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新时代中国精神的话语阐释与价值表达

时间:2023-08-17 04:07:01

相关推荐

新时代中国精神的话语阐释与价值表达

作者:朱旭辉

在新的时代语境中传承文化经典、讲述中国故事,从经典中找寻国家记忆与民族精神,探寻经典的传承价值与典范意义成为当下电视节目创新的一种现实选择。2020年在新冠疫情背景下,央视综合频道推出文化类节目《故事里的中国》第二季。该节目在重塑经典,打造具有时代特色、经典中国的同时,与时代共鸣、同现实共振、为英雄画像,讲述中国故事,阐释中国精神。

节目创新与功能意指

作为文化类电视节目,《故事里的中国》将现实题材经典影视作品和抗击疫情、扶贫攻坚等重大事件相结合,选取英雄人物与时代楷模,节选经典片段,还原舞台场景,让演员在特定舞台空间以话剧的形式重温经典画面,重塑经典人物。同时,节目邀请主创嘉宾或人物原型,与影像记忆、舞台表演共同讲述典型人物背后的中国故事。

在《故事里的中国》第二季中,从抗美援朝英雄王成到人民楷模都贵玛,从扶贫干部黄文秀到抗疫英雄钟南山,节目在延续讲述影视经典中英雄故事的同时,也立足当下的脱贫攻坚和新冠战疫,再现新时代的人物楷模与英雄群像。可以说,《故事里的中国》在传承创新与类型拓展中,正是基于经典重现、人物访谈、戏剧重塑相结合的叙事结构,架构起整个节目的叙事空间,在创新中实现了节目创作多重话语的意指功能。一是在每个故事的场景叙事中,从主持人撒贝宁的人物访谈到戏剧总导演田沁鑫指导的舞台表演,中间影像经典记忆穿插其中,共同实现了节目创作的直接意指功能;二是在创作选题上聚焦英雄人物和英雄事迹,显示出节目创作上的文化自觉与文化担当,由此实现国家意识形态和中国精神层面的价值引领功能;三是观众从经典记忆与现实场景、人物访谈与舞台表演的审美意识生成与互动体验中,实现共情效应与审美意指功能的有机融合。从节目创作角度来说,《故事里的中国》在内在框架的节目形式创新、媒介叙事与人文经典重塑、经典记忆与现实表达方面实现了中国故事的话语阐释与艺术形态的多维表达。

可以说,《故事里的中国》丰富了中国电视文化节目形态的同时,也实现了历史品位与美学内涵的结合,人文守望与民族精神的坚守。更重要的是,《故事里的中国》以一种跨媒介叙事的形式讲述中国故事,重塑中国精神,展现中国气派,在当代大众文化语境中找寻渐失的历史记忆与中国风骨。

现实反思与英雄认同

在大众文化时代和娱乐化消费语境中,一切文化在大众媒介与新媒介形态面前成为被消费、被解构的目标,以表现主体娱乐化、节目创作表层化、内容呈现碎片化等形式呈现,大众逐渐被卷入浅层的感官体验中。此种语境下,吸睛为主、随意解构,在一定程度上消解着大众的历史认知和英雄认同,尤其近年来,文艺创作中出现了去历史化、去英雄化等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值得我们警醒与反思。

《故事里的中国》作为新媒介语境中的节目形态,结合时代需求,用英雄人物讲述中国故事,用经典场景诠释英雄人物,成为节目创作的现实需求和文化指向。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祖国是人民最坚实的依靠,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 。英雄人物的确立源于文艺作品本身的时代背景与价值内涵,《故事里的中国》以致敬英雄、礼赞英雄为主题,还对不同历史时期英雄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了延展。

在节目中,英雄成为集体记忆呈现和国家主体认同的精神符码。比如在节目第二期中结合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推出《英雄儿女》向抗美援朝中的英雄致敬。节目以电影《英雄儿女》为创作主体,邀请《英雄儿女》编剧之一毛烽的女儿毛白鸽作为嘉宾,讲述父亲改编巴金作品《团圆》,把王成作为英雄形象的幕后故事,以及创作《英雄儿女》主题曲等细节,在讲述中结合经典电影片段形成互文性表达,将观众代入到历史记忆之中,由此激发爱国情怀与审美感知。

再现经典场景时,以851高地战役为背景,请抗美援朝老兵亲临现场,结合纪实资料讲述战场上的英雄故事,同时连线抗美援朝战斗英雄齐金炳老人,与现场抗美援朝老兵、烈士家属共同讲述抗美援朝故事,激发演员感知体悟与创作灵感,最终引发戏剧演员、老战士和现场观众的情感共鸣。这一设计揭示了战士王成的心理变化过程,在形塑王成个人的英雄形象的同时,也建构起英勇奋斗、不怕牺牲得英雄群像,阐发了革命精神和爱国情怀,让观众在战争回忆、历史记忆、英雄演绎中实现对英雄精神的情感认知与审美认同。由此,《故事里的中国》完成了为英雄画像,让更多的人懂得,英雄是中国故事最闪亮的底色和永恒的精神坐标。

总体来看,《故事里的中国》作为一档文化类节目,在文学、戏剧、电影、电视等跨媒介互文与叙事中显现出中国精神与文化魅力。《故事里的中国》第二季在创作上从影视经典和现实中寻找反映中国精神、时代特征的中国故事,在多媒介呈现与场景叙事中选择具有典范意义与审美价值的人物形象,不仅重塑经典人物,演绎经典故事,更在讲好中国故事的努力中以独特的媒介时空书写英雄记忆,传播中国话语。

(作者系天津工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中国电视艺术交流协会理事)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2)
  1. BWWSS2023-12-20 12:18BWWSS[国外网友]103.16.108.179
    这些话语充分彰显了中国人民在新代精神追求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传承。
    顶3踩0
  2. 莞2023-10-18 20:12[上海市网友]203.12.19.244
    这是对中国传统价值理念与现代精神需求完美合让人深感自豪!
    顶5踩0
相关阅读
新时代中国德育话语体系和理论体系建设研讨会在曲阜师大举行

新时代中国德育话语体系和理论体系建设研讨会在曲阜师大举行

来自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全国德育学术委员会、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河北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3-05-14

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的话语创新

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的话语创新

语言不仅仅是其自身,而且能刷新人们的思想,推动时代的进步

2022-11-22

新时代实践民俗学理论与本土话语体系构建

新时代实践民俗学理论与本土话语体系构建

以本土文化事象与生活实践为研究领域的民俗学,可以在讲好中国故事,在世界哲学社会科学舞台上发出本土声音方面做得更多

2007-10-11

创新提升新时代国际话语权

创新提升新时代国际话语权

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国际话语权构建理论创新和实践经验的总结性继承,更是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的新要求

2023-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