椭圆形、倭角形、葫芦形、石榴形、桃形、腰圆形、方胜形等。

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4件“信期绣”香囊(见图),是难得的保存至今较为完整的汉代布帛香囊。其中一件出土于墓室北边厢,另三件放在东边厢出土的一件竹笥中。4件香囊整体形制相同,分为领部、腰部和底部,腰部有带用于封口系戴。腰以上的领部和囊里都用斜裁的素绢缝制,腰以下的囊部除1件黄褐色菱纹绮香囊用香色罗绮外,都以精美的信期绣缝制。香囊内均盛有蕙草、茅香、花椒、辛夷等香料。

除了布帛香囊外,金属制香囊在唐代较为常见。这是一种以花卉和动物纹镂空图案为主的空心金属球。

1987年,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出土的“鎏金双蜂团花纹镂空银香囊”,是迄今全国发现最大、最精美的一枚,重547克。香囊内外分三层,中间的焚香盂用于放置香料。它运用了陀螺仪原理,使用时里面的焚香盂始终会保持在水平状态,不会将香灰或火星溅出。香囊采用捶揲工艺成型,使用阳刻与阴刻相结合的手法。其通身用花叶装饰,等距离的六簇团花内都錾刻两只飞蜂,花叶间镂空,可使香气外溢。

到明清时期,精雕细琢的玉制香囊越来越多,如故宫博物院藏的清代白玉镂雕荷包式香囊和白玉镂雕双鱼式香囊等。

(作者为湖南省博物馆研究馆员,本报记者申智林整理。图片由湖南省博物馆提供)

《 人民日报 》( 2020年06月26日 07 版)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身佩荷囊 衣袂飘香(文物有话说)》,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3)
  1. 倾→落2024-01-07 07:36倾→落[国外网友]203.14.162.185
    这句话让我想起了古代的文人墨客,他们的生活真是充满诗意。
    顶9踩0
  2. 有一段时光以你为名2023-12-27 22:23有一段时光以你为名[福建省网友]203.34.39.169
    身佩荷囊、衣袂飘香,这简直是古代仙女的写照啊,太美了。
    顶44踩0
  3. 秋叶守望者2023-12-17 13:10秋叶守望者[广东省网友]202.14.129.173
    这句话真是令人陶醉啊,仿佛能感受到古代的风土人情。
    顶10踩0
相关阅读
风雅绵州|三台文物有话说 来看汉陶如何“笑傲江湖”

风雅绵州|三台文物有话说 来看汉陶如何“笑傲江湖”

...岁月封存的过去接下来我们将推出系列报道“三台文物有话说”让历史文物“活”起来,解密那些被岁月封存的故事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汉陶,听听它们的故事此外同一时期的陶俑还有来源:三台文旅 绵阳旅游作者/来源:四川...

2023-09-15 #经典句子

保护文物古建!牛郎织女有话说!

保护文物古建!牛郎织女有话说!

“公众号”可以订阅哦!和顺县历史悠久,孕育了“牛郎织女”的传说,2006年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牛郎织女文化之乡”后,2008年,“牛郎织女传说”被国务院正式公布为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2009年和顺县...

2023-09-03 #经典句子

文物话战“疫”——同心抗疫 山丹物文有话说!

文物话战“疫”——同心抗疫 山丹物文有话说!

在新冠疫情防控关键时刻,为进一步加强疫情防控宣传工作,充分发挥文物在传播知识、解读文化、弘扬精神、凝聚力量方面的积极作用,展现文物所蕴含的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彰显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家国情怀,山丹县文...

2022-12-15 #经典句子

《红色文物有话说》第二期:七个弹孔的毛衣

《红色文物有话说》第二期:七个弹孔的毛衣

来源:人民网“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这件布满弹孔和血迹的羊毛背心是“龙华二十四烈士”之一的冯铿的遗物。1929年,冯铿和丈夫冒着生命危险来到白色恐怖笼罩下的上海,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1月,正在秘密开会的...

2023-08-18 #经典句子

文物有话说|写《心经》洞为武则天沐浴第一道佛光

文物有话说|写《心经》洞为武则天沐浴第一道佛光

古代帝王常以“君权神授”来巩固执政地位 一代女皇武则天用佛教作为执政支撑 制造“弥勒佛化身下凡,应为天下主”的舆论 在封建男权社会当上了执政者 武则天与佛教的因缘 其实从还未出生就已经开始了 # 文物小贴士 # 皇...

2022-12-28 #经典句子

文物有话说|出生在广元的武则天长什么样子?

文物有话说|出生在广元的武则天长什么样子?

有人说她是仪容举止美丽的皇妃有人说她是文学、书法、乐舞皆通的才女有人说她是手刃狮子骢的勇士有人说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让我们一起走进皇泽寺博物馆揭开大唐盛世奇女子——武则天的神秘面纱在广元上西...

2023-06-28 #经典句子

转扩!最新防疫守则 江西文物有话说!

转扩!最新防疫守则 江西文物有话说!

...生健康综合原标题:《转扩!最新防疫守则,江西文物有话说!》

2024-01-20 #经典句子

贮贝器 滇青铜文明的代表(文物有话说)

贮贝器 滇青铜文明的代表(文物有话说)

⑤⑥⑦贮贝器,字如其名,就是用以贮藏海贝的容器,“贮藏贝币的青铜器”,用通俗的说法,可以理解为现代的“存钱罐”。贮贝器是滇地特有的青铜器,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在其他地区从未被发现过。自其被发...

2015-07-07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