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如何理解《弟子规》中“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这句话的意思

时间:2023-10-05 03:30:01

相关推荐

如何理解《弟子规》中“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这句话的意思

弟子规原文讲: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

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说:别人问你是谁,要回答自己的名字,如果只是回答我或者是我啊,这样的回答是难以辨别清楚的。

这句话是“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的后半句,而“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在上文中介绍过是指去别人家拜访时,已经进入了别人的家中,所以很显然问是谁的这个人与我之间是不熟悉的,因为如果是很熟悉的人,听到我的声音就已经能分辨出我是谁了。

比如,我去最要好的同学家找他,在大门口问他在不在家时,他如果听到了我的声音,是不会问我:你是谁呀?因为他已经知道我来了。

反之,如果别人听到了我的声音,依然问:是谁呀?那么说明他没有分辨出我是谁,也说明我们之间并不熟悉,所以当别人问我:你是谁的时候,我需要回答我的名字以及我与他相关的内容。

另外“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也是指在课堂以及诉讼的公堂的对话,在这两场合下如果别人问我是谁,我则需要报上自己的名字或者将自己介绍给大家。并且在这些场合回答自己名字比直接回答我,在语气和语义上也更显得平和,也表达对问者的尊重。

比如在古代,我第一天去私塾上学,教书先生问我,“一思读书”是谁呀?我回答:“我”与我回答:“先生,我是一思读书”的语气和寓意是很不相同的,回答一个“我”,语气比较自大,而回答“先生,我是意思读书”语气则显得尊重老师的问题。

再比如在法院的法庭上,我可能是被告,也可能是原告,也可能证人,在进入法庭后开始发言前,法庭需要每个发言的人确认身份,在我确认身份时需要把名字报出来,比如“我是原告的证人一思读书”就比“我是原告方证人”更容易让法庭辨别。

所以“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是一种一人交流的重要规则。

在这句话当中,两个字引起了我的注意,既“吾与我”是同一个意思,但有什么区别呢?

很多人解释说,“吾”是文言文中的用法,“我”是现代文当中的用法,其实不然。 “我”字出现的时间与“吾”字是一样的,只不过在用法上有所不同。

比如《孟子》中有这样一句话: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这话当中“我”和“吾”都出现了,所以“吾”是文言文中的用法,“我”是现代文当中的用法是不正确的。

在《说文解字》是这样说的:我:施身自谓也;吾:我自称也;也就是说“我”可以解释为“自己、自身、本身”,而“吾”没有这层的。 宋代赵悳dé《四书笺义》说:吾我二字,学者多以为一义,殊不知就己而言曰则曰吾,因人而言则曰我。意思是说对自己讲时用“吾”,对别人讲就用“我”。

在《道德经》中关于“吾”和“我”用法和字意的区别就更明显,四十九章中说: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意思是说,圣人没有成见,以百姓的意见为意见;善者我善待他,不善者我也善待他,这样可使人人向善;守信者,我信他,不守信者,我也信他,这样可使人人守信。

第二十章中说: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意思是说,众人光辉自炫,唯独我迷迷糊糊;众人都那么严厉苛刻,唯独我这样淳厚宽宏。

两段话中“吾”与“我”在字义上是不同的,也不是一个概念,老子把个人分成“吾” 和“我”,“吾”指代自我、凡我、为肉体之身;而“我”代表真我,是自我修炼的成果。

再来理解孟子的“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可以看到充满自信的文人,在《论语》中“吾日三省吾身”中的“吾”可以想见一位低头沉思,反省自己的贤士形象。

所以古人在说“我”时想必是大声吼出来的,而说“吾”时大概是小声吐出来的,从这两个字的发音上,也能看出这种迹象。 所以“我”和“吾”在古汉语中虽都是第一人称代词,但在语法和语气、语义以及使用习惯上,都有一定差异。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2)
  1. 走不出的迷途2024-01-08 15:41走不出的迷途[河南省网友]157.122.141.55
    《弟子规》中智慧非常值得我们去学习这句话提醒我们不要被名利蒙蔽了双眼要保持清醒做好自己本职工作。
    顶10踩0
  2. 瞳家小厮2023-11-21 21:35瞳家小厮[黑龙江省网友]203.33.68.163
    这句话告诉我们名利对于人诱惑是非常大但是我们应该超越这些用心去做自己该做事情。
    顶3踩0
相关阅读
如何理解弟子规中“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这句话的意思

如何理解弟子规中“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这句话的意思

今天继续分享被误解极深的弟子规的内容,弟子规原文讲: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说:凡是说话时每一个字的吐字发音,声音要

2023-08-24

弟子规中最难理解的一句话 也是启发最大的一句

弟子规中最难理解的一句话 也是启发最大的一句

弟子规原文讲: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

2023-07-31

如何理解弟子规“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这句话

如何理解弟子规“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这句话

这句话的字面意思:借别人东西或者用别人东西,要明确的征求别人的同意,假如不询问直接拿走了,这种行为就是偷

2023-12-09

绝大多数人都理解错的一句话 来自弟子规 连专家都搞不清楚

绝大多数人都理解错的一句话 来自弟子规 连专家都搞不清楚

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说:只有德学和才艺方面比不上别人,应该磨练自己;假如是衣服和饮食方面不如别人,不要因为这些而忧愁

2023-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