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 这几个言语理解知识看看!

时间:2023-07-22 03:47:01

相关推荐

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 这几个言语理解知识看看!

言语理解主旨题之真的选对策吗?

在行测考试中,主旨题是每年必考的、而且是片段阅读中题量最大的题型,如果能够拿到主旨题的分数,那么片段阅读也就赢了一大半。但是一些考生对这种题目在认识上总有一种误区:题干有问题表述,选项一定要选对策,对策项一定是重点。但真的是这样吗?今天,中公教育通过一道题目和各位考生一起分析一下这类材料。

【例】现在很多人形成了一种习惯,要找什么问题、线索、资料,不假思索就去打开搜索引擎。可是网上的信息往往真假参半,怎么能不加考辨就当作研究的依据呢?再说,这种只有结果、没有过程的行为,并不助于思考力的提升,反而可能形成“偷懒”的惯性。人们理解某种事物,往往需要逐步去了解和熟悉,这过程可能有许多感性的认知,是重要的积累。如果过多依赖网上的结论,容易形成碎片式、拼贴式思维。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碎片化思维不利于人们感性认知的形成

B.人们应增强对互联网海量信息的辨识能力

C.过于依赖互联网会阻碍人思考的深度和广度

D.互联网深刻改变了人们理解事物的方式和途径

【中公解析】C。文段首先介绍了人们习惯用搜索引擎查资料这一现象,接着指出网络信息真假参半,不能直接当作研究的依据;然后指出从网上搜索信息的行为不助于思考力的提升,反而可能形成“偷”的思考惯性,接着论述了人类们理解某种事物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能获得感性的认知和知识积累,最后进一步强调如果过多依赖网上的结论,容易形成碎片化、拼贴式思维。文段的重点就是过多依赖网上的结论的不良影响。

A项,没有提到“过度依赖网上的结论”这一话题,排除。

B项,“增强对互联网海量信息的辨识能力”,只能对应“网上的信息往往真假参半”这一问题的解决,并不能全面解决题干所存在的问题,排除。

C项,能够全面概括题干过多依赖网上的结论的不良影响,符合题干重点,保留。

D项,没有提到“过度依赖网上的结论”的不良影响,不符合重点,排除。

故本题选C。

我们需要明确,当题干有问题时,作者的倾向确实是想要解决问题,此时我们优选针对题干中的问题或原因提出解决对策的选项。但是,如果选项中的对策并不具有针对性,或者不能全面解决题干问题,如果还执着于选对策,显然不符合主旨题的考察目的。此时可以对文段主要内容进行概括,从而选择正确答案。相信把握这个原则,各位考生定能提高此类题目的准确率。

行测言语理解题片段阅读之“神”转折

大家都知道一张行测卷子,言语理解无论在题量上、难度上都是不可小觑的,这一部分的学习也是能够和其他考生拉开分数差距的地方,在言语理解中主要包括三大题型:选词填空、片段阅读、语句表达。其中片段阅读的特点是题干字数多,文段生涩拗口,对于很多同学来说做题用时长,不理解文段表达的意思,正确率不高,今天中公教育就来帮助大家能够在有限的时间里,能够把这部分题目做的又快又准。

在行测的判断阅读部分中,有一种问法在考试中经常出现,即问我们“这段文字意在说明?”、“这段文字意在强调?”等问法,这主要是在考查我们对于文段主旨的把握,而且这类问法在我们的省考中一般有6-7道题目,所占的比重也是很大的。所以这是我们必须突破的重要关卡。我们都知道在阅读文段时要去梳理文段的行文脉络从中找到表达作者观点句子,那如何能够快速的找到作者的观点呢?今天给大家介绍其中一个文段类型—转折文段。

首先我们如何快速判断这个文段是转折文段呢?那第一步就是有找到文段中的“转折词”比如出现:但是、然而、却、可是、其实、实际上、事实上等。那我们如何把握转折文段中作者所要强调的重点呢?接下来我们通过一道具体的例题来进行说明:

【例题】可别小瞧了那些在路边沉默而低调的野生果树,它们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珍贵自然遗产。自人类出现以来,野果就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主要食物来源之一。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它们中的一部分被驯化为优质水果,比如现在风靡市场的猕猴桃,起初也是其貌不扬的野果。然而大部分野果还默默地隐居于林间亦或是已经被破坏掉,需要我们在开发利用它们的同时,共同保护这些野生的果树资源。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的是:

A.野生果树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珍贵遗产

B.野生果树成为优质水果需要驯化

C.我们应该重视野生果树的培育开发同时加强保护

D.野果其貌不扬但却是人类的主要食物来源之

【中公解析】本题答案选C。

题干的问法让我们选择文段主旨,我们首先来分析一下文段:文段的首句意思是我们不能小瞧野生果树,因为它是大自然给我们的珍贵遗产,接下来第二句肯定了野果的价值,是我们主要食物之一,第三句话进一步说明我们现在已经驯化了一部分野果,紧接着作者以“然而”转折,引出部分野生果树被破坏的现状,末句作者亮明观点——在开发利用野生果树资源的同时要加强对其的保护。这个文段“然而”之前肯定了野果对于我们价值,“然而”之后话题转换,强调当前野生果树的现状,最后提出要求要加强保护。所以文段中作者所要强调的重点是转折词之后。锁定答案C项。A、B、D属于转折之前的内容,并不是文段强调的重点,排除。

通过例题大家也掌握了转折文段的行文脉络,在做题的过程中要抓住文段的转折词,如果转折前后话题发生了转换,那么转折之后是作者想强调的重点。

以上就是中公教育为大家来的转折文段的全部内容,希望上面的内容可以为大家带来帮助!

言语理解中无处不在的关联词

一提到关联词,很多人马上能想到像“虽然……但是”、“不但……而且”、“因为……所以”这些成对出现的虚词。虽然它们是由虚词构成的,但是绝不能小瞧它们的作用,这些关联词往往能帮助我们更有效的阅读。而在行测考试中,关联词也绝对是帮助考生解决言语理解与表达题目的利器。下面中公教育就来看看它们是如何帮助我们解决棘手的言语理解与表达题目的吧。

【例1】1.从社会学的眼光看,重复博弈的结果之一可能是博弈双方由陌生人变为熟人,甚至成为________,并发展出超越当下经济互动关系之外的其他社会关系。假如当前的经济互动关系只不过是发生在双方之间的多种社会交往之中的一种,其他社会交往就可能________当事人在当下博弈中的策略选择。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伙伴 加快 B.搭档 操纵

C.朋友 影响 D.同僚 改变

【中公解析】C。先看第二空,“加快”与“选择”搭配不当,排除 A 项。再看第一空,由“甚至”可知,第一空所填词语应与“陌生人”、“熟人”构成递进关系。与此最为相符的是“朋友”。故本题答案为 C。

在做选词填空题目时,可以多关注设空处前后出现的关联词,它可以比较快速地帮助我们判断设空处与提示信息之间的关系。像这道题目通过“甚至”就能很快判断设空处与“熟人”构成递进关系,同时填入的词语要比“熟人”的程度更重一些。

【例2】互联网时代,地球是平的,这意味着在今天这样一个因信息技术而紧密、方便联系的互联世界中,已经冲破了国家和地域的限制。然而,不同的国家和地域,拥有不同的文化和生活方式,用户的管理方式和本地诉求也不尽相同,谁能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提升用户体验,谁就能在竞争中占据主动权,从而赢得一片广阔的市场。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在互联网时代:

A.满足不同的用户需求是竞争的关键

B.世界因技术而紧密联系

C.信息技术的飞跃是行业发展的重要契机

D.互联网产品呈多样化发展趋势

【中公解析】A。分析可知,文段首先指出互联网时代,已经冲破了国家和地域的限制,接着以“然而”作转折指出不同的国家和地域用户的管理方式和诉求也不相同,谁能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谁就能在竞争中占据主动权。A 项表述与此一致,是文段的主旨所在。故本题正确答案为 A。

在做片段阅读题目时,同样可以多关注关联词,像上面这道题可以通过关联词“然而”来判断文段行文为话题转换,主旨在转换后的话题,从而选择与主旨同义转述的选项即可。虽然有时文段中出现的关联词并不能直接决定文段的主旨,但它完全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关系,可以更好地理解文段要表达的观点。

通过上面两个例题可以看出,在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题目中,关联词无处不在。通过关联词可以提高阅读速度,也可以更有方向地进行选择

言语理解与表达备考之主题词筛选

在公务员行测考试中,言语理解中的主旨观点题,可能会出现一些复杂的题目让大家摸不着头脑,读完整个文段不知道作者到底想表达的是什么观点,不知道作者主要说的内容是什么,这样的题目往往容易做错。今天,中公教育来跟大家介绍“主题词筛选”的方法,帮助大家快速抓取信息。

第一步,我们需要知道一个概念,何为“主题词”?其实,所谓的主题词,指的是文段重点论述对象。

第二步,怎么找“主题词”?高频词是找到主题词的一种重要方法。所谓高频词,指的是文段当中作者高频提及、反复论述的词语。

【例】对微生物进行科学研究,需要超出常规的研究思路与工具。说到工具,很多人肯定会首先想到显微镜,但显微镜只适合观察,如果要进行生化分析的话,琼脂的作用更加重要。如果你去过微生物实验室,你会发现大家最常用的实验工具就是培养皿,里面铺着一层富含营养的琼脂。每一个细菌都在琼脂表面单独长成一个肉眼可见的菌斑,每个菌斑里含有成千上万个完全一样的细菌,这在生物学术语里叫做一个“克隆”。因为琼脂是半固态的,细菌的位置被固定住了,无法在菌斑之间自由往来,这就等于将一个细菌克隆并扩增到足够大的量,却没有遭受其他细菌的污染。只有这样,科学家们才能对其进行生化分析。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

A.在微生物研究中显微镜的作用有限

B.琼脂在生化分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C.“克隆”技术使生化分析更具操作性

D.在实验室里科学家是如何进行生化分析的

读完这个文段,我们脑海中的第一印象就是这个文段是关于“琼脂”这个概念,因为这个概念是一个高频词,反反复复都在提到它。所以作者重点论述的内容应该就是跟“琼脂”相关了,这里我们通过高频词找到了这个文段的主题词。

第三步,怎么用“主题词”?如上个例题所示,在这个题目中,我们找到主题词为“琼脂”,整个文段应该论述的跟琼脂有关的内容,而题目问我们主要说明的是什么,就应该跟这个话题相关,而选项里,只有B选项中体现主题词,所以正确答案选择的就是B选项。

中公教育希望大家通过不断练习,能够快速找到主题词,帮助我们解决主旨观点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2)
  1. 快乐宝马天使2023-12-14 17:44快乐宝马天使[山西省网友]58.154.152.204
    言语理解知识一直是我的短板,希望这几个内容能够帮助我提高这方面的能力!
    顶0踩0
  2. ✖ 萌逼。我爱你2023-10-02 22:45✖ 萌逼。我爱你[重庆市网友]103.229.21.115
    这个内容很实用,对于备考公务员考试的行测部分有很大帮助!
    顶0踩0
相关阅读
2022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简简单单造个句 类比推理把握住

2022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简简单单造个句 类比推理把握住

大家都知道,解决类比推理题目非常关键的一步就是确定好题干词项之间的关系

2023-05-30

公务员考试 国考申论备考必备的47篇经典大作文范文

公务员考试 国考申论备考必备的47篇经典大作文范文

回望历史,从35年前的第一个世界杯冠军,到之后振奋人心的五连冠,再到里约奥运会这枚奋力拼下的金牌,中国女排正是靠着那么一股不服输的拼劲、打不垮的

2023-11-11

2021公务员省考行测备考易错成语积累

2021公务员省考行测备考易错成语积累

在做填空题目中,有一类容易望文生义的成语永远是广大考生的心头痛,所以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容易望文生义的成语给大家,帮助大家做积累,来应对这类题目

2015-11-02

2020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文章写作之论点定乾坤

2020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文章写作之论点定乾坤

中公教育专家认为,只要我们掌握一定的论证技巧与方法,就可以比较容易地写出一段严谨、完整、有说服力的分论点

2023-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