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鲁迅这首诗诗题即肃杀至极 前7句更苍凉无比 最后一句亮色突显

时间:2023-08-28 04:07:01

相关推荐

鲁迅这首诗诗题即肃杀至极 前7句更苍凉无比 最后一句亮色突显

提到鲁迅,总是想到他的杂文。其实,鲁迅的诗不输于其杂文,只是他很少写。但只要写,就是精品。

跟鲁迅不太和谐的郭沫若对此有过评价,他说,鲁迅先生无意于诗歌创作,偶有所得必臻于绝唱。郭沫若斯言确实精当。

今天跟大家一起来欣赏鲁迅的绝笔诗《亥年残秋偶作》,这是鲁迅先生应好友许寿裳索句所写,作于1935年秋冬之际,而鲁迅先生在1936年10月与世长辞,这首诗成其绝笔诗。

曾惊秋肃临天下,敢遣春温上笔端。尘海苍茫沉百感,金风萧瑟走千官。老归大泽菰蒲尽,梦坠空云齿发寒。竦听荒鸡偏阒寂,起看星斗正阑干。

——鲁迅《亥年残秋偶作》

看到诗题中的关键词“残秋”,一股肃杀之气扑面而来。这“残秋”,有人说是一语双关,在我看来,是一语三关。

其一,是时令上的写实,草木凋零,萧瑟秋风。其二,是时局的象征,稍懂中国现代史的人都知道,30年代是何等地令人悲哀。其三,这何尝不是对自己身体的感叹,一个无畏的战士,病体愈沉,他还如何战斗?

这首诗一共8句,如果去掉最后一句,整首诗给人的是悲凉悲哀悲痛失望乃至绝望。

肃杀寒秋无法遏止地来到了人间,令我惊骇,我怎么也没办法用笔去赞美春天的和煦!在一片秋的笼罩下,这苍茫的人世让我百感交集,华北已处于危急存亡之秋,大批的官员只知道抱头鼠窜。

我已经到了人生的暮年,也想隐居江湖可是无以为生。梦里,我欲上青天逃离这令人窒息的人间,却从云端坠落,让我战栗不已。什么时候天才能亮呢?我竖起耳朵想听到雄鸡啼鸣,偏偏是阒然无声,死一般的寂静。

这是这首诗的前7句,无论是写景还是抒情,都荒凉冷漠。景,是肃杀的秋景,情,是看不到一点希望的绝望之情。

如果这首诗就这么结束了,那么这首诗真的没有任何意义,带给人那么残酷,实在是没有意义的,这不是折磨人吗?

鲁迅的伟大之处就在这里,他先让忧郁占据读者的心,让你失望到绝望。最后,忽然来了一句“起看星斗正阑干”。读到最后一句时,忽然就松了一口长气,胸中的憋闷一扫而光。就像在黑暗中忽然就透出一丝曙光来,一下子让人走出至暗时刻,顿有枯木逢春之感。

在这首诗中,鲁迅先生两处用典,但都是反用。第一处是“走千官”,唐朝诗人岑参有诗句"玉阶仙仗拥千官",是赞美群臣早朝盛况的。而鲁迅先生改了一字,"拥千官"变为“走千官”,辛辣地讽刺了官员们逃跑时的丑态。

另一处是尾联,反用了“闻鸡起舞”的典故。在诗里,鸡叫都听不到,万马齐喑,用先生的话是“周围是死一般的寂静”。

许寿裳向鲁迅索句,是1935年的时候,而拿到这首诗时,已经是1936年了。此时,鲁迅先生已经病重,但他没有忘记朋友的请求,写好的这首诗,是由许广平拿出来交给许寿裳的。读了这首诗,看着病床上的鲁迅,许寿裳悲怆不已,眼泪忍不住流了下来。

后来,鲁迅旧体诗结集,许寿裳写了跋,在《(鲁迅旧体诗)跋》里,他写道:“此诗哀民生之憔悴,状心事之浩茫,感慨百端,栖身无地,苦斗益坚,于悲凉孤寂中,寓熹微之希望焉”。此评甚为到位,不愧为鲁迅好友,知鲁迅,懂鲁迅。

对于鲁迅这首诗,大家以为如何,读后有何感想?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2)
  1. ╰☆Zero☆╮2023-12-24 20:39╰☆Zero☆╮[西藏网友]183.173.125.80
    鲁迅诗是充满力量诗题肃杀至极前7句苍凉无比但句却带了意想不到亮色这种反差让人感受到了生活中无奈和希望令人深思。
    顶0踩0
  2. 单纯的Ta2023-10-26 12:23单纯的Ta[河南省网友]124.133.179.112
    鲁迅诗真是震撼人心肃杀至极诗题和苍凉无比前7句让人深感他对现实冷峻和悲凉句亮色则更加突显了这种对比让人深思。
    顶9踩0
相关阅读
作为鲁迅的结发妻 情感生活坎坎坷坷 临终前一句话令人心酸!

作为鲁迅的结发妻 情感生活坎坎坷坷 临终前一句话令人心酸!

中华民国时期对现在的我们来说时间跨度隔得也不是很长

2024-01-19

鲁迅的文章里有一句话被人当成病句?不存在的 这是先生的智慧!

鲁迅的文章里有一句话被人当成病句?不存在的 这是先生的智慧!

此时的中国处于半封建半殖民社会、国家内忧外患,在这乱世之中涌现出非常多的人才,像什么鲁迅、冰心、田汉、巴金、齐白石、徐悲鸿、张大千、胡适等等,

2023-11-12

鲁迅为何弃医从文 困为他想改变国人的思想和精神面貌

鲁迅为何弃医从文 困为他想改变国人的思想和精神面貌

鲁迅说了一段很经典的话: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也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第

2023-11-29

从文采上看 金庸与鲁迅谁压谁一头?

从文采上看 金庸与鲁迅谁压谁一头?

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2023-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