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中考语文专家:80%孩子不知道的阅读理解黄金训练法则

时间:2023-01-26

北京名校名师、北京市海淀区中考模拟题命题专家郭昊辰,为家长和孩子们分析如何用出题人思维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以及4个黄金训练法则,实现语文素养和答题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776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6 分钟。

博雅小学堂

给孩子受益终生的人文底色

文丨郭昊晨

北京名校名师

北京市海淀区中考模拟题命题专家

英国女王大学教育学硕士

不少孩子爱阅读,可遇上了语文的阅读理解,却会觉得文字能看懂,可总是没答到采分点;或者关注了吸引他的情节,却不知道如何分析写作手法的奥妙。北京名校名师、北京市海淀区中考模拟题命题专家郭昊辰,为家长和孩子们分析如何用出题人思维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以及4个黄金训练法则,实现语文素养和答题能力的系统提升。

01

孩子读过一些书,

但为什么还不能掌握合格的阅读理解?

现代文阅读的通关之路,分为两个层次,第一方面是我们如何理解一篇现代文,也就是经典的作品;另外一方面,在考试当中,现代文阅读作为一种考试的题型,我们如何站在出题以及解题的角度上展开细致的分析,帮助我们的孩子提升阅读能力。

我们就先从第二个话题,对于一篇阅读理解的题目来说,孩子的阅读能力到底是什么?

很多孩子说,这篇阅读理解我能阅读明白,每个字也都认识,但我答题也尽力用了老师的答题模板,比如排比、比喻的修辞手法,但是还总得不到全部分,离答分点差一些,那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

我用一道中考的真题,做一个小小的示范,我们先从单个的题目的理解,一步步地进入到文章的理解中。

题干部分看上去很简单,是一道很常见的“文意梳理题”或者说“概括梳理题”。如果孩子们看到这道题之后,提笔就开始答,没有进行深入的解读,就这一行字,咱们可以从哪些角度去展开分析呢?

首先,读懂题目“明和暗”的2种要求。题目当中告诉你在2~8段,孩子们一般都会知道怎么读。在题干当中还给了你一些提示词,给了你两个已知的信息,一个叫做“温暖地融入”,另一个叫做“温暖地召唤”,暗暗地提示你得仿照“温暖地××”填写一个词语,这是一个依照仿写来进行概括的一个具体格式。

第二点,根据关键词,推理逻辑与顺序。我们如果能够在文章当中找到这个“温暖地融入”,它在文章的2~8段的第几段呢?假设说在第4段当中出现了,那其实我们就可以反推文章的顺序,这跟出题的顺序有一个题段对应的原则,它们的顺序应该是一致的。从而推理出中间这四个空的回答,它分别在哪个段落当中出现。

这样来阅读和理解,概括长达7个自然段的这么一道题目,就变成了每个段甚至是半个自然段去进行概括。而这一步就是我们根据题干所给的内容,缩小它的答题范围。

那这跟阅读能力有关吗?

实际上对于考试的阅读理解,相较于我们自主去阅读很多的书籍来说,难度已经大大的降低了。因为题目给了你一个明确的阅读目标,我们只要把这些阅读目标完成,我们的一个阅读过程就达成了。

而阅读目标也体现在题目上,“合格的阅读理解”体现在何处呢?就是你能够把题目中的隐含信息给读出来,这样才叫做“读懂题”,这是一个通识的技能,不论是在语文数学英语,都是一个最基本的能力,这也是为什么要在一开始跟大家去解释到底阅读理解的这个“理解能力”可以在考试当中体现为什么样的方面。

这个理解能力可以把它迁移到数学当中。我再给大家举一个数学的例子:

初中数学考试当中,学到平面几何的时候,会遇上证明题:“三角形ABC是等边三角形”。

你绝对不要说,老师我就知道它是一个等边三角形,那第一层的理解含义;我知道等边三角形三条边相等,这是字面的意思,读到这个层次你肯定做不出来题;三个角相等,这也不够;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中线、高线和对角的平分线三线合一,这才是往深读了一层。

那接下来你就可以根据这三条线的性质进行下一步的推断,里面的边长、面积是怎样的推导关系。

就像平时我们有一定的阅读积累,形成对语文概念,再运用到具体的问题解决之中。这其实就是阅读能力迁移到数学当中,怎样解数学题的思路。

就像很多家长经常问我一个问题,说老师,我们家孩子特别爱读书,书读的特别多。可是这阅读理解能力呢,题该不会还是不会;写作也是不会,那为什么呢?

其实就是孩子只理解到文章的字面意义。比如读小说,可能孩子关注的就是小说的情节发展:“这个情节太刺激了”,尤其是很多网络文学,它就是靠情节的曲折来吸引你往下读。那你仔细地去把它剖开去看:

在这个情节的曲折过程当中,人物是怎么塑造的?前后的结构上有什么呼应,有什么铺垫?

那孩子说,我没注意,我就是看这情节了。

生活当中也非常的类似,比如你说我吃牛肉,不同部位的牛肉有不同的分类、叫法和做法。阅读理解就是把文章拆细的一个过程,就是我们去深度阅读理解的一个过程。考试考的也不是说这牛怎么吃法?肯定考的是每一个部位,它特殊的口味和味道和口感。

02

出题人思维

孩子如何掌握

我们接着从一道题拓展到一篇文章。以中考为标准,基本上我们的试卷的文章大概在1000字左右,除了特殊情况,考小说,那文章的长度最多能到3000字,那孩子读完之后,觉得文章写的是真好看,懂大意,也能说个大概,不能说完全没读懂——“我也能读明白,每个字都认识,但是一看题就懵了,到底差别点在哪儿?”

我要告诉大家,在一个出题人的眼中,我们站在出题的过程当中审视文章的角度,跟孩子们单纯地去关注表面情节的角度,是不一样的。主要有以下这么几个角度。

首先拿过一篇文章,最基本的内容,不是说就让你概括一下就完事儿了,我们单纯的从一个词,为什么他用这个动词不用那个动词?

文章当中说,“我打了他一下,我踹了他一脚,我挠了他一下”这打踹挠,都是我对第二者施加了一个动词,用字的不一样,它背后体现的情感是什么?那在到一个词语当中,近义词有很多,作者为什么选了这个词不选哪一个词?再到一句话,句子本身有表层含义,有深层含义。人物的一句话,在文章当中是什么意思?

所以对于内容的解读,我只是在考察你这文章,你有没有读明白。你能不能进行基本的汉语阅读理解?看明白了我才能接着问你更深层的意思。

所以你看内容概括题,出题人把它放在第一部分,就是考你是否理解了文章最基本的内容——讲了啥?

出题人下一步会怎么想呢?我就把每一个段落单独拿出来。文章作为一个整体而存在,很多时候作者,在这里草蛇灰线,埋藏了很多手法的设计,跟下文有某种联系。

这是我们在答题背诵的时候经常去背的,什么“承上启下引出下文”,但你会背这个东西有用吗?出题人考的也不是这个,我问你:引出下文的哪个部分,你给我找到。

文章前后文哪句和哪句、哪个人物与哪个人物之间,怎样呼应。单纯地背答案,所谓××结构、开头的六个方法、中间的三个方法……你要告诉我它的结构体现在何处?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表达了什么主旨、感情,那是出题人想要去考你的东西。

同样地,对于写作手法来说,一个作家在写作的时候,他很可能没有意识到,我这个地方是不是该用个比喻?我这儿是不是该加个排比?……别说作家了,咱们在写作文的时候,除非改作文,你在第一次去写的时候,你很可能都想不起来,我用了什么手法?

其实更多时候,是自己用惯了,自然而然地带出这么一个手法。那手法有很多种,,那常考的具体有哪些呢?我们之后有机会展开再跟大家说。那手法这方面,我稍微多说两句。

我们对阅读理解,总会有一个误区:从文章当中,有一个画横线的句子,看一下题目,问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

这时候脑子里就蹦出来了,上了这么多年学,比喻拟人排比一个一个的往上列,比较具体的表达效果,什么生动形象就开始往上甩,这只是手法的最初级的一个考查。

因为现在大家都已经会了,我们已经有套路了,那出题人在出题的时候,就不能够再按照这个套路去考。我呢,在题面上就会变换一种问法,谁还问你考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这太无聊了。

文章当中,假设文章有一段写雨的句子,我不会问你这个与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我问你:

“同样是写雨,文章的第二段的这个写法,和第四段的写法上有一些不一样,这体现了这个雨的什么特点呢?”

你看我没问你修辞手法,我问你的是什么样的写法?我在选某句话,它富有表现力,你说它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怎么读起来它就是不一样?

而这些所谓的手法,往往在出题的时候可以千变万化,所以为什么我说背这个答题模板,问到修辞手法就怎么答,起什么效果。

出题人可以绕开你,我不问修辞手法,我问你:

文段字词它的方法是什么?它有什么表现特色?它有什么表现表达方式?它用了什么特殊的写作技巧?……

这些问题一旦追上来,很多孩子就懵了,老师,这表现特色,这是啥呀?我们老师好像讲过: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托物言志、欲扬先抑……这个时候呢,如果对文章本身没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脑子就乱了,乱了就对了——出题人就能把这些只靠技巧,但理解不深入的人给辨别出来。

所以在读文章的过程当中,不要去舍本逐末,我就故意的,看到手法我就激动,我就把它画下来,好词好句,好段,我去摘抄,它写的是啥呀?它要表达作者这么多的手法,到底为人物,或者哪一个主旨去服务?主旨也是我们去破解文章的一大难点。

如果我们读过很多经典的散文作品的话,你会发现,其实不同的作家,不同的名家,他们在面对同一个事物抒发的情感,很多时候是非常相似的。比如说我们拿植物来举例,往往作者在写到这个植物的时候,他要写植物的啥呀?

写着植物蔫了,自己养死了,自己还有一种愧疚感,这么写的时候,往往是他生命当中最不顺的时候,特别难过。就在这时,他们突然猛抬头,看见某个地方长了一个植物,它可能是沙漠当中的胡杨林,可能是趴在墙边的紫藤萝,他想用这个植物旺盛的生命力,激励自己:我怎么能在消沉下去,然后写下一系列文字给自己打一通鸡血。

原来出题人在看一个文章时,是按照内容、结构、手法、艺术特色和主旨五个角度来去理解的,一篇现代文阅读也正是去考察这五个点,光内容孩子就需要掌握7个点,结构则需要掌握25个点,手法需要掌握16个点,艺术特色需要掌握14个点,主旨则需要掌握18个点。

那老师,我听了这么一大串儿,我有点懵了,这些东西如何帮助孩子答题呢?那我该不会还不是不会吗?

错了,如果知道出题人会从哪几个角度去看文章和出题,本来1000个读者心目当中有1000个哈姆雷特,你怎么解读都可以。但是,我们放在文学的赏析,放在考试当中给你一个框架,你就可以在读完之后对自己进行适当的提问,进行一个引导,避免之后答题的时候,不断地回头重读。再举个例子,咱们来看看,站在内容这个角度上,那孩子可以怎么样去思考一个问题?

同样是概括,我们就学过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你说老师这个东西看起来太麻烦了——不,你要经过一定的训练,未必我们说每一段文字,我都让你把这六要素给我概括出来,那至少你要在复述的过程当中得告诉我:

这故事发生在什么时代?什么地点主要人物都有谁?那是怎么一回事?事情的起因是什么?关键人物是哪一个?

这几个问题其实是我们在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的时候,一个可操作的引导任务。

孩子在读书的过程当中,经常会觉得,这读了没用——其实,孩子确实是读了,他只是读得不细,那我怎么能够看看孩子读书读得细不细呢?

——提问。

咱们未必读过这些书,那我就问你这些问题,你回答不上来,你回去找找,再想想。如果孩子能够把这些问题通过回答下来,就能在父母与孩子的互动中,养成孩子细读精读的习惯。让孩子的大脑把糅杂的信息,输出成一段文字,提问是最好的锻炼。

当我们的孩子,掌握了“出题人的思维”去看待一个文章,我们就拿《堂吉诃德》的一段,带着你一块儿去分析我们能从这当中解读出哪些信息。

首先,来看人物入场时,对堂吉诃德的身份介绍铺垫:

首先文章第一段就开始说了著名的绅士堂吉诃德,他的性格和日常生活。

他的身份特点:第一,较著名的绅士,我们可以理解为一位贵族老爷、乡绅,至少是有一定地位的人。再一看这名字或,这名字贼老长,其实,在西方的骑士小说当中,这些名字都会让你感觉到什么呢?我们以中国的武侠小说为例,类似独脚水上飞,这么一大长串,这都是他的绰号,一看就是个武林高手,那他的名字呢,一看就是个贵族。

那你说老师以上信息没有,我真的想出题,给你加注释给你加材料儿,可以加一个说明文,解释一下欧洲的骑士制度,可以去补充进行对比的分析,我们接着往下看,那么这样的一位了不起的的一位绅士住在哪儿?

“不久以前,有位绅士住在拉·曼却的一个村上”

其实,我们看到,他住在一个村儿里边儿,一个地位如此之高的人,怎么会住在村里呢?前后就有一种对比和反差,你能想象吗?好比哪吒和村口王大爷。

“村名我不想提了”

村名真的是不想提吗?很可能这村都没名儿。这只是一个人物的背景,我们通过环境,当然我们可以在这里展开,一篇文章可以有环境描写,它写出的内容是什么?它渲染了怎样的氛围,其实本质上就是为了这个人物形象去塑造。

再往下看,出现了一段人物的细节描写:

“他那类绅士,一般都有一支长枪插在枪架上,有一面古老的盾牌、一匹瘦马和一只猎狗。”

主人公有哪些东西呢?注意是“古老的盾牌”,这盾牌能用吗?都是老古董了。骑士的马,那应该是马中赤兔,这里却是瘦马。那狗咱应该是上战场帮你去打仗的,那猎狗呢?是用来打猎的。这不对,真是一个威风潇洒的骑士,好歹霸气一点,现在看上去非常的滑稽。

接下来,是作者从衣食住行、外貌描写、周围人物的侧面、还有人物背景的描写,逐步让读者明白堂吉诃德的“真面目”:

往下呢,又从他衣食住行当中,专门给你展开了一个细节:

他日常吃的砂锅杂烩里,牛肉比羊肉多些,晚餐往往是剩肉凉拌葱头,星期六吃煎腌肉和摊鸡蛋;星期五吃扁豆;星期日添只小鸽子∶这就花了他一年四分之三的收入。

看上去非常的讲究,但你仔细一琢磨,这哪儿讲究?法式蜗牛有吗?没有。腌咸肉摊鸡蛋,吃点农家菜,不就是农民吗?那每天还要专门排菜单。这虚荣的感觉一下子就出来了,最核心的,接下来冒号起到总结作用,告诉你,“这就花了他一年四分之三的收入”。装贵族没怎么装成功,差点自己就快破产了,光为了吃就吃掉3/4,这又能体现怎样的人物形象?

再一看,接下来外貌描写:

他在节日穿黑色呢子的大氅、丝绒裤、丝绒鞋,平时穿一套上好的本色呢子衣服,这就把余钱花光。它就在节日里穿黑色呢子的大氅丝绒裤丝绒鞋,平时穿上一套好的本子,粉色的呢子衣服,这点就把剩下钱全给花光了。

我们看到,我们按照所谓的答题模板,人物形象描写: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你判断出来,然后呢,总结出来他是什么样的形象,你能看出来他是一个不懂想装懂,他是一个想往上层阶级去凑,想把自己装扮成一个传说当中的、现实中早已被淘汰的一个骑士的样子。

接下来时对周围人物的描写,这叫侧面描写,咱们再来看看他什么样的情况:

他家里有一个四十多岁的管家妈,一个不到二十岁的外甥女,还有一个能下地也能上街的小伙子,替他套马、除草。

家里40多岁管家妈?咱们说正经的,贵族那得是一个穿着燕尾服的管家,这一管家妈不到20岁的外甥女,在那个时候还跟家里边儿呆着,没嫁出去。看上去,家在村子里边可能还不太招人待见。贵族的女儿呢,太容易嫁出去了,外甥女也容易嫁出去。还有一个能下地也能上街的小伙子,评价太高了,“能下地也能上街”,你琢磨琢磨这要求也并不高这不就是个人就行了,替他套马出头,身边的人,似乎也没有非常厉害的人。

下面直接告诉你人物的背景:

我们这位绅士快五十岁了,体格很强健。他身材瘦削,面貌清癃,每天很早起身,喜欢打猎。

快50岁了,在过去这岁数还挺大的了,体格看上去很强健,但紧接着就打脸了——身材瘦削,面容清癯,每天早上很早起喜欢打猎。一个很强健的人怎么会身材瘦削呢?所以就是看着强健,实际上也是虚得不行。注意这里边儿有个比较生僻的词,叫“清癯”,很多时候,我们在阅读文章当中,会遇到一些生僻词。尤其是这个新白话运动之后,那些现代作家们用词儿用的都非常的奇特,我可以把这个地方设为一个考点,考考你这个词,你根据上下文文意去推断出来,所以也不用过于的害怕。

那接下来,回到人物身份的揭秘:

据说他姓吉哈达,又一说是吉沙达,记载不一,推考起来,大概是吉哈那。不过这点在本书无关紧要,咱们只要讲来不失故事的真相就行。

一开始我们说堂吉诃德有一大长串的、像贵族的名字,但相对应的就是一个普通的农民家的孩子。在当地,就是非常俗的名字。前后对比之下,原来他的真名儿非常的普通。

所以我们只是通过这个文段,我们就可以分析出来,堂吉诃德,很多在后文当中他已经会浮现出来,他爱慕虚荣,他爱幻想,他不自量力……种种的人格特点,在文章的这个段落,我们已经可以看出一些隐含的表达了,这是我们怎么样去解读一个单纯的文段。

原来孩子在阅读上不停丢分的另一个原因是没有掌握出题人思维,那么这些内容孩子想要阅读不丢分,肯定要学会,那应该用什么科学的方式学会呢?

总结一下,我们在阅读文章的时候,有一些必备的知识量,它能够帮助你迅速提高。实际上,当我们的孩子没有掌握出题人思维这个技能的时候,他读文章就是只能流于情节。他需要刻意练习,养成新的思考习惯。

03

80%的孩子不知道的

阅读理解黄金时间训练法则

根据著名的TED演讲者乔希·考夫曼的研究,一个人上手一个新的技术,并不是需要一万小时的投入,只需要刻意练习20小时即可,可如何练习呢?

阅读也是一种技能。我们只需要把阅读过程当中,掌握练习好必要的部分。那我们聚焦在具体的阅读能力,其实是什么?

第一,你能够对那些名家的散文,他们在行文过程当中有很多的手法,到底有哪些,能够把这些学习点融会贯通。

第二,就是我们所列出来的“出题人思维”,内容、结构、手法、艺术特色和主旨五个关键点突破之后,阅读能力在短时间之内就可以获得提升。

具体我们可以拆为四步:

首先,将技能最大的细分成若干个小的步骤;

第二,紧接着对每一个小的步骤进行充分的学习,也就是要辅助大量的阅读素材,在练习当中进行一个矫正:原来我之前理解的这个手法,我理解的这个方法是错的;

第三,要在有一定的难度的过程当中,天天练简单的项目也不行,在困难的练习当中去克服它,克服你在阅读文章的时候,看到长难文章的一种畏难的情绪;

第四,进行大量的集中练习,分配时间,20个小时也不算长,每天摊在一个月当中,隔两天练习两个小时也就足够了。

04

如何从名家名篇

汲取语文素养和写作力

原来在阅读理解入门这件事情上,我们应该从四个方面训练:分解步骤、充分学习、克服困难、集中练习,我将在接下来的训练营的学习中,帮助大家做好这四个步骤,排忧解难,并且带着孩子们用最典型、最经典的文章进行集中练习。

那么站在这个角度上,我希望带着大家去阅读名家散文,其核心的意义上也就是“取法其上,得乎其中”,我们与其去做一些大量的阅读的题目,不如直接从名家作品去选择他的代表作——后来的很多作家也都是站在名家的角度上一步一步往下走。通过这些经典的作家的代表作来了解什么呢?具体的阅读策略或写作手法到底有哪些?

并且在阅读和写作的过程当中,如果有针对性的思考,阅读跟写作的成果是可以互相转化的,我们也希望通过读这些名家的作品,知人论世,能理解,能赏析,提升语文素养。

暑假里,我特别讨厌有一个任务叫“摘抄好词好句”,其实它最大的意义在于练字,因为抄了你也不会用。那怎么办呢?通过仿写,针对性地练习,提升我们孩子作文语言水平,让阅读理解学到的手法,真正化为自己的写作能力。

以上来源,博雅小学堂APP原创作品,转载请联系

博雅小学堂是中国有影响力的通识教育内容平台,致力于重构5-15岁孩子的学习内容与方法,为他们搭建可以和世界无缝对接的知识、能力和价值观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中考语文专家:80%孩子不知道的阅读理解黄金训练法则》,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从句子的描写的两个方面 轻松帮你搞定句子赏析题目

从句子的描写的两个方面 轻松帮你搞定句子赏析题目

描写是五大表达方式之一,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具体地描绘出来。按描写的对象可分为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一、人物描写人物描写又从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的角度分为五种描写方法。不同的...

2022-11-16 #经典句子

干货!关于人物外貌描写的100个优秀句子 生动形象 值得收藏!

干货!关于人物外貌描写的100个优秀句子 生动形象 值得收藏!

干货!关于人物外貌描写的100个优秀句子,生动形象,值得收藏!写人作文,是我们最常见的作文类型,一般来说,写人,肯定就会写到人物的外貌,但大部分同学们关于人物外貌的描写都是千篇一律的,如:长长的头发、大大...

2022-11-11 #经典句子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最全的33套答题公式!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最全的33套答题公式!

...事物)、事件,进行综合、概括。句式:①此文记叙了(描写了、说明了)……的故事(事迹、经过、事件、景物)。即 “什么人+干什么”这可以作为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答案。②表现了(赞美了、揭示了、讽刺了、反映了、歌...

2023-09-16 #经典句子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最全的33套答题公式 收藏学习 考前抢分!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最全的33套答题公式 收藏学习 考前抢分!

...事物)、事件,进行综合、概括。句式:①此文记叙了(描写了、说明了)……的故事(事迹、经过、事件、景物)。即 “什么人+干什么”这可以作为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答案。②表现了(赞美了、揭示了、讽刺了、反映了、歌...

2023-06-09 #经典句子

通过课文少年闰土 三招搞定逢考必有的阅读题:分析人物形象

通过课文少年闰土 三招搞定逢考必有的阅读题:分析人物形象

...们可以通过这一课学会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一找,找到描写人物的句子。比如: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戴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用力地刺去。(动作描写)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

2022-11-12 #经典句子

京航教育发布:中考语文知识点全归纳

京航教育发布:中考语文知识点全归纳

...。两种说明文类型:事理说明文、事物说明文。两种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心情,渲染气氛。社会环境描写-----交代时代背景。两种论据形式:事实论据、道理论据。三种感情色彩:褒义、贬义、中性。小说三要素...

2023-01-10 #经典句子

记叙文课外阅读“作用题”抢分策略 囊括常考八大考点 建议收藏

记叙文课外阅读“作用题”抢分策略 囊括常考八大考点 建议收藏

...发生的地点;(2)交代了故事发生的环境; (3)交代了描写对象;(4)新颖;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兴趣; (5)点明线索;(6)文眼,点明文章的中心事件,揭示文章主旨。(7)题目中有运用比喻,象征或一语双关修辞...

2023-06-03 #经典句子

做语文小说阅读理解 一定要知道的10种答题模式

做语文小说阅读理解 一定要知道的10种答题模式

...,使主题更加丰富。小说环境常考对景物的概括以及环境描写的手法及作用。常见的题型有以下几种:1、文中画横线的景物描写,突出了怎样的特点?答题方法:先看描写了哪些景物,看它们有什么特征,找出合适的词语概括...

2023-05-20 #经典句子

初中语文 人物形象不突出故事不生动 提升动作描写或可解决

初中语文 人物形象不突出故事不生动 提升动作描写或可解决

...能仅仅以记叙为表达方式。5种常见的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务必牢牢记在心里,且会适时的运用。要是做不到呢,或者用的不恰当呢,文章的表现力便会大打折扣。如只有记叙一种表达方式的文章,读起...

2022-11-16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