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2021年郑州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高清版

时间:2023-12-03

后者显得更为重要有误,根据第八段可知,尽管价值理性能引领科技理性,但二者是彼此平衡、互不可缺的,不能说后者显得更为重要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391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8 分钟。

2021年高中毕业年级第二次质量预测语文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1.(3分)C(A.程度夸大。“后者……显得更为重要”有误,根据第八段可知,尽管价值理性能引领科技理性,但二者是彼此平衡、互不可缺的,不能说“后者……显得更为重要”。B.信息错置。“二者可分别被视为‘价值理性’和‘科技理性’”有误,根据第三段,应为“二者可分别视为‘科技理性’和‘价值理性’”。D.因果颠倒。“价值理性衰微……从而使科技理性过度膨胀”有误,应是“科技理性的过度凸显带来了价值理性的式微”。)

2.(3分)C(材料和观点不一致。文章引用普特南的话语,意在批判“在现代社会,由于市场经济与资本逻辑的主导,科学技术几乎成为人类文明的代名词”的畸形现象。)

3.(3分)D(推断不当。“就需要复兴东西方的某些源头文化”有误,根据第二段“无论是古希腊哲学还是东方儒学,都暗含了科技理性与价值理性初始合一的样态”可知,东西方的源头文化可“借鉴”,但不必“复兴”)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4.(3分)A(“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彻底消除了绝对贫困”表述不严谨,缺少了前文限定性的内容“我国现行标准下”。)

5.(3分)D(“取得这一成效的根本原因在于义务教育的普及”于文无据。)

6.(6分)①“一人一策”的精准关照,使义务教育阶段辍学学生有学上;②乡村教师“特岗计划”“银龄讲学计划”等一系列好政策,让一批批优秀教育工作者扎根乡村教育;③通过教育,在“志”上帮助贫困户转变思想,树立摆脱贫困的坚定信念/通过教育,在“智”上帮助贫困群众提高就业能力、致富能力。(6分;答出一点给2分,其中③点答出“/”前后任意一点即可)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7.(3分)C(“由抽象到具体”错,“深夜车行北方”看到的北方景物是对北方的具体印象,后面提炼出的“‘北方’精神特质”才是抽象的。)

8.(6分)

(1)运用了比拟修辞,表明“我”生活中的千里北方之行、儿时印象、文学记忆、节目策划等重要的人、事都与深夜有关,(1分)体现了深夜于“我”的重要意义,(1分)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1分)

(2)“它”指北方,运用了比拟修辞,(1分)表明“我”的性格秉性、青春特质、良知血性等都深受北方的影响,与之精神内核一致,(1分)表达了“我”对北方的热爱之情。(1分)

9.(6分)①整体语言风格激越而富有诗意。本文语言奔放炽烈,激情洋溢,不少表达新颖别致,感受独特,充满诗意,韵味悠长。②句式上长短结合,整散结合,错落有致。本文句式上长句和短句、整句和散句穿插运用,既整齐和谐,富有气势,又不乏变化,舒卷自如。③修辞上大量运用比喻、排比修辞手法。大量比喻的运用使本文语言生动形象,富于表现力;大量排比的运用使本文文采斐然、气势充沛。④用词精炼准确、新颖形象。“扎进”“飞舞”“出动”“录取”“高扬”“呼啸”“嘹亮”等动词、形容词的选用既表意精准,又新颖形象,表现力极强。(6分;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任意三点、意思对即可。)

二、古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10.(3分)C(正确标点为:母终,服除,为开封府司录司事。福胜塔火,官欲更造,度用钱三万,希亮言:“陕西用兵,愿以此馈军。”诏罢之。)

11.(3分)A(古代二十五家为一闾,贫者居住闾左,富者居于闾右,故多以“闾左”借指平民。)

12.(3分)B(原文为“仍下其法,自畿邑至于泗州,皆为飞桥”,意为朝廷大力推广这种方法,从京城开封至泗州,沿汴河两岸都建造了飞桥。)

13.(10分)

(1)和多位权贵结交,倚仗(他们的)权势侵占百姓土地,人们没有谁敢正眼看他,陈希亮抓捕并依法惩治了他。

[5分;“交通”(结交,勾结)、“恃”(倚仗,依靠)、“置诸法”(依法惩治他)三处各1分,大意2分。]

(2)除州知州施政暴虐严苛,因为小的过错就抄没数十户人家的财产,抓获小的盗贼,一定逼他承认自己有罪后判处死罪。

[5分;“暴苛”(暴虐严苛)、“籍”(抄没,查抄)、“抵死”(判处死罪,处死)三处各1分,大意2分。]

注意:①“关键词”与“大意”不重复扣分;②“关键词”译成近义词也可;③“关键词”翻译从严,“大意”翻译从宽。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14.(3分)C(“抒发了诗人豁达乐观之情”有误。“庭树”句为乐景写哀,以庭树的生机勃发反衬诗人的衰颓之态和衰老之悲。)

15.(6分)

刘长卿诗:①对自己年老的感伤;②对故人寥落、相聚稀疏的惆怅。

刘禹锡诗:①多年被贬、人生困顿的哀伤;②不沉沦于生命困境的豁达乐观/对新事物蓬勃发展的喜悦。

(6分;两诗各3分,每首诗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两点给3分;意思对即可)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6分)

(1)君子生非异也 善假于物也

(2)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3)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

(每答出一空给1分,有错别字则该空不给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3分)C(“关于”引进关涉的对象,“对于”引进对象。表示关涉,用“关于”不用“对于”;指出对象,用“对于”不用“关于”。“纵然”表示假设的让步关系,相当于“即使”;“虽然”表转折。“进而”,表示在已有的基础上进一步;“从而”,上文是原因、方法等,下文是结果、目的等。“又”,表示重复或继续,可表示意思上更进一层,“也”无此用法。)

18.(3分)D(画线句存在两处语病:一是滥用介词结构造成主语残缺,应把“广为人知的”放在“还有”之前充当主语;二是“描绘了北方江岸雪景的开阔疏朗”动宾搭配不当,应该是“描绘了开阔疏朗的北方江岸雪景”。A项、B项搭配不当;C项主语残缺。)

19.(3分)D(A项,根据“画中积雪不施白粉”的表述方式,可知后文应表述为“而……”的格式,以凸显对比性,因此排除A项。B项使用了判断句,表现的是两个事物之间的关系,未能突出前文所说的“尤为珍贵”之意,因此排除B项。C项,结合上下语境,句子强调的是“画中积雪”而非“画家”;另外,如果主语为“画家”,后文的主语亦为“画家”,“画家”前后出现两次,有重复之嫌,因此排除C项。)

20.(6分)①表音文字和表意文字 ②汉字和语素多数是一对一的关系/一个语素大多由一个汉字构成 ③这些词中的每个字 (每写出一处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字数不合要求,酌情扣分。)

21.(5分)

介绍:这幅漫画题为“美的价值”,/画面中心是一个年轻女孩儿上半身的背影,/她所戴的戒指、耳环、发圈和所穿的衣服上,/都挂着价格标签。(3分;由“/”所示,共四个要点,少一点扣1分,扣完3分为止;语言不连贯,有语病,扣1分。)

寓意:批评了社会上价高即为美的扭曲的审美观(价值观)/批评了社会上一味把金钱作为衡量美的价值标准的不良现象。(2分;意思对即可)

(超过规定字数扣1分)

四、写作(60分)

22.参照2020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陈希亮,字公弼。陈希亮幼年丧父,爱好学习,学业有成就后,便召来哥哥的儿子陈庸、陈谕让他们读书,于是他们都考中了天圣八年的进士,家乡人在他们家门题匾叫“三俊”。陈希亮初任大理评事、长沙知县。当地有个叫海印国师的和尚,出入章献皇后家,和多位权贵结交,倚仗(他们的)权势侵占百姓土地,人们没有谁敢正眼看他,陈希亮抓捕并依法惩治了他。

陈希亮两次升迁后任殿中丞,调任鄠县知县。当地巫师每年聚敛百姓财物祭鬼,称它为“春斋”,说不这样就会有火灾。陈希亮禁止这样做,百姓不敢违犯,而火灾也没有发生;又毁掉不合礼制的祠庙数百座,勒令回家做农民的巫师有七十多家。等到他离职时,父老乡亲送他出县境。

母亲去世,陈希亮服丧完毕,任开封府司录司事。福胜塔失火,官府计划重建,估计费用要三万钱,陈希亮说:“陕西用兵打仗,希望把这钱送给军队。”皇上下诏不再重建。外戚沈元吉因为非作歹、劫盗财物、害人性命(而被拘捕),陈希亮一审问就得到实情,沈元吉自己受惊吓倒地而死,其妻沈氏控告陈希亮,皇上诏令御史检举揭发陈希亮和各辅助官吏的罪状。陈希亮说:“杀死这个贼人的只是我一人而已。”于是承认罪过,获罪被罢职。

一年后,盗贼在京西兴起,杀害当地郡守县令,富弼推荐说陈希亮可以起用,于是陈希亮被起用为房州知州。房州素来没有军备,百姓惊恐,想要逃亡,陈希亮用狱卒并杂用山河户,共得数百人。日夜部署操练,声威振动山南,百姓依恃他们才得到安宁。陈希亮任职期满回朝,于是朝廷任命他为宿州知州。当时宿州在汴水上造桥,激流冲击桥墩,船只常常因此撞毁。陈希亮开始建造飞桥,不要桥墩,以方便船只往来。皇上下诏赏赐细绢褒奖他,并且推广他的方法,从京城到泗州,都修建飞桥。这年,盗贼从宛句兴起,白天洗劫张郭镇,抓了濮州通判井渊。朝廷于是任命陈希亮为曹州知州。不出一个月,陈希亮全部擒住了盗贼。升迁为京东转运使。除州知州施政暴虐严苛,因为小的过错就抄没数十户人家的财产,抓获小的盗贼,一定逼他承认自己有罪后判处死罪。陈希亮向朝廷揭发他的罪状,他最终因此被罢免。

陈希亮多次上书请求退休,朝廷不同意,调他为凤翔知府。凤翔粮仓储粮可支用十二年,主管者担心会腐败变质。这一年遭遇饥荒,陈希亮拿出十二万石粮食借贷给百姓。主管官吏害怕做擅自发放之事,陈希亮便一个人承担责任。这年秋天大丰收,百姓用新粮偿还陈谷,官府民众都有利。宋英宗即位,陈希亮升任太常少卿。不久退休,后去世,终年六十四岁。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姚哥说教育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2021年郑州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高清版》,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3)
  1. 落定尘埃2024-01-06 03:50落定尘埃[江苏省网友]103.25.148.159
    考试资料分享是件好事,希望大家都能认真对待学习,不要被题目迷惑了方向。
    顶2踩0
  2. 哈哈豆2023-12-25 20:21哈哈豆[安徽省网友]202.131.220.144
    好想看看这份试卷,一定可以学到很多东西。
    顶8踩0
  3. *Lamb2023-12-14 12:53*Lamb[山西省网友]203.21.34.145
    这个太棒了,我正想找一份高清版的试卷和答案,谢谢分享!
    顶0踩0
相关阅读
郑州市2021年高考语文学科质量分析会在郑州四中召开

郑州市2021年高考语文学科质量分析会在郑州四中召开

会上,郑州四中高三年级语文备课组范克朋老师以把握整体,辨异析同为题,为大家呈现了一堂古代诗歌比较鉴赏的复习课,范老师从课内古代诗歌讲起,链接近

2014-12-09 #经典句子

九个学科全齐了!郑州外国语学校名师评析2021年高考试题!

九个学科全齐了!郑州外国语学校名师评析2021年高考试题!

四面,即在选题中体现传统文化、依法治国、创新精神、核心价值四个方面

2023-05-28 #经典句子

联考|T8八省八校2021届高三第1次联考:英语试卷及答案+听力原稿

联考|T8八省八校2021届高三第1次联考:英语试卷及答案+听力原稿

数学:联考|T8八省八校第1次联考:2021届高三数学试卷及精品解析!语文:联考|T8八省八校2021届第1次联考:高三语文试卷及精品解析!该联考试卷适合参

2011-09-18 #经典句子

2022届金太阳高三开学大联考语文试卷答案

2022届金太阳高三开学大联考语文试卷答案

A 突破了活着的民间叙事风格错误

2023-08-16 #经典句子

新鲜出炉!高一到高三「语文」期中模拟试卷 考前给孩子做做功课

新鲜出炉!高一到高三「语文」期中模拟试卷 考前给孩子做做功课

因为考试分数的区分度不够大,导致语文学科一向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2023-07-27 #经典句子

兰州市2021年高三“一诊”昨日率先开考语文数学两科 一线教师点评试题并提备考建议

兰州市2021年高三“一诊”昨日率先开考语文数学两科 一线教师点评试题并提备考建议

语文中学高级教师、兰州五十八中语文学科组组长 王颖试题点评试题命题紧扣时代脉搏,引导当代青年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2023-10-13 #经典句子

关于郑州市近三年高二上期语文试卷作文试题的解析与预见性思考

关于郑州市近三年高二上期语文试卷作文试题的解析与预见性思考

2015年,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姜钢在中国高等教育杂志上刊登了名为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核心,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的文章

2016-01-17 #经典句子

高考倒计时 高三学生对于语文复习需要掌握一些细节

高考倒计时 高三学生对于语文复习需要掌握一些细节

整篇文章都抛开了给出的材料进行行文,肯定会导致评分不高

2012-06-23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