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辛弃疾自己很喜欢的一个千古名句 经常在酒宴上问旁人:写得如何

时间:2023-07-01

比如率50人闯万人敌营的勇气,比如至死都不改的初心,比如他那600多首词作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241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喜欢辛弃疾,有很多理由。比如率50人闯万人敌营的勇气,比如至死都不改的初心,比如他那600多首词作。除此以外,还是有他身上的那种狂傲之气。

辛弃疾的狂,是骨子里的东西,配上一丝酒意,总是能化为令人动容的文字。“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是他在醉后挑灯看剑时的狂,哪怕落寞,却不改平生之志;“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是大醉后扶着松树所悟出了的妙语,狂气中带着诙谐。

如果说李白酒入愁肠,是七分化作了月光,三分化作了剑气;那酒入了辛弃疾的愁肠,化作的不只有月光有剑气,还有那一丝不羁的狂傲。本期笔者要和大家说的,就是辛弃疾一首酒后狂傲之作,词名叫《贺新郎·甚矣吾衰矣》:

甚矣吾衰矣。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余几!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问何物、能令公喜?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一尊搔首东窗里。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江左沉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回首叫、云飞风起。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

这首词,爱好诗词的朋友应该都比较熟悉,其经典程度也自然不用笔者多说。所以本期笔者只和大家说关于这首词的,3个容易被忽略的细节:

第一、就是这首词前其实是有一个序言的,大意是说:自己乔迁后,很多好友都为他的新居写过词赋,但他自己却一直想不到该写什么,所以迟迟没有下笔。直到有一天,独坐在停云堂里,看着水声山色动人,那青山一排排就好像在欢迎着他似的,所以才有了灵感,便随手模仿陶渊明的诗作《停云》写了这样的词。

颇有意思的是,辛弃疾自己说这是模仿陶渊明,但事实上后世很多年里,很多人都只记得辛弃疾这首词,不记得陶公的原作。由此可见,辛弃疾是有极强的模仿能力的。这一点不只体现在这一首词里,他还曾模仿过李清照、苏轼等人的作品,效果都是不错的。

第二、就是关于最后一句“知我者,二三子”到底是何人,这个问题历来有很多争议。从词的下阕里,可见他是醉酒后观山,才写下这首词,他在前一句提到了古人。所有有一种说法是认为,“二三子”指的是辛弃疾一直喜欢的先贤陶渊明、孔子、屈原三人。

另一种说法,则认为这几个人可能是辛弃疾的几位好友,毕竟这一句是引用《论语》中“二三子以我为隐”的典故。这个典故本身,就是写友情的。

对此,笔者更赞同第一种说法。虽然陶、屈、孔子三人,不是他的好友,但既然青山都能和他“情与貌,略相似”,那跨越历史时空的知已情,当然也能入辛弃疾的词。辛弃疾就是要说,几千年来真正能懂他的,只有古代先贤,比起说身边的朋友,这种狂气更盛。这样理解,才能对这首词的认识更深。

第三处细节,是南宋文学家岳珂(岳飞的孙子)在其史书上提到的。辛弃疾在世的时候,岳珂还是一个少年,但他听说过不少辛弃疾的趣事。他指出,当时辛弃疾很喜欢这首词,所以后来每次有酒宴,他都经常拿出其中“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一句,来问酒宴上的好友们自己这句词写得如何。

写了句狂词,然后就经常跟好友“炫耀”,这样的辛弃疾也当真是可爱极了。这件事,能传到岳珂耳朵里,可见在当时的文化圈已经是件美谈了。辛弃疾之所以会这么喜欢这首词,很大的原因就是它确实写出了自己的心声。这两个“恨”字,狂气之下其实仍然有一种怀才不遇的落寞,用这种极夸张的艺术表现形式来展现后,更具感染力,也更让人心疼。

中国诗词短小而精悍,拥有这无穷无尽的力量

古人写诗最注重讲究“练字”。“练字”即诗人运用简练、生动、含蓄、优美的字词进行锤炼与搭配,从而使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精妙,将诗人的情感刻画得更加入木三分。

很多父母让孩子学古诗,就是觉得古典文化里有太多的营养,能锻炼孩子的理解力、想象力等等。

读诗词既可以无形中培养一个人 的气质;

同时也能增加一个人的学识和见识

如今新教改的 内容变动,也足以说明 这一点。

高考各科题目阅读量都比以前增加了5%~8%

语文题目难度也在 悄悄上升。

特别是古诗词的分量,增加51%

人人都在感叹,本来就不好背诵的 古诗词

现在又增加了比例,以后古诗词学不好,会严重的为 成绩拖后腿。

除此之外,对古诗词的考察,也不仅仅局限于 诗词本身

还会继续延续到诗词的背景,诗人的生平等等的 延伸知识

更加重视诗词整体的考察。

课本中的知识想要满足孩子的成长需求是完全不够的

而且课本中的诗词介绍比较无聊,孩子看不进去,有些地方也理解不了。

在这里向广大孩子、家长和热爱古诗词的朋友们推荐这套《中国诗词大会》,这套书可以对孩子进行古诗启蒙,高年级的孩子可以通过这本书对古诗的理解,来搞定语文题!

并且《中国诗词大会》正式与现行中小学通用《语文》课本接轨;教育部官方网站倾情推荐!

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委员会、共青团中央 联合主办!

融合了一百多位名师的翻译和考题预测。

高考各科题目阅读量都比以前增加了5%~8%,语文题目难度也在悄悄上升。

这套书籍总结了考试所有常考的古诗文,并且标注了常考点以及常考题型。

书中详细梳理了大赛选手的答题,更精心润色了评委点评,将节目中的知识浅显、系统地凝结在书中,供喜爱节目、喜爱诗词的读者翻阅、梳理。此外,书中还添加了与每场主题相关的画作和同主题诗词拓展,可见古人留下的瑰宝,节目中展现的只是万分之一呢!

除了文化上的干货、硬货以外,董卿、王立群、康震、蒙曼、郦波为书籍精心撰写的推荐语,众多节目打造者的良苦用心都收录书中,与读者分享诚意之作的诞生。

现在全套《中国诗词大会》8册只需99元,平均一本不到13元。

这是兼顾知识性、趣味性的诗词书,读者们不仅可以提升文化素养,也可用收录的题目自测对诗词掌握程度,将自己慢慢修炼成真正的诗词达人!

大家若想加深诗词知识,或者享受徜徉在古诗词中的美好,或者在接下来的第七季中大展身手,或者作为诗词积累,或者当作写诗启蒙,入手一套《中国诗词大会》全套8册的诗词大合集,都会是非常不错的选择哦!

一套在手,铭记心口,可以说以后在诗词的江湖里,是想咋走咋走!

如果你需要,点击下方即可购买。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辛弃疾自己很喜欢的一个千古名句 经常在酒宴上问旁人:写得如何》,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中国诗词大会:龙洋开场错用辛弃疾的千古名句 一石激起千层浪!

中国诗词大会:龙洋开场错用辛弃疾的千古名句 一石激起千层浪!

...石激起千层浪!国学成为近年来的一股浪潮,关于国学的喜欢不再局限于“老人家”,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端对传统文化表达出浓重的兴味。在这种国学热潮的影响之下,一些以国学为主题的电视节目热度渐起。其中比拟有影响...

2016-02-08 #经典句子

辛弃疾封神之作 随便拿出一句都是千古名句 最后5个字神来之笔

辛弃疾封神之作 随便拿出一句都是千古名句 最后5个字神来之笔

...这一点,反而觉得全词写得很是豪情,随便拿出一句都是千古名句。是的,作为一首经典词作,这首作品是辛弃疾的封神之作。清代著名评论家陈廷焯用这样一段话来评价这首词:感激豪宕,苏辛并峙千古,然忠爱恻怛,苏胜于...

2007-01-20 #经典句子

辛弃疾喝醉酒后 写下一首狂词 流传至今 其中两句更成千古名句

辛弃疾喝醉酒后 写下一首狂词 流传至今 其中两句更成千古名句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这两句更成为千古名句。首先来看辛弃疾写出这首词的背景,这首词是辛弃疾落职闲居信州铅山时的作品,此时的辛弃疾已经被投闲置散已经四年。他为瓢泉新居的“停云堂”题写,仿...

2007-01-20 #经典句子

辛弃疾与众不同的一首词 开篇是千古名句 两个比喻令人拍案叫绝

辛弃疾与众不同的一首词 开篇是千古名句 两个比喻令人拍案叫绝

...用轻快的语言写得入木三分,令人拍案叫绝。这首词大家喜欢吗?欢迎和小编讨论!

2023-10-21 #经典句子

辛弃疾很深情的一首词 写尽了相思之苦 开篇就是千古名句

辛弃疾很深情的一首词 写尽了相思之苦 开篇就是千古名句

...动表达得淋漓尽致。可谓新颖独到,以及工于发端,堪称千古名句。紧接着“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便是直接抒写女主人公的相思之苦。它的意思是说,如果不是我眼下亲自遭遇到这离愁别恨的折磨,我是根本不...

2020-04-19 #经典句子

辛弃疾的一首深情之词 道尽了相思之苦 开篇两句便是千古名句

辛弃疾的一首深情之词 道尽了相思之苦 开篇两句便是千古名句

...人终于将这份“愁、恨”一一道出。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千古名句。“倘使不是眼下正遭遇的离愁别恨,我是定然不会相信有人伤心白头。”而在下片之中,女主人终于忍不住了。她有的是“肠已断,泪难,相思重上小红楼”,...

2023-11-17 #经典句子

辛弃疾写的一首婉约词 写尽了相思之苦 其中一句更是千古名句

辛弃疾写的一首婉约词 写尽了相思之苦 其中一句更是千古名句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一说到辛弃疾,小矣的脑子里就自动循环播放这些辛弃疾所写的豪放词,真是每一句都经典啊!不过,尽管辛...

2023-11-11 #经典句子

诗词大会主持人龙洋错用辛弃疾千古名句 引得康震皱眉 观众质疑

诗词大会主持人龙洋错用辛弃疾千古名句 引得康震皱眉 观众质疑

随着中国国力的上升,国人的民族自信心也空前高涨,人们对中华文明的文学历史渐渐达到了空前的学习浪潮,各个地方都掀起一股国学热潮。《中国诗词大会》,就正是趁着这股热潮而推出的,借助央视的巨大影响力,制作精...

2023-11-18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