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论语》导读之346:孔子对历史人物的评价 体现崇德尚贤仁爱思想

时间:2023-10-24 02:23:01

相关推荐

《论语》导读之346:孔子对历史人物的评价 体现崇德尚贤仁爱思想

《宪问》(9)或问子产,子曰:“惠人也。”

问子西,曰:“彼哉!彼哉!”问管仲,曰:“人也。夺伯氏骈邑三百,饭疏食,没齿无怨言。”

子产,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姬姓,公孙氏,名侨,字子产,又字子美,历史典籍以“子产”为通称。他是郑穆公之孙、公子发之子,公元前554年为卿,公元前543年执政,先后辅佐郑简公、郑定公,卒于前522年。子产在执政期间,既维护公室的利益,又限制贵族的特权,进行了自上而下的改革,主要措施有:为田洫,划定公卿士庶的土地疆界,将农户按什伍加以编制,对私田按地亩课税;作丘赋,依土地人口数量交纳军赋;铸刑书,修订并公布了成文法;实行学而后入政、择能而使之的用人制度;不毁乡校,愿闻庶人议政,有控制地开放言路。其政治经济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当时社会的转型。在对楚、晋等国的外交方面,子产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郑国在子产的推动下呈现出中兴局面。在世界观方面,子产提出: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他认为天体运行的轨道与人事遵行的法则互不相干,否定占星术能预测人事。但子产仍保留灵魂不死观念,认为人生始化曰魄,既生魄,阳曰魂;匹夫匹妇强死,其魂魄仍能滋生淫厉。这是中国哲学史上对形神关系的初步探讨。他还提出了人性观念,认为“夫小人之性,衅于勇,啬于祸,以足其性而求名焉者”,成为中国哲学史上探讨人性问题的开端。

子西,楚国的令尹,名申,字子西一说为郑国大夫。

管仲,约公元前723年-公元前645年,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谥敬,今安徽省颍上县)人。中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春秋时期法家代表人物,周穆王的后代。齐僖公三十三年(前698年)开始辅佐公子纠。齐桓公元年(前685年)得到鲍叔牙推荐,担任国相,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首。对内大兴改革、富国强兵;对外尊王攘夷,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被尊称为“仲父”。

齐桓公四十一年(前645年)病逝。后人尊称为“管子”,誉为“法家先驱”“圣人之师”“华夏文明保护者”“华夏第一相“。

惠,好友,给予优待,指宽厚仁爱。彼,指示代词,那个。夺,剥夺。伯氏,齐国的大夫。骈邑,齐国的地方。疏食,粗食。没齿,到老,一辈子,终生。

有人问子产是怎样的人,孔子说:“是宽厚仁爱的人。”

问子西是怎样的人,孔子说:“那个人啊!那个人啊!”

问管仲是怎样的人,孔子说:“人才啊。他剥夺了伯氏骈邑三百户的封地,使伯氏吃粗粮,到老没有怨言。”

孔子对历史执政人物的政绩的评价,体现了他实事求是、崇德尚贤的仁爱思想。

如喜欢,请关注。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2)
  1. 牛奶布丁2024-01-16 15:15牛奶布丁[吉林省网友]202.78.11.108
    这篇导读现了孔子仁爱思想让人不禁对儒家文化有了更深认识。
    顶0踩0
  2. __゛ωǒ卟蓜っ2023-12-05 08:49__゛ωǒ卟蓜っ[国外网友]203.6.150.18
    完《论语》导读346能感受到孔子对历史人物深刻评价真是崇德尚贤典范。
    顶6踩0
相关阅读
学习儒家文化传承华夏文明走进皇家驿站孔子书院

学习儒家文化传承华夏文明走进皇家驿站孔子书院

央视大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第五期论语播出,通过古今读书人之间跨越千年时空的对话,生动展现了孔子及其弟子共同追寻理想、坚守信仰的故事,着重阐

2011-10-04

论语丨君子 仁者 圣人 孔子人格修炼三重境界 三者有何区别?

论语丨君子 仁者 圣人 孔子人格修炼三重境界 三者有何区别?

而提及仁者和君子,历史上的人物就更多了,乃至于咱们每个人身边都有存在

2020-11-17

《论语》 孔子为何不想见儒悲 或许只是因为名字

《论语》 孔子为何不想见儒悲 或许只是因为名字

17.20 孺悲欲见孔子,孔子辞以疾。将命者出户,取瑟而歌,使之闻之。儒悲是谁,不可知,也不想知,他想见孔子,孔子却以有疾病推却掉了。显然,孔子不

2024-01-20

拙读《论语》第三百一十四篇:樊迟同学问孔子何为仁?何为知?

拙读《论语》第三百一十四篇:樊迟同学问孔子何为仁?何为知?

原文: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樊迟退,见子夏,曰: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

2019-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