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叫一声老师你就飘了?文字创作者的归途是保持头脑清醒与自我认知

时间:2023-07-01 06:02:01

相关推荐

叫一声老师你就飘了?文字创作者的归途是保持头脑清醒与自我认知

嗨,我是墨点诗云!

近年来,随着网络的普及,纸质书籍正在失去自己原本地位。

作为文字创作者,或者说诗词爱好者,如何在这网络流量中保持本心,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而保持本心,需要先摒弃一件事,进而掌握一件事。

摒弃的是:流量时代中的自我迷失。掌握的是:沉淀与提升自我的方法。

接着我们分两部分来说:

流量时代中的自我迷失

这句话其实很好理解,我觉得当下文字爱好者也罢,诗词创作者也好,很是容易迷失在各类的网络文章或者词句中无法自拔。

那么就很容易造成以下几种不太好的结果。

一、学习轨道的偏离

以我自己为例,我是09年开始学写诗词,那时候是凭借一股子对传统文化诗词的热爱,开始各种找资料自学,时间几乎都泡在网吧里,找自己觉得有用的资料。

这其中包括:当代诗人的诗集,现代诗,古体诗,总之能找的都找了,然后下载到手机里回去慢慢的看。

但是结果,也只是能写出一些无病呻吟的句子,至今回头来看,自己都觉得像是小儿科一样。

后来,认识了一位先生,当时我很是兴奋和自信的把自己的所谓“作品”,拿给他看,然而那位很是郑重的看了看,然后说了一句话

“写得毫无意义!不知道你要表达的是什么”

这句话听得当时年轻气盛的我,一脑子的不乐意,然而那位先生随后写了自己的几首诗给我,并且加了一句“当代网络上的文字,大多带了几分功利性和目的性,你若是想学,不如啃一啃名人诗集,我看你这风格……,你看一看《范成大诗选》吧”

虽然,对于他把我的诗贬得一无是处,很是让人不高兴,但是后来我还是入手了一本很古朴的《范成大诗选》,很是花心思的读了几个月,然后又写了一首诗拿去给他看。

“师父,你帮我看看这诗怎么样?”

当时他连着摆手“我可不是你师父,你师父是范成大”。但是依旧接过我那首诗看了看,评语是“很有火候了,继续努力”

至此,我才算是找到了正确的学习路径,当网络上铺天盖地的文章和诗词倾倒而来的时候,能坐在书桌前捧着一本诗集看,那份宁静与专注,是手机和电子读物所不能有的。

这么说可能不太好理解,我把自己前后的两首诗发上来,各位可以自己对比一下:

第一首(就是被批的一无是处的那首),写的是看完红楼梦睡不着。

亭前秋夜月光长,巧思红楼痛断肠

倦倚栏杆无处诉,何须风雨助凄凉

第二首(抛去网络杂文,只看《范成大诗选》之后),写的是路遇一位钓鱼的老伯伯

钓竿细瘦鲤鱼肥,竹笠芒鞋踏草归。

白叟不烦来日事,半壶清酒送朝晖。

这样一对比,是不是明显看得出差距?所以说在流量爆发的时代,我们文字爱好者,或者诗词爱好者,要在万千文章中,保持自己的本心,发现自己擅长的点,然后看对自己有用的书。

二、自我认知的偏差

关于这一点,我相信这是很多读书人都容易犯的错误,古语说“文人相轻”,这句话我向来深以为然。

当周围的赞美与自我的满足叠加在一起,我们就已经开始退步

依旧是以我自己为例,上面的两首诗,相信很多人都能看出来好坏,对比可以说是很强烈。

然而,当时周围的同学、老师,以及我添加的一些群聊,清一色的说:哇,你还会写诗,写得真好。

长期的在这赞美之中,我潜意识的认为,自己写的诗是最好的,至少是同年龄段里最好的。

所以才敢兴冲冲的拿去给人家看,在人家反驳之后,还不太能接受,大概心里的想法是:十里八村都说我诗写的好,你懂不懂诗啊?

可是,当完全的冷静下来,看到人家拿出来的诗作,才终于明白,我这所谓的写得好,真的只是在我们这十里八村而已,放到稍微大一些的地方,根本不值一提。

所以,我才会乖乖的听话,买了一本推荐的书,然后放弃之前自己乱翻的资料,开始很认真的只读那一本,当然到而今,因为水平略有提升,已经开始看王维、杜甫的诗选了。

总结就是,无论是写文章,还是写诗词,或者其余的兴趣爱好,都不能迷失在赞美中,要保持正确的自我认知,这才是进步的根本。

尤其是在当下这网络发达的时代,各类的平台发表一篇文章,少则几千阅读,多则上万的阅读,更容易让人迷失在这种满足中,也就更难进步。

读书与学习是一刻都不能停的事。

沉淀与提升自我的方法

这句话相对来讲,可能有些笼统,但是理解起来也并不是很难。

就是:适当的放下手机、电脑等网络时代的产物,切实的做点有意义的事,一边沉淀反省自己,一边提升自己。

一、培养自我沉淀的习惯

这次用我一个朋友来举例吧。

朋友是做网络设计的,每天大多数的时间都是和电脑在一起,甚至下班之后也要看很多的资料,来确保自己不会被淘汰,可以说是很忙碌的一个工作。

但是呢,他每周固定一天休息的时候,一上午是完全联系不上的,手机静音、电脑不开,不是去郊区骑行,就是在家里品茶。

一个人,一壶茶,一根檀香,他能自己坐在那喝一个上午。

我们偶尔聊起他这个习惯的时候,他是这么解释的:忙碌了一周之后,无论是身体还是心,都过于疲乏,像是蒙上了灰尘,这时候就需要我们主动的清洗一下。

洗去这一周积攒的负面情绪,反思这一周所做的事情,保留正确的、积极的一面,丢弃错误的、负能量的一面,让自己变得更优秀。

毫无疑问,我对他的做法十分赞同,并且正在学习。

但是当下,很多人其实忽视了这个自我沉淀的过程,难得的休息都放在:逛街、约会、吃饭、酒吧、看电视、玩游戏上面。

这其中也包括了几年前的我。

因为,在这花花世界中抽离出来真心是很难,习惯了这浮躁而又热闹的流量时代,忽然开始变得原始一点,难免有些不适应。

所以,我采用的是循序渐进的方法,毕竟让我如朋友那样,忽然沉淀下来,属实是很难。

我最初是养成睡前看书的习惯,就是无论多晚躺在床上,都必然要看一段书,感受那触摸纸质书的安静,哪怕只是读一个小故事,或者一篇散文。

后来,慢慢的喜欢上这读书的感觉,甚至被书中的故事情节吸引,开始由睡前看一段,变成了看两段,乃至更多。

到而今,已经完全变成,休息在家除了做家务,就是看书和写文章。

而这习惯的养成,足足用了一年,这期间还要拒绝朋友的邀请,推掉没必要的约会,其中艰辛可想而知。

二、掌握提升自我的方法

上面只是朋友和我的习惯而已,而放在每个人身上,其实方法都是不尽相同的呢。

比如,你喜欢写字,他喜欢写文章。那么就需要从一个时间点开始,慢慢的扩散到几个小时,乃至小半天。

提升自我也要注意一句话,那就是:欲速则不达。

让自己反感,那么就起不到想要的效果了,所以循序渐进十分重要。

第一步,就是先学会放下手机和电脑,以及推掉一些无意义的应酬,学会把时间放在自己身上。

这是一个听起来简单,但是做起来有些难的过程,毕竟手机里有太多好玩的东西,而外面有美食、美景以及各种趣味的诱惑。

而怎样抵抗这些诱惑呢?

我和朋友的方法是一样的,手机调静音!

手机静音之后,我们就等于直接推掉了朋友的邀请,而只需要面对自己不玩手机这一件事就好了。

那么做做家务,找一本有趣的书、练字、看书、喝茶、写作、种花、骑行、健身。

当让自己忙碌起来之后,其实可以发现时间还是过得很快的呢。

而完成了第一步,我们就距离第二步近了

第二步,还内心以清净

抛开了手机里的世界,再丢掉没意义的应酬,那么这时候世界似乎忽然变得清净了起来。

这里没有相互吹捧,没有勾心斗角,没有文人相轻,甚至没有人与人的交流。

这些都没有之后,写出来的文章或者诗词,就只有自己一个观看的人,以及那位隔空的师父,比如:李白、杜甫、王维……

写出来之后,可以第一时间与古人的文章对照,则会发现自己的弊端,进而推敲、改正,得到让自己更满意的作品。

相信我,这样得来的作品比在各类群里受人追捧的文章,可能会更优秀几分。

第三步、学会隔离赞美

这句话很好理解了,无论是身边还是在各类的群,或者平台,总不乏那些愿意赞美别人的人。

而我们喜欢文字的人,本身就带了几分自我欣赏,这时候再接受外界的赞美,很容易熏熏然,进而迷失自己。

尤其是在所谓文人圈子里,很喜欢彼此称呼:老师。

见面都是“XX老师,昨天拜读您的XXX,觉得文采斐然……”如是等等话,可以说是层出不穷,走到哪里都能看到。

这时候,若是真的把自己当做老师了,那么进步空间也就很小了。

所以,无论外界是怎样赞美的,我们要先学会把自己的姿态放低,把自己的心态摆正。

古人说:谦虚使人进步,这句话我一直深以为然。

在学习这条路上,从来都是没有尽头的,红尘中的繁杂与纷扰,本来就不该带到文化里面来,而为了不断的进步,一定要学会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被赞美、吹捧,弄得熏熏然,不知道何处是归路。

总结

作为文字爱好者,我一直在学习和沉淀的道路上修行,外界的称呼也好,赞美也好,批评与指正也好,我都学着以客观和理性的心态来判断。

当流量文字扑面而来,能坚守传统书籍,学习古之先人的精华,这本身就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

谨以此文与喜欢文学的朋友共勉!

感谢您的阅读,我是墨点诗云,欢迎关注和留言,一起感悟文字的魅力。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3)
  1. 迷途之鱼2024-01-12 10:23迷途之鱼[新疆网友]112.137.51.202
    叫一声老师就飘?有点夸张了吧!但文字创作者的归途确实是保持头脑清醒与自我认知,这是非常重要的。
    顶6踩0
  2. 20519379352023-11-08 08:562051937935[香港网友]103.18.226.99
    叫一声老师就飘?这不科学啊!文字创作者的归途在于保持清醒头脑和自我认知,这才是正道。
    顶0踩0
  3. 师大2023-09-04 07:29师大[河北省网友]210.21.104.65
    叫一声老师就飘的确有点不太现实,但文字创作者的归途是自我认知和保持清醒头脑,这点非常赞同。
    顶0踩0
相关阅读
古代文学经典离骚的创作背景与作者境遇

古代文学经典离骚的创作背景与作者境遇

导语:离骚吸取楚地民歌的语言特点,打破了诗经的四言句式,把句式加长,扩大了诗歌的容量。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这篇楚辞的创作背景,希望大家认真学习。屈原学识丰富,明于治乱,娴...

2024-01-21

《这样写出好故事》:关于文稿修改 有这三点需要创作者用心把握

《这样写出好故事》:关于文稿修改 有这三点需要创作者用心把握

接着你不是重写,而是重新体验你的故事

2023-09-29

知乎视频化新动作:上线联合创作 图文内容可被授权给视频创作者

知乎视频化新动作:上线联合创作 图文内容可被授权给视频创作者

通过这个功能,知乎图文创作者可以将自己的原创内容授权给视频创作者,进行视频化创作,这是知乎在视频化方向上的全新运作模式

2007-02-07

知乎上线“联合创作”功能 原创图文内容可授权视频创作者

知乎上线“联合创作”功能 原创图文内容可授权视频创作者

知乎将提供多倍流量和收益扶持,激励更多好图文变成好视频

2011-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