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四年级语文《观潮》一课中 所有的知识点都在这里啦

时间:2022-12-24

观潮这一课主要是按照潮来前、潮来时和潮退后的顺序进行描写的,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潮来时的内容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224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同学们,大家好,这里是梁老师语文补给站,给你的语文学习充满能量。

《观潮》这一课主要是按照潮来前、潮来时和潮退后的顺序进行描写的,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潮来时的内容。请大家自由读三到四自然段,边读边想象,你仿佛听到了什么,又看到了什么呢?

【赏析第三段】

我们来欣赏第三自然段,“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我们看到第三自然段当中我们听到了些什么呢?我们听到了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后来,这个响声越来越大,这就是声音的变化。那么,我们又看到了什么?江面又产生了怎样的变化?刚开始江面风平浪静,后来,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一条白线。在第四自然段,我们听到闷雷滚动的声音,然后我们听到声音越来越大,那我们刚一开始的看到的景象是风平浪静,后来变成了有一条白线。

我们来品析这样一个句子,“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让你赏析这个句子,你会怎么去说呢?对我们很明显可以看到这是一个比喻句。把潮声比作是闷雷,说明了什么呢?就是要暗示钱塘江大潮非常宏伟、壮观的气势,也就是我们这里写到的将潮声比作闷雷,暗示了钱塘潮宏大的气势。

【赏析第四段】

接下来,我们来看第四自然段,“那条白线很快的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在读这段话的过程当中,你来想象一下这个画面,白线越拉越长,而且还变粗,横贯江面。接下来他翻滚的过程当中形成了两丈多高的水墙,说明他的浪头非常大、非常高。那我们再来看它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的飞奔而来,说明这潮的范围非常大。我们思考一下,它是由近到远来描写还是由远及近描写呢?没错,我们刚刚说了,前面说的是远处的一条白线,然后再近些,看到了这个词语“再近些”我们知道这是一个由远及近的描写。

那么在这里我们又听到了怎样的声音呢?对,山崩地裂。那我们看到了些什么呢?白线拉长、变粗,横贯江面,然后再近一点儿的时候,形成了两丈多高的水墙。那再近一些呢?我们看到了千万匹白色战马,你看这不就是我们看到和听到的内容吗?

接下来,我们来赏析第四自然段的一个句子“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同学们,当我们遇到品析句子的时候,往往是要说这个句子好在哪里,对不对?那么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什么样的内容?这个句子其实分号把它分开了,对吧?我们来看前半个句子,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的飞奔而来。那么在这前半句当中,他运用了怎样的修辞呢?没错,它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浪潮比作千万匹白色战马。再看后面这半个句子,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同学们,我们来看声音,山崩地裂,这就是恰到好处的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那么在这样运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作者想要表现什么呢?他充分地表现了钱塘江大潮非凡的气势。

【品析句子】

我们来比较一下这样三个句子。

第一个句子很简单:浪潮越来越近,犹如战马飞奔而来。

第二个句子,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战马飞奔而来。

第三个句子,浪潮越来越。竟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的飞奔而来。

三个句子,你认为哪一个句子写得更好或者更具体呢?

第三个句子,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诶你发现增加了数量,增加了浪潮的状态,加了修饰性的语句或者词语进来,会让我们的句子变得更加的生动、形象、具体。所以第三个句子更为具体一些。

【概括内容】

接下来,我们概括一下我们的第二部分潮来时的内容。我们听到的声音有哪些呢?

刚一开始是闷雷滚动,后来响声越来越大,最后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

那江面的景象也在不断地变化着。从一开始的风平浪静,到后边看到了一条白线,然后这条白线横贯江面,接下来形成了两丈多高的水墙,最后他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潮退后】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潮退后又是怎样的景象呢?

来看第五自然段,霎时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般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嚎浪吼,过了好久,钱塘江才恢复了平静。看看堤下的江水已经涨了两丈来高了。

我们看看江面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江面余波涌来。

江面的声音是怎样的呢?风嚎浪吼,虽然潮已退去,但是他依然留给我们的还是这样一种气势宏大、壮观的感觉。

【知识结构】

最后,我们来梳理一下这一课的知识结构。

我们用平静壮美来形容潮来前的景象,用气势宏伟来形容潮来时的景象,用余波汹涌形容潮去后的景象。

潮来前,我们看到江面平静、薄雾笼罩、人山人海、人们昂首等盼的景象;

潮来时,我们看到的是闷雷滚动、人群鼎沸、万马奔腾、山崩地裂的景象;

潮退去时,我们看到的是漫天卷地、风嚎浪吼、恢复平静、江水高的景象。

那么,观潮这一课就给我们留下了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的印象了。

最后我们来总结一下我们的这一篇文章。本文记叙的是一次钱塘江观潮的盛况,作者生动描绘了潮来前、潮来时和潮头过后的景象,写出了钱塘江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表达了作者对钱塘江大潮的赞美之情。

好了,同学们,这一节课我们就先讲到这里,下一节课我们将针对课后习题来进行详细讲解。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四年级语文《观潮》一课中 所有的知识点都在这里啦》,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小学语文 拟声词——倾听大自然的声音

小学语文 拟声词——倾听大自然的声音

...写正确的拟声词。【风声】呼呼:北风呼呼地吹。萧萧:形容风声淅沥等。【雷声】咔嚓:形容雷声。隆隆:形容剧烈震动的声音。轰隆:形容雷声。【雨声】滴嗒:形容小雨。滴沥:雨水下滴的声音。【水声】咕嘟:液体沸腾...

2022-11-19 #经典句子

ABB表示声音的词语

ABB表示声音的词语

...啦啦、③叮咚咚、④淅沥沥、⑤叮当当。虽然这些词都是形容声音,但它们所对应的情况、场景也是有不同的。为了让大家能有更深的认识,下面笔者和大家好好介绍介绍。①轰隆隆:这个词语主要用来形容声音大,来的突然。...

2022-12-22 #经典句子

浙教版三年级暑假作业答案参考(语文第二十七天)

浙教版三年级暑假作业答案参考(语文第二十七天)

...一写表示“多”的成语:充栋盈车:堆满屋子,装满车。形容书籍很多。层见叠出:层:重复;迭:一次又一次。接连不断出现。比喻事物很多。举不胜举:列举也列举不完。形容数量很多。汗如雨下:汗珠象下雨似的往下掉。...

2022-12-12 #经典句子

它粗糙的声音 把这个敏感的新世界吓坏了缩句

它粗糙的声音 把这个敏感的新世界吓坏了缩句

...句为:它的声音,把世界吓坏了。解析:“ 粗糙的”是形容词,用来修饰声音的,可以去掉,”敏感的“是用来修饰世界的,缩句时去掉形容词,不影响句子意思,保留句子主干,也就是主语在做什么,就缩写完成了。扩展资...

2022-11-20 #经典句子

小学语文 三年级上册《大自然的声音》知识点梳理

小学语文 三年级上册《大自然的声音》知识点梳理

...当、呼噜呼噜、哗啦哗啦、轰隆轰隆3.词语解释。呢喃:形容说话的声音非常细小。雄伟:形容雄壮而高大。激动:由于受到刺激而冲动。汇聚:指汇集在一处,没有分开。汹涌澎湃(pài):形容水流湍急、波浪相撞的样子。常...

2023-05-19 #经典句子

六年语文上册 第七单元语文园地这样学习 看资深教师的方法

六年语文上册 第七单元语文园地这样学习 看资深教师的方法

...比喻乐曲高雅精妙。2.天籁之音:天籁:自然界的声音,形容声音十分动听。3.余音绕梁:余音,指歌唱结束后好像还留在耳边的声音,绕梁,绕着屋梁,形容歌声久留不散,形容歌声优美动听,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也比喻诗...

2023-08-17 #经典句子

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讲解来喽 看看一单元的知识掌握得怎么样

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讲解来喽 看看一单元的知识掌握得怎么样

...学们,感受一下这八个词语。这八个词语中,第一组词语形容声音大;第二组词语形容声音小或者没有声音。同学们,要边读词语边想象画面,让词语学习更富有情境感。“人声鼎沸”和“锣鼓喧天”形容人多热闹的场面,“震...

2022-12-12 #经典句子

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反思)

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反思)

...中的成语各有什么异同?各描绘了怎样的场景?同:都是形容声音的四字词语。异:第一行形容声音大,第二行形容声音小或者没有声音。3.结合“交流平台”总结的方法,引导学生根据词语想象画面,并在小组内交流:这些词...

2023-05-18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