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李煜的一个千古名句 网友指出国学大师于丹理解错了 有道理吗?

时间:2023-10-17 06:52:01

相关推荐

李煜的一个千古名句 网友指出国学大师于丹理解错了 有道理吗?

曾风光一时的于丹,确实是一个让很多人爱,也为很多人不喜的文化名人。喜欢她的人,很多是爱她的口才、学识,以及对很多古典文化接地气的诠释。当然不喜的人,则有各种各样的理由,比如说她说起话来废话比较多,对古典文化的理解主观意识太强了。

个人觉得,对一个名人的看法,本来就是见仁见智的事。不喜她可以,但是没有必要上升到各种毫无道理的对个人人品的评价上。毕竟对于传统文化,人家是做了很多有意义的事的,这一点是很多文化名人没有做的。

至于她理解有误的一些地方,我们完全可以大大方方地提出来,用讨论的方式来学习,本就是一种不错的方法。本期笔者,要和大家说的就是一位网友提出的一个问题。有位姓沈的网友,点名指出国学大师于丹理解错了李煜的一个千古名句。这位网友说得有没有道理?我们先来看看李煜这首词:

《相见欢》(南唐.李煜)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这首词是李煜的一篇神作,水平如何大家一看便知。词写于李煜后期落魄时,与他的很多词作一样,无一生僻字,却凄美得很。别的不说,只开篇这“林花谢了春红”这6个字,就是惊艳之笔。

这位网友提出于丹理解错的一句,是第二句: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这9个字,是李煜的一个千古名句。自他写出来后,“朝来寒雨晚来风”中的韵,就被不少后世名家所模仿那个。比如,清朝大文人吴庆焘直接引用过半半部分。而“晚来风”这一意象,词坛高手李清照、纳兰性德都曾有过仿句。由此可见,大家对此句的推崇。

对于这9个字,于丹在她的书作《于丹:重温最美古诗词》中,是这样理解的:人生经得起这样的忧伤吗?早晨下着寒雨,晚间起了骤风,这样的风雨消磨,春红怎么能留得住呢?

此看上去这样的理解似乎并没有多大不妥,但这位网友却认为这9个字并不能直译。他认为这是一种互文的写作手法,不是说早上下雨,晚上起风,而是说早晚都有寒风骤雨,这是花儿无奈飘落的原因。

这位网友说的是很有道理的。这种互文手法,在古诗词中是非常常见的。比如王昌龄《出塞》中的千古名句“秦时明月汉时关”,就是典型的句中互文。并不是说秦时有明月,汉代就没有,这一句应该翻译成: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边关。除了句中互文外,还有句间互文。比如《木兰诗》中的“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主流翻译也认为这是互文,认为花木兰并不是真的跑了4个集市,只是互文而已。

古诗词中,经常用互文的修辞手法,目的一般有两个:一个是使文章读来更加朗朗上口,更有乐律之美;一个是为了让文字更加整齐、精炼。李煜的这个千古名句“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用互文的理解方法来解读,确实更有韵味,目前主流的翻译也是译成:花儿怎么能经得起那凄风寒雨昼夜相伤呢?

不过,话说回来,凭这一句就能说明于丹真的没水平吗?也未必!李煜这句词用于丹的解释办法,直译其实也是说得过去的。

互文这种手法,很多人经常无法理解出来,原因就在于有些诗句不用互文去解释也一样站得住脚。比如我们刚才说的《木兰诗》的那几句,不用互文硬说木兰是跑了4个集市买的这些东西,从语法上也没什么错。但有些诗,如“秦时明月汉时关”,如果不做互文理解,认为只有秦时有明月,那就站不住脚。李煜这个千古名句,和《木兰诗》类似,你能体会出互文自然够高明,你不能体会出来,它一样解释得通。

了解清楚了这些,对这件事我们就能下个大致的结论了。于丹这个理解方法,或许算不得多高明,但不能说她理解错了,这句词本身就是一个见仁见智的事,也无法凭此就说她没水平。一己之见,欢迎大家共同探讨。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3)
  1. 永无止境2024-01-31 10:46永无止境[河南省网友]203.14.162.241
    有道理吗?或许吧但我们也应该尊重每个人对经典理解因为文学艺术本就是多元。
    顶0踩0
  2. 小毒。蘑菇2023-12-27 01:28小毒。蘑菇[西藏网友]103.243.24.22
    网友指出国学大师于丹理解错了这值得探讨毕竟每个人对经典理解都有偏差。
    顶7踩0
  3. KiSsヤ蓝◆2023-11-21 16:10KiSsヤ蓝◆[山东省网友]103.21.139.23
    李煜千古名句确实让人感慨万千诗人情感流露深深触动了人。
    顶0踩0
相关阅读
老梁:于丹讲的《论语》都是正确的废话 你怎么看

老梁:于丹讲的《论语》都是正确的废话 你怎么看

她将自己对生命的感悟与高深莫测的论语联系在一起,深入浅出地为观众讲解自己的论语心得,让普通老百姓也能轻松读论语

2023-06-21

曾经名气超过于丹的女教授 却因解读古诗名句被推下神坛

曾经名气超过于丹的女教授 却因解读古诗名句被推下神坛

这档节目被大家喜爱了许多年,其中讲授的教授也成为了大家敬仰的人物,我们熟知的易中天、于丹就是从这档节目中,被大家熟知的

2022-12-16

于丹不懂《论语》?复旦教授朱维铮说:她压根不知《论语》为何物

于丹不懂《论语》?复旦教授朱维铮说:她压根不知《论语》为何物

此时人们虽然已经走进了二十一世纪,但网络社会还未发展起来,大众接收信息的渠道并不丰富,只能依靠传统传媒,尤其是在获取知识方面更是渠道颇少,毕竟

2014-04-26

我喜欢论语 但不喜欢于丹:用孔子的话讲她太巧言令色了

我喜欢论语 但不喜欢于丹:用孔子的话讲她太巧言令色了

经历过短暂的热潮后,于丹热归于冷寂,甚至很多人开始倒于丹,骂于丹

2023-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