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方言就是古代汉语吗?用你家乡话朗诵古诗词是不是更有味道?

时间:2023-09-04 05:45:01

相关推荐

方言就是古代汉语吗?用你家乡话朗诵古诗词是不是更有味道?

前言

这个问题很有代表性:哪里的方言更接近古代汉语?有些古诗词是不是用方言读更有韵味?

今古音最大的不同是入声字的消失,用普通话阅读押入声韵的诗词大多有不押韵的感觉,因此网上挺流行用粤语来读古诗词。那么除了粤语还有那些方言保留了古韵呢?

老街前一段时间回答过一个问题:为什么台湾人叫“蜗(wo)牛”为“蜗(gua)牛”?作为北方人的老街,觉得台湾人把“蜗(wo)牛”读为“蜗(gua)牛”挺奇怪,以前看台湾综艺节目时, 我记得他们还喜欢把“包括”读作bao gua。后来有不少网友留言评论,从五花八门的评论中可以看到,天南地北的方言,既有不同也有不少相同之处。

一、古诗中的瓜牛与蜗(wo)牛

先简单说说瓜牛与蜗(wo)牛。在古诗中,蜗(wo)牛不仅仅读为“蜗(gua)牛”,有些诗直接写作“瓜牛”,例如南宋两位诗人的作品。陆游《醉归》:

十亩春芜手自犁,瓜牛庐在镜湖西。禅心每笑弹棋局,道眼长捐刮膜篦。绝食就官分鹤料,无车免客笑鸡栖。旗亭酒贱秋风近,夜夜归来醉似泥。

宋·辛弃疾《卜算子 其六 漫兴》

夜雨醉瓜庐,春水行秧马。点检田间快活人,未有如翁者。秃尽兔毫锥,磨透铜台瓦。谁伴扬雄作解嘲,乌有先生也。

在古诗中,“瓜牛庐”是一个典故,也称为“瓜庐”或“蜗庐”

在《三国志·魏志·胡昭传》中记载“尺牘之迹,动见模楷焉” 南朝 宋 裴松之 注:

《魏略》云:‘ 焦先 及 杨沛 ,并作瓜牛庐,止其中。’以为‘瓜’当作‘蜗’;蜗牛,螺虫之有角者也,俗或呼为黄犊。 先 等作圜舍,形如蜗牛蔽,故谓之蜗牛庐。

原来瓜牛就是蜗牛,因为蜗牛太小,因此把小房子称之为“瓜牛庐”或“瓜庐”,和张嘉译拍的那个电视剧名称“蜗居”是一个的意思。

二、蜗牛古音的读法

康熙字典记录了唐宋的官方韵书中,蜗的反切法发音。 蜗有几种发音,其中的蜗(wo)牛”原本读作“蜗(gua)牛”:

《唐韻》《韻會》《正韻》古華切,音瓜。

唐韵是唐朝的官方韵书,韵会、正韵是元明朝的,记录为古华反切,guhua=瓜gua。可见蜗牛在古人嘴里,原本就读作瓜。

苏东坡有一首诗《辨道歌》辨道歌,是句句押韵的古体诗。东坡先生为了显示自己的功力,这首诗没有换韵,通篇使用【六麻】。其中第36句结尾押韵“蜗”

北方正气名祛邪,东郊西应归中华。离南为室坎为家,先凝白雪生黄芽。黄河流驾紫河车,水精池产红莲花。赤龙腾霄惊盘蛇,奼女含笑婴儿呀。十二楼瞰灵泉洼,华池玉液阴交加。子驰午前无停差,三田聚宝真生涯。龟精凤髓填谽谺,天地骇有鬼神嗟。一丹休别内外砂,长修久饵须升遐。肠中澄结无余祖,俗骨变换颜如葩。哀哉世人争齿牙,指伪为真正为哇。轻肥甘美形骄奢,谲诡诈妄言矜夸。游鱼在网兔在罝,一气顿尽犹呕哑。余生所托诚栖槎,九原枯髀如乱麻。胡不断众如镆邪,空与利名交撑拏。胡不腾踏如文騧,可惜贪爱相漫洿。真心道意非不嘉,餐金闲暇非虚哗。何须横议相疵瘕,众口并发鸣群鸦。安知聚散同鱼虾,自缠如茧居如蜗。日怀嗔喜甘笼笯,其去死地犹猎豭。吾恨尔见有所遮,海波或到惊井蛙。乌轮即晚蟾影斜,吾时俱睹超云霞。

我们节选这一段看看

何须横议相疵瘕,众口并发鸣群鸦。安知聚散同鱼虾,自缠如茧居如蜗。

诗中的韵脚:瘕、鸦、虾、蜗,四个字都在下平六麻韵。其实“蜗”这个字不但在下平六麻,还在上平九佳韵部,这些韵部的字今天韵母都是a。所以蜗牛在古人口中一定是读作“gua”的,所以好多诗直接写成“瓜牛”。

三、什么地方的人,依然读古音“蜗(gua)牛”、把包括读作“包(gua)”呢?

老街对于方言没有研究,出去旅游大家基本都用普通话交流,没有机会学习方言。不过这次从从网友的评论里学到了不少知识。根据网友的回答可以看出,不仅仅是台湾,内地的西北、华南、江南很多地方读作瓜牛。

括,入声字,在《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古活切,音”聒“;聒现在发音”guo“。括、聒都是入声在平水韵中属于一个韵部,gua的读音也许是时代的原因,渐渐由”guo“转变而成吧?北方的普通话直接读作“括”了。

四、《登幽州台歌》的方言发音

前些天老街还写过一篇文章《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陈子昂的这首登幽州台歌不押韵吗 》,陈子昂的这首诗押的是马韵。韵脚是“者”和“下”。根据康熙字典的记录,这两个字的发音类似于zhǎ和hǎ。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zhǎ)。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hǎ)!

这篇文章在百度的网友留言有509条,好多朋友的介绍又让老街长了见识,不仅是南方,西北甚至华北都有类似的发音:

爱你的华哥:我们湖南邵阳县口音下字读ha音,野字读ya音,斜字qⅰa音,许多古诗用家乡话读来很压韵。无尘无争:四川话,过来下(ha)嘛!百度网友7669ca:洛阳西某些地方直到现在“者”还读“zha”。而河南西部到西安,肉,都读“ru”!豫秦古语!古地尚存啊。!百度网友45142e:翘舌是 阿勒泰/通古斯语,“者”是不是读“za,第三声”,我家方言现在就是这样。prometheus093:闽南话读出来就押韵啊,人读作lang,者读作jia,下读作ha,没毛病啊!dghatj:用客家话读,都是押韵的,野ya,下ha都是客家话的读音;jzw80029:下,广东白话读(ha)没声调,客家话读(ha)四声。gaogop:关于马韵的,我赣西北方言(据说应该归于客家话系)全中,前面常用字的确全是马韵,后面因为日常对话用不着生僻字,所以也不会读!据说客家话是很接近唐韵的,所以小时候我们背书有时候觉得用家乡话念更押韵,但老师不让,确没人告诉我其中道理,后来自己略略考证才明白一二! 是白马呀:我们安徽的方言下也读ha,怕是也就普通话读xia。杯干酒尽人未醉无法入睡:晋南土话基本这发音,底下(哈) 野(雅)地,古语发音其实方言更接近一些……!百度网友a98249d:在四川偏远地方还能见到者读zha,下读ha,这是古音。还山:豫西口音,下ha来。孺子牛眼看世界:江西也是这个读音。特别是者,在江西读zha,瘠薄玩意儿:用抚州一代方言念也没有问题的[大笑];美轩轩:河北衡水往东也这么发音。

结束语

从网友的回答来看,蜗(gua)、下(hǎ)、括( gua)、者(zhǎ)、野(ya)在很多地方的方言里有这种发音。同时普通话里有大量的发音也与古韵的反切一致。可以清楚的看到,古人的发音与今天的发音既有变化又有传承。

至于用哪里的方言阅读朗诵古诗词有味道,老街以为和吃饭差不多,各地的菜系都可以尝一下,川菜卤菜淮阳菜,各有各的滋味。老街的故乡是当年汉博士毛苌传授《诗经》的地方,至今还有民间唱诗的民俗,我的叔父就是非物质遗产歌诗的传承人之一,听他唱诗也有特殊的韵味。

一般的诗词用普通话朗读没有什么问题,唯一的遗憾是普通话里入声的消失。不过大家可以依据叶嘉莹先生的建议,把入声读作短促的去声。如果有机会听一听各地方言朗诵古诗词也是一种享受,可惜机会不多。

@老街味道

如果一首诗词用于自我介绍,你会选择哪一首诗词去代言自己?

诗的换头 一个不起眼的三流小诗人影响了1000多年的科举考试

关于苏州的诗词 你知道多少呢?一起为苏州写首诗吧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1)
  1. 云捷孤狼2023-11-19 11:16云捷孤狼[河北省网友]203.9.37.140
    方并不等于古代汉语但它们可能包含古代汉语些特征用家乡话朗诵古诗词确实能带更浓厚乡土气息。
    顶22踩0
相关阅读
诗词大会:12岁小朋友被考洞房诗 嘉宾耐心解释 董卿却笑而不语

诗词大会:12岁小朋友被考洞房诗 嘉宾耐心解释 董卿却笑而不语

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丰碑,古诗词不仅记录了历史的辉煌,也融化了岁月的苦难

2023-11-23

注音彩图版《宋词三百首》|用阅读 塑造孩子的文学趣味

注音彩图版《宋词三百首》|用阅读 塑造孩子的文学趣味

图:插图翻拍注音彩图版宋词三百首,完整收录300首宋词经典,插图古朴、精美,名家标准化朗诵,让孩子浸润传统文化,从小爱上古诗词,适合6—8岁儿童阅读

2019-03-01

“大语文”时代到来:小学语文大改革 无数孩子掉队 家长们急了

“大语文”时代到来:小学语文大改革 无数孩子掉队 家长们急了

随着我国的不断发展壮大,国语在世界上的地位真的也是越来越重要,很多的国家甚至将汉语纳入到了高考的范围中,可见,如今的汉语言真的是深受世界的喜爱

2019-11-22

熟读这两本书的孩子 个个文采出众

熟读这两本书的孩子 个个文采出众

然而,相较于这些人们耳熟能详的启蒙书籍,另一类与声韵相关的蒙学读物,诸如声律启蒙、笠翁对韵等,很多家长却纷纷表示不甚了解

2022-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