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作文解析」知弱图强 居安思危 ——由“体育之效”谈中华复兴

时间:2023-11-02 04:05:01

相关推荐

「作文解析」知弱图强 居安思危 ——由“体育之效”谈中华复兴

新课标语文课题组:吴伟东

福建省漳州第一中学高级教师,福建省优秀班主任,市级骨干教师。

主编:王涛

栏目主编:巩彦芬 / 责编:梁音

审校:罗莉 / 美编:李悦

【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17年4月,毛泽东在《新青年》发表《体育之研究》一文,其中论及“体育之效”时指出:人的身体会天天变化。目不明可以明,耳不聪可以聪。生而强者如果滥用其强,即使是至强者,最终也许会转为至弱;而弱者如果勤自锻炼,增益其所不能,久之也会变而为强。因此,“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吾生而弱乎,或者天之诱我以至于强,未可知也”。

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命题说明:本题来自2021年全国新高考Ⅰ卷 。查看更多作文解析请关注 “新课标大语文” 公众号。

【命题方向】

科学精神:理性思维 勇于探究

学会学习:勤于反思

健康生活:健全人格

人文底蕴:人文积淀

实践创新:问题解决

【审题】

限制性:

1.真实情境的限制。这道作文题没有具体交代情境的限制,也没有应用文体限制,只要求写出对材料的感悟与思考,有别于以往的情境下任务驱动型作文,属于阐释类材料作文题,要对作文材料进行阐释与发挥。

2.典型任务的限制。“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是命题人针对材料情境所给的立意引导,要求学生打开视野,举一反三,由材料生发开去,考生不能只看到“体育之效”,忽视其启示意义,就体育谈体育,但感悟与思考的生发点也不可脱离“体育之效”的论述。

3.价值判断的限制。“不必自喜也”、”不必自悲也”、“滥用其强”分别是对错误态度与做法的否定,“变而为强”是从效果上对“勤自锻炼,增益其所不能”做法的肯定。“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是总体上对材料中有关“体育之效”观点的现实意义的肯定。考生写作符合这些价值判断才符合题目的价值取向。

命题人选取了毛泽东在《新青年》发表的《体育之研究》一文中对“体育之效”的论述,材料核心指向“强弱并非天注定,在一定条件下可转换,要正确对待强弱”,倡导鼓励当代青年深入思考一些宏大命题,例如国家民族命运,鼓励当代青年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奋发有为,与新时代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密切相关。

开放性:

1.立意角度的自由。材料中毛泽东有关“体育之效”论述的启示是丰富的,多角度,多层面的,个人、集体、社会、国家,均适用于此理,文化、经济、军事、科技等领域也适用此理,因此立意的角度是多样化的。考生可从体育与强弱的关系入题,可重点强调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可进行强弱关系的哲学思辨,也可论述滥用其强的后果,只要言之有理,皆可成立。

2.联想、思考和选材是开放的。由材料中“滥用”,考生可以联想相关的典型素材,或正或反,思考其弊;扣住材料中的“勤自锻炼,增益其所不能”可以正反联想有关典型素材,思考其利,应该说联想、思考相对自由。材料的选择也是相对自由的,考生可以联系生活实际,通过选取自己身边现象进行说理论证,例如时下面临百年未有之变局,而青年躺平、佛系、丧等现象;也可站在国家角度,对强弱关系进行历史层面上的思考;亦可站在全人类的角度,对强弱之道进行哲学层面的反思。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题目要求“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因此考生在行文过程中必须要从材料出发进行论证,切忌抛开题中材料完成写作任务。

3. 文体选择是自由的。考生文体的选择是自由的,如果侧重感性,可写成记叙文或记叙性散文;如果侧重理性,可写成议论文或议论性散文,但文体特征必须明确。考虑到考场写作难度,建议选择议论性文体进行写作最佳,如有高超的情节组织能力和叙事能力,选择记叙文体可能会更为出彩。

【解题】

这是一道阐释类材料作文题。试题注重考查考生理解材料、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以及逻辑思辨的能力。考生要准确审读材料,排除干扰,方可切准题旨。

材料先呈现了毛泽东文章中论及“体育之效”的观点——强弱并非天注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换,因此要正确对待强弱。表面上在谈体育问题,但联系“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的任务提示,命题人还别有深意,希望考生就以上论述谈思考和感悟,也就是说,本文是要写“启示”,要求学生把握材料内在逻辑,打开视野,触类旁通,由材料生发开去,实际上是在鼓励当代青年深入思考当下宏大主题并奋发有为,符合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落实立德树人目标,引导考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与其他卷的命题思路有异曲同工之妙。

【参考立意】

切题立意: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2.强弱非注定,自强方恒强。

3.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

……

偏题立意:

1.生命在于运动。(局限于体育表象,没有看到话题的精神实质。)

2.体育课不能随便侵占。(错误联系现实,没有把握材料本质。)

3.天道自会轮回。(未准确抓取核心信息,没有把握材料本质。)

4.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立意有偏差。)

5.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不切题旨。)

……

【下水文】

知弱图强,居安思危

——由“体育之效”谈中华复兴

伟人毛泽东深谙“野蛮其体魄”的重要性,其有关“体育之效”的观点蕴含着“强与弱”的辩证法:反者道之动,强者与弱者未必永恒不变,强与弱在一定条件会相互转化,可谓:强兮,弱所倚;弱兮,强所伏。

体育之理如此,国家、民族强弱兴衰之理亦然。纵观世界历史,国家盛衰、王朝兴替总是惊人地演绎着“强与弱”的辩证法。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和教科书,对吾国吾民来说,在强敌环伺之下如何知弱图强、复兴中华,始终是一个关系生死存亡的重大命题。

知弱图强、复兴中华的前提在于励志,在于强大国魂。

站在两个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回顾中华人民共和国七十余载知弱图强的伟大进程和中国共产党百年筚路蓝缕的风雨历程,我们不难发现,知弱图强、复兴中华首要在于国魂的强大。国无精神不立,“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中华人民共和国从诞生之日起,始终有着一股“吾生而弱乎,或者天之诱我以至于强,未可知也”的强大志气和精神力量,百折不挠,越挫越勇。远溯南湖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日精神、抗美援朝精神,近看改革开放精神、航天精神、探海精神、抗疫精神,中国精神始终一脉相承,一气贯注,形成中华国魂谱系,铸就中华民族抵抗外侮、自强不息、勇往直前、排除万难的精神底座,书写了华夏青史上的一个个辉煌新篇。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知弱图强,复兴中华,不仅要“苦其心志”,更要“勤自锻炼,增益其所不能”,共和国艰苦奋斗、曲折前行的历史,有力证明了这是知弱图强、复兴中华的一条必由之路。遥想一个多世纪以来,无数优秀炎黄儿女励精图治,奋发有为,可谓“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邓稼先、钱学森、于敏、袁隆平、屠呦呦……他们在各个领域为报效祖国,潜心专研,舍小家为大家,奉献青春,甚至牺牲生命,终于获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和成就。从两弹一星到天问探火,从绿皮火车到中国高铁,从穷乡僻壤到美丽乡村,从一穷二白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各条战线捷报频传,共和国的国力日益强盛,大国风采正在归来。

抚今追昔,从“万马齐喑究可哀”“风雨如磐暗故园”的古老苦难废墟上苏醒,到今天平视世界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百年风雨、百年辉煌昭示着知弱图强、复兴中华的精神前提与必由之路。因此,吾国吾民应当以史为鉴,铭记历史,知弱图强,励志苦练,复兴中华。

然而,揆诸当下,展望未来,吾国吾民不仅应当坚持知弱图强、励志苦练,还必须居安思危、应对变局。

“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强者如果滥用其强,即使是至强者,最终也许会转为至弱”,更何况我们既非生而强者,更不是至强者。尽管纵向比较而言我们现在的确变强了,但横向比较来说我们与顶尖强国则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况且当今国际形势风起云涌,波诡云谲,诸多不确定因素层出不穷,“黑天鹅”“灰犀牛”时有出现,中华民族复兴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严峻挑战。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因此我们不仅没有理由沾沾自喜,甚至滥用其强,反而更应当在坚持知弱图强,励志苦练的基础上强化危机意识。

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弱图强、励志苦练,是共和国艰苦创业、曲折前进的真谛,居安思危、防微杜渐,则是共和国应对变局、化险为夷的关键。吾国吾民当存此共识,团结一心,同舟共济,远离佛系,拒绝躺平,复兴中华!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没有最强,惟有更强,才可能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1)
  1. 流年染指,一生风月情偏重2023-12-25 02:28流年染指,一生风月情偏重[山东省网友]150.121.52.128
    这篇文章深入浅出,引人深思,值得一读。
    顶36踩0
相关阅读
申论大作文 要写好开头 这有两个妙方!

申论大作文 要写好开头 这有两个妙方!

常言万事开头难,申论作文开头也是作文写作的重难点

2023-11-11

2020高考作文五大主题 五大文体预测

2020高考作文五大主题 五大文体预测

2020高考作文预测之一:迎变革勇争先,守初心笃前行招聘启事撰稿:何胡静编辑:彭琳题目设计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变革与坚守是新时代的命题。

2012-06-12

高二作文|演讲稿:重视体育锻炼 从自我做起

高二作文|演讲稿:重视体育锻炼 从自我做起

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材料一:生命在于运动。伏尔泰如果你想强壮,跑步吧!如果你想健美,跑步吧!如果你想聪明,跑步吧!古希腊格言体

2019-09-30

「作文解析」勇担使命 青春“力行”

「作文解析」勇担使命 青春“力行”

主编:王涛栏目主编:巩彦芬 责编:梁音审校:赵东 美编:易沐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10-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