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正本清源话论语 学而03章 识人之道先从这点上去考察

时间:2023-11-14 02:05:01

相关推荐

正本清源话论语 学而03章 识人之道先从这点上去考察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人分情性。

其中巧言令色就属于情之一面。仁属于人本性一面。

中庸言,喜怒哀乐之发皆中节,谓之和。自然是说情和于性。

巧言令色鲜矣仁。显然说的是,情不符合性。

这其中的道理或者逻辑在哪里呢?

巧言令色者,务虚之道也,仁者,务本之道也。

务虚之道,远离本也。

务本之道,君子之道也。

君子之道缘何不会巧言令色呢?或者说文质彬彬不好吗?

君子首先是修己立己。内则有诚明之德。则外自然而彬彬,无需过度追求容颜仪表之华丽机巧。

而且,君子有诚明之德,则其进退行止,动静得失皆有章法可循,所谓言有据,行有止也。不会宠辱若惊,更不会患得患失。诚如孟子所言,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君子立于仁,行于仁。即使威武所加,富贵所诱惑,贫贱之困顿,君子都不为这些而改变自己。所谓泰山崩于前而色不改。君子以仁为守而已。

但巧言令色者则不然。世人多巧言令色之人,皆是因其中心无正可守。所言所行皆系于利益二字。为了不正当的利益,往往会花言巧语,曲意逢迎。

巧言令色之人往往是坑蒙拐骗,投机取巧之人。为了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为了一己之私利,往往文过饰非,巧言辩解。甚至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往往是人前笑脸,人后咒骂两面三刀之徒。

总之,巧言令色之人多是情蒙蔽性。人的本性不能节情。而导致人之情欲远离本性甚至抛弃了本性,而仅仅以物欲得获得为唯一目的。人之情不仅偏离了人之本性,而且人之性蒙蔽甚至舍弃了人之本性。导致巧言令色之人往往是无所顾忌,极尽卖弄之能事,以得到自己所思所想。

纵观西方之所谓自由,无不是这一个成语的生动注脚。西方的自由实际上是没有守正的自由。是脱离人的本性的自由,是以情欲利益得失为标准的动物性的自由而已。

所以西方之文明之所以没有开化,根本原因在于不知人的本质属性是仁。是天命之谓性。而把人的欲望当作人的根本。

是舍本逐末本末倒置。这也是根源于西方文明的论调人性本恶的来由。

因此,识人的一个最重要的办法就是看看此人是否为了不当的利益而巧言令色。巧言令色的行为是否失去了做人的底线。

巧言令色鲜矣仁。实乃识人之至理也。巧言令色之人多是没有底线唯利是图的奸诈投机取巧之人。所以基本上都非君子。碰到这样的人不仅不要和其交往,而且还要远离之。尤其是作为用人的领导,更要明辨。

这是因为这样的人今天为了不正当的利益会曲意逢迎你,那么明天,他也会为了更大的利益而背叛你。这一点整个西方的文明都是这样的,是建立在利益至上的基础上的。信奉强权和丛林法则,适者生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2)
  1. 棉花糖不太甜2024-01-25 06:44棉花糖不太甜[青海省网友]203.3.75.141
    @空谷香茗正本清源,有理有据,是学习的基本功,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顶7踩0
  2. 空谷香茗2023-12-20 04:24空谷香茗[香港网友]103.193.231.7
    这是一个非常有益的建议,学习《论语》确实可以帮助我们探讨人际关系和处世之道。
    顶0踩0
相关阅读
失传已久 这篇1917年伟人的满分作文 惊现于世!

失传已久 这篇1917年伟人的满分作文 惊现于世!

此文当年在湖南一师广为流传和誊抄,后几度失传,今终于被湖南一师当年同学的后代在先辈的遗物发现传出

2013-10-30

正本清源话论语学而.07章 这是贤贤易色最靠谱的解释 没有之一

正本清源话论语学而.07章 这是贤贤易色最靠谱的解释 没有之一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 吾必谓之学矣。」望文生义的毛病自古有之。今人不但继承之,

2010-02-27

聚焦“智慧广电”扬州考察团来句考察交流智慧广电建设

聚焦“智慧广电”扬州考察团来句考察交流智慧广电建设

考察团由扬州市文广旅局副局长毛卫东带队一行首先参观了句容市宝华镇智慧广电指挥中心,听取了广电网络改革发展情况介绍

2023-09-01

美术研究|中国画饱含着诗情画意 但中国文化的根本意义是做人

美术研究|中国画饱含着诗情画意 但中国文化的根本意义是做人

关于中国文化艺术的跨文化跨语境国际性学术讨论还无法深入开展,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中国文化源流的表述在学术上还不够系统和完整

2023-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