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八年级下册第10课《小石潭记》详细批注。梳理课文重要知识点

时间:2023-08-31 03:00:01

相关推荐

八年级下册第10课《小石潭记》详细批注。梳理课文重要知识点

前言

《小石潭记》是唐朝诗人柳宗元的散文,全名为《至小丘西小石潭记》,出自《柳河东集》。

作品记叙了作者游玩的整个过程,以优美的语言描写了“小石潭”的景色,含蓄地抒发了作者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感情。全文对小石潭的整体感觉是:忧深冷寂,孤凄悲凉。

学习目标

一、了解作者及本文的写作背景;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理解课文内容;积累文言词语,掌握重点实词。(重点)

二、把握作品为典型游记的特点,理解作品中的情感变化。(难点)

三、激发热爱自然、赞美自然的豪情,陶冶情操,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作者简介

生卒时间为公元773年—公元819年11月28日,字子厚,汉族,河东(现山西运城永济一带)人, 唐宋八大家之一,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 “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

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理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有《河东先生集》,代表作有《溪居》、《江雪》、《渔翁》 。柳宗元遗族所建柳氏民居,现位于山西晋城市沁水县文兴村,为国家4A级景区。

创作背景

柳宗元于唐顺宗永贞元年(公元805年)因拥护王叔文的改革,被皇帝贬为永州司马。政治上的失意,使他寄情于山水,通过对景物的具体描写,抒发自己被贬后无法排遣忧伤与凄苦的思想感情,成为后世写作山水游记的楷模。此间共写了8篇知名的山水游记,后称《永州八记》。《小石潭记》是其中的第四篇。在第一篇《始得西山宴游记》中作者这样记述当时的心情:“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 《小石潭记》中景语即情语,“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处的描写,情景交融,很好地说明了这一问题。《小石潭记》原题为《至小丘西小石潭记》,选自《柳河东集》第29卷(中华书局1974年版)。《永州八记》为《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

课文及详细批注

字词句式

1、古今异义:

潭中鱼可百许头(古义:大约。今义:能愿动词,可以。)

影布石上(古义:映照。今义:用棉、麻等织成的,可做衣服或其他物件的材料。)

不可久居(古义:待,停留。今义:住,居住)

乃记之而去(古义:离开。今义:往,与“来”相对。)

2、一词多义:

可:①潭中鱼可百许头(副词,大约)

②明灭可见(助动词,可以)

为:①全石以为底(动词,作为)

②为坻,为屿(动词,成为)

清:①水尤清冽(形容词,清澈)

②以其境过清(形容词,凄清)

以:①卷石底以出(连词,而)

②以其境过清(连词,因为)

③全石以为底(介词,把)

空:①皆若空游无所依(名词作状语,在空中)

②空无一人(形容词,里面没有东西或没有内容)

3、词类活用: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的方向,向西)

下见小潭(名词作状语,表示方向,向下)

潭西南而望(名词作状语,向西南)

其岸势犬牙差互(名词作状语,像狗的牙齿那样)

皆若空游无所依(名词作状语,在空中)

斗折蛇行(名词作状语,像北斗星那样,像蛇那样)

凄神寒骨(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凄凉,使……寒冷)

心乐之(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

4、文言句式:

①如鸣珮环(倒装句。谓语前置,正常语序为“如珮环鸣”)

②卷石底以出(倒装句。谓语前置,正常语序为“石底卷以出”)

③全石以为底(倒装句。宾语前置,正常语序为“以全石为底”)

写作特色

一、移步换景。

作者在移动变换中带领我们领略各种不同的景致,具有极强的动态画面感。由小丘到篁竹,由篁竹到水声,再由水声寻到小石潭,讲述了发现小石潭的经过,充满了悬念和探奇的情趣,逐渐在人们面前展开一幅美妙的图画,

二、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作者在描写景物时,无不渗透着自己的感受和情怀。这远离尘世的小石潭充满了生机,却无人赏识。而其清幽无闻与作者的遭遇相同,此刻过于清冷的环境更容易激起他“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情感。小石潭景物的清幽与作者心境的凄凉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有力地表达出作者那种无法摆脱的抑郁心情,也含蓄地表露了作者对冷酷现实的不满。

重难点分析

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一乐一忧该如何理解?

文章前面写“乐”,后面叙“忧”。其实“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作者参与政治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感情的主调,寄情山水正是为摆脱这种抑郁心情;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1)
  1. 浮华乱世、许谁三生凄凉ミ2023-11-17 00:42浮华乱世、许谁三生凄凉ミ[福建省网友]103.25.69.191
    这篇批注真是太详细了对于理解课文真有很大帮助!
    顶3踩0
相关阅读
统编版部编版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月是故乡明》教学设计教案

统编版部编版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月是故乡明》教学设计教案

2 默读课文,能说出作者由月亮想到的往事和经历,并能体会作者对故乡深深的怀念之情

2017-11-06

六年级语文下册 《北京的春节》 语文老师带你高效学习

六年级语文下册 《北京的春节》 语文老师带你高效学习

六年级语文下册的第一课是北京的春节,著名语言大师老舍先生,用朴素自然、充满浓郁京味儿的语言,将北京的春节习俗娓娓道来,为我们展开了一幅老北京的

2023-05-28

做好笔记 才能学好课文。七年级下册第18课《一棵小桃树》批注

做好笔记 才能学好课文。七年级下册第18课《一棵小桃树》批注

重难点2 学习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品析描写小桃树的语句,体会作者对小桃树的独特情感

2023-08-09

部编语文六年级下册2《腊八粥》课文笔记

部编语文六年级下册2《腊八粥》课文笔记

2 梳理: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哪些段落写了等粥,哪些段落写了喝粥

2023-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