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三皇子有勇有谋 造成嫡长子地位不稳 谋臣用一句话改变劣势

时间:2023-06-07 06:01:01

相关推荐

三皇子有勇有谋 造成嫡长子地位不稳 谋臣用一句话改变劣势

前言:

明代文学家冯梦龙,著有一本启发世人心智的奇书《智囊》,在第一部“上智——深谋远虑”篇中,讲述了一个故事。唐肃宗第三子建宁王李倓为人英明果决,并且对其父肃宗忠心耿耿。肃宗欲立李倓为天下兵马大元帅,由其统领军队东征叛逆。但此举遭到了谋臣李泌的反对,他称建宁王虽有才干,但广平王李俶才是长子,如果建宁王战功显赫,势必会引起皇室纷乱。肃宗又问广平王是嫡长子,也是以后的皇位继承人,为何还要去做兵马大元帅巩固地位呢?李泌回答广平王尚未被立为太子,现在国家艰难,所有人都心系在元帅身上,如果建宁王立下大功,到时候陛下立广平王做继承人,建宁王的部下定不会善罢甘休,本朝太宗就是很好的例子。于是肃宗就任广平王为元帅,李倓听说后,还说这正是自己的心意。李泌的深谋远虑早早布局,最后李倓果然暗淡收场,力助广平王李俶坐上皇位。

代宗即位后对李倓大加追谥

《旧唐书》记载至德二年,李倓被奸佞李辅国,与李俶的母亲张良娣陷害致死,而唐代宗继位之后,对李倓一再追封,可见李倓确实是冤死,他的死是统治集团内部权力之争造就,所以在代宗也是李俶继位之后,追赠李倓为齐王,又在大历三年追谥为承天皇帝,并在诏书中称赞李倓的品德与谋略。代宗对李倓一再追封,可谓是恩宠备至兄弟情深,但代宗这个举动是出于手足情深,还是认为李倓死得太冤呢?如果其中真的有冤情,应该是唐肃宗造成,否则代宗没有必要对李倓,做出超乎寻常的追赠。如果事实如此,也证明了《智囊》中李泌拥有过人的远见,不仅预见到了肃宗的成功,还早早对皇储之争,进行了关键布局。

有勇有谋有野心的李倓

众所周知肃宗李亨能在政治上成功,关键就在于安史之乱爆发,玄宗巡幸蜀地之时,他分兵去灵武,其中虽然有一定的风险,这是一个影响大唐全局的重要决策。在这个关键转折之中,建宁王李倓居功至伟,他力劝肃宗放弃入蜀,而此时的李俶只是一个附和者,倡议肃宗分兵灵武的的元从是李倓,还有李辅国、张良娣等人。在这个慌乱的时期,李倓极有超远的政治眼光,力劝父亲抓住转瞬即逝的机会,这样一个有能力有野心的皇子,对皇位不可能没有想法。另外史籍中还记载了,李倓对于肃宗的孝顺与忠心,并以此提高了自身威望。《旧唐书》记载李倓“血战在前”,这是十分忠勇的表现,而且在肃宗吃不上饭之时,李倓“涕泗不自胜”,这是孝心的一大表现。

李泌设计使李倓与大元帅位失之交臂

无论是李倓真心实意,还是故意“作秀”,的确因此赢得了政治资本,不仅获得了肃宗的信任,还赢得了将士的尊敬。在此情况下肃宗在选择继承人之时,难免会心中犹豫不决,事实上肃宗的确曾考虑过,立李倓为接班人。《旧唐书》记载李亨到灵武之后即帝位,在嫡长子李俶为监国的情况下,仍欲任李倓为天下兵马大元帅,明显对李倓给予厚望。然而李泌等谋臣的态度,更偏向于李俶,肃宗只能作罢。李泌在当时是个十分有影响力的大臣,在代宗一朝中也颇受恩遇,这都是源于当初支持李俶,为天下兵马大元帅的事。再看李倓对李泌反对自己出任元帅作何反应,《通鉴》记载李倓“谢泌曰:‘此固倓之心也!’”,李倓说这就是自己的想法,他当然说了违心话,不过在既成事实面前,只能故作一种高姿态罢了。

肃宗钟爱李倓而不得不妥协

可以推测肃宗决定让李俶做元帅之时起,李倓与李俶之间的输赢就已经成定论,虽然这个结果不是出于肃宗本意,但他也必须向形势妥协,因为他在灵武匆忙即位,当时叛军攻占半个大唐,而且玄宗远在巴蜀余威尚在。肃宗也知道自己灵武即位,无异于窃夺权力,随时可能会遭到各方的质疑与反对,他必须要稳固自己的领导班子,经过权衡只能放弃自己看重的李倓。这也证明了肃宗在当时地位不稳,虽然贵为皇帝,但在人事任命上,任命兵马大元帅,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政治决策,却充满无奈不得随心行事,只能向部下妥协,任李俶为元帅,这也为后来赐死李倓埋下了伏笔。

肃宗的又一次无奈之举

关于李倓之死,《旧唐书》记载肃宗听信李辅国与张良娣的谗言,从而赐死了李倓,后来又后悔醒悟。而后面一段却记载,李倓被人利用企图谋害李俶,肃宗为了稳定局势不得不赐死李倓,这两段史料相互矛盾,其中又隐藏了何种真相呢?结合前段分析,我们可以推测肃宗不是被奸人蒙蔽,而是忍痛割爱迫不得已杀掉了李倓。当初迫于属下的压力,肃宗无奈任李俶为元帅,这次赐死李倓,则又是迫于李辅国与张良娣等人的压力,又一次的无奈之举。张良娣陷害李倓,是因为要为自己的儿子李俶,铲除掉一个皇位竞争对手。李辅国陷害李倓,是因为自己是李俶的“铁杆”支持者,所以李倓之死,就是建宁王与广平王两股势力之间的权力之争所致。

李泌的高超政治智慧

再来分析一下《智囊》这一篇章中“主角”,李泌的政治立场。建宁王李倓被赐死之后,他曾与肃宗谈及此事,还讲了很多唐代王朝的往事。《旧唐书》记载广平王收复两京之后,李泌入朝给肃宗报捷,谈到建宁王时李泌说:“广平兄弟天伦笃睦,至今广平言及建宁,则呜咽不止”,说李俶与李倓兄弟情深,至今李俶谈到李倓之死,仍然伤心痛哭,在这里李泌很明显在给李俶说好话,向肃宗表示李俶是个重情义的人。随后李泌提到《黄瓜台辞》的典故,这首诗由章怀太子所作,用采瓜比喻父亲与儿子的亲情,痛斥武则天的暴虐。李泌这是在保护广平王,劝诫肃宗不要再让李俶也被流言所伤,李泌句句不离李倓,实际上都是在谈李俶,这里体现了李泌的政治智慧。

李倓死后又被李泌利用了一把

首先李泌显然知道肃宗,对李倓的死一直耿耿于怀,心中带有无尽的痛惜之情,在这种情况下,向肃宗说一些李倓的好话,可以投其所好。其次李倓已经死去不能复生,李俶的对手不复存在,就算赞扬他几句,也不会对自己不利。而且李俶的地位还不太稳固,借着谈到建宁王之死,来劝说肃宗不要轻信对李俶不利的言论。李泌用《黄瓜台辞》说事,具有多重的效果,李倓在死后又被刘邦利用了一回,对李俶送出“神助攻”。在李倓与李俶的政治博弈中,李泌先是说服肃宗,将兵马大元帅的职位委任给李俶,其实初衷并不算为了国家利益考虑,而是为了一己私利而已。在李倓已经死了的情况下,他再次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再次在肃宗面前建立李俶的优异形象,可见他与李辅国一样,都是李俶的“铁杆”支持者。

李泌深谋远虑维护嫡长子继承制

冯梦龙在《智囊》“深谋远虑”篇第一章中,就讲了李泌的深谋远虑,他正是看透了李倓的能力与野心,如果任凭李倓在肃宗面前,与团队中的地位越来越高,李俶虽然身为嫡长子,但迟早会被李倓挤下去,到时候大唐未来的皇帝,必定将会是李倓。其实李泌支持李俶,也彰显了他维护嫡长子继承制的决心,尤其实在皇室纷争不断的大唐王朝,在李泌看来这是国家最大的不安定隐患,“安史之乱”在一定程度上,正是因为储君继承制度不完善,导致的恶果。如果李倓身为庶子上位,那么嫡长子继承制在唐朝,更加失去了立足之地,到时更大的灾祸必定将不远矣,所以他一开始,就鼎力支持嫡长子李俶争夺皇位,在李倓刚建立个人威望,欲更进一步的关键时期,对李倓造成沉重打击。

代宗追封李倓的本质

古人有云最是无情帝王家,而帝王家的无情是来源于对权力的追逐。表面来看是各个皇子之间的竞争,然而也是皇子背后的政治势力的博弈。既得利益集团,为了维护已经得到的利益,不惜对竞争对手实施无情打击,而觊觎者隐忍不发,等待绝地反击的时机。这种为了争夺最高统治权,而进行的你死我或的斗争,在历朝历代都不胜枚举。即使是亲人挡了自己的路,也会无情将其铲除,当昔日的竞争对手,不再对自己产生威胁后,他们又虚情假意地展示自己的慈悲,这不是他们的人性复苏,而是作为胜利者的一种姿态,例如李俶谈及李倓呜咽不止,就是其中的代表。

尾声

早在唐代前期,胜利者对失败者进行追封的事例就有很多,例如武则天、唐玄宗、肃宗、代宗等,都干过这样的事,实际上都是为了掩饰自己的争夺之迹,并不是出于手足情深。代宗论才干不如李倓,早从灵武分兵开始,两兄弟之间的争斗就已经开始,李俶的最后胜利,是得益于其背后政治势力的助力,而最重要的就是李泌,为李俶争来的兵马大元帅之位。一句话变了李俶的劣势。如果李俶在当时与此职位失之交臂,恐怕将会远远落后于李倓,到时候也会失去了争夺皇位的资格。冯梦龙将李泌,安排在“深谋远虑”篇的第一号人物,的确有其实力所在。

【参考资料:《旧唐书》,《通鉴》,《智囊》】

冯梦龙在《智囊》中,推崇深谋远虑的李泌,可见他认为此项能力,是每一个成功者的必备素质,这是一种先见之明,更是对于大局的整体把握。正是因为冯梦龙的大局观,使得《智囊》一书,受到了无数能人异士的重视,如今《智囊》已经超出了治国范围,被后世赋予了新的价值意义,无论是职场工作人员,还是管理与创业者,读懂《智囊》都能为你的生活与事业,增添强大的思想助力。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2)
  1. 柔刚2023-12-08 03:08柔刚[新疆网友]202.122.132.131
    谋臣用一句话改变劣势,这段剧情真是让人热血沸腾啊!
    顶3踩0
  2. 吴介贤2023-09-07 04:34吴介贤[江苏省网友]150.223.217.64
    三皇子有勇有谋,但是造成嫡长子地位不稳确实让人感到遗憾。
    顶0踩0
相关阅读
给文创“种草” 不妨多一些文字的力量

给文创“种草” 不妨多一些文字的力量

文字是有灵性的。有些东西,单听名字就可以让人醉了。上海博物馆春风千里江南文化艺术展的衍生文创里,一款名为知止的香囊尤其让我心生感触。倒不是因为

2023-05-16

高考作文与《过秦论(上)》的发展等级

高考作文与《过秦论(上)》的发展等级

例如过秦论上就是其中一篇,下面将作简要分析,旨在抛砖引玉,以期学生能够以课本为例逐渐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

2023-01-28

古文不读《过秦》《六国》两论 阅尽群书也枉然!

古文不读《过秦》《六国》两论 阅尽群书也枉然!

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

2023-11-21

初三文言文专题08《邹忌讽齐王纳谏》真题训练(原卷版)

初三文言文专题08《邹忌讽齐王纳谏》真题训练(原卷版)

邹忌讽齐王纳谏历年中考阅读真题及答案解析一、2019年辽宁省辽阳市中考题阅读下面选文、完成9~13题。12分甲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2023-08-14

从先秦散文的文学成就 浅谈多姿多彩的古文世界

从先秦散文的文学成就 浅谈多姿多彩的古文世界

望其项背这句成语用来形容西方人对于我们所取得成就的赞美是丝毫没有一丁点儿过分的意思

2023-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