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汴河文化点滴

时间:2023-11-12

在大运河通济渠段沿河各县及周边地区,依然流传着关于的诸多传说,比如麻胡子啖婴等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366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8 分钟。

汴河文化点滴

大运河通济渠段今天虽然已大部分没有了地上遗存,但它留在人们的记忆中的文化印迹却是丰富而绵远的。在大运河通济渠段沿河各县及周边地区,依然流传着关于的诸多传说,比如麻胡子啖婴等。这个传说故事,应该早在宋代以前就有了。

叔谋既至宁陵县,患风逆,起坐不得。帝令太医令巢元方往视之,曰:“风入腠理,病在胸臆,须用嫩羊肥者蒸熟,糁药食之,则瘥。”叔谋取半年羊羔杀而取腔。以和药,药未尽而病已痊。自后每令杀羊羔,日数枚。同杏酪五味蒸之置其腔盘中,自以手脔擘而食之,谓曰含酥脔。乡村献羊羔者曰数千人,皆厚酬其值。宁陵下马村陶榔儿家中巨富,兄弟皆凶悖。以祖父茔域傍河道二丈余,虑其发掘,乃盗他人孩儿年三四岁者,杀之,去头足,蒸熟,献叔谋。咀嚼香美迥异于羊羔,爱慕不已。召诘榔儿,榔儿乘醉泄其事,及醒,叔谋乃以金十两与榔儿,又令役夫置一河曲,以护其茔域。榔儿兄弟自后每盗以献,所获甚厚。贫民有知者,竞窃人家子以献,求赐。襄邑、宁陵、睢阳界所失孩儿数百冤痛哀声,旦夕不辍。虎贲郎将段达为中门使,掌四方表奏事,叔谋令家奴黄金窟将金一埒赠与。凡有上表及讼食子者,不讯其词理,并令笞背四十,押出洛阳。道中死者十有七八。时令狐达知之,潜令人收儿骨,未及数曰,已盈车。于是城市村坊之民有孩儿者,家置木柜,铁裹其缝。每夜置子于柜中,锁之,全家秉烛围守。至明开柜见子,即长幼皆贺。

这是古代小说《开河记》中的一段。《开河记》成书于北宋,作者已无考,他应该是一个不知名的民间作家。《开河记》应是在搜集整理当时的流传的故事的基础上加工而成,所以民间传说的性质更强。麻叔谋在民间更多被叫做“麻胡子”,因为传说中,它是胡人。历史上并无此人,他其实就是隋炀帝暴政的对象化和具体化。我们这里经常可以听老人们说麻胡子可以止婴儿夜啼,就是基于他吃小孩的传说而形成的。另外,我们这里有一种叫“妈糊子”的咸粥的得名,也与这个传说有关联。

还有一个彩女拉旱船的传说,也流传十分广泛。说刚开凿的运河没有水,船十分难行。隋炀帝命令在河道中铺满穄子(禾本科,黍属,似谷子,种子略大,护颖极滑),让他各地贡来的彩女拉纤行船。隋炀帝让彩女们着极暴露服装,而且要退着拉。他看那个长得俊俏,就故意割断纤绳,那个女孩就仰倒在穄子上,爬起来十分困难,隋炀帝看着其狼狈的样子而取乐。这个传说也是从《开河记》中的一段变化而来的:

帝自洛阳迁驾大渠。诏江淮诸州造大船五百只。使命至,急如星火。民间有配著造船一只者,家产破,用皆尽,犹有不足。枷项笞背,然后鬻货男女,以供官用。龙舟既成,泛江汾淮而下。至大梁,又别加修饰,砌以七宝金玉之类。于是吴越间取民间女年十五六岁者五百人,谓之殿脚女。至于龙舟御楫,即每船用彩缆十条,每条用殿脚女十人,嫩羊十口,令殿脚女与羊相间而行,牵之。

还有一个更深为人知的说法,在夏邑、永城都一个经常为人说道,但谁也没有见过的景观:“隋堤焑柳”,隋堤就是大运河的堤岸,今天商永公路南线,即省道317,就是隋唐大运河的北堤。济阳大运河遗址就在其南侧。考古已准确定位了这段大运河的南、北堤岸和主河道的位置,并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后蜀何光远《鉴戒录·亡国音》:“炀帝将幸江都,开汴河,种柳,至今号曰‘隋堤’。”所以“隋堤”一词在古代诗文中,多成为了柳借代之词,也为柳树这一常见树种赋予更加丰富的文化内涵。如唐太宗李世民《春池回》:“年柳变池台,隋堤曲直回。”宋·周邦彦《兰陵王·柳》:“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元·吴昌龄散曲《乌夜啼》:“这是戒和尚念彼观音蜜,自今宵即便与你回席。恁四人各同心儿商议:柳也是必速离了隋堤,竹也你是必休恋着湘妃,梅也你两个罗浮山下会佳期,桃也你与我武陵溪畔曾相识。”在古代的诗文中,柳往往是送别的意象,所以隋堤也成了送别伤心之地。如:唐·司空图《杨柳枝寿杯词》:“灞亭东去彻隋堤,赠别何须醉似泥。”元·马致远散曲《乌夜啼》:“愁甚么楚王宫、陶令宅、隋堤岸,我已安排下玉砌雕栏。”还有前面所举宋人周邦彦词也兼送别意象。不过,《开河记》中则更具有故事性:

时恐盛暑,翰林学士虞世基献计,请用垂柳栽於汴梁两堤上。一则树根四散,鞠护河堤。二乃牵舟之人,护其阴凉。三则牵舟之羊食其叶。上大喜,诏民间有柳一株,赏一缣。百姓竞献之。又令亲种,帝自种一株,群臣次第种,方及百姓。时有谣言曰:“天子先栽,然后百姓栽。”栽毕,帝御笔写赐垂杨柳姓杨,曰杨柳也。时舳舻相继,连接千里,自大梁至淮口,联绵不绝。锦帆过处,香闻百里。

沿隋堤的地名,至今还保留着一些当年漕运的信息。宋·王存撰《元丰九域志》卷一:“下邑,京东一百二十里,六乡,会亭、济阳二镇,有汴水、黄水。” 《九域志》本源于唐代的《十道图》,所以可知,隋唐大运河开通之后,由于漕运和繁忙,沿运河上两岸的治安与防务也显得特别重要,便在夏邑境内的运河段上设有济阳、会亭两镇,所谓镇就是驻兵镇守的兵站。这种建制直到清末。今天,会亭东面的六里饭棚、会亭与济阳之间的十里铺等地名,依然可以保留当年繁忙水陆交通的印迹。

下面这是一首流行于安徽省宿州市五河县一带的民歌《摘石榴》的歌词:

女: 姐在南园摘石榴

哪一个讨债鬼隔墙砸砖头

刚刚巧巧砸在了小奴家的头哟

要吃石榴你拿了两个去

要想谈心你随我上高楼

何必隔墙砸我一砖头哟

呀儿哟 呀儿哟

依得依得呀儿哟

何必隔墙砸我一砖头哟

男: 一不吃你的石榴我二也不上楼

谈心怎么能到你的家里头

砸砖头为的是约你去溜溜哟

女: 昨个天个我为你挨了一顿打

今个天我为你又挨一顿骂

挨打受骂都为你小冤家哟

呀儿哟 呀儿哟

依得依得呀儿哟

挨打受骂都为你小冤家哟

男: 听说你挨骂我心难受

妹妹挨打如割我的肉

你不如跟我一道去下扬州哟

女:听说下扬州正中我心头

打一个包袱我就跟你一道走

一下扬州再也不回头

合: 呀儿哟 呀儿哟

依得依得呀儿哟

一下扬州再也不回头哟

一下扬州再也不回头哟

呀儿哟 呀儿哟

依得依得呀儿哟

一下扬州再也不回头哟

一下扬州再也不回头哟

五河县也是濒临大运河的通济渠的南岸。我们这里的一些民谣中也有“下扬州”的表述。如童谣《小针扎》:

小针扎,拉梅花,

亲家母,到俺家。

我到家后逋鸡杀。

鸡说:

我的脖子矬,

你咋不杀那只鹅?

鹅说:

我的脖子长,

你咋不杀那只羊?

羊说:

四条金腿向前走,

你咋不杀那条狗?

狗说:

黑天看家白天哑,

你咋不杀那匹马?

马说:

背着鞍子上扬州,

你咋不杀那头弯觡老室牛?

牛说:

更更犁更更歇,

你咋不杀那只鳖?

鳖说:

我在河里拱头泥,

你咋不杀那头小毛驴?

驴说:

推套磨,簸套麸,

你咋不杀那头猪?

猪说:

你杀我,我不怪,

我是养家一道菜。

在这首通俗而又颇有趣味的童谣中,马说表现自己善于长途跋涉的句子“背着鞍子下扬州”,与《摘石榴》中的“下扬州”一样,都是关于运河通行的记忆。运河淤塞了,但隋炀帝所修筑的御道,依然还较长时间的保持着畅通,所以留下更多的文化印记。我们不妨收集一下,看自己的家乡中,还有这样的非物质的文化遗存吗?

历代与通济渠有关的诗文作品,应当是运河文化的精髓。下面我们选录数首供大家研读欣赏:

适越留别谯县张主簿申屠少府

唐·孟浩然

朝乘汴河流,夕次谯县界。幸值西风吹,得与故人会。

君学梅福隐,余从伯鸾迈。别后能相思,浮云在吴会。

汴河曲

唐·李益

汴水东流无限春,隋家宫阙已成尘。

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杨花愁杀人。

汴口怀古

唐·杜牧

锦缆龙舟隋炀帝,平台复道汉梁王。

游人闲起前朝念,折柳孤吟断杀肠。

隋宫 唐·李商隐

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

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

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

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

隋堤怀古

唐·张祜

隋季穷兵复浚川,自为猛虎可周旋。

锦帆东去不归日,汴水西来无尽年。

本欲山河传百二,谁知钟鼎已三千。

那堪重问江都事,回望空悲绿树烟。

汴河怀古二首

唐·皮日休

万艘龙舸绿丝间,载到扬州尽不还。

应是天教开汴水,一千馀里地无山。

其二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隋堤

唐·吴融

搔首隋堤落日斜,已无馀柳可藏鸦。

岸傍昔道牵龙舰,河底今来走犊车。

曾笑陈家歌玉树,却随后主看琼花。

四方正是无虞日,谁信黎阳有古家。

汴河

宋·韦骧

通济名渠古到今,当时疏导用功深。

源高直接黄河泻,流去遥归碧海浔。

护冢尚存芳草乱,隋舟安在绿杨阴。

年年漕运无穷已,谁谓东南力不任。

汴河

宋·林曾

一千八百隋家路,两岸青青入帝都。

可惜翠华南渡后,旧时杨柳一株无。

汴河

宋·范成大

指顾枯河五十年,龙舟早晚定疏川。

还京却要东南运,酸枣棠梨莫蓊然。

汴河怀古

元·张昱

家国承平厌万机,轻乘黄屋出京畿。

三年巡狩前王有,千里看花亘古稀。

河畔柳条春自长,苑中萤火夜还飞。

当时九庙躬辞日,肯信龙舟更不归?

关于汴河、隋堤的诗歌作品是十分丰富的,仅唐宋时期的诗词作品,流传较广的也不啻千首。我们也是只选了元代之前的几首,远远不能代表古人对大运河咏叹的全貌,明清之后,我们更是一首没有选。希望大家,能够查阅相关书籍,或是网络搜索,找到更多的关于隋唐大运河,特别经过我们家乡的通济渠,也就是汴河的诗文作品,从中发现更多的大运河的文化意函。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汴河文化点滴》,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每日点滴文化

每日点滴文化

杜牧《山石榴》“似火山榴映小山,繁中能薄艳中闲。一朵佳人玉钗上,只疑烧却翠云鬟。”描写石榴美艳,借石榴的美丽描写佳人的艳丽。“诗仙”李白也曾对石榴进行描写,并留下了经典篇章《咏邻女东窗海石榴》“鲁女东...

2010-04-24 #经典句子

阅读点滴:一种保守主义的文化

阅读点滴:一种保守主义的文化

...一样,这种保守主义带来了稳定可靠和持续,保守主义的文化发挥的作用无比深远。所以,如果你用半个小时听完《战争与和平》,那无异于一部小学生版本的俄国历史。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你得了解语言自身的意义。你在视频...

2023-10-30 #经典句子

用文字品读 分享生活 记录点滴

用文字品读 分享生活 记录点滴

...感悟、读书心得、灵感趣事等,充实自己的心理、生活和文化素养。受阅历、年龄、生活工作的限制,在用文字记录的过程中肯定会出现一些考虑不周、阶段性思维情况。也请各位看到我的文字的朋友们理解包容,让我们一起用...

2010-05-28 #经典句子

节约用水 记录“点滴”—“节水卫京 你我同行”征文大赛征集令

节约用水 记录“点滴”—“节水卫京 你我同行”征文大赛征集令

...资源、保护水生态的思想意识和行动自觉,培育校园节水文化,形成全民节水风尚,北京市节水用水管理事务中心和中国青年出版总社有限公司联合开展2021年“节水卫京 你我同行”征文大赛,面向北京市的大学生及中学生群体...

2015-01-29 #经典句子

《浮生六记》朴素的语言 点滴的琐事 却是最美的情书

《浮生六记》朴素的语言 点滴的琐事 却是最美的情书

...。后续的篇幅描绘的就是在哪个时代的各种景致风俗礼仪文化等种种。芸娘的不幸,令人扼腕叹息,但与此同时,沈复与芸娘夫妻二人如诗画般的生活也足矣让无数人为之羡慕。人生如白驹过隙,如是而已,《浮生六记》对于逝...

2015-04-30 #经典句子

广东佛山:树立道德榜样 营造温暖有爱的校园文化氛围

广东佛山:树立道德榜样 营造温暖有爱的校园文化氛围

...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道德榜样,营造温暖正能量的校园文化氛围,进一步弘扬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和高尚品质,全面提高青少年的道德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10月25日,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文明办、三水区好人联合会在三水区...

2014-10-03 #经典句子

西安秦岭野生动物园:从点滴做起 倡导文明旅游新体验

西安秦岭野生动物园:从点滴做起 倡导文明旅游新体验

...我省生态文明、宣传绿色陕西、展示山水秦岭、弘扬生态文化以及发展野生动植物产业的重大意义。向社会各界发出爱鸟护鸟倡议,倡导大家积极参与全国志愿者“爱鸟护飞”行动,通过自身关爱鸟类等行为号召更多人去爱护鸟...

2011-10-18 #经典句子

点滴积累 成就高分!七年级语文期末复习 之 修改病句专项练习

点滴积累 成就高分!七年级语文期末复习 之 修改病句专项练习

...的高度赞赏,也让人们从参赛的学生身上看到了传承中华文化的希望。B. 2014年春晚,一曲《时间都去哪儿了》让无数中老年人感怀感动,它再次提醒人们:时间一去不复返,切忌不要蹉跎岁月。C. 通过“12345”市民服务热线的开...

2022-12-25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