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小平同志年近90岁那年 稳稳的站在南浦大桥上 情不自禁说了几句话

时间:2022-12-18

坐车从南浦大桥上经过,沿线都是非常美丽的风景,随之而来的是一种在半空游玩的感觉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333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7 分钟。

新中国成立后,马上开始了铺天盖地的搞基建,基础设施要上不去,那么人民的幸福生活又能从何而来?祖国的大江大河之上,相继多了不少的桥,那会有不少人就在想了,这么多桥都修出来了,怎么富饶的黄浦江上却没有一座桥呢?

于是,来到了1988年的年底,南浦大桥开工了,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便完成了通车,这是让世界都感叹的“中国速度”,由于这座大桥规模宏大,技术复杂,到现在依旧可以算的上是个“世界桥梁奇迹”。

坐车从南浦大桥上经过,沿线都是非常美丽的风景,随之而来的是一种在半空游玩的感觉。这座大桥修好以后,同样也为后来要修的杨浦大桥、徐浦大桥打造了基础。二十多年过去了,浦东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其中有不少功劳,就源于这座大桥。

1992年的2月,南浦大桥已经正式通车了,邓小平亲自赶来,与南浦大桥留下了一张宝贵的合影。2月的上海,还是非常寒冷,邓小平穿着厚实的大衣,稳稳的站在南浦大桥上。当时他年近90岁,看着南浦大桥,邓小平情不自禁的说了几句话。

改革开放后,黄浦江上不能没有桥

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栋房。这浦东和浦西的分界点,就是这条黄浦江。

在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中,上海都一直处于中国经济的老大哥地位,这风水宝地,不仅当年日本人看上了,后来的国民党也深深的被吸引,即使经过了炮火的洗礼,可这座城市依旧保持着繁荣,“魔都”称号由来已久。

上海之所以能经久不衰,很大程度上来源于这座黄浦江,特别是近现代时期,黄浦江更是被誉为黄金水道,那些数万吨的巨轮游走在黄浦江上,给上海带来了源源不断的“黄金”。

想要让浦东也像浦东那样发展起来,关键的一点就在于交通。解决办法也很简单,修桥就完事了。

可是这话说着简单,做起来却非常的困难,过去大部分的桥造起来都是用桥墩作为地基,可想要在黄浦江上这样搞,显然是不现实的,桥墩一修,连水道都能堵上了,人家是造桥拓展交通线,这样子弄的话不就是造桥自讨苦吃吗?

思来想去,国家把这项重任,交付给了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林元培的身上。林老先生想了又想,终于想到了一种最适合修建南浦大桥的桥型——斜拉桥。

林元培

这种桥型看上去没啥特别之处,可是修起来会异常的复杂,即便是非常细微的计算,也不能有半点误差,这桥要是在黄浦江上出现了问题,那中国可就丢人丢大了。

经过多次实地考察,最开始修建南浦大桥有两个备选方案,第一个就是混凝土斜拉桥;第二个是以加拿大安娜西斯桥为原型设计一个斜拉桥。结合黄浦江两岸的实际情况,最后专家选择了后者,于是便马不停蹄的前往加拿大实地考察,看看这个安娜西斯桥的具体情况。

可科研人员带回来的结果却让所有人失望了:整个安娜西斯桥上,现在已经有一百多处裂缝。

看来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一样玩不转这种斜拉桥的技术,林元培并没有因为这件事而气馁,反而亲自跑去一趟,仔细观察了桥上的各种裂缝,并且找到了问题所在,并决定要以自己的力量加以改进。

此桥的意义,事关重大。

那会上海的朱市长专门把林元培叫过去,当场问道:“老林呀,你到底有没有把握?”这简单的语句背后蕴含的深意不言而喻。

可方案还没最终落定,谁也没有百分百的把握能够成功,于是他只好回答朱市长:“我有百分之八十的把握,但是我要用百分之一百二的努力去克服困难!”

到了1991年,南浦大桥建成使用。

叠合梁斜拉桥的技术的复杂程度,远远不是肉眼观察桥身而能感受到的,在全世界的桥梁建筑史上都是非常少有的结构。

此外,为了能更好为黄浦江这条黄金水道上的货船保驾护航,南浦大桥还具有通航功能,在梁上河下游都加装了5座红色的灯光作为助航标志,这些助航标志也有个重要的作用,防止桥梁被撞。

在后来,林元培同样负责了杨浦大桥、卢浦大桥、东海大桥的修建工作,他的理论和实践对整个中国的桥梁史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如今,在浩瀚的宇宙中,有一颗以他的名字而命名的行星,这更是一种莫大的荣耀。

在过去,中国是桥梁大国,却不是强国。而正是有了林元培这种伟大的设计师,中国不仅成为了桥梁强国,在拱桥、斜拉桥等设计上,都已经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当然,这一切的背后,也不离开一个强有力的领导人,他就是邓小平。

稳稳的站在大桥上,并说了几句话

南浦和杨浦两座大桥的工程总指挥朱志豪回忆起邓小平登上大桥的场景,还是会非常激动。

他清楚的记得,与邓小平的第一次会面发生在1991年的2月18日,当时邓小平在南浦大桥的西段,他非常希望能通过这座桥去浦东看看。

但是由于浦东的建设也才刚刚开始,条件很差。市领导希望能邓小平能为大桥提字,邓小平欣然同意,很快提好了“南浦大桥”四个大字。

1992年的2月7日,上午十点左右的时候,三辆车开到了南浦大桥上,邓小平头戴浅色的鸭舌帽,身着了一件较厚的大衣从面包车上缓缓下来。早在桥上守着的官兵看到了邓小平,内心都非常的激动,重担在身,他们依然笔直的站立在刺骨的寒风中。

此次邓小平来到南浦大桥,这次大桥已经完全完工,并且邓小平在一年前提下的字,已经被写到了桥上。朱志豪对邓小平说:“您现在距离江面已经有58米了!”邓小平反问道:“那这座桥是不是世界第一呀?”对方回答说:“不是第一,是世界第三。”

那天,上海的天气格外的寒冷,冷空气伴着风吹来,普通的小伙子都有点支撑不住,桥面由于距离地表太高,似乎也在随风摇摆的过程中,由于邓小平要来,桥面上的哨兵也非常紧张的观望着各个角落,生怕漏掉任何一个疑点。

不一会,邓小平也注意到了自己提下的字,还说:“看来我为大桥提的字,并没有给大桥丢丑呀!”这句幽默的话马上引来了身边人的欢笑,邓小平那天的兴致很高,每次讲完话,大家都报以雷鸣般的掌声。

早在1990年的时候,邓小平就已经郑重的对几位负责的同志说:“现在我已经退下来了,可是还有几件事要说一下,关于上海的开发问题,要特别的关心才行。”

作为从炮火中走来的伟大领袖,邓小平的一生都和上海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透过那些历史瞬间,我们仿佛能感受到邓小平在踏上南浦大桥的瞬间时的心里所想。

当时的邓小平年近90岁,他稳稳的站在南浦大桥上,看着这一切的发展,情不自禁的说出了:“喜看今日路,胜读百年书。”

1920年的时候,16岁的邓小平便来到了上海,不过那时的他,踌躇满志,心中不断燃起烈焰,想着要怎么将这个民族从苦难中解救出来,那时的上海,虽是繁华,可终究是富人的灯火阑珊,而穷人露宿街头。

1928年,邓小平再一次来到这里,时隔八年过去,他的眼神中多了一丝沉稳,这一年他受到了重任,在上海开展党的地下工作,那时的国军正四处搜捕红军,邓小平要面临的危险可想而知。

到了1949年,上海解放战役打响,也标志着上海要朝着新的方向迈进。

可是,到了80年代末的那段时间里,上海仿佛又变成了另外一幅模样,繁华了这么多年,除了人口基数大以外,并没有给别人留下太多的印象,这个号称当年东亚第一大城市的地方,竟然找不到一个摩天大楼。

邓小平的眼光也定在了上海,在邓小平的影响下,当年的上海也在向中央的《汇报提纲》中表示了坚决的决心,正是在这样的决心下,南浦大桥才得以最终落成。这也从侧面印证了“想要发展浦东,就必须要打通天堑黄浦江。”

有这座桥之前,过江主要靠渡轮,还有个刚建成不久的隧道,浦东和浦西的差距可以用 天壤之别来形容,有了一座座大桥后,人们也渐渐感受到了浦东的巨变,特别是1994年,东方明珠一跃而起,上海的“海拔”也从这个时候开始不断提升起来。

改革的春风吹满大地,南浦大桥以轻盈的姿态凌驾于黄浦江之上,它不仅仅代表着一段历史,也代表着上海在改革开放后全新的腾飞,如今,它更是变成了上海的一处独特景色。

延绵的黄埔江水应该记得,当年邓小平稳稳的站在南浦大桥上,眺望着浦东的方向,他不禁说出的几句话,诙谐幽默,却让人更有干劲。如今的浦东,已经不再是当年的模样,短短几十年的时间,这里也焕然一新。

浦东的开发,也极大的拓展了上海的战略空间,过去的很多问题都得到了解决,要更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成果,邓小平的谆谆教诲,仿佛还在耳边飘荡。

如今,上海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更是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当年,南浦大桥真正打开了浦东开发的大门,这块土地才能得到长效的发展。

后来,邓小平在南巡讲话上更是说,上海要树立“后来居上”的指导思想,上海更是有“特殊的素质、特殊的品格。”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小平同志年近90岁那年 稳稳的站在南浦大桥上 情不自禁说了几句话》,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试卷丨丨天津市河东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试卷丨丨天津市河东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①插田:插秧。②田滕( chéng):田埂。③嘤咛:细声细气,形容相和的声音。13.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以花鸟发端,通过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意趣盎然的美丽画面。B.诗人举目眺望,能看到远处田埂...

2023-11-18 #经典句子

六年级上《桥》:通过神态 语言 动作 环境描写感受人物形象

六年级上《桥》:通过神态 语言 动作 环境描写感受人物形象

...折zhē折腾shé折本没:mò没落méi没有3.词语解释:咆哮:形容水流奔腾轰鸣,也形容人暴怒喊叫。文中是指洪水来势凶猛,奔腾呼啸。狞笑:凶恶地笑。呻吟:指人因痛苦而发出声音。文中是指木桥在洪水的冲击下发出响声。搀...

2022-11-16 #经典句子

靖德国考面试素材积累:记好6条金句 蕴含哲学原理

靖德国考面试素材积累:记好6条金句 蕴含哲学原理

...就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该句子常形容君子为人处世犹如水一般,善于便利万物,不与人纷争不休,有能容天下的胸襟和气度。逝者如斯夫,人生犹如奔流至海的江水。乐善好施不图报,淡泊明志谦如水。...

2023-08-05 #经典句子

小学奇葩试卷火了 老师看了无语 家长看了暴怒!最后一张亮点!

小学奇葩试卷火了 老师看了无语 家长看了暴怒!最后一张亮点!

...,不知老师是否会给个辛苦分!这是一道连线题,左边是形容词,右边是名词,左边的形容词是用于修饰右边的名词,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想法连线,将左边的形容词于右边对应的名词连线。左边有一个形容词是丰满的,正确的答...

2023-11-18 #经典句子

古代文献资料专题“悲凉色彩”写作

古代文献资料专题“悲凉色彩”写作

...短暂的松冈。宋·苏轼《江城子》预期值:猜测。心碎:形容极度的悲伤。短松冈:种植松树的小山冈指作者妻子的坟墓。这是对他去世十年的妻子的纪念,他没有粉饰,就像谈论家庭事务和真挚的感情。原草,露楚溪,老居,...

2023-11-02 #经典句子

为什么互联网大佬都喜欢古诗词?看第一句你就懂了

为什么互联网大佬都喜欢古诗词?看第一句你就懂了

...岩若孤松之独立,巍峨若玉山之将崩。这句话原本是用来形容嵇康的。嵇康是竹林七贤之一,也是著名的美男。当时人们说嵇康“萧萧肃肃,爽朗清举”,又说“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山涛却这么评价嵇康:“嵇叔夜(嵇...

2023-10-06 #经典句子

六年级上册语文单元重点及课后题答案

六年级上册语文单元重点及课后题答案

...而来,势不可当。“咆哮”突出山洪声音之大,“狂奔”形容山洪速度之快,“势不可当”写出山洪来势凶猛。这个比喻句生动写出了山洪不可阻挡的气势。5、课文为什么以“桥”为题目?课文以“桥”为题的原因是:(1)在...

2022-11-13 #经典句子

SCI论文翻译之二:英语倍数的常用表达方式及翻译(一文精通)

SCI论文翻译之二:英语倍数的常用表达方式及翻译(一文精通)

...量等)是B的N倍,可用下列三种句型。(一)A +be+倍数+as+计量形容词原级+ as + B例如:This bed is three times as big as that one.这张床是那张床的三倍大。(比那张大两倍)This tree is three times as tall as that one.这棵树是那棵树的三倍高。(比那...

2023-09-08 #经典句子

三年级下册语文基础知识复习卷+期中测试卷 可打印附答案

三年级下册语文基础知识复习卷+期中测试卷 可打印附答案

...燕子从南方飞来,加入到这个(光彩夺目)的图画中。【形容光泽颜色耀眼好看】2、翠鸟从(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掠过。【形容波光明净】3、我在微风中(翩翩起舞)。【形容轻快地跳起舞来】4、我们可以关在(严丝合缝)的...

2023-02-05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