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孔子是中国五千年最大的圣人 也是最大的罪人” 这句话对吗?

时间:2023-09-17 06:59:01

相关推荐

“孔子是中国五千年最大的圣人 也是最大的罪人” 这句话对吗?

大家好,今天是2020年6月26日,嗯……依然是阴天呢,不过也是开心的一天。

当我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是。这又是哪位“砖家”说的。真的是够了啊。不对、不对,完全不对。

孔子,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在世时就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更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孔子乃万世之师,本该受万世敬仰。怎么会有人突然窜出来质疑他呢?难道是博个眼球还是赚点噱头,如果都不是而是以学问方面来说的话,那只能让小编觉得此人居心叵测了。

之所以小编这么激动的说这样的话,真的是因为气不过了。下面小编给大家讲讲孔子的主要成就。用孔子的主要成就来告诉说明,他只能是圣人,永远的圣人。

第一:政治学说—“礼”“仁”

“礼”、“仁”是孔子政治思想的主要核心。孔子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

孔子生活在西周宗法礼制传统较深的鲁国,这时周王朝已经名存实亡,诸侯间相互争战不断,出现了“王道哀,礼义废,政权失,家殊俗”的社会现实,“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成了那个时代的特点。人的精神和信念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摧残。这些共同构成了孔子政治思想产生的历史渊源和社会条件,“仁”与“礼”是其政治思想的基本精神。

孔子的最高政治理想是建立“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大同”社会的基本特点是:大道畅行,“天下为公”,因而能“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不止以自己的家人为亲,不止以自己的父母儿女为爱,而是相互敬爱,爱天下所有的人。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孩子们都能获得温暖与关怀,孤独的人与残疾者都有所依靠,男人各自有自己的事情,女人有满意的归宿。阴谋欺诈不兴,盗窃祸乱不起,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人人讲信修睦,选贤举能。

有人说这样的思想太过于理想化,那么,我们在说一说孔子的较低的政治目标就是——小康社会。您品您细品。

试问,孔子的政治思想有罪于中华吗?

第二、道德思想体系

孔子早在2500多年前就有了一套完整的德道思想体系,注意是完整的。孔子主张主张“仁”、“礼”之德性与德行。德行自不用多说,道德行为道德举止。德性—是性善论:“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以立人极(“三极之道”天道、人道、地道)为旨归,以人道与天道、地道相会通,人道中庸又适时之变为方法论的完足思想体系。

孔子“仁”的思想体现的是人道精神,也是我们现在说的“人道主义”就是人道精神中的一种。孔子“礼”的思想则是指制度和秩序。无论是人道精神还是制度秩序都是任何时代必不可少的要素和要求。

试问,孔子这样道德体系有罪于中华吗?

第三、经济思想

孔子的经济思想最主要的是重义轻利、“见利思义”的义利观与“富民”思想。这也是儒家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

仅仅只是字面的理解变不难理解孔子的经济思想,讲义气,不能因为利益而放弃信义。孔子把义字放在首位,就是说到利益面前要如何做到能对得起“义”,这就是道义、信义。当然孔子说的意思不是说不要利益不要物质,而是说在符合“义”的情况下可以谋取利益,不符合“义”的利益是不能谋取的。

在任何时代,通过“义”和“利”是很容易辨别君子和小人的,特别的当代社会,重“义”的人往往会得到更多人的认可。

试问,孔子的经济思想有罪于中华吗?

第四:教育思想

孔子提倡的是:性相近,习相远的有教无类的思想。有教无类的思想是对么深远的一种思想。正是孔子提倡“有教无类”的思想,开始创办私学,广招学生,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才会有了孔子三千门徒七十二贤人的传奇佳话。

孔子主张“学而优则仕”,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他的教育目的是要培养从政的君子,而君子必须具有较高的道德品质修养,所以孔子强调学校教育必须将道德教育放在首要地位。“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而且孔子在教育上要求老师要求教无类和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简单来说就是只有教育没有区别,不能因为是贵族就能多享受教育,是奴隶就不能或者少接受教育。因材施教则大家都明白了,就是根据不同的人不同的性格来进行教育。而且孔子还是最早的一个会通过谈话聊天和观察的方法来了解学生的人,他根据学生的不同个性用不同的教育方法来教育他们。

试问,孔子的教育思想有罪于中华吗?当然孔子还有史学思想:要求实事求是地记录历史不能歪曲历史。有各种言论著作《论语》就是孔子的学生根据孔子的言论编写而成的,孔子还修订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

最后在文末引用近代学者钱文选的话来做总结:中华之文明,实基于孔子之道德……孔子这道,极为世人所崇拜,固有万古不灭的价值,即西方传教士,亦深信孔道可驾乎近代一切宗教而上之。……以世界之眼光观之,可断定虽历千百年后,孔子伦理仍当保存,苟或轻蔑叛离,则中国文化早已扫地无余矣!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2)
  1. ♛Queen ♚ ₯㎕2024-01-01 22:55♛Queen ♚ ₯㎕[重庆市网友]27.106.143.138
    @一面这句话有点极端了孔子思想对中国社会和道德观念有着重大影响但把他称为大罪人未免有些偏激。
    顶9踩0
  2. 一面2023-11-09 14:57一面[澳门网友]180.233.21.104
    这句话有点夸张了吧孔子确实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但将他称为大罪人未免太过片面了。
    顶1踩0
相关阅读
孔子曾说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其实后一句更狠 说出来你别不信

孔子曾说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其实后一句更狠 说出来你别不信

孔子曾说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其实后一句更狠,说出来你别不信中华5000年的历史,如果说那一个家族的家谱最长,毫无疑问就是孔子的家谱。传到孔垂长这一

2011-07-28

儒道圣人孔子两千年前说过一句脏话 没想到如今成了老师口头禅!

儒道圣人孔子两千年前说过一句脏话 没想到如今成了老师口头禅!

而这么一位伟大的圣人却曾经还说过一句脏话,而没想到这句脏话居然流传至今,还成了现在老师们常说的一句口头禅,那么孔夫子说的这句话是什么呢?孔子生

2023-09-14

被尊为圣人的孔子 也说过脏话 别不信 这句话被老师们经常用

被尊为圣人的孔子 也说过脏话 别不信 这句话被老师们经常用

在他著作中的每一句话,都是至理名言,是只得推敲学习的

2023-09-17

圣人孔子祖孙三代都离婚 这样的家风 解释了论语的一大困惑

圣人孔子祖孙三代都离婚 这样的家风 解释了论语的一大困惑

古代人上学读书,第一件事就是先对着孔子的画像拜一拜,至圣先师孔子可以说是所有读书人的偶像和精神导师

2007-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