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杜甫这句诗是我见过最美的“白露”诗

时间:2023-12-05

我们不是诗词的创作者,我们只是诗词的搬运工!如果你喜欢古诗词的话,欢迎关注我!说起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这句诗,大家应该都很熟悉才对!犹记得每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151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我们不是诗词的创作者,我们只是诗词的搬运工!如果你喜欢古诗词的话,欢迎关注我!

说起“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这句诗,大家应该都很熟悉才对!犹记得每年的中秋月饼盒子上,都会出现这句诗的身影,但是大家知道这句诗的出处吗?

其实,它出自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原诗如下: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那么,可能就有小伙伴疑惑了:这首诗我知道,明明是杜甫写了思念弟弟的诗,怎么又扯上了题目的“最美白露诗”呢?其实这都是有迹可循的。

我们先来说说白露,何为白露?顾名思义,白色的露。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八月节……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 意思就是说,中秋节过后,阴气逐渐加重,清晨的露水随之日益加厚,凝结成一层白白的水滴。

当然,这个阴气不是我们平时说的那个阴气,而是指寒气,肃杀之气。我们都知道秋天是比较秋高气爽的,而这种“秋高气爽”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理解为“肃杀之气”。

而杜甫这句诗里的“露从今夜白”,就是说,从今夜过后,露水会变成白色的,也是在暗示我们,杜甫当时所处的一个季节。

杜甫中年逢乱世,他写这首诗的时候,正好是安史之乱时期:安禄山、史思明从范阳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进洛阳,山东、河南都处于战乱之中。当时,杜甫的几个弟弟正分散在这一带,由于战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强烈的忧虑和思念。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这一句,既点出了时间,也告诉了我们地点。“戍鼓”,一看到这个词就知道,杜甫此时定然身在边塞,也只有边塞,才能承受住诗人的满腹思念之情。

而“边秋”虽然也告诉了我们诗人当时处在秋天,但是秋天也分初秋、中秋、晚秋,仅看这一句是分辨不出来具体时间的。这也就引出了下一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而下一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则告诉了我们,诗人此时即将步入“中秋”节序。一般来说,秋天分为初秋、中秋、晚秋三个阶段。秋天一共有6个节气,分别为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按照顺序来说,杜甫此时是将步入“中秋”。

白露时节,清露盈盈,总能让人生出些寒意来。再加上时局动荡,社会不安,那种凄清的氛围就更加浓厚了。就在此时,月亮出来了,杜甫看着月亮,却觉得还是故乡的月亮更明亮。

其实本来就是同一轮月亮,又怎么会有哪里更亮的情况呢?只不过是诗人太思念亲人了,所以才会产生如此强烈的情感。

由月亮转入抒情,杜甫在这里,衔接得十分自然。从古到今,月亮总是能引起人们无限的遐思,或思亲,或思情。杜甫也是如此。

在月亮的照耀下,杜甫竟觉出了一丝寒意来,又想起如今局势动荡,他与弟弟们分散在各地,无法相见,那种思念一下子就被放大了。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虽兄弟众多,但都离散,天各一方,早已经无法打听到他们的消息了。这种愁绪萦绕在心头,实在是很难快乐得起来。其实从这一句,我们也可以联想到安史之乱时期,百姓流离失所,饱经苦难的悲惨经历。

最后一句,与其说是杜甫的感慨,不如说是杜甫替广大劳动人民在抒发自己的情绪——“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中国古代交通不发达,人们一次离别往往终生也难以再相见,生离与死别似乎没有什么差别。更何况现在是战乱时期,本来平时送信就很不容易了,再加上现在的战争导致了人们流离失所,是生是死,都是很难预料的。

这时候,大家似乎就很能理解杜甫另外一首诗所说的“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所表达的情意了。

杜甫亲历了安史之乱,亲眼目睹百姓流离失所,这也不难理解为何他的诗总是以忧国忧民为主了。这是一个诗人发出的最悲怆的呐喊,也是一个时代的人们最无力的呐喊。

对于杜甫这首诗你是怎么看的呢?来评论区和小矣一起讨论吧!

完。

喜欢的话欢迎关注何不秉烛游矣~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杜甫这句诗是我见过最美的“白露”诗》,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3)
  1. 淡化·记忆2024-01-06 17:39淡化·记忆[江苏省网友]203.28.226.176
    杜甫的诗句总能够触动人心,这句对白露和故乡的描述让人感到无比温馨和深情。
    顶0踩0
  2. 红土风2023-12-26 20:29红土风[新疆网友]202.40.15.204
    这句诗真是太美了,能够触动人心,让人不禁想起自己的故乡和美好的回忆。
    顶7踩0
  3. 特雷西2023-12-15 23:19特雷西[山西省网友]103.5.252.191
    杜甫的诗句中蕴含着对故乡的思念和美好的表达,让人感受到深沉的情感。
    顶7踩0
相关阅读
杜甫一首思念弟弟的唐诗 其中有描写月亮的精彩诗句

杜甫一首思念弟弟的唐诗 其中有描写月亮的精彩诗句

...杜甫最精彩的思乡诗。且看: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这首唐诗的题目是《月夜忆舍弟》,是杜甫很有名气的一首五律诗篇。而且这首诗中有杜...

2023-09-28 #经典句子

那年寒露 杜甫抬头望月思念弟弟 写下一首诗 其中一句人人皆知

那年寒露 杜甫抬头望月思念弟弟 写下一首诗 其中一句人人皆知

...作品——《月夜忆舍弟》: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改变整个唐王朝命运的安史之乱爆发,这一场叛乱持续了近八...

2023-10-09 #经典句子

这首诗是杜甫对亲情最真挚的表达 短短40字流露出无尽思念

这首诗是杜甫对亲情最真挚的表达 短短40字流露出无尽思念

...首千古名篇。《月夜忆舍弟》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首先,这首诗首联就扣紧题目,从“夜”入手,戍边的鼓声是在纪实,烘托出了战乱时分...

2013-06-13 #经典句子

你可以不读这首诗 但却要知道“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这句话

你可以不读这首诗 但却要知道“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这句话

...舍弟》一诗。月夜忆舍弟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意思是:戍楼上的更鼓声隔断了人们的来往,边塞的秋天里,一只孤雁正在鸣叫。从今夜...

2019-06-16 #经典句子

杜甫一句“月是故乡明” 满满的人生辛酸泪

杜甫一句“月是故乡明” 满满的人生辛酸泪

...。《月夜忆舍弟》唐代·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月夜忆舍弟》这首古诗,应该是杜甫在夜间所作。因为夜晚,是最能让人孤独的时候,...

2017-03-29 #经典句子

这些经典名句都来自杜甫 不愧为名句制造机 膜拜

这些经典名句都来自杜甫 不愧为名句制造机 膜拜

...句。并认为要写出佳句,就必须有足以使人吃惊的语言。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这两句也是大众非常熟悉的句子,尤其是后一句,经常是用在白露这一天。这两句诗出自杜甫的月夜忆舍弟,表达了诗人对兄弟的思念之情。全诗...

2023-10-13 #经典句子

杜甫最现实的一首诗 全诗不带一个悲字 却句句催人落泪

杜甫最现实的一首诗 全诗不带一个悲字 却句句催人落泪

...夜忆舍弟》。《月夜忆舍弟》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这首诗词的意思是,边境戍楼上的更鼓声响起,阻断了行人的脚步,秋夜里,遥远的塞外...

2023-10-25 #经典句子

杜甫最伤感的一首诗 只有短短的四句 读来却是令人肝肠寸断

杜甫最伤感的一首诗 只有短短的四句 读来却是令人肝肠寸断

...舍弟》。《月夜忆舍弟》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对于这首诗,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在戍楼上想起了更鼓声,也断绝了人们的通行,而在秋...

2009-11-09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