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五招调制语文味 让语文课堂更具滋味

时间:2023-07-25 05:59:01

相关推荐

五招调制语文味 让语文课堂更具滋味

所谓语文味,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在主张语文教学要返朴归真以臻美境的思想指导下,以共生互学(互享)的师生关系和渗透教师的生命体验为前提,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生存智慧、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宗旨,主要通过情感激发、语言品味、意理阐发和幽默点染等手段,让人体验到的一种富有教学个性与文化气息的,同时又令人陶醉的诗意美感与自由境界。

语文味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更是语文教学应该追求的一种境界。那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如何体现语文味呢?我结合执教《老王》的做法来谈谈。

案例回放:环节一:读老王,勾人物之轮廓

师:这幅素描的主人公就是老王。从画像上看,你觉得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观察P78课文插图:从面部、表情、衣着、身躯、步履等多方面感知主人公。

生1:从他满脸的皱纹看,他是一个历尽沧桑的老人。

生2:从他破旧的衣着看,他是一个贫穷的老人。

生3:从他的慈祥的眼神看,他是一个善良的老人。

老王是一个怎样的人?我借助课文插图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学生通过插图,观察到老王深深的皱纹、悲苦的表情,褴褛的衣衫、佝偻着的腰、蹒跚的步履,水到渠成地分析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问题迎刃而解了。

这一设计,利用了插图这一重要的教学资源,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及想象能力,又训练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加深了对人物的理解,可谓“一举数得”。学生也学的兴趣盎然。

要深入理解、赏析句子,应先掌握句子中的重难点字词,进而发现语句的精妙之处。如《老王》有这样一句话:“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

我让学生做动作,比较“镶嵌”与“站立”有何不同。学生通过表演这两种动作,明确了:“镶嵌”,本指一物嵌入另一物里,作者杨绛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强调了老王病入膏肓,步履维艰,身体僵直的形态,刻画了老王的善良淳朴,知恩图报的美好品质,同时为下文老王去世做铺垫。

要想透彻地理解一个句子的表达作用,可以结合句中重难点词来分析。老师此处就引导学生先理解“镶嵌”一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进而体会该句的妙处。

对重难点词语的赏析,采用这种比较法、表演法,学生对语言的理解不再浮华、浅薄,推词及句,推句及段,学生便能更加深刻地理解语句的含义,进而理解文章的主旨,这样的语文课就上得有滋有味。

学生在不同词语、不同句式、不同语序的比较中,能发现课文中语言运用的妙处,语文味才能得以体现。

如教《老王》时,课后练习二出示了三组句子,如品析““强笑”和“笑”、哪句表达效果好?

通过对比赏析,学生懂得了句子用词的准确性,品味出:“笑”表意平淡,而“强笑”一词,准确而含蓄,透露作者见到老王病得厉害,还拿东西来谢“我们”,心里有说不出的悲酸和感动。学生的欣赏能力和遣词造句的能力,在对比赏析中得到培养,对句意的理解也更加深刻了。

学生初读时,对文字的理解大都停留在一个浅层次上,比如:“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此外就没什么亲人。”这句话,我设置一个小小的情境,让学生在情景中去读,去体会,去理解。

案例回放:师:假如我是杨绛,你是老王,我问你答,我们把这句话还原成一段对话。

杨:老王,你家里有什么亲人啊?

王:有个哥哥。

杨:那不错啊,哥俩有个照应。

王:死了。

杨:哦,那还有其他亲人吗?

王:有两个侄儿。

杨:那好啊,还有个依靠啊!

王:没出息。

杨:那还有其他亲人吗?

王:没有了。

师:好,通过刚才的对话,你有什么感受?

师生共同演绎了这段对话,通过对话还原老王的处境。学生自然而然得出结论:“有个哥哥”,让人心生希望;“死了”,让人瞬间绝望。“有两个侄儿”,又让人重燃希望;“没出息”,让人跌入失望的深渊。两个逗号,让语句蕴含的情感有了起伏。

经过引导,学生走进情境,设身处地换位思考老王的遭遇,对人物和主旨的程度明显深化。创设情境赏析语言,课堂氛围好,避免了以往索然寡味的刻板解读。

教学资源可来自于教材,也可来自于课外。例如教学《老王》,在引导学生赏析重点句“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时,我补充了大量关于“文革”的课外资料,让学生抓住“幸运”“不幸”“愧怍”三个词来赏析,学生真切地体会到老王在特殊的时代背景里所做一切的不易,进而感受老王淳朴善良、老实厚道的品格,也理解了作者为何愧怍。通过课外资源与课内资源的整合,给品词赏句更宽广的天空!

教学《老王》时,我用了五招,即看图展开想象、抓重难词语赏析、对比中赏析、情境中赏析、拓宽中品析,采用不同方式品词赏句,深入文本又跳出文本,精心调制语文味,让语文课堂更具滋味。

怎样让文本语言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田?品——品词赏句!只有扎扎实实地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字字揣摩,学生才能体会到语言文字中蕴含的深意,文章才能真正被理解、感悟和鉴赏;课堂才不会显得浮华、浅薄;学生才能真正受到情感的熏陶,文化的浸润;学生的语文能力才会在这一次次语言赏鉴中逐步提高!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轻轻松松学语文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3)
  1. 馨香飘过2024-01-13 09:39馨香飘过[山西省网友]202.14.105.160
    这篇文章内容很丰富,给了我很多启发,可以尝试在家里也用这些方法调制一下语文学习氛围。
    顶4踩0
  2. 爱谁谁2023-11-17 00:26爱谁谁[浙江省网友]27.116.45.78
    我觉得这些方法能让学生更加喜欢学习语文,学习起来也会更轻松。
    顶1踩0
  3. 逐淤梦嘟2023-09-20 15:12逐淤梦嘟[青海省网友]182.18.76.189
    这些调制语文味的方法太实用了,感觉语文课堂会更有趣呢!
    顶0踩0
相关阅读
作文专家李保春:从语言到思维——“真快乐”作文培训听课反思

作文专家李保春:从语言到思维——“真快乐”作文培训听课反思

从语言到思维真快乐作文培训听课反思立足语言,指向思维,这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之路,也是本次作文培训对我的启发。一、课堂要有立足语言运用的生成。这是

2013-01-01

什么样的语文课 才是一节好课?从教18年的语文老师有话说

什么样的语文课 才是一节好课?从教18年的语文老师有话说

以前经常在电视剧上听到这样的一句话我18年后还是一条好汉!,然后主人公就英勇就义了

2023-06-04

【满分作文】假如我不曾见过太阳

【满分作文】假如我不曾见过太阳

其意在于,本来知足的人们会因新生的或更好的事物而逐步提高自己的标准或要求

2015-02-19

一堂课如何实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融合

一堂课如何实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融合

并且在课堂的最后总结常常会说请同学们想想我们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的爱,说一说你的亲人对你的爱

2023-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