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比喻与借代:不能不了解一下修辞手法(语文的演变0701)

时间:2020-10-13

修辞就是修饰言论,也就是在使用语言使用的过程中,为提高表达效果,而采用的多种语言表达技巧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155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07修辞:辞达而已矣,实在不容易

修辞

“修”是修饰的意思,"辞"指言词。 修辞就是修饰言论,也就是在使用语言使用的过程中,为提高表达效果,而采用的多种语言表达技巧。这些语言表达技巧有很多形式,据说修辞手法一共有六十三大类,七十八小类。我们这里只讲常见的修辞:比喻、借代、夸张、拟人、拟物、设问、反问、反复、排比、对比、引用、对偶、双关、反语、互文、并提、顶真(针)。

比喻

比喻的本质是抓住两种不同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个事物来表述另一个事物。比喻的结构一般由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方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构成。

比喻,是古今汉语中最常见的一种修辞,也叫譬[pì]喻,分明喻、暗喻、借喻三类。明显地用类似的事物来比喻所说的事物叫明喻,喻词常用“如、若、似”等。如“肤如凝脂”(皮肤像凝冻的脂膏一样)。把比喻的事物和所说的事物说成一个东西,叫暗喻。它常用判断句形式来表示。如“如今人方为刀俎[zǔ],我为鱼肉,何辞为?”(如今人家正是刀和砧[zhēn]板,我们是放在砧板上的鱼和肉,还要向人家告辞干什么?)。借比喻的事物来代替所说的事物,叫借喻。如“朽木不可雕也”(腐朽的木头是不能雕刻的,朽木指不可教育的人)。

博喻,是比喻修辞格的一种铺陈形式,作者为了突出某个事物,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便从不同的角度多方面设喻,形成一连串(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比喻,就叫博喻。

如朱自清《荷塘月色》: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其中把荷花比作“明珠”、“星星”和“刚出浴的美人”,分别从色彩、光华和给人的感受等角度,抓住光亮、隐约闪烁、清新洁静等相似点来凸显荷花的美。

通过上面的例子,不难体会比喻的作用与好处主要是: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使文句表达形象生动,通俗易懂,更富美感。

借代

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述的人或事物,而用与事物本体的一部分或部分属性来代替本体,就叫借代。它强调两者的相关性而不是相似性(比喻)。其作用是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既形象生动又能够突出本体特征。如: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老人和小孩儿,都安闲自在,快快活活。以事物的特征或标志代指事物)。

“金就砺则利”(金属刀具,拿到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富贵人家的食物多得都变臭了,路边却有冻饿而死的人。“朱门”是房屋的一部分,“骨”是人体的一部分,以部分代整体)。

“英雄无用武之地,故豫州遁逃至此”(英雄没有施展才能的地方,所以刘备才逃到这里来。以地名代刘备,因刘备曾任豫州牧)。

例:

五十年间万事空,懒将白发对青铜。(陆游《又又》)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刘禹锡《陋室铭》)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白居易《琵琶行》)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白居易《长恨歌》)

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曹雪芹《红楼梦》)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孟浩然《过故人庄》)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短歌行》)

区分:

容易与借代混淆的是借喻,它们都有替代的成分,事物本体不出现。不过,它们的差异必须分清:借喻是"比喻",构成借喻的基础是事物的相似性,即要求喻体和本体(不同事物)有相似性,本体和喻体各代表的必须是两种本质不同的事物,否则不能构成比喻;构成借代的基础是事物的相关性,常是事物的一部分或部分属性代整体。

试着对比辨析下面句中的修辞手法,是借喻还是借代: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范仲淹《岳阳楼记》)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望天门山》)

每当有人需要帮助的时候,我常能看到红领巾的身影!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比喻与借代:不能不了解一下修辞手法(语文的演变0701)》,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理解第十五讲:比喻 比拟 拟人的比较和区分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理解第十五讲:比喻 比拟 拟人的比较和区分

...师为之倾心。下节课,我们来讲一讲,如何来区分借喻和借代,借喻和双关,希望大家关注于老师,获得更多免费课程。

2023-08-16 #经典句子

何为借代手法?何为借喻手法?语文的这两个修辞 该如何分清

何为借代手法?何为借喻手法?语文的这两个修辞 该如何分清

...仅抽象,还不容易把握。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关于借代手法和借喻手法的区别,最好是可以尽可能详细地掌握,以免在今后的运用中发生张冠李戴的尴尬现象。下面就让我们进入正题,一起看看借代和借喻的庐山真面目:...

2019-01-21 #经典句子

思维导图:比喻和拟人使用大全 家长收藏好 孩子把作文写“活”

思维导图:比喻和拟人使用大全 家长收藏好 孩子把作文写“活”

...生动,比较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排比、反复、借代、借喻、设问、反问、夸张、对偶等。但很多孩子不清楚比喻、比拟的区别。所以使用起来经常不到位。这里就用思维导图把这两种修辞手法罗列出来,找出它们的不...

2022-12-15 #经典句子

语文写作万能钥匙——修辞手法之比喻

语文写作万能钥匙——修辞手法之比喻

...要作文有一定的优质内容,而小学的写作中,熟练掌握了修辞手法,就是掌握了作文优质内容的万能钥匙!既然我们清楚了修辞手法的重要,那么常用的修辞手法都有哪些呢?对的,用的最多的就是比喻、排比、拟人、夸张、设...

2018-06-14 #经典句子

六年级语文下册素材:运用拟人+夸张+比喻修辞手法的诗句

六年级语文下册素材:运用拟人+夸张+比喻修辞手法的诗句

...一定的写作技巧,和具备一定的作文素材积累是必须的,修辞手法在小学阶段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恰当运用修辞手法不仅能提升小学生作文语言的准确性,提高小学生作文质量,使文章更加形象、生动,也有利于文章气氛的烘...

2022-12-01 #经典句子

小学语文常用修辞手法有哪些?该如何理解?

小学语文常用修辞手法有哪些?该如何理解?

...的修辞手法有哪些呢?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借代、反问、设问。1.比喻:就是打比方,利用不同事物之间的某些相似之处,用一个事物来比方另一个事物,多用一些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

2022-11-13 #经典句子

语文修辞手法有哪些?教你如何区分那些常见却容易混淆的修辞手法

语文修辞手法有哪些?教你如何区分那些常见却容易混淆的修辞手法

...型可以有如下划分:(甲类)材料上的修辞有: 比喻、借代、映衬、摹状、双关、引用、仿拟、拈连、移就。(乙类)意境上的修辞有: 拟人、讽喻、示现、呼告、夸张、倒反、婉转、避讳、设问、感叹。(丙类)词语上的修...

2022-11-11 #经典句子

小学语文修辞手法口诀歌 期末考试前多复习几遍!

小学语文修辞手法口诀歌 期末考试前多复习几遍!

...不见甲,借喻略本体。说乙再说甲,人们叫引喻。(2)借代歌借代象借喻,统统略本体。借代非借喻,借喻非借代。以此代彼是借代,以此喻彼是借喻。借代富有形象性,事物特征更鲜明。(3)比拟歌拟人拟物叫比拟,似物把...

2023-07-14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