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论语》11.11——11.12|未知生焉知死的道理

时间:2023-12-02

11.11 颜渊死,门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门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这章的重点在于不得二字上。读懂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127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11.11 颜渊死,门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门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

这章的重点在于不得二字上。读懂了不得,就读懂了本段话。

不得是理性选择,君子之道。不能是情感选择。

换句话说不得是考虑了礼,不能是在情感上就不认同父子感情这件事。

或者说,不得是在情感上认可了颜回把自己视作父亲,自己把颜回视作儿子,但是在丧礼上却不能这样去做。虽然情同父子,但事理上还是颜路的儿子。

这正和上一章在哭颜回上是相辅相成的一章。

孔子悲恸是感情上的。哭本身就是情,完全可以以夫子之情去哭颜回,无所谓过于悲恸这样一个说法。

但是在丧礼上安葬颜回而言,又不能以父子之礼安葬。

同样的,还要注意这一点,颜渊是厚葬的。这也佐证了我前边所言的颜路请孔子之车以为椁,并非是求车换椁这样不着调的解释。颜渊那么多同学,还有个子路大神在,不用颜路请求都会资助颜回的丧礼的。可知望文生义多可悲,也多可怕。完全无视情理了。

颜渊死去了,孔子的弟子都想厚葬颜回。孔子说了,不可以这样啊。但是弟子还是厚葬了颜回。孔子说了,颜回虽然把我视作父亲看待,但是在丧礼礼节上我却不能把他视作自己的儿子啊。并不是我这样做的,是那几个弟子搞鬼了。

至于为何不能厚葬颜回,我无有考证,但不符合丧礼礼节是显然的事情。所以这点有兴趣的可以自行查证。厚葬可能牵涉越礼这样一问题。

但儒学义理上的道理我讲得是不大会出错的。颜回死的这几章要互相参证,从各角度言君子之道的践行的。

11.12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季路就是子路。大概做过季氏家宰。事,侍奉,对待。

有意思的事情在于子路问对待鬼神的事情,孔子只回答鬼。

子贡曾经言性与天道不得闻于夫子,此处也算是一佐证。

二来或是和颜回死有关,丧事牵涉鬼,所以这里鬼神侧重于鬼。

归藏以坤卦为首,坤就是收藏归养之意,和鬼,丧事有关。所以商朝的文化是归藏文化,商人也重视鬼。

鬼就是来自归这个音和意。鬼之字形来自坤卦的坤字,古字作塊讲。鬼就是坤卦卦形演变的。这才是中国造字法的逻辑和脉络所在。

所以,鬼文化早就出现了,归藏卦有了,鬼文化也就有了。

坤为阴,鬼也为阴。所以可以指代去世的人。

清明节一般四月四月日。双四字,阴为四二十八六的顺序,是阴的开始,所以清明节会去祭奠。

子路问如何祭祀鬼的事情。孔子说了,还未能做好对待人的本领,又怎能去问对待鬼的事情呢。

事人就是对待人,也就是达人。达人就是成人成物之道,待人接物就是达人之道。但达人之道的前提是先立己。

所以立己都未做好,去谈达人是无意义的。

孔子是强调要先做好立己。

子路又问死的问题。孔子说了,生的事情都未搞清楚,又如何知晓死的问题呢。

孔子当然知晓,他不能说。说了也无意义。孔子懂周易,当然知晓生死鬼神一类的事情。

比如阴阳之道。阳为生,阴为死。春夏为生长,秋冬为收藏。

儒家崇阳抑阴,所以君子先要扶阳,立阳,正阳,做到这一点了,再去谈如何对待阴的问题。阳的问题,生的问题搞清楚了,死的问题自然就清楚了。

立己了,自然就知以不变应万变,或者说叫居易以俟命。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论语》11.11——11.12|未知生焉知死的道理》,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2)
  1. 青春中2023-12-31 02:14青春中[山东省网友]103.14.136.168
    看完这段话,觉得孔子真的是思想家了,言简意赅,但意味深远。
    顶0踩0
  2. 凌雪恋2023-12-16 15:22凌雪恋[香港网友]202.41.192.47
    这段论语真是深奥啊,让人深思不已。
    顶9踩0
相关阅读
《论语》中的四个“毋” 告诉我们很深的道理 值得深研细究

《论语》中的四个“毋” 告诉我们很深的道理 值得深研细究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论语》更是经典中的经典。《论语》一书实乃中国古文化至宝库,有很多至理名言,蕴含的道理放到现在仍然可以让人振聋发聩。曾经有人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虽然有些荒谬,但是也足见...

2023-12-01 #经典句子

《论语》:谋划人生时 懂得两个道理 方为合理的状态

《论语》:谋划人生时 懂得两个道理 方为合理的状态

《论语》:谋划人生时,懂得两个道理,方为合理的状态。有这么一句话,叫做性格决定命运。一个人是什么样的性格,必然会出现什么样的言行。而对于一个人来说,人生最后的结果皆是因为他之前的言行所导致的。有这样一...

2023-10-18 #经典句子

《论语》中深藏的4个道理 让我终身受益

《论语》中深藏的4个道理 让我终身受益

我一直认为《论语》跟《高情商领导力》是密切相关的。其中最关键的是《论语》,它并不是孔子自己去撰写和整理的,而是孔子的弟子们根据他在教育方面的观点和话语整理出来的。《论语》看似是系统地被分成了20个篇章,...

2022-12-17 #经典句子

这100个出自《论语》典故的名字 个个儒雅清新 不容错过!

这100个出自《论语》典故的名字 个个儒雅清新 不容错过!

《论语》作为四书五经之一,一共有20篇512章一万多个字,里面所包含的人生道理对我们来说是受益匪浅的。如果在为孩子取名之时,翻阅《论语》,从中为孩子选取一个儒雅、饱含蕴意的名字,岂不是更能表达出父母们对于孩...

2019-06-13 #经典句子

论语取名字:400个生机勃勃 神采奕奕的名字 收藏有用!

论语取名字:400个生机勃勃 神采奕奕的名字 收藏有用!

杨绛说,四书里她最喜欢《论语》,因为最有趣,读《论语》,读的是一句一句话,看见的却是一个一个人,书里的一个个弟子,都是活生生的,一个一个样儿,各不相同。就像孔子最爱重颜渊,却偏宠子路。想了解更多精彩内...

2007-03-14 #经典句子

教育学家写给青少年孩子的论语故事:温故而知新 更了解《论语》

教育学家写给青少年孩子的论语故事:温故而知新 更了解《论语》

文|橙果妈妈《论语》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中的经典,是孩子们进入高年级的必读科目,这也是十分值得青少年和家长朋友们学习的。说到《论语》,就不得不提一下孔子了,孔子是谁?孔子出生于公元前551年,也就是距今大...

2019-03-01 #经典句子

论语综述二:孔子的教学原则和方法

论语综述二:孔子的教学原则和方法

...一个中心思想贯穿着,这个一贯之道就是仁,那么整部《论语》具体讲了什么呢?《论语》共有20篇,《论语》的篇名通常取开篇前两个字作为篇名,篇名与其中的各章没有意义上的逻辑关系,现分别把篇名和主要内容罗列如下...

2008-08-18 #经典句子

《论语》中如何解释“知行合一” 为什么要少说话?

《论语》中如何解释“知行合一” 为什么要少说话?

...过其行”意思是:君子把说得多做得少视为可耻。——《论语》这句话讲的同样是言和行的关系。《论语》中随处可见关于言行关系,这作为我们为人处世的一个基本准则,大多都是从不同的方面劝诫我们要少说多做。这句话是...

2023-09-24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