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人教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祖父的园子》教学目标教学建议指导

时间:2022-11-15

教学目标: 1 认识蚱、啃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晃,会写蝴、蚂等14个字,会写蝴蝶、蜻蜓等10个词语。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 默读课文,能

教学目标:

1.认识“蚱、啃”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晃”,会写“蝴、蚂”等14个字,会写“蝴蝶、蜻蜓”等10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默读课文,能说出祖父的园子里有些什么,“我”和祖父在园子里做了什么。

4.能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建议:

本课教学,可让学生先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初步体会“我”内心的感情;接着细读课文,从写景、叙事的具体语句中体会思想感情;然后阅读课后的链接,品味小说的结尾,更深入地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之初,可以让学生围绕“园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交流初读课文后的感受,形成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感知。然后,可以让学生围绕“哪些段落写了‘我’眼中的园子”“哪些段落写了‘我’和祖父在园中的活动”这两个问题默读课文,梳理出与描写景物和活动相对应的段落,发现课文大致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第部分(第15~19自然段)主要写园中的景物,第二部分(第4~14自然段)主要写“我”和祖父在园中的活动。

从园中的景物和祖孙俩的活动中体会思想感情,通过朗读加深理解和感受。

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教学时,可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围绕“祖父的园子里有些什么”“我’和相父在园子里做了什么”这两个问题,分块指导学生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文第一部分,可引导学生从对昆虫、草木的描写中体会思想感情。比如,第1、第2自然段、让学生通过“胖乎乎”“圆滚滚”“明晃晃”等想象画面,通过“样样都有““新鲜漂亮”等体会园中花草的丰富繁茂:写园中榆树的部分,让学生从“来了风,榆树先呼叫.来了雨,榆树先冒烟”中的两个“先”感受榆树的高大,通过“发光”“闪烁”等词语感受榆树的健美。要让学生在借助具体的描写想象画面的过程中,感受园子给“我”留下的鲜明记忆,并通过朗读使想象到的画面更加清晰,进而体会“我”对园子深深的喜爱之情。

课文第二部分,可先让学生一边默读一边画出“我”和相父在园子里的活动,如栽花、拔草、种菜、铲地、辨认谷子,再有感情地朗读。第4自然段,可以采取师生配合朗读的方式,教师读写“祖父”的部分,学生读写“我”的部分,引导学生发现这个段落用反复的句式表达了“我”对祖父的依恋。第6-12自然段,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描写祖父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联系日常生活中自己犯错后大人们的反应,体会祖父的慈爱。第13自然段,可重点指导学生朗读“采一朵倭瓜花,捉一个绿蚂蚱……而不见蚂蚱了”,感受语句欢快的节奏,从而体会在园子中的自由和快乐。还可以让学生将自己想象成文中的“我”,体会“我”在园子中玩耍时的内心感受。此后,可引导学生小结自己从这个部分体会到的思想感情:因为祖父的爱,“我”在园子中的生活快乐而自由。

课文第三部分,则可引导学生聚焦描写景物的抒情化的语言,借助课文插图,融入想象,体会思想感情。学生读文后,教师可围绕“大树”和“黄瓜”提出一些问题。比如:大树和土墙真的会发出声响回应“我”吗?黄瓜开花和结瓜真的那么随意吗?“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让学生围绕问题,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体会描写“大树”和“黄瓜”的语句中蕴含的思想感情“我”对园子的热爱、对自由的追求。接着,让学生带着自己的体会朗读这几句话。随后,可以放手让学生在第三部分找一找类似的句子,和同学交流感受,照样子体会蕴含在一景一物中的思想感情,再通过朗读加深体会。

借助“阅读链接”,更深入地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在学生从课文中充分体会到“我”对祖父、对园中自由生活的热爱之情后,教师可引入“阅读链接”,告诉学生这是小说《呼兰河传》的结尾,让学生通过朗读,发现此段文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与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原本依恋、热爱的事物消失了,原本鲜活自由的事物萧条了。接着,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看来满是快乐、自由的故事,小说的结尾却说“并没有什么优美的故事”?然后,引导学生带着对结尾的感受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文中描写的各种景物中蕴含的只是简单的喜悦吗?叙述园子中的各种活动,仅仅是在表达“我”对祖父的依恋和热爱吗?要让学生通过思考体会到:课文中描写的各种美好的事物,也蕴含着“我”的伤感之意。最后,让学生带着新的体会,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美好与伤感交织的深刻意味。

有条件的班级,课后可以布置学生课外阅读《呼兰河传》,并在合适的时候开展班级阅读交流会。

本课词语表中的词语大多数是名词,可让学生归类抄写。“圆滚滚”“明晃晃”等叠词可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运用,如“肚子撑得圆滚滚的”“阳光照在水面上,明晃晃的”。

课文中富有诗意的优美语言,如“太阳一出来,榆树的叶子就发光了,它们闪烁得和沙滩上的蚌壳一样”这类描写园中景物的句子,可适当让学生摘抄积累。

本课生字多是形声字,可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经验自主识字。与声旁读音差别较大的形声字“倭”“逛”,可进行重点教学。让学生比较“倭”与“委”、“逛”与“狂”的读音发现差异后再组词,如“倭瓜”“委托”“逛街”“疯狂”,通过反复朗读词语辨析读音。

本课的多音字“晃”,可引导学生在词语中辨析字音。

本课要写的字,可重点指导笔画的穿插。比如,“铲”“瓢”等字,右半部分的撇画穿插到了左半部分,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字中撇画的占位,提醒学生注意穿插。“承”字要提醒学生注意笔顺——横撇、竖钩、横、横、横、横撇、撇、捺。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人教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祖父的园子》教学目标教学建议指导》,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环境描写:依靠六大手法 借助修辞 注入情感 写出优美句子

环境描写:依靠六大手法 借助修辞 注入情感 写出优美句子

一、【老穆有话说】同学们,上一讲我们学习了人物描写,这一讲,我们主要来学习环境描写,顺带讲一下场面描写,这是我们在上一讲就约定好事情。提到环境描写,很多学生就会想到"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但提...

2022-11-13 #经典句子

使用修辞手法描写景物的好处 让景物在你的文字中重现

使用修辞手法描写景物的好处 让景物在你的文字中重现

...千姿百态,形态各异,那我们如何才能把大自然中的景物描写的生动具体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看几种借用修辞手法描绘美景的句子吧。比喻法比喻法就是我们说的打比方,在文章中恰当地运用比喻会让景物变得生动形象。比...

2022-12-03 #经典句子

如何解答中考散文阅读中关于的赏析写作技巧考查题(一)

如何解答中考散文阅读中关于的赏析写作技巧考查题(一)

...如下:一、表达方式常见的有五种:记叙、议论、抒情、描写、说明。记叙是通过一般的述说和交代,把人物和实践的概貌和发展的来龙去脉有一个清晰的了解。描写是根据文章表达的需要,对人、事、物、景等进行具有生动、...

2023-06-10 #经典句子

景美入眼 情浓满心——作文中景物描写的作用

景美入眼 情浓满心——作文中景物描写的作用

...“物”。“物”包括自然景物和社会(人为)景物。景物描写的内容十分广泛,山川草原,花草树木,风雷雨电,春夏秋冬,朝阳明月,陈设布置,建筑风貌,高楼大厦……以及这些事物的交错组合都构成了景物描写的对象。写...

2022-12-17 #经典句子

绘景类文章的阅读要点 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

绘景类文章的阅读要点 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

...绍绘景类文章的阅读要点是什么。绘景类记叙文主要是以描写大自然中各种各样的景象(山、水之类),以及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的某些设施、街道、建筑等,以这些作为主要内容来写的一篇记叙。此类记叙文学生在阅读的过程...

2023-08-04 #经典句子

报网文摘|风景不是寻常物——高中记叙文景物描写指津

报网文摘|风景不是寻常物——高中记叙文景物描写指津

记叙文的景物描写,是指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风景、物体的描写。主要是区分于人物描写,其实人也是一种物,所以二者难免有交融。景物描写对于记叙文具有关键意义,其作用包括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也能够交代时间...

2023-08-09 #经典句子

「技巧」中考语文阅读题答题技巧汇总

「技巧」中考语文阅读题答题技巧汇总

...物的......特征/人物/......形象/文章......的主题。3、景物描写顺序及作用【答题技巧】景物描写一般以空间顺序(由远到近、由近到远、由上到下、由外到里等)为主,采用“移步换景”法,有时也会采用时间顺序(从早到晚、...

2022-11-18 #经典句子

三年级全册作文怎么写?思路 描写和情感 逐一打通作文快又好

三年级全册作文怎么写?思路 描写和情感 逐一打通作文快又好

...验发现,三年级作文起步最重要的是要让孩子掌握思路、描写和情感这三个“法宝”。一、写作要确定正确的思路孩子下笔之前要先想好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哪些地方详写,哪些地方略写,要表达自己怎样的情感,开头、结尾...

2022-11-09 #经典句子

做语文小说阅读理解 一定要知道的10种答题模式

做语文小说阅读理解 一定要知道的10种答题模式

...,使主题更加丰富。小说环境常考对景物的概括以及环境描写的手法及作用。常见的题型有以下几种:1、文中画横线的景物描写,突出了怎样的特点?答题方法:先看描写了哪些景物,看它们有什么特征,找出合适的词语概括...

2023-05-20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