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老梁:于丹讲的《论语》都是正确的废话 你怎么看

时间:2023-06-21

她将自己对生命的感悟与高深莫测的论语联系在一起,深入浅出地为观众讲解自己的论语心得,让普通老百姓也能轻松读论语

北京师范大学的教授于丹,原先在学术界默默无名,因在央视节目《百家讲坛》中开设论语讲座而一夜爆红。她将自己对生命的感悟与高深莫测的《论语》联系在一起,深入浅出地为观众讲解自己的论语心得,让普通老百姓也能轻松读《论语》。

引起了全国性的《论语》热潮,她的著作《于丹〈论语〉心得》更是被翻译成30多种文字在全球发行,累计销量达600万册。

然而,没过多久,她这种"心灵鸡汤"式的解读,也遭到了不少学术界的非议和反对,在北大演讲时更是被轰下来台,周孝正教授评于丹讲论语:漏洞百出,一分钟一个硬伤,老梁梁宏达说:于丹讲的《论语》都是正确的废话。

最终,于丹还被免去了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分党委书记的职务。这真是"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对于朱丹讲的《论语》,你怎么看?真的如老梁所说,都是废话吗?

于丹

一碗加工过的"毒鸡汤"

若是单纯的一碗"浓鸡汤",最多也就是引起人们的反感,为何会严重到被轰下台,被各界人士批评?皆因这是一碗加工过的"毒鸡汤",从根本上算不得是国学的传承。《论语》只是于丹讲学的工具,她更多的是在传播自己的立场和观点,而非《论语》。

于丹口中的《论语》大多加入了自己的个人理解,然后通过讲述《论语》把自己的三观输送给观众,以达到认可。因此,她在百家讲坛的讲座更多的是披着《论语》的皮,来阐述一些浅显的道理。

正因这些道理太过浅显,仔细想来,人人都懂,却因《论语》的包装而显得高级起来。一旦拿掉这层包装,粗浅的本质就立刻暴露。也正是如此,才会被老梁批为"正确的废话"。

更有许多言论,连正确都算不上,例如于丹谈雾霾,也用了一贯的心灵鸡汤式方法,鼓励人们要用心对待雾霾,像享受阳光一样去享受雾霾。

即使无法享受雾霾,也可以关上窗户,打开净化器,雾霾就不存在了,而抵抗雾霾,更多的是靠自身的心灵防护。如今看来,这简直是"伪科学"了。老梁评价于丹讲座是"正确的废话",可以说是比较客气了。

作为学者,在给大众讲解《论语》这样的经典国学时,本就不该带有太多个人色彩。讲者必须是客观的阐述,让观众自行体会,不做过多干预。

当然,于丹这种过于自我的讲述,也是受限于自身水平,正因她对《论语》没有细致的研究,业务能力不过关,才会不得不用自己观点去填充,这也就是为何被人说"一分钟一个硬伤"。

言行不一,跌下神坛

如果说于丹一直如她的言论那般生活,将"心灵鸡汤"坚持贯彻在生活中,那她在生活中也许同样能获得人们的尊重。但她没有这样做,"鸡汤"只是煲给观众的,自己的目标却是珍馐美馔。

爆红后的于丹不断出现"耍大牌"的新闻,流传最广的一则就是她去伦敦开讲座时,在高级酒店一天换一个房间,吹毛求疵,提出各种要求,最终连高端酒店都满足不了她。著名主持人崔永元也曾抱怨说于丹"太难请了"。

而于丹后期出版的书籍,也被人发现同讲座内容完全一致,只字未改。如此着急圈钱,敷衍读者。哪里还有于丹在讲座中高风亮节的文人样子。

"言行之,身必行之"。我们很难想象一个"国学大师",在生活中会是如此做派,她爱慕虚荣,注重身份,言行不一。这与她讲座中的"不管世界有多丑恶,都要坚持心灵美"的论调完全不符。

直至如今,于丹本人也没有对这些事件出面回应。时间长了,这样的事件层出不穷,人们渐渐发现:原来,不止《论语》,就连"鸡汤"也是她用来敛财的工具。因此,一个学者,若是在名气和财富间迷失了自己,便再也找不回做学问的初心。更何况,本就学艺不精的于丹。

取精华弃糟粕

于丹的《论语》讲座如此受业内人士鄙视,这一席"废话"为何能让她一夜爆红,更引来了全国上下的国学风潮呢?不得不说,于丹也有着自己的独特优势。

自古以来,人们的认知就是做学问就难。具体有多难?大概比做家务难,比做生意难,比努力生活还要难。而《论语》这样的著作在以前更不是普通百姓能接读懂触的。

虽然孔子主张有教无类,但儒家经典学说在封建统治者改良下,越来越脱离群众。正所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学者的地位也被不断捧高,不接地气。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了几千年。

虽然,到了现在,读书已经是人人享有的权利,只要去书店,任何人都能买到《论语》,但文言文的晦涩难懂,也给人们的阅读增加了难度。

于丹正是抓住了人们对《论语》的好奇探索心,用最通俗易懂的方式将《论语》讲述给大众。让人们发现原来《论语》也可以这么简单。

对比许多学者,虽是满腹经纶,却放不下文人的清高,他们的内心就认为类似于《论语》这样的经典国学本该是复杂难懂的。

在与人讲授时,也会讲的刻板乏味,更有甚者会故意提高难度,刻意多用专业术语,让没有国学基础的普通人在此望而却步,这并不利于国学的传播。

虽然老梁认为于丹在百家讲坛说了些"正确的废话",却不得不提,正是她的废话开启了民众们对国学的兴趣之门。希望日后,能有真正的国学大师,用浅显趣味的语言,站在客观角度,真正将这些国学经典传授给大众,实现孔子的"有教无类"。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考研英语史上颇有争议的句子

考研英语史上颇有争议的句子

...活用英语谚语老刘这段话确实说得在理。所以他特别支持老梁的翻译版本:只有聪明的父亲才认识自己的儿子呢。毕竟know有二义,一个是知道,一个是了解。本身词有二义就容易制造幽默或者讽刺效果,外加上英语谚语和本句...

2023-06-04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