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经验分享】北京第二外国语专硕MTI考研经验贴

时间:2023-09-26 04:43:01

相关推荐

【经验分享】北京第二外国语专硕MTI考研经验贴

来自“神龙小都督”的经验分享

初试备考

(将分别对各科目进行以“试卷题型+真题回忆+备考书目+备考经验”为顺序的经验分享)

101思想政治:(得分:66)

*由于本科目试卷题型和真题回忆对今后考研的同学来说不具有参考性,故省略。

参考书目:

《考研政治核心考案(徐涛著)》

《肖秀荣政治1000题》(可搭配《精讲精练》)

《冲刺背诵笔记》

《徐涛优题库(真题集+习题集)》

《考前预测必背20题(徐涛著)》

《形势与政策》

《徐涛预测8套卷》

《肖秀荣预测八套卷》

《肖秀荣预测四套卷》

徐涛老师强化班、时政班网课

其余各家模拟预测卷等。

21考研政治无疑是值得纪念的一年,各位知名政治授课老师都很努力,使得大家可以少努力一点(hhh)。

备考经验:

说到政治这一门的备考经验,其实无非是选择老师、制定及执行复习计划这样稍显模式化的流程。

第一,老师的选择

首先要明确一点,政治虽说是背出来的,但如果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背诵,则会轻松不少。而听政治课程,就能帮助理解知识点(特别是“唯物史观”及“政经”部分)。选择老师,说白了就是选择适合自己的授课方式。不管是你大爷永远是你大爷的肖大大,还是考研天文学徐涛,美丽的腿姐,或者是其他的大神老师,都可以随意选择,习惯听谁的课,就选择谁。选择了一位老师,就最好顺着那位老师的思路来。诚然各位老师的角度不尽相同,但只要学通了就会明白,那只是相同知识外的不同马甲(所以考虑到时间成本,建议从头到尾跟好一位老师;如果学有余力,再考虑综合多位老师的知识体系)。

我在备考阶段主要选择了徐涛老师的大礼包,一方面因为徐涛老师的课程生动、透彻,我容易接受;另一方面是觉得这个小胖子还挺喜感的哈哈。所以之后的经验也会基于徐涛老师的课程体系进行分享。

第二,复习计划

若无特殊情况,可以考虑7月以后再开始,前车之鉴就是我。由于这门课本身难度不是非常大,另外,即使付出极大努力,在最终的分数上也较难体现出明显梯度。所以,若非目标院校对政治分数另有要求,我建议把时间更多分配给其他科目,例如两门150分的专业课。我当时就是在5月就过早开始,以至于9月开始第二轮的时候,前面的内容已经忘得差不多了(555)。7-8月开始政治第一轮,9-10月第二轮,11月第三轮,12月就查缺补漏。

第一轮:《核心考案》+徐涛老师网课(强化班)+肖大大《1000题》。这一遍不对内容记忆做要求,能听懂讲解,并留个大概印象即可。网课不一定要全听,若时间紧迫,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为最高优先级(其中重点是哲学+政经)。学完一章,记得完成《1000题》对应部分题目(注意另制表记录错题,此时不用过分执着于正确率,能答对一半就很优秀了。另外,第一遍刷题建议用铅笔,方便擦除笔迹,因为之后会刷第二遍)。

第二轮:《冲刺背诵笔记》+《1000题》+《徐涛优题库(真题版+习题版)》+徐涛老师网课。这一遍要求对知识进行精炼并反复理解(《冲刺背诵笔记》是对《核心考案》的精炼整理,便于归纳理解);再次用题目进行巩固(即二刷《1000题》,若时间不充裕,着重刷错题;如有余裕,可利用《优题库》训练审题敏锐度,培养题感,预测考查角度)。对多次错误的知识点,建议重听网课,重新理解。

第三轮:《考前预测必背20题(俗称“小黄书”)》+《形势与政策》(及配套网课)+《徐涛预测8套卷》。这一遍就要开始大量背诵了。选择题知识点应在大量刷题的过程中掌握并记忆,主观题知识点则主要背诵“小黄书”(虽说是“20题”,但是针对21考研,徐涛老师收录了50多个题,其中有40个左右是重点要背的)。在背诵的同时,开始刷模拟题,并再次注意错题总结。

*对此有一点要说明,徐涛老师的预测题是以“选定一个知识点,以不同命题角度来预测出题,并给出对应背诵答案”的形式成书的,而选择肖大大的同学会以《肖四》(甚至《肖八》)为背诵材料,背《肖四》就是背的4套模拟题里的大题,所以大家希望在明确了这一点后,按照自己的习惯、喜好选择背诵资料。

12月冲刺:《肖八》+《肖四》+其余各家模拟预测卷+《必背20题》。进入12月,应该稳定心态。不必再大量刷题,看看错题,跟着徐涛老师的“背诵上岸计划”背诵主观题即可。也可以自己制定背诵计划,我当时找了一个艾宾浩斯背诵计划表,就这么一遍一遍过,考前每个题背了不下5遍。

第三,答题时间分配模拟

对于主观题,就算答案背得再熟练,也不能忽视答题时的时间分配。敲黑板!我就是活生生的反面教材:前两个大题没注意时间,使劲儿往里塞字,结果后三个大题只能草草写个大概,那字写的也是真的“草草”,最后还差点儿没写完,简直“拉胯”。不靠着选择题给我拉分,我估计今年直接嗝儿屁喽……所以我十分建议大家在12月最后阶段淘一些模拟答题卡来练习答题,培养时间感,每个小题的作答时间最多也就十几分钟而已。对政治来说,3小时真的是“弹指一挥间”。

213翻译硕士日语:(得分:78)

试卷题型:

和語中訳*10

中文和訳*10

外来語和訳*10

(文法、諺)*20

阅读*4/5

作文(400字)

真题回忆:

词汇:無鉄砲

阅读:今年较简单,听说有N2真题

作文:《半泽直树》台词片段。

参考书目:

《基础日语教程(2-4册)(潘寿君等著)》(着重看每课的单词及文法)

《日语高年级教程(谢为集著)》

历年N1、N2真题。

备考经验:

塵も積もれば山となる。突击は無駄だ!抱佛脚は禁物!

这一门考试就是考的基础知识,比如单词量、语法量等等。所以越早开始越好,赶早不赶晚。复习期内至少三轮,8月至少完成第一轮,10月中旬前完成第二轮,12月前完成第三轮,剩余时间查缺补漏。另外可能大家都听说过213的考察范围和N1类似,但其实熟悉过真题就知道,这门考试其实范围会更广一些:单词更偏生活化,有的年份的阅读篇幅远长于N1大阅读,还出现过小说节选,作文不局限于个人品质,也会涉及社会现状等方面。但总体来说,这门考试时间比较宽裕,可以多匀些时间仔细阅读文章,好好构思布局。

下面将以“题型类别”为顺序进行经验分享。

第一,单词及谚语

有的同学喜欢背单词书,有的同学喜欢通过看书、看剧来记单词,这都没有好坏之分。只不过,对于外语学习,特别是备考翻译硕士来说,切忌学死,也就是说只考单词书是远远不够的,应该放眼生活,保持好奇,不囿于书本。

在留学期间,为了能与人交流,我逐渐养成了一个习惯:不管是书上、电视上、游戏里,还是传单上,只要发现不认识的词或者表达方式,就立刻用手机记录下来,查阅词典。虽然不能过目不忘,但下次见到总能有个印象。比如书上的ルネサンス需要了解,比如出门前纠结背哪一只ポシェット,比如想多要一份店家的お通し,比如震惊于同学的イメチェン……备考期间除了《基础日语教程》上的单词外,我还收集了6千多个生词和表达,放在ANKI里做成自己的単語帳,滚动记忆。我记得考试的时候的确让我押中了好几个。

作为跨考生,我其实一直不太清楚“红宝书”“蓝宝书”等等这些参考书到底是哪一本(hhh),所以我一直把任何不知道的词语进行收集、整理、记忆。我觉得这其实并不是一件麻烦事,反而很有趣,因为相较于背单词书,这种方法还会自然地把每个生词的语境以及当时的情景一并记入脑中,遗忘率也会大大下降。

第二,语法

与单词部分不同,语法我觉得依靠于语法书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对这门考试而言,不仅N1语法,N2语法也不能丢,需要一遍遍记忆和大量刷题。

记忆方面,我个人推荐“语法酷”APP,可以在每个语法旁边标注该语法属于N1还是N2等等。刷题方面,首选往年N1及N2的真题,尽量从1990年开始搜集。建议刷到2、3遍以上。

第三,阅读

阅读也需要大量的练习来培养题感,熟悉出题思路,把控阅读及做题时间。推荐的资料同样是历年N1及N2真题。不仅能把水平练习提高上去,关键是出题也有可能从里面出!

第四,作文

首先,相较于之前的部分,作文属于内容输出。这就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做出了要求。要是不会运用,也就无异于一只倒不出饺子的茶壶。此外,还要尽量避免思路和表达方式被母语过多干扰。有时候语法上没有任何问题的一句话,但就是不地道,日本人看了也会觉得很不自然。所以,作文不仅需要多练习,还要参照一定的标准来练习,而不能想当然地盲目练习。所谓标准,来源于日本人的表达,比如书籍,新闻,影视作品等等。只有留心于地道的表达,才能写出地道的文字。当然,自身的问题往往最难看清,所以在这里,我非常推荐炸鸡老师的作文批改服务,以其他人的视角对我的作文进行评价。负责批改的老师分为中国老师和日本老师,一同轮流批改我的作文,非常认真负责。不仅指出了我的表达错误,还在最后附上了详细的评语和建议,以及各方面的等级评定,在这里再次谢谢炸鸡老师了!其实炸鸡老师还有作文课,也强烈建议大家去听!

359日语翻译基础:(得分:118)

试卷题型:

(今年题型改回2019年模式)

和語中訳*10,

中文和訳*10,

略語*5,

諺*5,

和文中訳*1(约700字),

中文和訳*1(约500字)。

真题回忆:

略語:SSD、BMI

翻译:偏文化方面(具体记不太清了)

参考书目:

《汉日翻译教程(苏琪著)》

《新编日汉翻译教程(庞春兰著)》

初心“日语MTI”公众号“攻占新手村”专栏

《中日笔译使用技巧训练(邱鸣著)》

三笔模拟题+三口实务。

备考经验:

从专业课开始就是重中之重了,毕竟占了150分。这门考试就是纯粹的翻译。这门考试时间相对紧凑,所以前面的词语翻译不建议过多纠结,考试的时候就别想着灵光一现了,活了二十多年,还不了解自己吗(bushi)?会的填上,不会的不要空着,蒙一个,把时间留给后面的两篇文章翻译。

这门课的备考分为两个部分:方法学习+实践总结。总体建议暑假结束之前完成“学习方法”,之后的时间留给“实践总结”。下面将分别进行经验分享。

第一,方法学习

建议仔细学习《汉日翻译教程》《新编日汉翻译教程》这两本书,讲的非常仔细有条理。当时我首先看了苏琪老师的《汉日翻译教程》,全书分为“词语的翻译”、“句子的翻译”、“被动句的翻译”、“兼语句的翻译”等部分,每部分辅以很多实例进行讲解,尤其对于像我这样的初学者来说很容易上手,帮助也很大。由于后期时间比较紧张,导致庞春兰老师的《新编日汉翻译教程》没有看完。但是这本书还讲解了段落和文章的翻译,所以有时间的话一定要好好研读学习。另外,请不要学我不科学的时间安排,能尽快完成就尽快,这对后面的计划来说,能客观上提高容错率,不至于后期手忙脚乱,心态爆炸。

第二,实践总结

完成对翻译方法的学习以后,就是通过不断的练习来巩固知识、总结经验,形成自己的“套路”了。是的,因为翻译并非数理化拥有最优解或唯一解,所以针对不同的文章,在意思正确传达的前提下,自然可以出现不同译法,因此才会出现增译、减译、倒译等方法。自己擅长的译法,不同语境、文体下应该对应的用词等等问题,就需要我们在练习中去感受,去总结。然而在学习了基本的翻译方法之后,我们仍然会时不时遇到无从下手的情况,这个时候,“实战经验”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留心总结的话,渐渐就会形成自己的“语料库”。但如果时间不允许,那就要学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了。

在这方面,初心“攻占新手村”无疑让我受益良多。这个专栏被整理为一个大合集,共几十期,作者“锤子”学姐本人真的很厉害很厉害,每期传授几个非常有用的翻译技巧,再加上段子手一般诙谐幽默的文案,使得我每期看得都很开心(差点忘了是来学习的)。每期的内容我都写在笔记本上跟着一起练,一遍一遍练习,总结,慢慢“掌握了核心科技”,积累了不少宝贵经验。还有一点,注意关注“人民网日文版”“人民中国”这些网站,上面有当前热词的对应翻译,对于考试和今后的是很有帮助的。

448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得分:112)

试卷题型:

名词解释*25,应用文*1,大作文*1(800字)。

真题回忆:

词条:引力波、脉冲星、中国天眼(初心押中:移动支付、法偿性、数字人民币、算法)

应用文:请示(改善学校实验室硬件条件)押中)

大作文:理性的声音(命题作文)

参考书目:

《中国文化要略(程裕桢著)》

《MTI黄皮书》

《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刘军平著)

初心百科写作课程

备考经验:

学会善用资源,时间花在刀刃上

都说448这门考试就算复习了也没什么用,尤其百科部分。确实,百科知识即是所有门类的知识,那是永远也了解不完的。

难道就直接躺平不复习了吗?

Of course not.

一张试卷涵盖的知识点数量是有限的,而且在分析历年考题之后,就会发现每个学校对于这方面基本也都是各有侧重的。有了大的方向,那么学习负担才能大大降低,才能有的放矢,做有用功。另外,百科知识也是越早越好,暑假之前不需要负担太重,看看《文化要略》这些书籍,了解知识就好。到暑假之后,就要化身无情的背书机器,撸起袖子加油干了。

下面将分别对“百科知识”和“汉语写作”进行经验分享。

第一,百科知识

这部分北二外会注重中国传统历史文化,时事热词,以及科学技术等方面的考察。所以在复习全程,都要尤其重视这些方面的知识(如果报考北二外的话)。到了暑假以后,就必须要高强度背词条了,不要只背一遍,每个词条都要重复,重复,再重复(因为人类的本质就是复读机!);也不要妄想一口吃成个胖子,容易消化不良哦。要把任务均摊到每一天,少量多次,就像吃饭需要少食多餐,这样才能最大限度我们开始每一个任务的行动阻力,有助于拖延癌早日康复。

在答题方面,最好分点作答,每个词写100字左右就好。不是不让多写,而是时间实在有限,每个词条分配3分钟,总时间就超过1个小时了,必须把后面两篇作文的时间留够。同样地,就算是不认识的词条,也尽量不要留空白,稍微写一点东西,兴许能得一点分呢。

时事热词或许大家不容易搜集,其实可以关注“初心百科”的公众号,里面的推送会持续更新热词。另外,也墙推初心的“时事热词”课程,里面按月整理了全年的热词以及词条解释,非常方便背诵,而且今年押中了好多道题!对了,大家背词条不要逐字死背,也不一定要按那个顺序来背,那样是背不下来的!建议先看一遍,明白含义之后,凝练关键词再背诵,等到考场上再适当扩充。

第二,汉语写作

应用文部分,北二外常考倡议书、自荐信等文书以及邀请函等等,而大作文部分,更侧重文化类与社会热点类。说实话,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理科生,写作文真的很苦手。所以我选择报班,选择了初心百科写作课程。真的很感谢年糕老师,把我的理科生蹩脚作文改造完成,并成为我448这门考试的拉分项,最终上岸!

写作课分为应用文和大作文两个部分。其中应用文部分老师会列举将近20种常考文体分别举例讲解,这对于从没接触过应用文写作的同学来说,简直不要太有用!另外大作文部分,老师也会将题目类型整理分类,从审题、布局构思,直到写出漂亮的作文手把手辅导,贼贴心!课上分享了非常多的作文素材,好多都是我不知道的(我大片的文化沙漠),不过最后考场上用到一两个,真的很幸运!而且因为平时跟着老师进行写作训练,在考试的时候两个作文都很快就写完了!

四、复试备考

今年由于北京仍然是高风险地区,所以沿袭了去年的线上复试形式。以学信网招生远程面试系统作为主平台,以腾讯会议作为备用平台。而且,也取消了听译和交传环节。不知道明年作何安排,所以这就权当参考好了。

今年似乎一切都很快,3月12日国家线公布,3月18日学校公布复试线和复试名单。原以为离复试应该还有一周时间,可是3月19日晚上学校官网突然公布日语学院复试时间为3月22-23日……不能说心态爆炸,只能说濒临崩溃。对于这样无法预测的事,强烈建议大家及早开始复试的复习!!!我在初试结束后不久就报名了初心的复试上岸课程,跟着老师们的节奏来一点点准备,所幸我是在成绩公布后不久就准备了个大概,才不至于临考前怀疑人生。不过,今年也真是“神仙打架”的一年,大家的分数都很高,我本以为很稳的分数,居然排到了垫底的位置,所以再怎么准备,心理压力还是非常大的。这里要给大家强调一点:由于北二外的初试和复试分数占比为6:4,所以复试的发挥尤为重要,也就是说,对于初试不理想的同学来说,完全有可能利用复试来逆袭,最终上岸!!

考前手续:

包括选择复试中的第二外语、写考生自述、提交审核材料、缴纳复试费等手续。这些在官网上都会详细列出,就不再赘述。

DAY1、机位调试。

就是在考前一天进行设备检测和调试。北二外采取双机位模式,所以需要对每一个考生的机位设置进行审核确认。

DAY2、二外面试。

今年的二外面试显得格外亚撒西,每个考生4分钟,包括了自我介绍,以及两位面试老师的随机提问。总体难度不算太大,大概四六级难度吧。确实,北二外在二外上不卡人,只占复试总分的10%。还好二外面试和日语专业面试分别在两天,否则两门外语切换起来可真是本当大変。

二外的准备可以稍微放松一点来,只要背熟自我介绍,在回答老师问题的时候不要张口就是“はい/いいえ”就OK了。另外,有时间的话最好针对自己的自我介绍设计一些问题,比如“为什么选择日语?”、“自身学习日语的方法”等等,然后自己即兴回答一下试试感觉,现场不要紧张得说不出话来。请放心,老师们也想早点下班(hhh)。

DAY3、专业面试。

いよいよ本番です。准备复试的过程中,绝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了专业面试上。毕竟占了剩下90%的权重。一共5个面试老师(非常非常亚撒西),总的流程为:自我介绍(今年貌似没限定时间)+中日视译(各一篇,提前无准备时间,拿到题目直接开口翻)+自由问答。总体时间在20-30分钟。

自我介绍我按照往年要求准备了1分钟版本的(如不确定,建议再准备个3分钟长版本的)。

视译(サイトラ)的话考的就是专业素养。我个人认为难度中等偏上,每篇三百字左右,内容比初试难一些,都是关于新冠的政治发言稿节选一类的,再加上没有任何准备时间(是的,刚点开题目,老师就跟你说“はい、始めてください”……)。说实话,采用这种考查方式,其实并不单是考查考生的专业能力,另一方面也是对个人心理素质和臨機応変能力的考验,千万不能慌神,尽量让自己冷静下来,把注意力集中在每个句子的结构分析和行文预判上,而不是想着“完了完了,怎么办”这样无用的事。

对于视译,大家切忌像初试笔译一样要求自己翻译得尽善尽美!比起优美的辞藻(考场上也别优美了,能说成人话就不易),老师更看重整体的流畅度(停顿不要超过3秒,最多不超过5秒),实在不会的就划过去吧,总好过僵在那里一言不发,你不会的别人也不见得会对吧。这部分的复习还是建议复习下初试的翻译笔记,只不过不再是动手而是动口,训练自己尽量少停顿。

学有余力的话可以再看看《日语口译教程(苏琪著)》《简明日汉口译训练教程(梁长岁等 著)》这两本书。

最后是自由问答。这个环节老师问了我挺多问题,大概8、9个的样子吧(应该是留日经历和跨专业的原因)

我被问到的问题大概是:

“怎么学的日语?”

“留学期间研究什么内容?”

“有没有学过统计学(这个问题好像好多人都被问到了,也不知道为什么)?”

“原专业和口译有没有共通点?”

“介绍自己的家乡”

“有没有参加过其他学校的面试?”

“平时读的是中文的还是日文的或者是英文的论文?”

还有一些记不太清了,总之基本是根据自我介绍来提问的。因此,适当“挖坑”,就可以让老师的问题在你的掌控之下。所谓“挖坑”,就是在自我介绍中提及某个话题,但并不做过多展开说明,用你的“砖”,来引老师的“玉”。

准备自由问答的时候,就需要多多根据自己写的自我介绍中挖的“坑”,埋的“砖”,来尽量设想出一切可能问出的问题。如果觉得思路闭塞,可以求助于炸鸡老师的复试课,听完你就能列举出几十个问题,歪瑞古德!

我自己准备了三十多个问题,然后每个问题写出答案(每个问题一分钟左右回答完毕,但也不要太短),写了大半个月,一共写了1万多字。现在想想,不光写起来累,背起来更累!所以其实更推荐只列出提纲和关键词,那样的话负担会小很多(但我实在是怕自己临场忘词,就完完整整地写出来了,真的好累555)。问题准备得越充分,上场的时候就越有底气。

在完成问题梳理之后,就要着手背诵了。等到背的熟练之后,建议大家随机抽选问题回答,对自己的回答进行录音,这样才能知道自己的口癖是否过多,是否得当,发音是否正确,语义是否连贯等等,只有发现了问题,才能优化答案。还有一点,在实际回答老师问题时,不要让老师觉得你只是在背答案。这里不是小学生留堂背课文!一定要自然,调动神态和肢体语言融入回答,既不一句三卡顿,又不显得自己是背书机器(是时候展现真正的演技了)。

其实对于口语也好,听力也罢,除了做听抄之外,影子跟读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办法,只要坚持2个月以上,一定会有明显的进步,听力提升了,口腔肌肉形成记忆,口语表达也地道流畅了。可以每天选择一段NHK新闻,或者是N1听力材料就好,不用贪多,练好这一段就很好。语言的练习,就是讲求日积月累。

牢牢把握视译和自由问答,才能在复试中表现出色,拥有更多上岸的可能!

五、题外话

别忘了,每天给自己打气。也许会悲观、焦虑,但总要学会宽慰自己;时常会松懈、颓丧,但总要学会激励自己。每天给自己打打气,每天完成小目标,就夸夸自己吧。

面试时别忘了笑容。面试前确实会很紧张,但是真正进入过程后,微笑真的能逐渐化解紧张,并慢慢自信起来。

复试环节,模板は禁止!不管是自我介绍,还是自由问答,请尽量避免把模板生搬硬套。那是用来提供思路的,不是用来提供捷径的。

所有参考书目我会用一张图囊括,方便备考的你查看。

期待着,让我们来年一起欣赏香山的红叶,北京的小曲儿吧。

諸君、頑張れ!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1)
  1. 优悠2023-12-02 22:55优悠[江苏省网友]202.14.219.46
    这篇经验分享对我准备考研很有帮助谢谢分享!
    顶3踩0
相关阅读
2022云南大学MTI英语笔译专业考研必看成功经验指导

2022云南大学MTI英语笔译专业考研必看成功经验指导

由于本科期间有部分与翻译理论及翻译实践相关的课程,所以考翻译硕士有一定的基础;就个人性格和口译能力而言,笔译更适合我

2012-12-14

2022年云南大学MTI英语笔译考研必看招生信息报录情况及备考经验

2022年云南大学MTI英语笔译考研必看招生信息报录情况及备考经验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2020年一直在家上网课,同时也在积极备考,我是跨专业考研,三月份就定下来要考英语笔译专业,当时定的学校是西南财经大学,由

2023-07-22

2020上外日语口译MTI——上海外国语大学日汉口译超啰嗦经验帖

2020上外日语口译MTI——上海外国语大学日汉口译超啰嗦经验帖

首先是因为我走了一些弯路,也有短板

2022-12-29

「经验分享」2021中国海洋大学日语MTI翻译硕士考研真题回忆

「经验分享」2021中国海洋大学日语MTI翻译硕士考研真题回忆

第一题标假名20个10分執筆優柔不断鴛鴦矜持鼓舞終焉第二题给假名写汉字十个10分ぎむかんちょうこくけっかんひんかっとう第三题语法十道选择,十个造句共2

2023-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