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庄子大智慧:《南华经》里有4句话 每天读2遍 离圣人更进一步

时间:2023-09-14 03:29:01

相关推荐

庄子大智慧:《南华经》里有4句话 每天读2遍 离圣人更进一步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的大花园里,涌现出许许多多璀璨的奇花异草。孔子开创的“儒家学派”,老子为道家学派“代言”,韩非子扛起“法家”大旗,墨子忙着四处宣扬自己的“墨家学说”……只有逍遥自在的庄子继承老子的“无为”,人世间的纷纷扰扰似乎在他看来都只是“浮云”罢了。

庄子为了吃饭,也曾做过小吏,看管漆树园。不过后来醉心于世间山水,甘愿像一只在泥里打滚的“乌龟”一样潇洒自在,直接婉拒了国君想要招他做宰相的好意。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恐怕没几个人愿意向庄子一样,这样的任性,这样的嚣张,这样的“膨胀”。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却留下了一部让世人叹为观止的经典著作《南华经》。

《南华经》又叫《庄子》,是庄子的及其后人整理汇编的一部经典著作,里面的内容涉及哲学、美学、艺术、政治、人生等多个领域范畴。文章富有想象力,具有非常高的研究价值。

鲁迅先生曾经直言:“(《南华经》)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就是这样的一部经典著作,里面当中有4句话,建议每天读2遍,就会离圣人更进一步!

第一句:“道德内全之无形符显”

庄子在《南华经·内篇》中提到了“德充符”的说法,这里的“德”是指一种心态,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品德、德行或者是道德。也就是所谓的“道德内全之无形符显”,这里“道德内全”的人不显山不露水,是看不出来的。

在这篇文章中,庄子分别举了几个相貌丑陋而且具有残障的人的例子,这些人一直秉持“立不教,坐不议,虚而往,实而归”,最后都成为了“圣人”。由此推断出,虽然身体有残缺,但只要内在的道德健全,外化的表现时自然会带有“无形的符显”,成为尊贵的“圣人”。

第二句:“夫保始之征,不惧之实;勇士一人,雄入于九军”

“圣人孔子”的弟子常季看到王骀的弟子跟孔子招的学生都差不多,却搞不明白为什么大家都甘愿拜一只脚的王骀为师。孔子直言是自己的学识和品行都不如王骀,甘愿去拜王骀为师,率领天下的弟子都要向王骀学习。因此王骀的地位自然要比“圣人”更加尊贵。

当常季问孔子王骀为何这么厉害的时候,孔子回答这正是因为王骀运用自己的智慧来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尽力追求“忘情、忘形”的境界的结果。一个人要想看清自己就需要到静止的水流去看,流动的水里看不到自己的脸庞。冬天里的寒松之所以郁郁青青,也是由于能够守住品行,虞舜德行之所以高尚,在于他善于端正自己的品行。

因此,要想进一步的成为“圣人”,就一定要学会“保始之征”,保留自己的初心,心怀无所畏惧的胆识;这样子的话即使是一个“勇士”,也敢于在千军万马当中称雄。王骀就是这样一位“圣人”,所以他只不过是把自己的躯体当作了“寓所”,内心早已包藏万物,通达自然界的智慧,所以才会有跟“孔子”一样多的学生,成为一个比“圣人”还尊贵的人。

第三句:“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唯有德者能之”

子产跟申徒嘉前去拜伯昏无人为师,子产在郑国做了大官,申徒嘉则因罪获刑砍掉一只腿。子产跟申徒嘉坐在一个屋子里,子产见到申徒嘉以后就不把他放在眼里,还说他不明事理,见了执政大臣都不知道回避。申徒嘉据理力争,同是一个门下弟子,难道你做了大官我就要矮你一截吗?

申徒嘉又说:镜子明亮的话就不会有尘垢落在上面,尘埃落到上面镜子也不会明亮,长时间跟贤人居住在一起不会有错。子产嘲笑申徒嘉是个受刑之人还不思悔改,申徒嘉说:“能给自己辩解,认为自己不应该身体残缺的人有很多,但是不去辩解,认为自己不应该身体健全的人却很少。”真正有德的“圣人”懂得事物一些是无可奈何的,安于自己的境遇,服从命运的安排。

第四句:“德者,成和之脩也;德不形者,物不能离也”

鲁哀公曾经问孔子说他知道卫国一个奇丑无比的男人叫哀骀它,但这个男人却有很大的魅力。男人见了哀骀它,都不愿意离他而去;女人见了他,便主动向家人请求要把自己嫁给他。

鲁哀公非常好奇,这个人到底是有什么“魔力”,让所有人都为之倾倒。后来鲁哀公就把他招到鲁国,相处了一年之后,鲁哀公果断把国家交付给哀骀它,结果很快他就选择离开了。鲁哀公为此还很伤心难过,于是向孔子求教。

孔子告诉鲁哀公,哀骀它是一个才智完备而且德不外露的人。“才智完备”的人不会因为外界四时更替、生死荣辱、贫穷富贵而影响心灵,他们始终保持本性的和谐,顺应四时的变化。“德不外露”的人,内心当中有一把准绳,这是他们保持平和的“法宝”。

即便外界发生很大的变化,有“德”之人都会将这些了然于心,不露声色。这也就是“德不外露,物不能离”的因素。鲁哀公后来在跟闵子谈论的时候,说自己听了“至人”一番话,觉得他自己跟孔子更像是以“德”相交的朋友,而不是君臣。因此经常诵读《南华经》当中上述的4句话,就一定能够跟“圣人”做朋友。

你觉得《南华经》当中还有什么让你印象深刻的名言警句吗?你还知道哪些关于庄子的事迹?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精彩的言论,期待你精彩的故事!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2)
  1. 冰雨忧蓝2023-12-31 14:57冰雨忧蓝[河南省网友]202.21.148.61
    听起好有趣啊!每天读两遍也不会太辛苦我也想加入这个修行行列。
    顶0踩0
  2. 昔人不归º2023-11-07 09:13昔人不归º[四川省网友]203.31.97.15
    这个方法太神奇了!我定要试试或许真能受益匪浅呢。
    顶4踩0
相关阅读
如何理解“寿多则辱”?庄子这句话 好强的年轻人应该懂

如何理解“寿多则辱”?庄子这句话 好强的年轻人应该懂

事实上也确实如庄子所说,人的年纪大了,腿脚、头脑不灵活了,有的甚至需要年轻人来照顾,于此,不免活得没有自己年轻力壮时快活,遇到不太孝顺的后辈,

2023-11-24

一个人是君子还是小人?庄子的2句话 就是2条判别标准

一个人是君子还是小人?庄子的2句话 就是2条判别标准

由此可见,儒家思想是非常看重一个人是君子还是小人的

2022-12-18

庄子临终前最后一句话 道破天道 地道和人道的奥秘!

庄子临终前最后一句话 道破天道 地道和人道的奥秘!

庄子译:大道是万物所由产生的本源,万物不合乎道,就会死亡,契合大道就能生存

2023-10-12

《庄子》经典名言20句 天道高远 人心逍遥

《庄子》经典名言20句 天道高远 人心逍遥

庄子长期在讲学终生不肯与统治者合作,过着简朴的生活,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023-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