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如何把《文殊说般若经》中“一行三昧”落实到生活中去

时间:2020-09-08

给予我们学佛和禅修者有了初步的认识,包括念佛时候我们应该如何认识禅门留下来的思想,如何得以落实到实处,落实到我们生活中来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129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学佛者如何做到《文殊说般若经》中的“一行三昧”呢

前文我们讲述了四祖《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的历史,也讲到禅宗四祖的见地和功夫。给予我们学佛和禅修者有了初步的认识,包括念佛时候我们应该如何认识禅门留下来的思想,如何得以落实到实处,落实到我们生活中来。根据四祖道信《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及《楞伽经》里的“诸佛心第一”来阐述。本文大茶经来依然以四祖禅的《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来依据《文殊说般若经》中的“一行三昧”作为功夫给佛学者们来讲解。

佛教中的“一行三昧”是什么呢?先人把《楞伽经》的“诸佛心第一”来概括四祖禅法的见地,把《文殊说般若经》中的“一行三昧”作为四祖的实践功夫。那么“一行三昧”是什么呢?

“法界一相,系缘法界,是名一行三昧。”原《净慧长老》曰:“法界一切法皆是一相,即一实相;法界一切法,一法之所印,所谓涅槃佛性,一切法皆因缘生灭,缘生性空,没有一法不从因缘生。以我们当下一念心系缘法界,直见空性,一切法因缘所生,其性本空。当下一念心完全安住在诸法缘起性空的境界上,不起分别,进入正定,即为一行三昧。”禅者说,修一行三昧想要学般若,般若性空的道理,就要讲法界一切法因缘所生,然后要专心致志的志心一佛。

有关诸法缘性空的道理,我们学佛者或许很难理解,我们的心也不一定就能够安定下来。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才能做到心性合一,没有妄念。禅者说,我们就要找一个方法来,使心能够安住在一个境界上,做到心性合一,制心一处,无事不办。

我们学佛禅修者要做到制心一处,无事不办从“一行三昧”的讲述中,可以领会,念佛、参禅一定要专心致志。如念佛一心,就不会有其它妄念之想。我们平常生活中也一样,不论做什么事,你觉得是对的,那我们就要专心精进。很多人工作中和生活上,总觉得别人做的事都很好,而自己做的事,总是不尽人意。那是因为我们不够精进,总是有妄念之心。所谓禅修者,不仅念佛要专心,而且体会佛经里的含义。更要懂得执行,落实到实处去。禅宗提倡禅在当下,心即是佛,佛即是心,先把自己的心安下了,再来谈外心。我们自己都做不到,按不住自己的心,如何还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中去呢?制心一处,无事不办,就是这个道理。

如何把《文殊说般若经》中“一行三昧”落实到生活中去呢我们通过《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楞伽经》“诸佛心第一”的见地学习,到《文殊说般若经》中的“一行三昧”的功夫学说。就是要告诉我们念佛、参禅时要一心不二,并且我们要把念佛、禅修中的不二之心应用到我们生活中来,工作中来。我们学佛者在念佛的时候专心,参禅的时候也很精进专一。我们更应该明白,禅修并不是只有在念佛、打坐的时候才可以修。禅在当下,禅可以是生活中无处不在,可以是无处不修。近代大德高僧《净慧长老》、《星云大师》都有弘扬生活禅,为什么叫生活禅,就是要我们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以禅的精神融合一起,同样在生活中做到制心一处,无事不办,这才是我们学佛者真正需要的。

就如《净慧长老》经常开示我们,要“善用其心,善待一切。”我们不仅要在念佛、禅修中善用其方法,我们更应该用心善待身边的事与物,把我们学佛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得以实践,让我们每个学佛、禅修者得以智慧人生。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如何把《文殊说般若经》中“一行三昧”落实到生活中去》,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今日高考!请念诵 传阅《文殊菩萨心咒》为莘莘学子祈福增慧!

今日高考!请念诵 传阅《文殊菩萨心咒》为莘莘学子祈福增慧!

...故称为大智文殊师利菩萨。或谓其为已成之佛,如首楞严三昧经卷下载,过去久远劫有龙种上如来,于南方平等世界成无上正等觉,寿四百四十万岁而入涅盘,彼佛即今之文殊师利法王子。或谓其为实在人物,如文殊师利般涅槃...

2017-03-02 #经典句子

恭迎文殊菩萨圣诞——为什么学业有成要祈求文殊菩萨?

恭迎文殊菩萨圣诞——为什么学业有成要祈求文殊菩萨?

...道。文殊菩萨为过去七佛之师,一切菩萨之母。《首楞严三昧经》云:“文殊菩萨,过去成佛,名龙种上尊王佛。”《华严经》云:文殊菩萨是一切菩萨之父,是十方诸佛之母。文殊菩萨的五种智慧(法界体性智、大圆镜智、平...

2011-12-27 #经典句子

学佛l学法l学佛入门l佛性l(经文阁)

学佛l学法l学佛入门l佛性l(经文阁)

....佛说能净一切眼疾病陀罗尼经174.佛说阿难七梦经175.般舟三昧经(全3卷)176.佛说观弥勒菩萨下生经177.佛说阿弥陀经要解178.佛说八阳神咒经179.大佛顶首楞严经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180.大佛顶首楞严经五十阴魔章181.大乘入楞伽...

2011-11-14 #经典句子

《法华经》弥勒有话问文殊

《法华经》弥勒有话问文殊

...,象征所具无上智慧。其实文殊菩萨早已成佛,《首楞严三昧经》说:佛陀告诉迦叶,过去久远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时,有佛出世,名叫“龙种上如来”,佛、世尊等十种名号都具足,在这里的南方,经过上千国土,有个...

2023-12-07 #经典句子

佛教:《华严经》中的四句话 越读越开悟!

佛教:《华严经》中的四句话 越读越开悟!

...缘起之理,修六度四摄、庄严佛果之行,则可入正觉华严三昧,若得华严三昧,可谓近乎于成佛。此处引《无量寿经》为证:“得佛华严三昧,宣畅一切经典。”南无阿弥陀佛。更多佛经解读、佛门典故,请关注莲荷居士。

2023-04-29 #经典句子

【馆长说文物之七】 从《大方广佛华严经三昧忏法卷》说开去

【馆长说文物之七】 从《大方广佛华严经三昧忏法卷》说开去

从《大方广佛华严经三昧忏法卷》说开去文/图 李周明我本是卧龙岗散淡的人,凭阴阳如反掌博古通今。先帝爷下南阳御驾三请,料定了汉家业终归一统。——京剧《空城计》诸葛亮社会很单纯,复杂的是人。——歌曲《嗑儿》...

2023-06-16 #经典句子

“文殊菩萨心咒”希望大家福智具足

“文殊菩萨心咒”希望大家福智具足

...统考英语等等,感觉身体被掏空,于是小编想到了“大智文殊师利菩萨”,想来有许多人会在考试之前特意礼拜文殊菩萨,文殊菩萨是诸佛之师,是众菩萨之首。许多人渴望在文殊菩萨那里求得智慧,走上“大智之路”。那么,...

2019-02-28 #经典句子

北魏 响堂山《文殊师利般若经》

北魏 响堂山《文殊师利般若经》

...源: |书画之声 ID:shzs012」北齊至唐 南北響堂寺刻經《文殊师利般若经)195.18X219.2cm响堂山位于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境内,分南响堂山、北响堂山两处。南响堂山原名滏山,北响堂山原名鼓山。东魏、北齐时期,皇家贵族分...

2008-07-03 #经典句子