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老人说“雷打真孝子 财发狠心人”什么意思?读懂这句话受益一生

时间:2023-08-26 05:36:01

相关推荐

老人说“雷打真孝子 财发狠心人”什么意思?读懂这句话受益一生

俗话说“雷打真孝子,财发狠心人”啥意思?读懂此话,路才能好走

俗语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最接地气且朗朗上口的一种名言,大多是由前人口口相传才得以传承下来。大多数俗语就算拿到现在来说也可以适用,这是祖先留下来的珍贵财富。尤其是《增广贤文》中的俗语,范围广又颇具实用性。

当然,这些俗语中,也有很多乍一看有些比较难懂的,比如“雷打真孝子,财发狠心人”,这句俗语好像和我们平常的说法有些不符。

俗话说“好人有好报”,那孝子怎么还会被雷劈呢?

一、雷打真孝子

先说“雷打真孝子”,自古以来,“雷”都被赋予一种惩恶扬善的意味,很多时候人们都说,坏事做多了容易“被雷劈”。

那么,既然是劈做坏事的人,又怎么会有“雷打真孝子”一说呢?

其实,雷自然是不会去劈真正孝顺的人,只不过若是忘恩负义的“假孝子”,那可就要小心了。

有一出京剧叫《清风亭》,讲的就是一个“假孝子”的故事。

宋朝时,有个叫薛荣的富家子弟进京赶考,而家中妻子严氏却趁机虐待一个叫周桂英的小妾。当时小妾正怀着孕,最后连孩子都是在磨坊生下的。

周桂英知道这个孩子留不下,便偷偷将血书和金钗藏在襁褓中。果然,严氏让人把孩子扔到了荒郊野外。孩子也是命大,被上山砍柴的老汉张元秀捡了回去抚养成人,取名张继保。

后来,张继保13岁时,张元秀夫妇送他去读书,却被同学嘲笑身世不明,愤怒的张继保回家质问父母,却被张元秀责骂。

一气之下张继保收拾东西跑去了清风亭,正好遇到了生母周桂英,周桂英看到血书和金钗,便和他相认,从此张继保过上了富裕生活。

张元秀夫妇自张继保跑走后就一直在寻找,两人老病缠身,生活越发难以维继。直到张继保考中状元,两人才在清风亭找到他。

没想到此时的张继保却拒不与养父母相认,张元秀夫妇悔恨之下,双双撞死在清风亭。而忘恩负义的假“孝子”张继保也没能独活,他被一道天雷劈死了。

考中状元的张继保可谓是熟知仁义道德,却连最基本的做人准则都没做到。可见,这句“雷打真孝子”是反着说的。

二、财发狠心人

这里的“狠心”不是心狠手辣,而是敢于决断。我们可以给大家举个反例。

南唐后主李煜,初掌朝政时就已知大厦将倾,然而依旧醉心诗词,对于改革也是优柔寡断,最终成为了宋朝的阶下囚。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而纵观如今的商业大佬,没有一个不是杀伐果断之人。就拿马云来说,明明有一份安稳的教师工作,直接辞掉去下海经商,最终带出来了如今的阿里。

敢于第一个去吃螃蟹,毫不在意碰壁挫折。结果怎样?只说现在大部分中国年轻人都欠马云的钱,由此可见一斑。

可见,老祖宗留下来的俗语还是十分有用的,而若想知俗语,就不得不读《增广贤文》。

《增广贤文》中有很多警事之言,这是一部极具影响的蒙学读本,记录了当时社会诸多见闻。

寥寥千字涵盖了对人际、命运、处世和读书的看法。这些道理,放到现在依然适用。

《增广贤文》里面有很多对世态炎凉的描述。它以“性本恶”为前提,以冷峻的目光洞察社会人生,看似无情如穿肠毒药,实际上却是字字玑珠的真知灼见。

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人情似纸张张薄,世事如棋局局新……

“以古为鉴,可知兴亡”,今天是古代的延续,历史作为一面镜子,可以让我们鉴古知今。

“欲知大道,必先学史”,读史使人明智,了解历史可以增加我们的智慧。要想增长智慧,《增广贤文》就是最好的选择。

《增广贤文》精装正版,有完整原文,译文,解析,完全不怕 看不懂。只需要46元,也就是2包烟钱,就能让你受益终生!

点击下方链接即可购买: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1)
  1. 末年、时间分割了对角2023-11-14 10:06末年、时间分割了对角[河北省网友]121.52.164.25
    老人话常常蕴含着深刻智慧需要我们细细品味和领悟。这句话告诉我们孝顺重要性也提醒我们要懂得理财和保护自己利益。绝对是智慧晶啊。
    顶1踩0
相关阅读
家庭贫穷的子女反而带着父母 真应了那句话 家贫出孝子

家庭贫穷的子女反而带着父母 真应了那句话 家贫出孝子

贫穷人家,还有父母一口饭吃,家庭条件好的,却没有父母的卧榻之地

2023-01-26

老人常说:“慈母多败儿 家贫出孝子” 这句话有道理吗?

老人常说:“慈母多败儿 家贫出孝子” 这句话有道理吗?

反而10分的简单,从他们的话语中就足以看出,虽然说他们没有什么文化,但是善于总结将一些比较通俗的话,编制成一些简短有趣的话语,渐渐的也就形成了人

2007-08-25

俗语“久病床前无孝子” 其实还有下半句 非常现实

俗语“久病床前无孝子” 其实还有下半句 非常现实

在农村,特别是老人总是会说出很多看似平常,但却蕴含了很真实的道理的句子

2023-07-29

老话“久病床前无孝子” 是否很现实?看完下一句就明白了

老话“久病床前无孝子” 是否很现实?看完下一句就明白了

在中国的亲子关系中,孝是极为重要的感情,是父母与子女反哺的一种爱,同时也是最能够体现父母与子女之间关系的一种感情

202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