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九年级(上)语文期中试卷2020.11(有答案)

时间:2023-09-10 06:20:01

相关推荐

九年级(上)语文期中试卷2020.11(有答案)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满分2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音形无误的一项是( )(2分)

A.恣睢(suī) 恪守(kè) 矫揉造作(jiǎo) 栈桥 (jiàn)

B.炊烟(cuī) 掺杂(cān) 飘逸(yì) 旁骛(wù)

C.天骄(jiāo) 鲜妍(yán) 断章取意(yì) 蛀牙(zhù)

D.秘诀(jué) 赦免(shè) 琉璃(li) 瞥见(piē)

2.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A.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B.他活过的八十四年,经历了登峰造极的君主政体和曙光初现的革命年代。

C.他对杜小康带着哭腔的请求置之不理,只是不停地撑着船。

D.日本文部省别具匠心地一再修改历史教科书,掩盖其战争的罪行。

3.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分)

A.能否认识3 500个左右常用汉字,是《语文课程标准》中语文学习的基本目标。

B.如何引导有运动天赋的青少年热爱并且投身于滑雪运动,从而培养这些青少年对滑雪运动的兴趣,是北京冬奥申委正在关注的问题。

C.对南极地区海冰融化现象在南极上空大气运动过程的认识,就必须扩大科学考察区域,加强科研观测精度,改进实验设计方法。

D.各级各类学校应高度重视校园网络平台建设,着力培养一批熟悉网络技术、业务精湛的教师,以便扎实有效地开展网络教育教学工作。

4.对下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A.从诗的题目看,这首诗是白居易在扬州的酒宴上酬答刘禹锡的作品。

B.这首诗的首联,叙写作者被贬到荒凉之地二十三年来的人生经历。

C.这首诗的颔联,运用两个典故分别表达作者对朋友的怀念和回乡后恍若隔世的感慨。

D.这首诗的颈联,对仗工整,蕴含哲理,成为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5.对语法知识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人与人工智能之间有一种质的不同。人工智能无法像人一样享受生命的意义和死亡的内涵,更无法像人一样因高山流水而怡情悦性,因秋风冷雨而怆然泪下,因子孙绕膝而充实温暖,因月上中天而感时伤怀……这些感触,只有人类才能感受到。因为人的生命有限,所以每个个体的思想和命运都是宝贵而独特的。

A.“高山”,“人类”一是名词,“这些感触”是偏正短语,“子孙绕膝”是主谓短语。

B.“人与人工智能之间有一种质的不同。”一句中“有一种质的不同”是宾语。

C.“因为人的生命有限,所以每个个体的思想和命运都是宝贵而独特的”是因果复句。

D.文中划线句谓语用的不恰当,修改方法是把“享受”改为“体悟”。

6.1978年以后,艾青的诗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下面不属于他这一时期诗歌特点的一项是 ( )(2分)

A.诗句由原先的长短错落,不求整齐划一变得比较整齐。

B.诗情由原先的总是充满“土地的忧郁”变得比较深沉。

C.写法由原先的尽情的呼告、肆意的排叙变得口语化、散文化。

D.诗意由原先的凝重、深厚变得比较警策,充满哲思。

7.诗文默写。(10分)

(1)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______。

(2)寂寂江山摇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月是故乡明。

(4)欲为圣明除弊事,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迹板桥霜。

(6) ____________________,万古惟留楚客悲。

(7)《岳阳楼记》中反映范仲淹远大抱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李白在《行路难》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来表达实现人生理想的坚定信念。

二、阅读理解(满分38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10分)

【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日“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修既治滁之明年①,夏,始饮滁水而甘,问诸滁人,得于州南百步之远。其上则丰山,耸然而特立;下则幽谷,窈然而深藏;中有清泉,滃然而仰出。俯仰左右,顾②而乐之。于是疏泉凿石,辟地以为丰乐亭,而与滁人往游其间。

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③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子游也。因为本④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选自欧阳修《 丰乐亭记)

【注释】①明年:第二年。②顾:向四周看。③幸:庆幸。④因为本:于是就根据。⑤道:称道。

8.翻译下面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

(1)峰回路转: (2)醉翁之意不在酒:

(3)修既治滁之明年: (4)四时之景: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2分)

(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

10.选出下面对甲、乙两段相关内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 )(2分)

A.甲段中“环滁皆山也”从大处着笔,简练而形象地写出了滁州的地理特征。

B.甲、乙两段中“名之者”“山水之乐…修之来此”的三个“之”的用法相同。

C.甲、乙两段均写到了“四时之景”,但各自描绘的景物特征有比较大的差异。

D.甲、乙两段所表达的主旨大相径庭。

11.结合乙段的具体内容,说说欧阳修取名“丰乐亭”的深刻用意。(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2 ~16题。(12分)

被放逐的皇后 金建云

①我爸去世后,我妈越活越不招人待见。

②她用iPad打发孙子,烧饭忽咸忽淡,记账乱七八糟,将自己锁在门外,时不时将孙子忘在幼儿园……谁敢相信,妈妈退休前曾是高中的特级教师呃?我教她玩微信,陪她旅游,帮她买健身器材,带她找老玩伴,催她跳广场舞……却还是无法让她找回青春时代的光彩与热情,她永远是热闹场合的陌生人。

③对老妈这种状态,我实在无法理解,直到有一日,我发现她在读一本书:阿尔诺·盖格尔的《流放的老国王》。这么伤感的书,怪不得她越看情绪越低落!为了批判这一株“精神毒草”,我偷偷读起来。

④作者描写了自己父亲老去的过程,将患帕金森综合征的父亲比作一位被流放的国王,原本熟悉的家庭环境对父亲来说,已变得越来越陌生,他仿佛身处异乡。这位父亲一心要回到自己记忆中的家,于是“不知所措地四处乱窜”。作者看到父亲慢慢“变傻”,仿佛感到生命从他身上渗出,整个人的个性一滴滴漏掉……

⑤读到感人之处,我黯然神伤!这么久以来,我没有真正理解父亲去世对老妈的打击。我只是一味地怪她不乐观、不振作,却从未从她的角度思考过她内心的挣扎与无奈。大致浏览完这本书,我走出我妈的卧室,她正在客厅看电视。

⑥像往常一样,她看电视的眼神中散发着淡漠的霉味。屏幕上演的什么对她来说毫无意义,她只需要足够响的声音来冲淡自己的寂寞。

⑦我坐下来,同她聊起电视上的这位笑星。她支支吾吾应对着我,敷衍着笑几声。看得出,她对我今天“反常”的表现感到一丝惶恐。自从父亲走后,她变得越来越像个爱犯错的刁蛮女孩,对我,竞有一种说不出的紧张感。或许是怕我唠叨她吧,她借口说自己要烧饭,就把我独自撂在沙发上。

⑧厨房里她的动作很慢,时常停下来若有所思,又不知道在思考什么。她拿起盐瓶,思考自己究竟有没有放盐,停顿几秒钟后,她放了一点点,再加上一点点……

⑨这时候,我想起过世的父亲。父亲生前总会在她烧饭的时候,凑过去聊天。那时候,我妈嘴上对答如流,手上有条不紊。她永远井井有条、遇事不慌,谈笑之间便将美味端上餐桌。

⑩如今,一个走了,一个活在女儿的嗔怪与脸色之中。

看着我妈的背影,我感到岁月流逝的巨大冲击力——不知不觉中,母亲已经走入孤单的晚年,她仿佛一位被流放的皇后,手足无措地面对这个对她来说越来越陌生的世界。爱她的父母、丈夫、老朋友们,逐一离去,唯一的女儿整天抱怨她不乐观、不阳光、不振作……米兰·昆德拉的一句话浮现在我脑海中——“面对生命那无可挽回的溃败,我们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理解它。”

如果说,衰老与孤独是我妈必须面对的生命乏溃败,那么,我不该再要求她强颜欢笑,不该带她去那些她完全无法融入的热闹环境中,更不应该责怪她带孩子、做家务不走心——如果她的心都不知道何处安放,又怎么谈得上走心不走心呢?

我走进厨房,默默地打开她忘记打开的抽油烟机。我给她嘴里塞进-块糖,微笑着看她笨手笨脚地做事。厨房里很安静,抽油烟机的声音竞带给我们默契的温暖感。我妈朝我笑笑,我也朝她笑笑。那种幸福的感觉涌上心头。

是的,当我放弃对她所有的要求之后,那种叫作“理解”的东西,如圣灵一般翩然而至。

“妈妈,愿我的理解能安放你的孤独。”我在心里默默地说。

(有删改)

12.结合文意,说说标题“被放逐的皇后”的含义。(3分)

13.结合上下文内容,谈谈你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2分)

像往常一样,她看电视的酿神中散发着淡漠的霉味。

14.选文第⑨段用了怎样的叙述顺序?有何作用?(3分)

15.揣摩选文第段画线句子的意蕴。(2分)

16.读了全文,联系自身实际谈谈你得到的人生启示。(2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7~ 20题。(8分)

糖尿病,富贵病?

①糖尿病,常常被称为“富贵病”。近年来,随着物质生活的改善,糖尿病的患病率越来越高。在中国全部成年人当中,已有近10%的人是糖尿病患者,即便以13亿人口计算,中国的糖尿病人数也接近1.3亿。

②为何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会成为糖尿病等“富贵病”的重灾区,这是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现有的答案是:一是人类演化的基因所致,二是生活方式的改变,这两种原因是交织在一起的。

③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人类遗传学专家就提出了“节俭基因”(调节胰岛素分泌的基因)的假说,现在已得到比较广泛的认同。即由于节俭基因在发挥作用,当大量高营养食物进入人体后得不到及时消耗,造成了能量过剩,导致了糖尿病等一系列富贵病的产生。

④除了饮食内容外,中国以及一些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好转后,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变化。表现为动物性高脂肪高蛋白食品摄入较多,而运动不足,因而难以消耗摄入的过多能量,从而产生肥胖、超重和胰岛素耐受等现象,诱发糖尿病(2型糖尿病)。

⑤这显然是经济发展后,传播健康行为的知识尚未跟上造成的,这是发展过程中必然会经历的阵痛。发达国家的探索证明:应对物质极大丰富的生活,如同冬天冻坏了脚不能马上用火烤或热水烫,反而要先用雪来搓,然后用温水泡,否则脚就报废了。经济好转起来了,要慢慢改善饮食,因为节俭基因还会长期起作用。

⑥如果认识不到这种情况,糖尿病还会作为一种遗传因素传递给后代。德国的研究人员给实验鼠提供高脂肪饮食,使它们变胖并患上2型糖尿病。结果发现:无论雌鼠雄鼠哪一方肥胖并惠上糖尿病,其后代都会受影响。肥胖雌鼠后代更容易肥胖,肥胖雄鼠后代更容易高血糖。

⑦中国及其他发展中国家未富先病的现象既是一种潜在的隐患,也是一种巨大的灾难,尤其体现在巨额的医疗费用上。目前,中国糖尿病导致的年直接医疗开支占全国医疗总开支的13%,达到1734亿元(合250亿美元),几乎占全球糖尿病医疗成本的20%。这还没有计入糖尿病人目劳动力下降而导致工作量减少和劳动力不足造成的损失,如果算上这些,糖尿病对中国和世界造成的损失更是天文数字。

(节选自《百科知识》,有删改)

17.根据短文,概括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成为糖尿病重灾区的原因。(2分)

18.根据第③段和第⑤段内容说说你理解的“节俭基因”的作用。(2分)

19.第⑦段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20.作为个体生命,面对越来越丰富的生活怎样才能富而无病?(2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21~ 24题。(8分)

自 尊

①说到自尊,人们往往想到的是人的自我尊重,这自然是不错的。但是,最近看到几住大师逸闻,方知道,自尊是在尊重别人中实现的。

②钱学森家里的炊事员曾经说,钱老每次下楼吃饭,都穿得整整齐齐,从来不穿拖鞋、背心。这是看得起咱、尊重咱。钱老儿子钱永刚听了炊事员的话后,也学了父亲的样子,每逢去餐厅吃饭,都穿戴整齐,他也要做尊重他人的人。

③国学大师陈寅恪晚年已有眼疾,在岭南大学居住的两层楼房的一楼给学生上课。当时选修他课程的不过五六人,陈先生绝不因选课学生多少影响他的讲课。夏天,他身着便装与助手一起在楼下工作,每当学生到家里听课,他都要自己拄杖扶梯缓步上楼改换夏布长衫,然后才下来上课。看着老师摸索着下楼的身姿,学生们感动不已,为师的高大,在他们心中已然耸立。

④当前,在社会中,一些人关注更多的是自我尊重。他们目中无人,装模作样,虚伪失真,故作姿态,这种看似自我尊重的过分表达,表现出的却正是不尊重别人的自我膨胀,是没有自信的无意识流露。

⑤与这些人相反,有些大师甚至在遭受欺凌和侮辱,人格遭到践踏的时候,还仍然具有表达尊重别人的强烈愿望。他们被剥夺了所有表达自尊的手段后,唯一可以表现的,就是穿戴整齐地向这个世界告别。傅雷先生在“文革”时被抄家后,所有家具贴上封条,他太太到朋友家借了干净衣服,夫妇两人穿了整洁的衣服上吊自尽了。整洁的衣着成了他们表达对这个世界和对周围人尊重的最后方式。

⑥由此可觅,在生活中,你保持着对人的谦恭,人们便在你的谦恭中读出涵养和文明,心中会由衷地尊敬着你。

(选自《钱江晚报》,有删改)

21.写出本文的中心论点。(2分)

22.本文运用了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论证方法。(2分)

23.第⑤段中傅雷先生的事例,能不能与第②段钱学森和第③段陈寅恪的事例颠倒顺序?请说明理由。(2分)

24.读完本文,请结合自己的一次经历谈谈你对“自尊”的理解。(2分)

三、作文(40分)

25.请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按要求作文。

题目一:在躁动的青春岁月里,或许我们并不那么乖巧,或许我们并不那么顺从。率真,莽撞,叛逆,不计后果,不讲情理,盲目崇拜,遇到挫折,遭受打击……这些都是我们在青春路上留下的印迹。虽然这不是一条笔直的路,弯弯曲曲,但我们活出了青春固有的色彩。青春即使再痛苦也闪耀着它的华彩。

请以“在青春的怀里撒野”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诗歌除外,文体不限,字迹工整。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

题目二:“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我们在不断前行的过程中总会不经意错过一些美好的、珍贵的东西。它可能是一位好友,一片风景,一个物件;也可能是一次难得的机会,一句真诚的劝说,一声由衷的道谢……而这一切错过的背后,意义非同寻常。

请以“错过”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诗歌除外,文体不限,字迹工整。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

参考答案

1D 2D 3D 4A 5B 6C 7略 8略 9略 10A

11参考:寄情山水的情趣,与民同乐的思想。岁物丰成的祝愿,风俗之美的赞扬,无

事之时的珍惜。

12.“被放逐的皇后”指步入晚年的母亲在遭遇丈夫去世的巨大打击后,变得不乐观、不振作,内心充满挣扎与无奈,仿佛一位“被放逐的皇后”。(意近即可)

13.示例:“霉味”本指东西在潮湿环境放久了,因变质而产生的霉烂的味道,这里指作者的母亲因丈夫去世情绪低落,内心孤独而眼神茫然,毫无生机。(意近即可)

14.插叙。作者回忆了父亲在世时与母亲相处的温馨场面,与母亲的现状形成对比,为下文写作者理解母亲的孤寂、母女和谐相处作铺垫。(意近即可)

15.作者放弃了对母亲所有的要求,从她的角度考虑她的感受,理解便从中产生了。作者希望自己的理解能让衰老的母亲找到幸福的感觉,从此不再孤独。 (意近即可)

16.结合文意,言之有理即可,示例略。

17.一是人类演化的基因所致,二是生活方式的改变,这两种原因是交织在一起的。

18.节俭基因抑制(或减少)胰岛素的分泌,造成人体内大量的高营养食物长期累积过剩,导致糖尿病等一系列富贵病的产生。

19.列数字。真实具体地说明中国糖尿病造成的直接医疗开支的巨大,证明了中国及其他发展中国家未富先病的现象既是一种潜在的隐患,也是一种巨大的灾难。

20.能从改变生活方式的角度,抓住科学的饮食结构和良好的运动习惯两方面人手谈即可。(或从其他方面谈,言之成理即可)

21.自尊是在尊重别人中实现的。

22.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正反对比论证或对比论证)

23.不能,因为三个事例之间呈递进关系,具有一定的逻辑顺序,傅雷先生的例子能够证明“有些大师甚至在遭受欺凌和侮辱,人格遭到践踏的时候,还仍然具有表达尊重别人的强烈愿望”这一观点,是对论点的进一步证明.

24示例一:在考试中,我拒绝了抄袭答案的诱惑,这就是坚守诚信,是自尊的表现。

示例二:在学习中,我成绩优秀,能力突出,被同学嫉妒了,我能主动与他沟通,解除矛盾,我在尊重他人的过程中实现了自尊。

示例三:自习课上、老师误以为我与同学说话,严厉地批评了我。当时我没有顶撞老师,课下与老师沟通。我在尊重老师的同时赢得了老师对我的尊重。(从能够体现自我尊重和尊重他人的任意一个角度作答,言之成理即可)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3)
  1. 记忆的墙角2024-01-21 08:06记忆的墙角[国外网友]49.211.61.66
    3.还行吧希望期末能考得更好点。
    顶0踩0
  2. 林心生月2023-12-07 23:30林心生月[湖北省网友]60.253.173.145
    2.答案都有了还是做不对心累。
    顶0踩0
  3. 沫负2023-10-24 14:55沫负[青海省网友]43.227.232.11
    1.这份试卷真太难了有些题目完全没学过啊!
    顶7踩0
相关阅读
这张试卷火了:2020年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试卷 试题分析

这张试卷火了:2020年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试卷 试题分析

知识传播美丽,分享传递快乐!2020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试卷试题分析。一、看拼音,写词语。考查拼音与字词的书写。答案为: 中午 分米 前后

2023-11-05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次月考测试卷 附答案 给孩子练习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次月考测试卷 附答案 给孩子练习

第六题按要求写句子,第一小题的照样子写句子我们可以看到例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那么我们在仿写的时候也要用到比喻的修辞手法;第二小题的把字句和被

2023-05-04

四年级语文上册专项测试卷:字词(附答案 必考题 题型全)

四年级语文上册专项测试卷:字词(附答案 必考题 题型全)

尤其要注重AABB、ABAB等特殊词语的积累,这类词语不光在填空、选择等题中易考,还有利于我们写出优质的作文

2023-08-17

六年级上册语文专项训练(字词积累)试卷附答案

六年级上册语文专项训练(字词积累)试卷附答案

要求会写的字,安排在精读课文后,以方格的形式排列

2023-12-28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卷(后有答案)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卷(后有答案)

八、九、十、十一是句子及阅读理解,阅读对于二年级孩子来说相对比较难,但开始训练就要注重方法,注重语言组织!最后是写作训练,刚开始写作不要求孩子

2011-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